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浩龙很懂老爸的心思,这年头每个人都想为自己刷刷存在感,更不用说上有老下有小的叶厚德了。
而从另一方面说,养鱼卖鱼仅仅只是个开始,未来要构建的农产品B2B交易平台,还需要靠它来积累经验。
可见叶浩龙的尾巴伸得很长,醉翁之意不在酒。
自己的萌萌哒电商产业做到今天的份上,已经初步实现了全产业链覆盖,给他带来的好处是惊人的。不过也因为如此,未来的增长模式就遇到了瓶颈,新的增长点已经很难发掘,只能在规模上做文章。
正所谓创业难,守成更难。
纵观不少伟大的公司,在创业初期无不是锐意进取,势如破竹,在商战上攻城略地,所向披靡。但当他们成长为大家伙的时候,随着自身体态的日益臃肿,危机反而出现了,这就是在守成中遇到的困境。
所以叶浩龙认为,未雨绸缪,探索未来的新增长点,必须尽早提上议事日程。在商业战场上,快一拍全到手,慢一拍毁所有。
安排完了手头的工作,叶浩龙骑着小电驴回到了新塘村。
这个在互联网时代下越来越落寞的村子,外表宁静安详。一成不变的石板路,白墙黑瓦的老式房屋,门前的狗叫鸡啼,猪棚内小猪的哼哼,构成了一副淳朴的画面,让人的心绪既感到安宁,又带着一丝难以名状的惋惜。
新塘村啊新塘村,什么时候才能发展壮大起来呢……
家里没有人,只有小黄狗旺财在家门口懒洋洋地趴着,见到叶浩龙回来也不起身,耷拉着耳朵,躺得非常瓷实,那副懒相简直跟马天明如出一辙。
屋子里空空荡荡的,老妈同志去地里收菜了,老爸同志则请了两个工人,已经在给鱼塘抽水了。
通往村南的道路坑坑洼洼,那一带许久没人去,已经非常荒凉。
最近几年,但凡村里的熊孩子不乖,家长就以将其丢到村南的水塘边让水怪抓走为要挟,这招百试百灵,把这群倒霉孩子吓得哭爹喊娘,屁滚尿流。
得益于这片神秘区域的威慑作用,新塘村的熊孩子比例逐年下降,让家长们省心了不少。
这一带没有路灯,晚上路过的时候的确有些吓人,只见路的两旁长满了半人高的荒草,乍看之下,简直就是村内的原始丛林。
叶浩龙一路披荆斩棘,艰难地来到了鱼塘附近。只听三台抽水机轰鸣,抽水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难以想象村南的这片鱼塘,在八十年代曾是村里的重点水产区。
当时附近还没有办起造纸厂,环境相当不错。从地理位置上说,这片鱼塘距离北桥村和国道比较近,便于交通运输,所以村里曾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专门进行经营管理,经济效益非常好。
当时,每年起鱼都堪称盛况,大鱼小鱼车载斗量,到了年尾起鱼的时节,村里男女老少都会端着小板凳前来围观,犹如一个盛大的节日。
只不过当时叶浩龙非常年幼,对于这些记忆已经模糊了。
如今放眼望去,这里已是冷冷清清,破败不堪,场景不由令人唏嘘。叶厚德要恢复这里的生态,的确是为村里做了一件大好事。
放眼望去,总共二十六亩的鱼塘,分成了大大小小的十六片,每片的面积从一亩到两亩不等,如同一枚枚镶嵌在大地上的宝石。
清风吹来,水面波光粼粼,景象壮美。
这些鱼塘已经荒废了多年,虽然经过了多个雨季的冲刷,使污染程度大大降低,但水质仍不适合大规模养殖。
这几天来,老爸同志已经抽干了其中的四片鱼塘,可以看到四四方方的鱼塘底部,裸露着大片的黑色淤泥,还有不少小鱼小虾散布在淤泥之间。
抽水工作才刚刚开始,目前抽干的是水质最差的几个鱼塘。经过专家的化验,水质仍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可见经过了那么多年,黑心造纸厂的毒害还是没有彻底消除。
鱼塘通往村口的那条四公尺宽的泥路,暂时铺上了一层细密的小石子,便于大型车辆通行。
叶厚德从苗木市场采购的第一批桑树苗,就经由这条石子路运了过来。
要建成桑基鱼塘,桑树是其中的关键,其目的是构成桑、蚕、鱼三者之间的生态循环关系。
这些天来,叶厚德带着两个工人每天都要种上百来棵,现在已经连成了长长的一片,看上去初具规模。
只见叶厚德和几个工人正在水塘边讨论着什么,他看到叶浩龙走来,高兴地挥了挥手。
第七十章 产业园正式启动()
“老爸,看来这工程量还挺大的啊,光是抽水就要弄上半个多月。要等全部办妥,恐怕要到年底了。”叶浩龙看着眼前铺开的大摊子说道。
眼前的工程量远远超出了叶浩龙的预估,没想到干这些粗笨的农活一点都不容易,看来自己得好好补补农业知识了。
“是啊,最麻烦的还是最后的引水问题。近来气候干燥,雨天少,要让鱼塘自己蓄水,恐怕起码要两三个月。”叶厚德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附近合适的水源很难找,我考虑从陈家湾引点水来,不过路程有点远,代价不小啊。”
这陈家湾与新塘村毗邻,也是一个以水产养殖业为主的村子。那里环境整治开始得比较早,村子的水质比起新塘村要好上不少,所以陈家湾的水产品,无论价格还是销路,比起新塘村都有不少优势。
叶厚德要从陈家湾引水,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只是要灌满二十六亩的水塘,成本上的确高了点。
除了陈家湾之外,附近也没有更好的水源,现在叶浩龙也只能期盼着老天能多下点雨,让鱼塘多蓄点水,节省从陈家湾引水的成本。
帮着老爸同志干了一个下午,终于又抽干了一个两亩见方的鱼塘,另外还在鱼塘的周围种上了一圈桑树苗,这可把叶浩龙累得够呛。
看来自己忙于网店的生意,许久没有运动,体能已经大不如前了,结果自然是让老爸同志一顿嘲笑。
做农活并不容易,叶浩龙算是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艰辛。这么大的工程,若是让老爸同志单独承担,必定是吃不消的,趁着这段网店清闲的间隙,叶浩龙打算每天抽一个下午来鱼塘帮忙,帮老爸把整治工作尽早完成。
“好了,龙龙,今天就到这里吧,回家吃饭。”叶厚德收拾了农具说道。
夕阳西下,叶浩龙拖着疲惫的身体,跟随老爸回家去了。
他回头望着周围百废待兴的景象,心中既有憧憬,又带着一种莫名的压力。
就在叶浩龙忙于鱼塘环境整治的同时,根据区里的部署,北桥村的电商产业园规划也进入了实施阶段。
这个规划从提出到实施,时间非常迅速,这与当前经济形势的大背景有关。
如今,电商产业正在得到各地市的关注,相关的产业园规划也不仅仅是北桥村一家,也不仅仅是仙湖市,江南省的许多城市都在启动,若是不能抢占先机,局势很快就会发生变化。
江南省作为电商产业的发源地,诞生了像百宝集团这样的互联网电商巨头,同时也诞生了国内第一批电商创业者。
随着电商行业如火如荼的发展,电商创业者也已经开始大规模集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电商产业园带动全行业更好更快发展,已经成为了各地政府的共识。
尤其是在电商创业氛围最浓厚的江南省,电商产业园不仅要走在全国的前列,更要期待示范引领作用。
两天之后,区镇两级的数十名干部就来到了北桥村,他们组成了五个工作组,按照不同的职责开始工作。
首先,百亩产业园的征地工作进入了实施阶段。
按照项目计划,要赶在春节之前完成全部的拆迁安置工作,春节之后,产业园就要正式破土动工。
区里的时间表排得非常紧,各项工作的推动很快,得益于村民们的大力配合,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
自从这个重大利好消息在村间传开,北桥村的风头是越来越盛了。
村子原本的底蕴就非常丰厚,再加上区里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日后必定能得到蓬勃发展。
所以不少附近村子的百宝店主闻讯赶来,计划把自己的网店迁到北桥村,为将来争取入驻电商产业园做准备。
根据整个规划,为了便于整合资源,优化电商产业结构,首批的电商入驻将限制降到了最低,但凡经营满一年,或者网店等级超过一颗钻的网店,均可获得入驻资格。
只要成功入驻,相关的配套资源就能共享,对于节省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帮助极大。附近村子的网店怎能错过这个绝佳的时机,所以纷纷来到北桥村打前哨。
如此一来,北桥村的人气就更旺了,网店数量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就增加了一百多家,使总数达到了近五百家。
这些天来,往来于北桥村的人流量也比往常大了一倍,这些人中,有打算开网店的,也有计划投资办厂的。
未来这里将是一个物资产出和交易的小中心,三五年之后,甚至可能发展为一座繁荣的小镇。这些具有敏锐市场嗅觉的商人,已经开始往北桥村聚集,寻觅商机。
不过反常的是,叶浩龙对此似乎并不关心,而是把全部的注意力转移到了鱼塘的环境整治上。
这些天来,他设计了鱼塘整治的规划图,还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老爸同志按照他的方案操作起来,比起原先倒是顺手了不少。
虽然环境整治计划进行得非常顺利,但在周可心等人看来,叶浩龙最近明显有点主次不分,放着好好的生意不做,却回家帮老爸种桑树管鱼塘,这实在有点奇葩了。
不过看在他干活卖力的份上,周可心暂时没有拍砖,这人总有脑子秀逗的时候,看来叶浩龙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