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里水乡-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齐氏母女三个自然还是在家织手套,林小弟给跑跑腿,给她们三个干些杂活儿打打下手什么的。林玉扣随林桂禄的船一路到了街上。林桂禄送泡菜去,他就在桥上以前卖蔬菜的地方也摆个小摊。来往的百姓都不知道摆的是个什么东西,林玉扣只有自己手里也戴上那副藏青色的小手套。这样一边吆喝一边跟人讲解就容易的多。

    “大叔大婶过来看看我带的这手套怎么样啊?”林玉扣吆喝道。

    “不怎么样,手指头都露在外面。没缝好就急着出来卖拉。”一个大婶儿接道。

    “嘿,大婶您说的好。为什么手指头都露在外面呢?呵呵,露着手指头好做事情啊。比如大婶您在家缝衣服,绣花儿,纳个鞋底儿的时候戴这个手套不是最好了。还有那写字,算账,做细致手艺活儿的都能用的上啊。”林玉扣手里舞着一副大手套,跟周围的人解释道。

    “哦,怪不得要露出手指来。你这手套是怎么做的?跟平常见到的不一样啊,咦还有弹性呢。”这大婶儿拿起一副手套好奇的摸了摸,又套在手上试了试。

    “我这手套啊,先用棉花捻成线,然后再染好颜色,最后再用特别的机器给织出来的。您看这手套戴着整个手都是很灵活的,一点都不妨碍您做针线什么的。也适合学堂里的学生用。大伙儿谁家有孩子念书的千万要给孩子买一副回去,戴着这种手套写字很方便的,手不冷呀。”林玉扣是越来越会忽悠了。这大半年经常在这里卖菜,倒是有不少人认识他这张小脸蛋儿了。

    有人还好奇的问,“小伢子,你怎么不卖菜卖上这什么手套拉?”

    “呵呵,大叔,我家现在是卖腌菜了。这手套都是我姆妈和姐妹们织出来的。您要买一副么?”林玉扣很耐心的回答人家的疑问。

    “那你这手套怎么卖啊?”又有一人插嘴问道。

    “大的小的都是十五文钱一副。”林玉扣笑眯眯的说道。

    “什么?怎么都是一个价,那小的用料还少呢。”有人很诧异。

    “大叔大婶儿,其实小手套也没少用多少线。但是它很小呀,织的时候比织大的还麻烦呢。一点都不比织大的功夫少。你看这么小的手指头多难织。”林玉扣很耐心的解释着。

    人都有个好奇心,这乡下镇上的人平时见着的东西来来去去就是那么些,多少年都没变过。这儿有个小稀奇的东西就都来瞧上两眼,林玉扣趁着人都围过来赶紧推销。今天运气还不错,还真有几个人掏钱买了。两副小手套也有人买,林玉扣只得把手里戴的那副也脱下卖给人家。等到了集市上人快散了时,大手套也卖掉了七副。

    林桂禄早送完泡菜过来这里等着他了。现在人散的差不多,林桂禄就问他儿子是回家还是怎么的?林玉扣说想把剩下的这五副手套也卖了。

    “可现在离学院午休还早着呢,我们两个干什么去?到船上歇歇?”林桂禄问道。

    “不了,爸爸我们到镇上转转看吧。我们两个一起,你不是还带了点腌菜吗?你卖腌菜,我卖手套。从这西头一直卖到东头到了那里学院也差不多到时间了。”林玉扣虽然也觉得有点儿累,可他能想像到齐氏一看见带这么多的手套回去,就她那个性子肯定心里不好受。

    于是父子两个搭伴儿又从西往东走去。一路走一路推销。前面看见个江二酱醋铺子,林桂禄父子两个眼睛一亮,以前怎么没想到去他家卖卖看呢。这家酱醋店除了卖酱油醋,还卖些黄豆酱啊,大豆酱啊。萝卜干子,咸菜也捎带着卖些。自家的泡菜就适合在这里卖。

    林桂禄走进店去“店老板,你看看我家腌菜怎么样。我家的腌萝卜酸脆爽口,您尝尝看。”说着林桂禄把手里的小坛子给递过去给人看。

    那店老板见这人一上门就递给自己一个坛子很是诧异。接过往里一看,红的白的绿的煞是好看,原来都是萝卜。用筷子夹了一根萝卜放到嘴里,嘎嘣脆呀。咸,酸,脆,那胡萝卜还带着一丝甜味儿。嗯,可以卖。

    “你这腌菜多少钱一坛子?”店老板直接问道。

    “啊,我们不整坛卖啊。您要多少我们每天给您送货。”林桂禄想起自家姑娘说的:整坛子卖给人家的话,要是带汤别人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要是整个儿捞出来,多放几天味道就不太好,天热时还容易坏。

    “每天送?你看我这店里,酱油醋的还有各种大酱,咸菜。哪个不是一缸一缸的,就你这每天送一点子怎么卖啊。你要来一缸我捎带着卖卖,增加个品种。这每天几斤几斤的哪有功夫陪你墨迹哦。”店老板家自己就是做酱醋的,店里卖的大部分东西都是自己家出的。他想着以前自己家腌个萝卜咸菜什么的没这个好吃。自己买一小坛子回来,让自己家婆娘看一看。尝试尝试肯定也能做出来。

    林桂禄还在想到底要怎么说服这店老板呢,可这老板非整坛儿的不买。看看他家又是专做酱菜的,想想还是算了。姑娘说的对,不管是家里粗心大意,还是贪图小利,一时卖了。别人都会做了自家就做不了了。虽然不可能一直瞒的下去,可要能多瞒个几年也是好的。于是只得带着林玉扣出了这家酱醋店的门,继续往东走。

    两人一路走下来也小有收获,一家以前试吃过的小饭馆看见林桂禄过来也叫他每天先送二斤来。林玉扣的手套也卖出去两副,现在只剩下三副了。就这么等父子二人走到阳明书院时,只等了一小会就到了学院午休时间。

    父子二人刚到学院门口,就让几个眼尖的学生发现了。“啊呀,小兄弟,你怎么好几天都没来啊。上回我还以为你隔天就能再过来的呢。”林玉扣向说话的人看了过去,原来是前几天跟那瘦高个儿一起的那个人。“呵呵,几位大哥好,这种手套织起来也很是麻烦的。织的慢,卖的快。现在只剩下三副了。”

    “给我一副,我上回就说好了这次买的。”那矮个儿今天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掏钱买了一副。旁人一看这样都问“真的那么好用?”

    那矮个儿回答“当然好用了,我好几个同学用了的。一点不耽误读书写字。你也买副吧,别到时候生了冻疮更是难挨。”旁人一听这话,再看看只剩两副立马都掏钱要买。结果都没够分,林玉扣看了自然是高兴。他向这帮学生说道:

    “哥哥们都不要着急,我家可以先预定的,这次预定了过几天来就给你送过来了。”说着教林桂禄拿出记账的小本“你们有什么需要自己写在本子上就行。叫什么名字,需要什么颜色,有黑色,藏青色,红色可以选。我相信哥哥们都是读书人,讲信誉,所以定金也不收了。”

    学子们见这父子两个这么信任他们,也挺自豪,读书人嘛,到哪里都是个保证。于是想要买手套的一个个的在那个小账本上写下自己姓名,以及颜色。自然大多还是黑色了。上船后林玉扣数了数有十三个呢。这次的收获还真不少。

第二十一章 酸菜鱼来咯() 
父子二人回到家后,告诉家里三人手套都卖光后大家都高兴坏了。林玉娟算了下帐,除去送给爷爷奶奶的两副,一共卖掉十七副手套,只有一副卖的十四文钱,一共挣了二百八十四文。买的大伯家的棉花,二十文一斤,共五斤。加工费每斤五文,共二十五文。另外再加上染色花了二十文。成本花了一百四十五文。这么算来一共才挣了一百多文,可是线还剩好多呢。只是黑色不多了,藏青跟红色还很多。不好卖以后留着自己家里人织衣服吧。

    现在最急的还是继续要捻线染色。林玉娟对哥哥林玉扣说:“哥哥,你去大伯家一趟吧。让大姐再帮我们家捻线,还跟上次一样要五斤。”

    “好的,我去跟大姐说一声。”林玉扣也知道这次很赶,没吃饭就连忙往大伯家去了。到了大伯家,一家子正在吃午饭。林玉扣说了来意,大堂姐一口答应。大伯父与大伯母也没反对,看样子上次的事他们也都知道。

    又是三天后,齐氏母女三个把剩下的黑棉线都织完还差两副没织好就用藏青色的替了。大堂姐也把捻好的五斤棉线送了过来。就等今天林玉扣他们带去街上染色了。这到了月底,缸里腌制的酸菜也好了。林玉娟尝过,味道不错。想着等下去顾老大家买条鱼回来做酸菜鱼。林贵禄父子两个天都没亮就收拾好了东西出发去镇上。

    林玉娟也赶紧起了床,梳洗好就去了顾老大家里。她怕万一去晚了人家就上街了。到了他家的码头边上,顾老大正好收了鱼回来。准备吃了早饭就上街呢。听了林玉娟要卖鱼就让她自己上船挑。

    “顾大伯,我要买个青鱼或者黑鱼。今天有么?”她一边问着一边就上了渔船。

    顾老大说:“青鱼没有,倒是有个二斤左右的黑鱼。”他从舱里拎出一个木桶来,里面正是一条大黑鱼。“走,到岸上去,我给你弄个草绳穿起来。”说着两人都下了船到了岸上。他从码头边上的草垛子里抽了两根稻草,两只手来回搓了几下。一个稻草绳子就好了,捏住黑鱼的腮从里穿过到鱼嘴里出来。打好结后又拿出杆秤来称了一下,二斤出头算作了二斤。收了林玉娟二十五文钱。

    齐氏见女儿拎了条黑鱼回来,问她要怎么做呢。林玉娟说:“不着急,我们先吃了早饭再准备吧。”说着就把鱼放在一个木盆里吃早饭去了。早饭自然还是杂粮粥,配着自己家的泡菜。她边吃边回忆着酸菜鱼的做法。前世在饭店吃过不少,大概的做法也知道。家里有葱果子,姜,蒜,花椒也有,胡椒粉去奶奶家找找看。泡椒没有,用自己家做的泡辣椒代替,还只能放半只。淀粉没有,可以用面粉代替。鸡蛋家里也是有的。

    吃好早饭,林玉娟去奶奶家找了些胡椒粉,还有一点米酒。到了家中,杀鱼就要齐氏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