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姥娘一听赶忙站起身来:“歇什么歇,姥娘去包,你这孩子,姥娘在还用着你辛苦了,累了一早上了,你歇那等着吧。”文蓉自然不愿意,跟着姥娘一起忙活,大盆里泡着的粽叶已经软了,文蓉算算明天需要的粽子,这些还有些不够就又拿出来一些粽叶泡上。娘俩把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搬了两个小马扎坐在那里忙活开了。
姥娘干活很麻利,刚开始并不会包粽子,毕竟她经历的年代不一样,小时候农村穷,大家饭都吃不饱,谁还能吃上粽子。后来守寡带着几个孩子,每天忙着在地里挣公分,养活几个孩子就没过过这节那节的,现在条件好了,这些活又有儿媳『妇』接手了。姥娘看着文蓉包了几个,就跟着包最简单的三角粽,娘俩边干活边说这话。
文蓉跟姥娘讲她这两天卖豆腐脑的事情,哪里卖的多了,哪里人好说话了,说到化肥厂门口卖油条的夫妻时,姥娘一听就炸了:“你说的那两口子是张洼的,姓刘,那小媳『妇』出了名的不讲理,你没吃亏吧?等我回去了去她家骂她去。”
文蓉一听忙说道:“没有,姥娘,她再不讲理我也不怕,她没说过我,再说我现在在厂子宿舍区里卖东西和她没冲突。”
姥娘这才放心,又说道:“蓉蓉,你这个买卖还是别去做了,你带着弟弟妹妹好好在家学习,别的事姥娘给你们『操』心,钱也不用担心,你两个舅都在橡胶厂里干零活,姥娘在家伺候好地一年挣得钱也够你们花了。”
“姥娘,我卖豆腐脑也只打算干这一个暑假,放假了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这活也不多累,等开学了我还是回去上学,您放心吧,我以后一定考个大学给您长脸。”文蓉笑着安抚姥娘。
姥娘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她怎么可能放心的下,她这一辈子生了两儿两女,小女儿五岁那年跟着婆婆去集市走丢了,她这些年几乎哭瞎了眼。好容易现在孩子都大了,生活都好了,大女儿又撒手去了。
刚知道消息时她恨不得把张家老太婆撕了,来到江家闹了那一场,虽然她当时说话狠,可回去她就病倒了,躺在床上,她是真的恨不得跟着女儿也去了。后来女儿五七祭日的时候,儿子告诉她三个外孙没跟着他们『奶』『奶』一家,自己单独过日子,想着三个可怜的孩子,她才强撑着下了床,她是真的放心不下孩子。
有姥娘帮忙,一上午的时间她们就包了二百多个粽子,看看时间文静和文俊要放学了,娘俩赶紧起身做饭,姥娘买了一大块肉,炒了一个青椒肉丝,一个茄子炖肉,一个土豆片炒肉,一个豆角炒肉,一桌子菜油汪汪的。文俊和文静放学回来见到姥娘,高兴极了,围着姥娘撒娇,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说个不停,
文静塞了满嘴的菜还不停的说着话:“姥娘,你炒的菜真好吃,姥娘你要是天天都来就好了。。。。。。”
文蓉听妹妹这么说也动心了,她记得前世她在城里立住脚后,曾经和妹妹一起去看姥娘,姥娘那时已经一身的病,苍老的不行,可依旧挂心这她们姐弟,把自己攒了一辈子的钱都塞给她们姐妹。
这辈子她相信自己有能力照顾好姥娘,如果姥娘能和她们一起住她也能少些牵挂,这么想着就和姥娘建议:“姥娘,你搬过来跟我们一起住吧,以后我们姐弟好好孝敬你。”
文静和文俊一听,也跟着附和,都想着让姥娘陪着她们,姥娘笑呵呵地说道:“好,以后姥娘常来陪你们。。。。。。”
一家人吃过了饭,两个小的去上学,文蓉和姥娘继续在家包粽子,三『奶』『奶』拎着半袋子挑好的豆子过来,文蓉一开始卖豆腐脑,三『奶』『奶』就扛了一袋子豆子回家,没事的时候就帮文蓉挑豆子,挑了干净的送回来。
三个人边说话边干活,文蓉准备的粽叶很快就包完了。今天文蓉一共包了六百个粽子,姥娘心疼得不行,包了一天的粽子,坐那不动腰酸的直不起来,手在水里泡得发白,挣钱哪有那么容易?
六点多的时候姥娘就要往家走,文蓉姐弟舍不得,姥娘也不想走,说道:“明天是端午节,不能在闺女家过节,等过完端午节姥娘再过来好好陪你们。”
文蓉又提起上午的话题:“姥娘,你回去和我舅商量一下,以后跟我们过吧!我这一个暑假都要做生意,你来这帮我们看看家,以后我们给您养老。”
姥娘听了心里高兴嘴上却说道:“你们都是好孩子,姥娘有你们两个舅呢,哪能让外孙养老?等我回去跟你们舅说说过完端午就来给你们帮忙。”
张洼村离着泉头村有七八里路,按说也不算远,可是姥娘不会骑自行车,靠着两条腿走回家也要一个小时,一路上姥娘都在思量文蓉姐弟几个的事。闺女和女婿都没了,她也想着把外孙都接家养着,可是想想家里的情况也犯难。
她跟着老大住,老大家孙子孙女都十五六了,孙女跟她住一屋,孙子一个大小伙子住配房里,眼看着不小了,大儿子也急着盖房子,可是村里一直不批宅基地,外孙要是在大舅家连个住的地都没有。
第55章()
此为防盗章; 请耐心等待替换 刚刚拐进胡同就看到三『奶』『奶』搬了一个马扎坐在门口在择韭菜,文蓉按了一下车铃喊道:“三『奶』『奶』,我回来了。”
三『奶』『奶』一听; 忙把手里的韭菜放下,迎到文蓉跟前:“回来了; 卖的怎么样?生意好不好呀?”
文蓉故意闷着头不说话,三『奶』『奶』一看文蓉的样子就安慰道:“没事,卖不完咱们自己吃; 三『奶』『奶』最喜欢吃你调的豆腐脑。”
文蓉一听脸上的表情更为难了:“那怎么办呀,三『奶』『奶』我今天豆腐脑都卖完了; 您老现在要吃; 我去哪里弄呀?”
“没事,没事”三『奶』『奶』接着话茬要继续安慰文蓉; 猛然间又意识到不对,掀开桶盖一看顿时乐了:“真卖完了!你个鬼妮子吓了我一跳!那粽子也卖完了!”
“都卖完了; 一个都没剩下,三『奶』『奶』你看我厉害吧?”文蓉笑着凑到三『奶』『奶』跟前,一副求表扬的表情。
“厉害!我大孙女真是能干!”三『奶』『奶』夸这句也是真心实意的,她一早上就跟着提着心; 唯恐文蓉的生意做不好,连去儿子家帮忙喂鸡都没去,就等着文蓉回来; 这会见文蓉买卖做成了提着的心才算放下。
文蓉和三『奶』『奶』说完话; 回到家也不能歇; 把桶刷洗干净,把早上滤下来的豆渣喂了鸡,里外里都要收拾利索了,不然的话这个天容易招苍蝇。拿出昨天买的粽叶泡上,剩下的粽叶不多了,既然粽子的生意能做文蓉就要考虑原料了,这就要到市里的批发市场才能行。
把弟弟妹妹的午饭做好放在锅里,文蓉又留了字条给他们,就又往市里的批发市场赶去。
安南市的批发市场在市中心的位置,市场很大,日用百货、烟酒糖茶、服装鞋帽在这里都可以买到,不过市场的商品都是中低档价位,一般来这里批发的大都是周边乡镇的小店主。文蓉对这个批发市场非常熟悉,上辈子她刚到市区的时候就在这里的一家摊位打工,后来批发市场整体搬迁重建的时候,她才离开,去摆摊做了小吃生意。
文蓉进了市场就从第一道街开始慢慢逛了起来,第一道街经营的主要是衣服鞋帽,这些摊位她都很熟悉,虽然商品没有后世那么琳琅满目,却也已经很丰富了。毕竟主要是经营批发业务的所以这个市场卖的衣服都是一些简单的款式。女式的有人造棉的裙子、白『色』的短袖衬衫、还有现在特别流行的黑『色』一步裙;男式的衣服就主要是各种汗衫。
鞋子就更简单了大都是文蓉脚上穿的这种塑料凉鞋,颜『色』倒是多,红绿黄蓝都有,文蓉看着那颜『色』艳的都有些辣眼睛,也有几个摊位卖的是时髦一些的高跟凉鞋,但面料都是人造革的。
在卖包的摊位前,文蓉买了一个腰包这样挂在身上她卖东西找钱也方便。九十年代初的市场上还有一种生意火爆,就是卖布。这时候人们自己做衣服穿的还占多数,夏季里人造棉、腈纶的面料很是好卖,布店里各种碎花布挂满了整面墙。
第二道街都是家用百货,各式各样的搪瓷盆、塑料盆、暖水壶摆满了整个街道。文蓉在这里也买了一个塑料的大杯子,被叫做太空杯的那一种。第三、四道街批发的都是学习用品还有一些儿童玩具,小零食等……在这两条街进货的大都是学校附近的小卖部,文蓉也选了一些笔记本、圆珠笔等几种学习用品,这是最近她们姐弟三个最大的一笔开销。
文蓉在批发市场逛了一圈,其实也是想要找找看有什么适合暑假做的生意,可是即使重活了一遭她也不是有生意头脑的,她最擅长的还是小吃生意,既然暂时想不到别的出路,文蓉觉得还是老老实实地做她擅长的东西好了。
粽叶和蜜枣都在最后一道街,这道街主营干货、调味品以及一些方便面等小食品,今天已经是五月初三了,买粽叶的人特别多,文蓉并没有往那些摊子前挤,她顺着记忆在找一家摊位。
上一世时,她初到市区就是在这里打工,摊子的老板叫周娜,文蓉一直称她周姐。周姐人特别热情爽利,是文蓉上一世最感激的一个人。文蓉跟着她干了两年,处的久了文蓉家的情况她就知道了,周姐虽然同情文蓉的姐弟的遭遇,可是却不单单只是嘴上怜悯一下,周姐指出文蓉处事软弱不足的地方,教给她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后来批发市场拆迁,文蓉去做小吃生意也是周姐帮她找摊位,打点一切,包括妹妹的事能解决,也多亏了周姐在一边帮忙出谋划策。
周姐的摊位还在老地方,不过现在还只有一间店面,文蓉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