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b栋11楼-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什么诗?还是……我该称它为词?」    
    「这是宋词,李清照的一剪梅,而且这只是上半段,它还有下半段,我认为一定要上下两段同时呈现,才有那满满的相思愁。」    
    我看着艾莉说话的眼睛,以及那种认真的神情,不禁看得出了神。    
    「子学,你在发什么呆?」    
    「啊!没有!没有……既然妳说要上下两段同时呈现,那下半段是什么?」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是什么意思呢?」    
    「这首词是李清照写自己对丈夫的思念,在月满西楼的时候,愈发感受自己对丈夫的相思之苦,因此借着这首词寄托情意,她用花比喻自己,用水比喻她的丈夫,你知道最精华的是哪一句吗?」    
    「哪一句?」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为什么呢?」    
    「这一句看似愁怅忧柔,但其实是强而有力的,它的意思是当思愁在眉间消失的时候,却在心头涌现,完全表达了相思之情无法排除的苦痛。」    
    她似乎可以感觉到李清照的心酸一样,眉头稍锁,语气中显得有些落寞。    
    「妳渴了吗?」    
    「嗯?什么?」    
    「我带妳去买杯热咖啡,然后我们去沙滩走走吧。」    
    「嗯。」她终于笑颜逐开。    
    买完了咖啡,我们徒步走到沙滩上,一路上艾莉的话变少了,可能是因为那首诗影响的吧。    
    但当她一旦踏上沙滩,整个人立刻变得不一样。    
    她像个孩子一样往海浪跑去,在一阵阵白色的波浪间来回奔跑着,我远远地看着她,心里有种奇怪的感觉,如果我不认识她的话,我可能会以为她是个天使,在浪花之间舞动着曼妙的姿态。    
    过了一会儿,她吐着舌头回到我旁边,说海水好冷、脚好冰。    
    我笑她的可爱,在沙滩上挖了一个洞把她的脚埋进去,免得被风吹得痛了。    
    她看着我,左手托着下巴,我问她在看什么,她只是笑一笑。    
    「子学,你喜欢古诗吗?」她问。    
    「古诗?我不能说喜欢,因为我没有研究。」    
    「我也没有研究,但喜欢不需要经过研究。」她转头看了看我,扬起了嘴角笑着。    
    「是这样啊?那……大概吧,或许吧,可能吧,我是喜欢古诗的吧。」    
    「为什么这么不确定?」    
    「因为我找到了另一个不能确定的理由了。」    
    「什么理由?」    
    「面对古诗,我只会读、会写、会念,但我感觉不到其中的起伏,我感应不到作者的心绪,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看了古诗之后竟然是愤懑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看了古诗之后竟然是哭泣的。」    
    「你的意思是说,你不明白诗的痛,也不明白诗的苦,所以不知道怎么喜欢?」    
    海风吹来了一阵风沙,打在小腿上有些刺痛。    
    我点点头,她笑了一笑,继续说:「其实古诗表达的很简单,只是其中的语意因为年代久远的关系,我们需要去解释它罢了。」    
    「怎么说?」    
    「没办法言传,这只能意会。你这么聪明,一定可以意会的,相信我。」她很有信心地拍着我的肩膀。    
    「有时真羡慕你们中文系的人,念的书多,气质又好。」    
    「你不能这么说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嘛,如果你问我……嗯……民法第十一条是什么,我是不可能知道的。」    
    她说完,我吓了好大一跳,睁大眼睛看着她。    
    她似乎被我吓着了,连声问我怎么了。我很想解释给她听,却不知道从何解释起,只好随便拿个理由搪塞。    
    「民法第十一条我也忘了啦,呵呵呵……」嘴里这么说,心里却是一阵波涛汹涌。    
    然后,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坐在海滩上,没有再说多少话。    
    艾莉偶尔抬头看着远方的海,偶尔低头发呆,然后时而转头考我知不知道某某人的哪一首诗,又时而转头告诉我她最喜欢的诗人是辛弃疾,最喜欢的作品是〈青玉案〉。    
    还好青玉案我会。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眉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念完,我骄傲地站起身来,朝着大海大笑三声,旁边正好有女孩走过,笑我像个神经病,我赶紧蹲下,对着艾莉傻笑。    
    但她却只是微笑地看着我。    
    这时天开始下起雨来,一颗一颗的雨珠打在我们的脸上,水花轻轻跳着,浪依然一阵一阵不规律地拍打着。    
    海上开始飘起一阵水雾,我想是下雨的关系吧,我们的眼前呈现一阵白色日幕。    
    她站起身,拉着我的衣角。    
    「我们说好的,要在雨中的沙滩上散步。」    
    我想叫她离开,但她的表情告诉我,这一场雨,她似乎很期待很期待。    
    


第四部分第4章(15)

    艾莉,这是我第二次陪妳淋雨了,我想问妳,现在淋雨的感觉,与上一次有什幺不同呢?如果可以,我能不能再勾起妳的小指,走在妳期待的雨中陪妳散步呢?    
    就在那一秒钟,我好想问她,「如果妳说的散步会让两个人频率接近,甚至知道对方心里正在想什幺是真的的话,那幺……妳听见了吗?艾莉……」    
    「我……我喜……」不知怎麼著,我竟然有些無法控制地說出口。    
    「嗯?你說什麼?」    
    「喔……没有,我是说,我喜欢在海边散步。」我勉强挤出一句话,以及一个笑脸。    
    「嗯……」她看着我,微笑着。    
    雨没有停,我们的脚步一样。所以频率……或许也相同……吧……    
    ※频率相同的话,表示我们想的是一样的吗?如果是,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呢?    
    大三的下学期来到,所有的同学都变了样。现在想想,当时变了样的好象还包括了阿居、皓廷还有我。    
    一开学的气氛就有明显的不同,去年还看得见的同学,今年好象不见了,但你也没听说他被开除或退学或转系的,一问之下才知道去补习班了。    
    接着补习班像瘟疫一样快速地在法律系三年级生的身上扩散,中了毒的人会很快地在学校消失,活像人间蒸发,直到某天突然遇见,他很热切地跟你打招呼并且嘘寒问暖,你还会觉得怪怪的。    
    一些学弟妹偶尔想到班上找学长姐,一下子小明小明的喊,一下子阿美阿美的叫,不过,当他们找了几次没找到之后,也大概都知道学长姐得了一种叫作补习班的病。    
    这病运气好的话两三年之内就可以痊愈了,运气不好的话……可能穷其一生都在生病。    
    「为什么呢?」一定有人会问,我慢慢地说给你们听吧。    
    有些人得病较早,有些人较晚,也有些人永远都不会得到。但不管是不是会得这种病,时间大都出现在大三,早一些的就是大三上,晚一些的就是大三下。    
    我们班算是灾情传得比较慢的,直到大三下学期,来上课的同学才明显地变少,教授上课的内容变得越来越像「师父」。    
    怎么说呢?因为师父大都会教徒弟一些绝招来以防万一,而这些绝招就算不是百战无敌,至少也能做到防守无漏洞。而法律系学生最直接且主要的出路就是国家考试,教授也知道学生除了参加考试没有他途(除非放弃法律之路),所以上课的内容开始教导一些解题「秘诀」,「实例演习」也越来越多,因为如果不教你「实例演习」,许多解题「秘诀」你就没办法清楚明白地了解。    
    这些其实多半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也有些鲜为人知的事情着实会让学生吓一大跳。    
    举个例子吧,法律系的学生大概都知道国际商务的重要性不亚于公司法或票据法,但就因为国家考试不列其为考项,所以几乎没有人要选国际商务课,有开国际商务课的教授只要上课时间一到,大部分都会拿着饲料去上课。    
    「为什么要拿饲料?」还有人傻傻地问。    
    「因为门可罗雀,没课上就养鸟啰。」    
    相对的,一些国家考试指定科目就铁定门门爆满,不只是我们自己学校的学生,就连其它学校的学生都会来抢着听课。这时教授教得好不好已经不是重点了,重点在课堂上能不能听到一些「信息」。    
    其实很久以前就听过学长戏称我们系是「补习班」,没想到走到大三,我们还是遇到了相同的状况。    
    很多同学开始不到学校上课,因为我们学校的「共笔文化」实在太盛行了,只要你有共笔,不来上课也没有关系。    
    系上的同学开始一窝蜂地往补习班钻,补习班开始用所谓的「信息」招揽考生来补习,当你不太能理解所谓的「信息」是什么的时候,大部分的人会告诉你,所谓的「信息」,就是「可能会考的题目」,但其实「信息」时常就是必考题,只是大家习惯说的「婉转」一些。    
    一些教授常会在国考之前,重编自己的书籍之后再重新出版,美其名是「重编」,实际上只是增加内容。可是,考试前到底有什么内容值得增加的呢?相信聪明人应该都晓得了。    
    所以我们回到最原点,为什么有些人得了补习班的病,两三年之内就会好呢?很简单啊,因为他们是不得了的人物,两三年之内就通过国家考试了啊。相对的,有些人考了十年还在努力奋斗,「国考通过」四个字像与他绝缘一样,怎么考就是怎么不过。    
    国考的录取率是永远的低点,百分之五、百分之六这样的数字已经算是可以拍拍手放烟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