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来来,那就坐下,吃完再走。”李天启赶紧招呼。
“好。”长孙伯仲也不客气,走到泉水旁洗了把脸,喝了几口泉水后便走到篝火旁坐下。
两人寒暄了几句,长孙伯仲获知李天启在极北之地脱身的经历之后,感慨不已。
他跟着道:“不瞒天启兄弟,我此来寻你实在是有两件事。”
李天启道:“你们是奉盟主之命找我的?”
长孙伯仲点头道:“此其一。其实……”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两头的路况都很好,没有发现有过路之人,“是皇上让我找到你后,秘密进京。”
“当今天子居然要寻我这平民百姓?”李天启诧异不已。
长孙伯仲道:“对啊,说起来也奇怪。普天之下能人颇多,皇上怎么会对你感兴趣呢?哦,对不起,天启,我不是贬低你的意思。只是我也不知道皇上为何指名道姓要见你。”
“哦,没事,没事。我本来就没有那么大的抱负。”李天启摆了摆手。
“兴许是皇上知晓了通缉你的海捕文书。于是便通知我务必要保证你的安全,带你到长安面圣。算了,圣意岂是你我可以揣测得到的。”长孙伯仲晃了晃脑袋道。
“对了,如今刺客联盟里也盛传你是当今唐皇派来的密探,个个都要杀之后快呢,就算不杀你也要带你去见盟主。似乎有人故意散播对你不利的谣言,铁蟹堂主早已失踪,而其他堂口的不少堂主也被人诛杀,因此在这节骨眼里突然传出此种传言对你非常不利,你可要多注意些,若还想混下去,最好能让盟主信任你。”
“难道盟主起疑了?”李天启又想起了武力非凡的暗影魔踪,遂点了点头道:“这些事情我想应该都是那浓眉客干的。他故意以我为诱饵,似乎专杀刺客联盟里的人,前不久,逆天行也被他追杀了。我还为老兄担心呢。”
“哦?原来如此。不过兴许我跑得快,这浓眉客并没有追上我。”长孙伯仲回想道,“对了,那你知道那浓眉客为何要如此做吗?”
李天启说道:“不知道,此人甚是神秘,而且怀揣木灵珠,又生怕天下人不知道似的,大肆张扬,我想此人是有意如此的。据了解,他是九天玄女的传人。”
“九天玄女?她不是早已不过问江湖事了吗?怎么……”长孙伯仲微微皱眉,“怎么又是一难缠的魔头啊。这事看起来也不简单啊。”
李天启道:“是啊。我是越来越不明白了,而且颇有一种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以前我感觉目的很明确,但现在虽然还是那个目的,可有时候却偏偏有其他的事情不由不去想,不由不去做。”
“这就是江湖啊……蛇肉不错。”长孙伯仲吃完蛇肉,擦了擦嘴拍拍手道:“或许你以后会慢慢理顺的,现在还是与我一道去面圣吧。”
第六百二十二章 面见圣上()
久违的长安终于出现在眼前了,虽然朦胧得只能看到大概的轮廓,也足以让李天启激动不已。
他与长孙伯仲一明一暗赶路,经历数日,这才在今日入夜时分赶到了这大唐的帝都。
由于战线吃紧,而且邸报也已向朝廷报告在襄阳附近曾出现过南诏兵卒,是以包括帝都在内千里范围之内的城市在夜晚都会关上城门,这是许多年都未曾遇到过的情况。
守城的军士的数量也增加了一倍多,正严查最后进出的各色人等。
长孙伯仲对着看门官亮出了一道腰牌,那看门官赶紧躬身客气得将他与李天启让进了城门。
两人进得城内,李天启发现里面的热闹程度并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人声鼎沸、锣鼓喧天自有不凡气象。
长孙伯仲并没有直接带李天启进皇宫,而是将他安排在了高升客栈中,说是先去向皇上请旨,而后再秘密将他带入宫中他在此等候。
说罢,长孙伯仲连饭也没吃便匆匆进宫去了。李天启肚饿便下楼找饭吃。也就这么一会功夫,这客栈的大厅内便几乎座无虚席,行商、文人骚客比比皆是。
由于他只是单独一人,不好安排坐席,店小二好不容易在一角落的位置找到了恰好可供两人吃喝的小桌,给他安排了。
李天启也不介意,坐下后便点了些了回锅肉、花生米和一些米饭。
“五魁首!”
“八匹马啊!”
“六个六啊!”
离他数丈开外的一桌人开始了猜拳,那些人一副地痞流氓的模样,搅得邻近几桌的一些食客不免露出鄙夷之色。
而有些食客则自顾自地大口吃肉吃菜,虽然吃相有些不雅,但也没有大吵大闹。
李天启这时才发现在他身边有好几桌食客吃饭居然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这倒有些新鲜,不禁对这些人多看了几眼。
那些人个个中等,若与中原人相比显得有些瘦小且皮肤黝黑,抓饭吃的手颇显粗糙,多有茧子,似乎都是些常拿重物之人。
他们大约二十来人,分坐在四张桌子上,只埋头吃饭,并不吭声,多人脚下都放着好些簸箕,应该是他们带来贩卖的货品。
似乎觉得李天启正在打量着他们,其中一身穿灰布衣裳略显斯文的汉子用不太娴熟的汉语问道:“朋友,有何不对吗?”
李天启尴尬地笑了一笑,转过头去。
长安既然是大唐最大的最繁华的城市,一向都有番邦异族人来往,在这里遇到也不足为奇。
“呼!”一个瘦小的人影跌跌撞撞地撞将过来,“咣当!”碰翻其中几个簸箕,里面跌出来好几件明晃晃的短剑和枪头。
“你小子耍诈,是不是?”一个体阔腰圆的汉子追了过来,拎起了那瘦子的衣领。
“放开!”那瘦子使劲想挣开他的手,却无法做到,只得大声嚷道:“你老子才耍诈,害怕就别喝!”
“格老子的,喝就喝!”那壮汉单手将那瘦子提了过去。
原来是那伙猜拳行酒令的地皮流氓。
坐在簸箕旁边的行商赶紧收拾,方才那斯文汉子陪着笑脸对着发现兵器的食客朗声道:“这些都是唐军要用的武器,不要大声喧哗,今天在场诸位的酒饭由我请了!”
“好!”
“大手笔!”
“豪爽!”
众食客发出欢呼声。
长安城里难道还会有商人敢私自贩卖兵器?虽然李天启不知道经商法,但他揣测在这非常时期,长安城内是不可能会允许商人私贩兵器的,不禁又多瞧了那些人几眼。
他回想起方才的那些兵器和枪头,与曾经看到的南诏士兵的武器颇为相似,不禁有些疑惑。
这时,斯文汉子已从掌柜那匆匆结账回来,急忙向同伙打眼色,那二十来人赶紧纷纷站了起来,挑起了簸箕,拿起了背囊,陆续走出了客栈。
李天启正想跟出去瞧瞧,却被店小二拉住了,原来是他的饭菜到了。
店小二笑嘻嘻道:“这位爷,有饭菜您还着急走啊。这是新鲜出炉的,您赶紧趁热享用,若冷了,那味道可就差许多了。”
李天启也实在是饿了,被店小二这么一拽,此时再出去,那些人混迹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也难以看出个所以然来,也就只好作罢,坐下来慢慢吃饭。
用过晚膳,李天启不由又回到了屋里,坐等右等却还是没有看到长孙伯仲的身影,不由有些焦急起来。
正在这时,终于听到了楼道传来向上疾跑的声音。
果然,上来的就是长孙伯仲。
他手上还拿着两套侍卫的服饰。
李天启不禁问道:“我们今夜进去要穿这身服饰?”
长孙伯仲道:“那当然,既有利于避人耳目,又可以光明正大地进宫去。不过我们先要沐浴更衣,这面圣岂非儿戏,你我可要庄重些。宫内的礼仪颇多,你只要学我做便可以了。”
“好。知道了。伯仲兄,你吃饭了吗?”
“还吃啥,顾不上了。天子之事才是头等大事,我这五脏庙也就先顶顶了。”说罢便回到了自己房间。
店伙计按照长孙伯仲的安排,给他们两人各打好了热水。
片刻后李天启和长孙伯仲沐浴更衣,面貌焕然一新。
李天启面如冠玉,剑眉星目,魁梧的他穿上侍卫的服饰颇有一番威仪。而长孙伯仲眉目舒雅,也自成风气,与黑鱼堂主的气派截然不同。
两人都惊讶地望着对方,遂晒然一笑。
李天启做梦也没想到,当年误打误撞之下居然能有幸结识长孙伯仲这位好朋友。而他还恰恰是皇上身边的人。
长孙伯仲也没有想到草根出身的李天启在多年以后会受到当今圣上的重视,虽然他心里有些忐忑,不过也为完成了圣主所交代的任务而兴奋不已。
两人并排走到了宫门前,此前李天启已有进宫的经验,并没有感到紧张,看到长孙伯仲拿出随身携带的腰牌,他也如此效仿。
宫门守卫在查验腰牌无误后便放两人进去了。
长孙伯仲对皇宫的布局很熟悉,虽然纵横交错,过道复杂,但李天启在他的带领下,穿过朱雀门,不久便来到了承天门前,再次接受守卫的查验腰牌后,便将走进了承天门。
夜色朦胧,挑着灯笼巡逻的卫队不时出现在他们眼前。
长孙伯仲领着李天启来到了一座雕梁画栋的宏伟建筑前,牌匾上撰写着三个大字:弘文馆
“皇上在这吗?”李天启开始激动起来,自从上次在武当山上与皇上一别,他已经多年没有见到这统治大唐的天子了,不知道其还认得出自己吗?
“今夜会在这里。”长孙伯仲指着弘文馆道:“天启兄弟,待会我先进去禀告,你在此听宣,而后再进去。”
“好的。”李天启说道。
长孙伯仲便匆匆走上前去,守在弘文馆的侍卫拦下了他,搜过没有携带武器后,示意他请示。
“琥珀伯仲恭请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