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面失控,故没有多加要求,唯一要求就是重庆政府不能再往缅甸增兵。
当然,岛国也对重庆政府提出了制约条件,如果重庆政府单方面毁约,岛国将不再交还东三省,东三省将自动成为岛国的固有国土。
也难怪重庆政府会动心,岛军开出的条件实在是太具诱惑力,党国不但不费一兵一卒收复了所有失土,还几乎可以不用费多大的力气就可以剿灭困扰已久的延安部队,完成一统江山的大业几乎就在眼前。
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为了此次和谈成功,委员长可谓是费尽了苦心,保密工作做得尤其扎实,与会的人只有直接参与接收失地的军事主官和党政的重要人物,陈晨因为和蒋浩然的关系都被排除在外。
原本以为做的天衣无缝,等协议签订下来昭告天下,各部队快速接管各地的防务,一切都盖棺定论,谁都无法更改。但谁都没有想到,不知道什么环节出了差错,消息还是走漏了。
三天之后,一道让委员长崩溃的消息传来,前往谈判的何应京和戴笠乘坐的船只,居然在长江九江地带被一伙不明身份的人解除了武装,这伙人凿穿了何应京他们乘坐的船只,船上所有人全部落入水中,被人家一个个从水里捞上来绑了个结实,虽然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甚至当场就释放了何应京和戴笠,但随身携带的文件全被搜走,要命的是,那份委员长已经签字盖章的和谈协议书也被他们拿走。
这显然就是一场早有预谋的行动,人家根本就是奔着和谈协议书去的,其目的也很明显,就是破坏和谈。
委员长第一时间就怀疑这事是延安那位的手笔,但任他想破脑袋都想不明白这事是怎么泄露出去的。
和谈自然无法继续,委员长电告此次和谈的中间人汪精卫,告知这边出了点小状况,和谈时间再议。
同时,委员长命令 戴笠、俞济石、杨森,不顾一切代价尽快对这批人实施抓捕,一定要在泄露之前拿回和谈协议书。
委员长知道,一旦这事泄露出去,和谈遇到的阻力是空前的,首先就会是米国人和英国人,中、岛和谈给他们带来的压力无形之大,二战的格局都将因此改写,岛军在中国战场的几百万大军,至少可以腾出一半开赴太平洋战场,如果德军在非洲战场再增加进攻力度,米英的形势立即变得岌岌可危。
其次就是苏联,岛军和谈的目的其实委员长心里也早有预见,极有可能是联合德军夹击苏联,以苏联此时的形势,再加上岛军从身后捅他们一刀,苏联如果不投降恐怕就只能坐等灭亡。
再就是延安政府,和谈一旦成为现实,对他们的打击简直就是毁灭性的,东三省有岛军全力围剿,外围这十几万人马也因为岛军的撤离完全处于**的包围之中,根本无所遁形,覆灭就在眼前。
所以,他们第一时间都会跳出来破坏和谈。
事实上,对于和谈委员长也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虽然明知道会因此得罪米英两国,各种战争援助会就此中断,但委员长知道,不管怎么样,蒋浩然在缅甸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以蒋浩然的性格,他也绝不会撤出缅甸,现在党国已经有了四艘航空母舰,各种战列舰、驱逐舰等舰艇几百艘,中国的海岸线任其停泊,各类物资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向其他国家进口。
但这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手里还有一把没有向外界透露一点风声的杀手锏,祭出的时候必然是世界轰动,中国也由此可以摆脱英米的束缚走自强的道路。
至于岛国,委员长心里其实也有谱,以空间换取时间,暂避锋芒待时机成熟必然反补,无数次历史证明,倭奴是不可信任的,此次之所以能让委员长动心,绝大部分原因是能解决延安部队,这也符合他一贯“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岛军韬光隐晦的同时,中**队也在励精图治,解决了延安部队这个心头大患,再有航母换回来的这批工业设备作为工业基础,再加上331基地与日俱增的科技实力,未必发展就会比岛军逊色,将来再战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天下大乱()
但这一切都只是存在于委员长的美好幻想中,当天下午,武汉街头就出现了和谈内容的大字报,委员长动用一切力量想捂住,但为时已晚,消息迅速以星火燎原之势向整个国统区蔓延。
到第二天中午,整个国统区都炸开了锅,而且各地迅速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工农学商所有人都涌上街头,反对与岛军和谈,视和谈为洪水猛兽,大力宣扬和谈即卖国论,声称和谈的始作俑者必须下台,还中国一个朗朗乾坤,形势在瞬间失控,到傍晚时分,民众都包围了军委会指挥部和委员长府邸,各种对委员长不利的口号充斥着整个重庆的街头巷尾。
这明显是有人操纵的,而且操作者很老道,言明岛军只不过是在战局不利、失败在所难免的情况下才退而求其次,以和谈为借口以保存东三省为最后根据地,一旦时机成熟,东三省将再次成为岛军侵略的跳板和后勤基地。
斥责重庆政府为了眼前的利益,不顾国家民族的长远安危,养虎为患、放虎归山,并且放弃应得的战争赔偿款,其实质等同于卖国。
舆论还宣称,岛军的战略意图已经十分明显,以求和为幌子,暂时稳住中**队,然后与德军苟合,两军夹击苏联,以实现德日远东会师。
随后联合德军再次进犯中国,有了苏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战略物资作为保障,再加上德军强大的装甲集团军联合,岛军下一轮的攻势远比第一次更为强大、更为恐怖,单单一个岛军就已经打得中国大半国土沦丧,如果再加上德军的钢铁洪流,中国灭亡简直就在眼前。
这些言论再加上有人从中推波助澜,只把一场游行演绎到完全失控,整个政府的职能部门在一天时间里全部瘫痪。
而且,米英两国的驻华大使随即召开新闻发布会,严厉谴责重庆政府单方面撕毁盟约,与岛军苟合,给盟军带来巨大的威胁,宣布撤销委员长中国战区统帅的职务,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同时敬告中国民众,如果重庆政府不立即停止愚蠢的行为,严惩相关责任人,他们将立即停止一切援华物资的供给,联合各国断绝各类物资对华进口,并追讨历年来中国所欠他们的所有款项。
米英两国的新闻发布会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民众更加恐慌,甚至军队都开始出现哗变,军委会更是骑虎难下了,局面一度失去控制。
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下午,英多远征军司令部。
国内的政变早已传到远征军司令部,各级将领一个个也都人心惶惶,司令部里早已人满为患,嘈杂声四起,尤以刘大昆的声音最大。
“要我说,委员长这事办得没错,就该答应小鬼子的和谈要求,在全面接管了各沦陷区后,还管他狗屁的和谈,立即就挥兵全力进攻东三省,趁着这个机会一把将小鬼子赶出中国去。”
罗卓英接着道:“刘司令此言差矣,这合约一旦签订,关系到国家的荣誉和诚信,如此言而无信以后谁还敢相信我们,再说了,如果我们毁约,从法律上来说东三省可就是岛国的了,这将来到了国际法庭我们都打不赢官司。”
“狗屁官司!德军跟苏联不也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现在德军都打到莫斯科了,小鬼子和苏联也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你看小鬼子接下来会不会打苏联?所以呀,还是我们老祖宗说得对,‘兵不厌诈’,对付下流无耻的小鬼子,咱们根本就不用跟他讲什么诚信,打赢了就是真理。”
“对,刘司令这话说得没错,对付小鬼子就得这样。”
一群远一集团军的高级将领顿时就开始呼应起刘大昆来。
“这样不行,中国是礼仪之邦,怎么能干这种龌蹉的小人行径,再说了,这要是打赢了还好,要是没有打赢,我们不是得承认东三省是小鬼子的呀?”
以罗卓英为首的远征军老牌将领开始针锋相对起来,一时间,指挥部里更乱了,一个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
“啪”地一声巨响,蒋浩然拍响了桌子,怒道:“现在国内就要兵变了,你们还扯这些有用吗?”
一屋子的人顿时安静下来,但又一个个面面相窥不知道该说什么,这显然不是他们能解决的问题。
就在这时候,参谋长黄杰拿着一叠电文急匆匆地走了进来,神情严肃地告诉蒋浩然,国内已经完全乱套了,华南第四战区张发奎率先发通电,弹劾委员长,要求委员长下野,否则他将在韶关另立临时政府。随即,第一战区卫立煌、第二战区阎锡山、第五战区李宗刃纷纷发电响应。
此消息一出,指挥部顿时一片静寂,所有人包括蒋浩然在内,谁都没有想到局势会突然变得如此严峻,稍有差池,中国马上就会再次面临军阀割据天下大乱。
大家还没有缓过神来,电文又到了,而且是接二连三地到来。
先是陈晨和俞济石,要求蒋浩然立即发通电声援委员长,再就是卢汉、杨森还有一些平时和蒋浩然关系不错的师长,很直白地建议蒋浩然立即回国,委员长已经无力回天,下野是必然,此时必须有人站出来力挽狂澜,而这个人就只有他蒋浩然,他们只等蒋浩然一声令下。
前两道电文还好,后面的电文简直在指挥部掀起了轩然大波,几乎所有的将领都认同卢汉、杨森的观点,此时能力挽狂澜的就只有蒋浩然,他应该义不容辞地站出来。凭个人能力、凭战功、凭在民众中的影响力、凭和米英两国的关系,取代委员长的人就只能是蒋浩然,其他人都不够资格。
大家七嘴八舌,整个指挥部顿时有如菜市场。
就在这时候,庄富国急匆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