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科技狂潮-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扛着上将军衔的江耀华做的报告,让其他方面的领导都兴奋不已。

    一号再道:“为了配合太空理事会的计划,我们将成立一个特别委员会。因为事情太多太杂,如果还按照过去那种人盯人的管理方式,在效率上我们就拼不过美国人。所以,这个委员会将全面引入ei,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协调管理。在这方面,我们也有了专家”

    随着一号的介绍,角落里的一个中年人起身,恭谨的向众人鞠躬:“各位领导,辛苦了!我是项笙,之前是襄省副省长,汉夏市市长。组织上交托给我这么重要的任务,我不敢推脱,我只想念两句诗”

    会议室外,等候间里,领导的秘书助理们正低声议论着。隐约听到一阵掌声,按着膝盖,正襟危坐的邢天民,露出淡淡的笑容。

    对社会大众来说,远在智神星的变化,星门对面的情况,也就是跟娱乐新闻差不多的事情。到年底的时候,随着国家乃至联合国发布星门报告的频度越来越低,信息越来越少,人们的新鲜度也渐渐消去。

    在一般人看来,就算是星门那边真的有了外星人,也比不上这个月的工资少扣了一百块所得税来得重要,不是吗?

    不过这几个月下来,身边却悄然涌现了诸多变化,最大的变化是国家的管理越来越精细,当然税就肯定更重了。不过工作岗位也多了,各行各业都开始呈现出繁荣景象。食物、化工、燃料、甚至服装这些东西都在降价。股市指数也不断攀升,太空概念股的能量越来越大,跟智神星乃至太空有关的工艺设计、广告甚至影视产业也越来越活跃。

    稍稍关心得多的人还发现,这几个月来,国际纷争少得可怜,领土领海或者政治纠纷几乎在媒体上找不到了。原本频频主宰舆论风向的恐怖案件也少得可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国政府对极端教派、难民问题,以及恐怖袭击的态度骤然变得强硬起来,虽然还有圣母和温和人士在鼓噪,但他们的声音却淹没在各国轰鸣的机器声里。

    对技术稍稍敏感的人感觉也不一样,他们发现,原本被各种概念淹没了的pei又再度复兴了,蝉动又恢复了以前那个坚持自我的理念领导者。人革联之类的科学组织也越加活跃,对卡里、千寻之类顶着pei名义,实则侵害个人意志自由的公司的反击也越来越猛烈。

    即便政府没有偏于哪一方,但容许人革联这样的组织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立场。这些公司的声誉也再一次扫地,并在iei回归正常,发布新一代专用于太空的碳化硅神经元芯片,并且宣布石墨烯神经元芯片即将推出后,也丧失了在技术上继续坑蒙拐骗的资格,公司股价在风暴中不断萎缩。

    马达加斯加,安塔尼亚,遥望海峡对面,半岛上耸立起三座上百米高,呈等角分布,相距很近,像刀片一般的巨大装置,安道远抽着凉气说:“这是发射卫星的?我怎么觉得像是可以打碎月球的巨型电磁轨道炮?”

    “这玩意真的有了啊”,吴康则是惊讶的嘀咕着。

    另外三个人没说话,都呆呆的看着半岛上的电磁轨道发射器,它的出现,象征着人类即将告别火箭时代,未来的航天将是低成本,高频次,就跟坐飞机一样方便的新时代。

    五个青年穿着白色的制服,肩上都印着一个简洁的火红图标。那是一面盾牌,盾上有一颗五星,五星下写着“星门联盟”的汉字以及pgl的英文简写。(。)

0189 从核聚变到电磁弹射,一步也不停() 
“当然啦,这座轨道叫通天塔,旁边的建筑是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而且是走仿星器路线,据说上个月已经成功发电,以后不仅可以供应通天塔的用电,整个安塔尼亚的用电也都解决了。”

    王澹抬着眼镜说,虽然加入星联后,他的近视已经彻底治好,但这个习惯却改不了。

    其他四个人不迭的呼叫pei,调出相关资料,搞明白什么是仿星器路线。

    可控核聚变的进展是大航海前夜影响最为深远的技术突破,不过严格说来,它不过是离子引擎技术进步的副产品。

    依靠夏鸣穿越星门带来的宇宙常数转换方程组,人类掌握了计算等离子体运动的新维度,这让离子引擎成为人类邀游太阳系这座“内海”的普适动力,同时也跨越了可控核聚变的最大难关。

    要让方程组应用于可控核聚变,还需要克服另一个大课题,那就是将计算能力提升上万倍。以华夏“天河x”的每秒100亿亿次为基准,得提升到100万亿亿次,就是1乘10的22次方,用旧式华夏表数法,那是100垓。

    这个程度不是可以通过简单的堆叠更多芯片做并行计算能够达到的,林澄最开始是让千颜帮忙,应付过最初的测试阶段,而后用氮化镓半导体制造的初级光脑顶上。

    计算问题解决了,iei又运用光脑架构,搞定了碳化硅神经元芯片,智能控制也进一步完善。到此时,可控核聚变终于向人类敞开了大门。

    星联的可控核聚变没有走惯性约束和托卡马克路线,前者依旧没有解决反应容器的问题,后者因为用等离子体作为磁场另一级,存在巨大的风险,一旦磁场一极意外终止,会发生巨大的灾难。

    仿星器路线在理论上最安全可靠,它的技术原理是仿照恒星的核聚变,只不过是用磁场约束代替恒星的引力约束,只有这个路线才算是真正的“人造太阳”。它和离子引擎一样,磁场两极都是外置,不需要等离子体提供磁极。

    之前华夏、美国和欧洲都没有走这个路线,是因为外置磁场的线圈设计和布置需要极为准确和精巧,对工程技术的要求太高,也就德国和日本这样在精密工程方面有底蕴的国家做过尝试。

    但现在,离子引擎的智能磁场控制阵列为仿星器路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再加上大幅提升的超算和智能技术,可控核聚变终于在2022年的11月17日奏响了实用化的乐章。

    可控核聚变研究的主持人东方胜,和他的团队一同获得了第二个星门奖,第一个正是离子引擎的改进。

    星门奖是星门联盟成立后,为推动gei在科研上的应用,专门设置的“人机协作”奖项。只要是gei参与的技术进步,都能够参选。每年评选十项,不分科学领域。这个奖项推出后,诺贝尔奖开始式微,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可控核聚变对人类的影响无疑最为重大,但并不是一成功就让世界翻天覆地,也不意味着能源就是零成本了。科学家还在研究怎么更安全和高效的引出反应炉里等离子体放出的电,氘和氚的制备储存工艺也需要进一步提升,所以星联也没有对外大肆报道。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核聚变还是第一代,是氘和氚的反应,中子辐射还需要有严密的防护措施。要到第二代核聚变,也即氘和氦3反应,中子辐射才会减弱到比较安全的水平。再到第三代核聚变,氦3和氦3反应,那才是真正理想的无污染核聚变。

    现在人类才刚刚跨入第一代核聚变的门槛,要发展到第三代,又将是一个理论上的五十年。

    “等我们完成了训练,会从这座通天塔发射上天?”

    “乖乖,那得扛住多少倍g力啊,我怎么觉得一点也不靠谱呢?”

    “想到坐火箭上天,我的腿就软了,更别提被这个电磁大弹弓直接弹上天。”

    “懂点技术好么?这跟航空母舰上弹射飞机有什么区别?”

    五个人的注意力很快从可控核聚变转到眼前这座“通天塔”,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属于星联旗下新成立的星核能源公司,这座通天塔则是鲲鹏公司的资产。

    对夏鸣的星门联盟,以及眼下人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来说,最迫切的课题并不是可控核聚变,而是经济可靠的“太空跳板”。

    如果还是用火箭发射飞船或者货物,还等不到智神星的星门崩塌,各国政府就已经破产了。

    火箭的发射费用,现在仍然保持在每公斤1万美元。就算依靠智能控制和离子引擎,火箭回收技术已经成熟,成本也最多降一半。其他成本,比如火箭难以批量制造,发射窗口受天气限制等等,是怎么也降不下来的。

    楼星海主持的鲲鹏公司,将电磁轨道发射作为新一代发射技术,虽然美国通用集团依靠长钉电磁轨道炮的技术积累,在这方面已经有所进展,但还是比不上鲲鹏公司的进度。毕竟有千颜鼎力协助,有来自离子引擎、可控核聚变、光脑技术以及新一代半导体的支持。

    从原理上说,电磁轨道发射的技术已经足够成熟了,长钉轨道炮可以将500公斤的钨棒加速到30倍音速以上,换算下来每秒接近10公里,已经能克服地心引力。

    阻碍电磁轨道发射的大问题主要还是电路和材料,电磁轨道发射时的加速度高达数万g,别说一般的硅基半导体,就算是氮化镓或者碳化硅都扛不住。而精密部件在这么高的g力下,部件会碎裂,腔室会扭曲,根本无法正常工作。

    如果没有控制电路,没有用于姿态调整的引擎,射到太空里的只能是炮弹,管不住它往哪里飞,这就没有意义了。

    在半导体和电路方面,石墨烯是一个方向,不过这个方向也才刚刚冒头。在材料和部件方面,更是全新的课题。总之,要用电磁轨道发射卫星或者飞船这种事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眼下星联,乃至人类,都等不起了。

    楼星海想出了两个点子,一个是借鉴夏鸣用清道夫号控制地球轨道的壮举,在地球某层轨道部署若干“货物对接系统”,其实就是智能控制的太空拖车。通过准确的计算,电磁轨道直接将无控制无动力的货物发射到某层近地轨道,然后由就近的太空拖车去接货物。

    这个构想的可行性很高,unoc(太空理事会)很快就批准了将相应地球轨道开辟为“接驳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