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孝恭皇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身体才一天不如一天,甚至因为丹药之毒,侵入到脑部,时时头痛发作,狂躁吓人?

    可知道这个消息,她们能如何?

    至亲至近父子,至远至疏君臣,永乐帝是他们的家人,却也是他们的君主,若将这消息说与他,只怕他根本不会相信,还会在盛怒之下癫狂,如同对待小内侍一般,给她们来个利剑穿心。

第110章 明时思解愠(2)() 
王月蓉算准了她们不敢跟皇上说,她要她们好好待小公主,她也要她们不好过,临死还在她们心头扎上几根刺。

    可要没有她的消息,只怕祸事临头还不知为何呢。太子妃和咸宁公主苦笑,哪晓得王月蓉这临终善言竟是一块块的烫手山芋,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只能慢慢查,找出那些个道士蒙蔽皇上的地方,或可劝慰。

    还有太子身边有人之事,是他的近身内侍、宫女?还是慈庆宫里的嫔妾?也得一个个地查。

    妨碍皇太孙的子嗣,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是朝朱瞻基下手,但他的跟前儿,寻常人近身不得,而且如今胡善祥有了身孕,说明问题没有出在他身上,这些年,除开当初胡善祥怀过一个,就只有并不在朱瞻基嫔妾之列的宁嫔怀过,之前,是给其他人用过避子汤药,可停服了这几个月,仍然没有动静,难不成,真像王月蓉所说,是做了手脚的?

    太子妃最头疼,太子跟前有人,那不就和坐在火盆上似的,谁知道什么时候会火烧上身?还有如果孙清扬没当上太孙妃是被奸计所害,那么是不是说胡善祥并非天命所归?她得好好查查这些事情。

    孙清扬轻声提醒道:“母妃,不如问问橙宁姑姑,还有胡尚宫,她们是贵妃娘娘跟前儿的人,或能知道一二。”

    唤人去找橙宁,她却听到王贵妃病逝的消息后,就冲进了永安宫的寝殿里,服毒殉死了。

    胡尚宫这些日子一直在端本宫太孙妃的跟前儿照应,召了来,因为事关宫闱秘闻,却也不能直接问她,只能隐隐提起可知贵妃娘娘的事情,心里有鬼的胡尚宫自是一推二五六,什么也不肯说。

    事实上,也只有孙清扬没当上太孙妃这件事她有份参与,其他的,她并不知晓,王月蓉对人极为猜疑,就是甘蓝和辛夷几个,也所知有限,更别说她了。

    永乐帝听闻王贵妃病逝的消息,发疯似的跳着脚,大骂主治太医是废物,并且立即下旨把主治太医重责八十脊杖,然后就地赐死,还下旨派锦衣卫把主治太医的父族、母族、妻族等三族的二百余人尽数问斩,又处置了王贵妃宫里的好些个宫女、内侍。

    身边的人一个个走了,上了年纪的永乐帝第一次有了力不从心之感,他恸悼之至,为此辍视朝政五日,赐祭,谥贵妃王月蓉为昭献贵妃,命丧葬之礼悉数比照洪武时的成穆贵妃。

    太子妃和咸宁公主她们更不敢告诉永乐帝实情,只在苦劝之下,保得了甘蓝几个继续留着伺候小公主。

    她们几个这些日子,也和小公主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就直接由大宫女,充作了小公主以后的教引嬷嬷。

    至于王贵妃死前所说的三桩秘密,还没等太子妃她们查出始末,内宫中有个小太监偶然听到两个宫女吵架,说不仅是被炮灼而死的吕婕妤曾经派人在权妃的茶里下砒霜,就是最近得宠的吕美人也让人在王贵妃的茶里下砒霜,所以才令太医的药没有作用,不仅如此,吕美人和宫婢鱼氏两个与小宦官结好,还要趁机毒死皇上。

    听了小太监的密报,永乐帝勃然大怒,召了锦衣卫审问那两个吵架的宫女,严刑之下,有没有的事情全都问了出来,本是吕鱼秽乱宫闱,却成了与前朝逆党有关的谋逆重案,严刑拷打之后,一批又一批人糊里糊涂地被逮捕,为了少受些罪,这些人就胡乱指证,以至于像滚雪球一样,与前朝逆党牵连、谋逆杀死皇上的人越来越多。

    吕鱼惨案也波及太医院,因为既然是使用砒霜下的毒,砒霜的来路在哪儿呢?在严刑拷打之下,得到的招供是四个地方:工部银匠作坊、光禄寺、敬事房,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太医院的御药房。

    这每一个地方,都和皇帝息息相关,永乐帝越想越怕,越发相信就是前朝逆党谋害了权妃和王贵妃,如果找不出那些个暗中藏着的逆党,那么他的皇位,他的身家性命岂不也是朝不保夕?于是,他密令太监总管监视每一个宫人,让宫人们互相攀扯,举报。

    这一下,牵连进来的人更多了。

    虽然并未问出实证,但永乐帝为了防微杜渐,下旨给锦衣卫,将可疑之人全部问斩,并亲自观刑,这一场杀戮,丧命者前后竟达三千人之多。

    没有人能劝阻,没有人敢劝阻,凡是为逆党求情的,等同谋逆。

    这一场大杀戮下来,连永乐十九年初,万邦来贺迁都的大喜事,都带上了阴影,宫中诸人办差事时一个个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更不敢惹得永乐帝不高兴,生怕一个不好,就丢了性命。

    永乐十九年,农历二月二,俗语称龙抬头的这一天,大明王朝正式迁都,北平改称北京,也称京师。从前的京师——金陵,也就是南京,成了陪都。

    在这一天里,朱瞻基查到了孙清扬本应立为太孙妃却换成胡善祥的秘密。

    原来,是王月蓉通过袁天师,向永乐帝进言孙清扬八字于皇太孙有妨碍,不宜为正妃,恐会给皇太孙带来血光之灾。这话可是太犯永乐帝的忌讳了,若不是顾及朱瞻基对孙清扬的情分,只怕连嫔妾都没有她的份。

    至于占卜得出“宜向济水畔求佳偶”,却并未作伪,只是王月蓉在永乐帝跟前儿说孙清扬家乡虽在邹平,却迁了户籍到永城,算不得济水之人,倒是锦衣卫百户胡荣,是济宁人,家里几个女儿如花似玉,可以看看有无合适做太孙妃的。

    本意是选相貌更好些的胡家二女和四女,但袁天师合了八字,却是三女胡善祥和皇太孙的八字更合适,适合当正妃。

    “母妃,您看这件事怎么处理?”

    太子妃当然明白他的心思,看着他颇有深意地说:“这事是父皇定下的,还能怎么处理?不过是将错就错罢了。况且,那袁天师也说了,他之所以顺水推舟,也是因为清扬命格里合当有此一劫,他也不敢逆天而为,要不然当时直接说清扬不能随侍于你,岂不更称王月蓉的心意?事情既然已经如此,你就接受吧,别再为此烦恼,毕竟太孙妃也是个好的。”

    当日王月蓉的确是让袁天师给永乐帝说,孙清扬不宜留在宫中,甚至应该处死,方能保明朝万年基业这些话的。

    但王月蓉不信命,袁天师却知道人的命运自有天理注定,他算到孙清扬有此劫难,可以因势利导做个人情,却不敢逆天命而为,将孙清扬的至贵之格改成贱格,因此只在永乐帝跟前说,可为贵嫔,但家势不宜隆昌,且不能让其凌驾太孙妃之上,不然对皇太孙,还有国运都会不利。

    永乐帝当时问他可否除掉,或者不让其进宫时,袁天师也说,那样的话,反倒会引来更大的灾祸,不如就放在眼皮底下,压制着,反倒没事儿。

    所以孙清扬虽然嫁与了朱瞻基,却一直不为帝喜。

    这也是朱瞻基其他妃嫔的家人都能升官发财,唯孙清扬之父仍然当个九品小吏的原因。

    朱瞻基一拳砸到桌上:“凭什么清扬该受这无妄之灾?那袁天师当初能够说谎,焉知他这话不是在搪塞我们?”

    “母妃信那袁天师可以顺水推舟,却绝不敢妄自胡说,他是窥破天机之人,如果胡说八道,于他自己也是有损的。瞻儿,既然他说了,清扬命中若注定贵不可及,上天自会有相应的安排,叫你不要擅自做主,帮她避难反倒牵累了她,你又何必执意如此去害她呢?先不说天意,以你皇爷爷的性情,他会认为自己当日做错了吗?你强要揭穿当日之事,只怕又要死好些人,这宫里,已经死太多人了,母妃不许你如此任性。”

    看到太子妃一脸担忧,朱瞻基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道袁天师既然肯在他面前坦承此事,就是知道这事只能作罢,自己不但不能揭穿这事儿,甚至袁天师也不能动,不然,就会像父王当年一样,被扣上擅自做主的名头,遭到弹劾和皇爷爷的猜忌。

    正因为受永乐帝的疼爱,所以朱瞻基比他的父王太子朱高炽更清楚,永乐帝的禁忌在哪儿,什么事情不能碰。

    能够窥破天机的钦天监、能够炼制长生不老仙丹药的灵济宫,都是永乐帝碰都不能碰的禁忌。

    好在袁天师袁忠彻虽然为人不像他的父亲袁珙那般忠直,与朝臣不和时,他甚至会利用自己相术高超这一点,根据“相法”在永乐帝面前攻击别人,但只是将别人命中的弱点指出,并不会无中生有,胡编乱造。

    朱瞻基无奈地说:“儿臣知道,这事必须从长计议,好在袁天师已经答应儿臣,劝导皇爷爷少服丹药,有他进谏,皇爷爷或许能够听得进去,这也算他将功赎罪吧。”

    太子妃叹了口气,她知道朱瞻基并未放弃那个念头,只是在寻找合适的机会罢了,只盼着太孙妃胡善祥这一胎是个龙儿,也断了今后的波折。

    虽然亏欠了清扬,但和正妃被废这样的动荡相比,她觉得一动不如一静。

    思忖片刻,太子妃说道:“既然如此,这件事就不要再宣扬了,至于清扬,想来也不会计较这些个位分上的得失,她是个大气的,明白母妃和你的苦衷,她会体谅的。”

    朱瞻基嘴角浮现一个嘲讽的笑容:“母妃是说,乖孩子就该吃亏,该忍让吗?”

    “母妃不是那个意思——唉,事已至此,我们私下里加倍待她好就是,何必说给她听,让她徒增烦恼呢?那袁天师不也说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