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长乐公主这一坦白,也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似乎可以直接从皇后这里打开突破口。
皇后此刻的心情复杂到无法言说,一开始震惊,而后惊疑不定,一会儿怀疑长乐公主也是穿越的,这样做只是为了刷好感,毕竟这种人设她在里不是没看过,一会儿又觉得不像,长乐公主目光太清澈坦然了些,但也不排除万一对方原本是影后呢,一时头都要大了。
这叫什么事?穿越者金手指扎堆么?
混乱中竟然还替宝宝担忧了下,亲妈是穿越女,老婆是穿越女,要是连妹妹都是穿越女,宝宝这人生得多憋屈。
她宁愿相信长乐公主不是。
正感慨着,冷不丁元清帝问她,对上他的视线,心中咯噔一声,总觉得这目光别有深意,难道宝宝发觉了她的不对劲?不禁仔细回想自己的一举一动,除了一枕黄粱,并没有哪里不对。
难道宝宝开了荤有了经验发现了不对劲?不对啊,宝宝没有宠幸别人啊,咦?慢着,宝宝居然没有宠幸妃子?!仅有的几次都只坐坐就走,不说大白天,就算真那什么也太快了点,莫非
no!!不可能!!造谣,纯属造谣,有本事拿实锤出来!凭什么诬蔑我家宝宝!
走开。
皇后目光一时变得微妙。
元清帝沉默,总觉得这些穿越者想法着实叫人难以捉摸,掩下心中的羞恼,干脆敞开直接道:“不知皇后可否为朕解释一下夜夜准备的熏香。”
皇后脸色顿变,立刻跪了下来:“陛下恕罪。”
怎么回事?!不是说不会有问题的吗?!
大概是有抗性了吧
还吧!真是要被你害死了,我就知道!
绝不承认自己恼羞成怒的元清帝朝一脸迷茫无措的长乐公主道:“皇兄交给长乐一件事,长乐可否能帮皇兄办到?”
长乐公主小脸一肃:“能!”
元清帝揉揉她散乱的发髻:“帮皇兄守着殿门口,除了安王和太傅,谁也别让进来。”
“是!”长乐公主双眼放光,雄赳赳气昂昂的去了。
打发走了长乐公主,元清帝看向跪在地上的皇后,道:“朕听你的解释。”顿了下,语气意味深长,“只此一次。”
皇后心里飞速盘恒着,忽的抬头问道:“在臣妾解释之前,陛下可否告知臣妾一件事?”
元清帝蹙眉,皇后的心声很乱,但混乱过后,却成了一片空白。
“说。”
“夏蝉可是真的刺杀了陛下?”
元清帝挑眉,对上皇后的目光,道:“否。”
皇后笑了,俯身叩下:“臣妾愿告知一切,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果然这些当皇帝的,没有一个不可怕。
果然是我家宝宝,厉害!赞!
闭嘴!
元清帝惭愧,他当不起这样的夸奖,若非得到听心之术,他恐怕至死都发现不了真相。
于是趁着安王和太傅进宫这段时间,皇后将自己的来历一五一十交代了清楚。
第90章 九十、公交()
既然决定了要深入了解大魏;韩倬便打算撇开大魏派来的伴官,自己去长安城里转一转。
不过一路奔波又已是傍晚;只能等明日一早了。
卸了行李安顿好,负责招待他们的伴官笑道:“诸位一路辛苦,晚膳会有人亲自送来院中;不知几位可有忌口?”
韩倬没有开口;他们使团对外的主事人并非是他,是一姓石名坚的官员,专负责与大魏交涉。
在韩倬印象中;大魏食物多清淡素寡,这清淡并非指味道而是食材;相比那些蔬菜谷物制作的菜肴;他更喜肉食;熊、羊、兔、牛、鹿、雁、驼不论是煎烤还是涮煮;他都喜爱。
唯有多食肉;才能长得健壮;否则岂不是与大魏人一样低矮瘦弱。
所以即使路上听石坚描述大魏食物多么多么美味,他也不甚在意。
这种偏见直到晚膳送上来。
一道道冒着热气的肉菜从食盒里端出来放到桌上;香味扑鼻;色泽诱人;便是没有尝到味道,也知道吃起来肯定美味。
同时叫他稀奇的;下人提了一个竖立的圆筒一样的东西进来;里头是空着的;火苗高窜从进来到放下一直没有熄。
他蹲下来仔细看了几眼,“这里头烧的可是石炭?”
“正是。”那下人笑道,“不过现在改了名叫煤,这样圆状的叫蜂窝煤,您瞧是不是跟那蜂窝有些像?”下人脸上露出骄傲之色,“这可是我们邵行走发明的,烧火取暖还能做饭,邵行走说了,做成这蜂窝状,可以方便取用,还能,还能”
“还能增大煤的表面,使煤充分燃烧。”刘愿凑过来接过话头,对着眼前的简易蜂窝煤炉子啧叹了两声。
连这种东西都没忘,两个大兄弟厉害啊。
因两国距离差,他拿到手的大魏时报还是前几期,后面出来的还没看到,没见有提过这个,原本路上准备找最近几期的来瞧瞧,但因为他耽误了时间,只顾着赶路了。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下人连连点头,“小公子真聪慧。”然后笑着从另一个下人手中接过一锅炖羊肉放到了炉子上,又给使团随行的下人教授了一下如何控制火大火小,然后行礼道,“几位慢用,小的先告退。”
等人走了,韩倬凑上前又仔细瞧了瞧,若真如他们所言能烧许久都不熄,那此物确实精巧,大辽冬日长又冷,若有了这蜂窝煤炉子,便能方便许多。
石坚和另外两个使者也是一脸惊讶,别说煤炉,便是桌上出现的食物都是他们一年前没有见过的。
不过短短一年而已,大魏究竟发生了什么?
发生了什么,来穿越者了呗!刘愿才不管这些人的疑惑,筷子甩的飞快,尝到辣味的那一刻只觉眼泪都要落下来了,天晓得他在大辽这几个月是怎么过的,顿顿肉就算了,做法简单到令人发指,生吃什么他就不提了,提起来都是泪。
他倒是有心想促进一下大辽的饮食,至少也促进到历史上辽中后期水平,但他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从来都没对这方面表露过兴趣的皇子忽然去发明吃食,更不提他这副身体才十四,连离宫开府的年纪都不到,分分钟是要被戳穿的节奏。
为什么别人穿越都是穿到大本营,就他被甩到国外呢?他祖上也没说有契丹血统啊。
风卷残云,五个人一桌美食包括炉子上的炖羊肉吃得干干净净,抢到最后一块麻辣牛肉的韩倬不得不承认,是他对大魏有偏见。
这种偏见在第二天翻转的更厉害了。
隔日一大早,韩倬梳洗锻炼完,准备独自去长安城转转,刚踏出院门,就看到倚在墙边咔嚓咔嚓啃着脆柿子的小王爷。
“哟!”刘愿笑眯眯朝他挥挥手,“韩兄这是打算去哪儿啊?”
于是原本的一人行变成了两人。
驿馆在长安城东,以韩倬了解来的信息,城东几坊是大魏达官贵人汇聚之处,他想去的东市离这里不远。
出驿馆的时候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他们碰到了几个喝得醉醺醺归来的高丽使者,因他们换上了大魏的衣衫,又没有提前打过招呼,几人并没有认出他们的身份,还以为他们是大魏官员,东倒西歪地行礼。
韩倬不想搭理高丽使臣,这种前脚对着大魏俯首称臣后脚又朝拜大辽的国家,在他看来毫无信度可言。
大魏神宗在位时,高丽几乎年年都来大魏朝贡,并非他们真的拜服大魏,而是那位神宗荒唐无稽,毫不在意挥霍金银财宝赐给来朝贡的属国,等英宗继位,没了优待,高丽转而来投大辽,被他父亲狠狠落了面子,灰溜溜回去了。
当时年幼的韩倬就在旁边练习拉弓,对高丽使臣的嘴脸记忆深刻。
刘愿则心情有些复杂,按他所在世界的时间线,这个时候高丽与大宋,确切说与北宋正处在蜜月期,之后出于联丽抗辽的政治目的,更是对高丽多方优待,对高丽来使厚遇不说,高丽使团旅途所居亭传特意修葺一新,皆命名为高丽亭。
什么高丽交易法,远超其它朝贡国的接待规格等等更不用提。
虽然大宋经济发达,但不得不承认其国防积弱。
如今的大魏却更要硬气一些,至少与辽匈奴平起平坐,而非像宋那般想起宋史,不禁在心里叹了口气。
因为不想惊动大魏官员,所以他们是从侧门离开的,出了驿馆,韩倬从袖口掏出一份地图来,这份地图是他昨夜找石坚几人画出来的,长安城的简略指示图,主要是皇宫附近和东西两市,对石坚几人来说这一带他们最熟。
出了驿馆的话
“这边,跟我来。”正看着,却被刘愿一把扯走,走了十来米,在路边的一个标牌前停了下来。
“可以从这里坐车过去。”刘愿指着标牌,表情兴奋,“九路三十五路都可以,只需要一文钱。”
韩倬看着标牌上的简易地图,默默将手里的图纸塞了回去,昨日进城时已是傍晚,他们待在马车上,还真没有发现这个。
原来这就是大魏时报上说的公交车。
“厉害了。”刘愿左顾右盼,“你说这公交车会是什么样?”
马车牛车还是驴车?大魏不会连四轮车都研究出来了吧?昨晚瞧着似乎没有看到有四轮的马车。
这样的话,他跟两个穿越同胞的交涉筹码又多了一个,转向装置他知道啊!
至于弹簧避震,他琢磨着应该已经有了,毕竟连公交都搞出来了,没道理这个没搞出来。
两人在站牌下等了将近一刻钟,终于有一辆马车踢踏踢踏来了,冬日天亮的晚,一直等马车走到跟前才看清,打头是两匹最常见的棕马,脖子上分别挂着大大的阿拉伯数字,一个0一个9。
赶车的是个瞧着快四十的中年汉子,见到车牌下有人,加速让马车跑了过来,见到两人咧开嘴露出一个笑来:“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