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感激于四目道长与他师弟千鹤道长除掉了僵尸,保全了他们的性命,而师兄弟二人的弟子却全部死光,令这些随从内心愧疚,是以对此项工作毫无怨言,并且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一休大师在人群中兜兜转转,指挥着众人该如何去做;他虽然和四目道长不和,甚至经常大打出手,可两人也做了十多年的邻居,打出感情来了,这次四目有难,他是义不容辞。
大厅中的四目道长与千鹤道长师兄弟二人情绪开始缓解,已经在胡国华的调解之下,端起饭碗默默吃饭,这是好事。
四下无事,宁凡就请胡国华讲一些四处游历的稀奇经历,以增长自己的见闻,还能转移两位道长的注意力,让他们不再过度哀伤。
胡国华理解宁凡的意思,便开始诉说自己当年的纸人媳妇、老鼠兄弟、百年尸魔等一系列奇事。
果然,两位道长的注意力被转移了,这等经历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他们的专业虽然是搞僵尸的,但难保不会遇上什么鬼怪妖物,从中汲取一些经验十分有用处。
宁凡虽说在网络小说上看到过胡国华的这些经历,但是那本小说是胡八一的主角,哪有亲耳听胡国华自己讲述来得详细,来得真实。
时间在胡国华的讲述中倏忽而逝,不知不觉天色将晚,外面的动静逐渐停下,一休大师前来通知四人吃饭。
此时,四目与千鹤师兄弟二人的哀伤已经压下,也是年过半百的人物了,这些打击还摧不垮阅历丰富的二人。
三天后,四目道长的房屋修缮完毕,小王子一行人也都告辞离去。
千鹤道长却没有走,他在听说四目道长打算与宁凡胡国华二人一起去拜访一眉道长之时,他也临时起意,打算去看望一下这位多年未曾蒙面的师兄。
此时千鹤道长的弟子全都死光,他暂时不想再回自己的道观,免得睹物思人,徒增伤感。
尽管宁凡十分想要再待上一段时间,直到丹田能量蓄满;可众人的意见,他一个小辈与客人没有立场去反对,只好一同上路。
这次增加了四目道长与千鹤道长两个人,脚步不但没有减缓,还加快不少,胡国华被四目道长在腿上贴了甲马,一路行走如风。
宁凡十分好奇,这甲马是否与水浒传里戴宗戴院长的神行甲马一脉相承。
他说出了疑问,四目道长却笑了笑,说道:
“这甲马历来都是道门修士赶路必备,水浒传不过是借用了此术名号罢了。”
宁凡不置可否,你都还是我们那个世界香江人虚构出来的呢,现在不是活生生地站在这与我叙话?
谁知道那水浒传是否又是一方真实世界。
四目道长居所本就与一眉道长隐居的任家镇同在粤省,这次又加快了脚步,是以众人赶路不到两天,便来到了目的地。
来到任家镇,四目道长带着几人直奔城镇郊外的义庄而去,见到了正在教导弟子的一眉道长——九叔林英九。
九叔正拿着藤条在院子里教训闯祸的二徒弟文才,见到如此场面,四目、千鹤二人想到了自己的弟子,有些感伤。
胡国华注意到这一幕,急忙开口打断他们的思绪,道:
“敢问院中的可是一眉道长,晚辈胡国华前来拜谒!”
九叔停下挥动藤条,抬起头看着众人,道:
“原来是二位师弟,许久不见,近来可好?”
又转向胡国华与宁凡,道:
“不知这二位是?”
四目道长自是一番相互介绍不提。
宁凡打量着九叔,与四目道长一样的白色短发,不同的是额前飘荡着几缕刘海,像是三毛;那白色的眉毛果真如同他的道号一般,两相连接,纠结在一起,好似一条。
听了四目道长的介绍,以及他阐述的胡国华来意,九叔对着胡国华与宁凡道:
“你们二人便称呼我为九叔吧。”
顿了顿单独又对着胡国华道:
“本来你这等天师道的弟子前来,我是不愿意理会的,但念在你如此淳孝,为恩师祈福的份上,我便教导一番,想来祖师三茅真君也不会怪罪。”
天师道与茅山派有恩怨是众所周知的,这是道门内部的龌龊,不提也罢。
令众人好奇的是,胡国华不过是孙国辅的弟子,传承的是清末张三链子的术法,何时与天师道扯上关系了。
四目道长为好基友打抱不平,道:
“师兄,你看错了吧,这位胡道兄是与您同时代的三链真人徒孙,怎么可能是天师道的人?”
九叔略微笑笑,道:
“这可就说来话长了,诸位还是先进来喝杯茶,咱们慢慢说。”
九叔请众人进入屋内,对外面喊道:
“文才,去倒几杯茶来!”
至于九叔的另一个徒弟秋生,这白日里应该在他姑妈的店铺帮忙。
众人落座后,九叔这才开口,道:
“说起这张三链子,也就是你们说到的三链真人,他与天师道的渊源可是十分深厚。”
“这有不得不提到那神秘的东北张家了,张三链子正是东北张家上任族长的亲叔叔。”
东北张家,宁凡疑惑,心中暗道,这怎么有一种盗墓笔记的既视感?
胡国华的师祖竟然与东北张家有关,本来胡国华与老九门齐铁嘴是师兄弟就够宁凡吃惊地。
现在,九叔说胡国华师祖张三链子是东北张家上任族长的亲叔叔,如果宁凡没有推算错误的话,此时闷油瓶刚刚继任张家族长之位,而张家上一位族长正是张启山的亲爷爷。
张启山可是九门老大张大佛爷,现在告诉我,胡八一的爷爷,胡国华的师祖张三链子是张启山亲爷爷的亲叔叔。
那胡国华与张启山是什么关系,这还真有点乱。
(本章完)
第171章 九门与摸金的渊源(一)()
师祖……
亲爷爷的亲叔叔……
如此算来,胡国华是张启山的叔叔辈;不过,胡国华又与张启山的八弟齐铁嘴师兄弟相称。
胡八一与吴邪之间的称呼估计更离奇。
对此,宁凡只能说一句,贵圈真乱!
除了宁凡,其余众人都很疑惑,不是在说天师道么,怎么又牵扯到东北张家了?
四目道长与九叔的关系最为亲厚,代众人说出了疑问。
一眉道长微微一笑,抿了一口茶,缓缓道:
“说道东北张家,我们又必须提起一个人,武当派的创始人,内家拳的开创者三丰真人,张三丰!”
这次连宁凡都是满脸疑惑,至于其他众人,已经在风中凌乱。
胡国华在心中直叫MMP,我就是过来请教一些术法,为恩师祈福,你至于这么乱扯吗!
天师道,东北张家,也就不说了,毕竟师祖张三链子真的出身张家,所学道法也确实有天师道的痕迹;现在却又把三丰真人这样的大拿都牵扯进来算怎么回事?
传说三丰真人那是已然羽化登仙的究极前辈,攀关系能这么乱攀?
四目道长觉得今天师兄很装逼,愣了一会,才接道:
“师兄,这又和三丰真人有何关联?”
九叔再次抿了一口茶水,道:
“你们说,天师道的历代天师,东北张家,三丰真人,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不是我们问你的么,怎么反倒你问起我们来了。
众人腹诽不已。
宁凡作为现代人,脑洞丰富,思维迥异于此时之人,拱手道:
“九叔,可否是因为他们都姓张?”
九叔含笑点头,看着其他人一副“我也能想到,不过是被你先说出来”的神态,端起茶杯,还想着再喝一口茶水。
可惜,这次茶杯中空空如也,他略显尴尬地咳嗽一声,瞪了一眼侧耳听得认真的文才一眼,斥道:
“文才,还不给为师添一杯茶来?”
文才正双手撑着腮帮子听师父说书,啊呸,讲着道门秘闻,闻言殷勤道:
“师父,我这就去。”
端起空茶杯就要走,刚迈出一步,又转过头来,央求道:
“师父,能不能求您老人家一件事?”
九叔微眯双眼,懒懒道:
“什么事?”
文才一脸谄媚之色,讨好的说道:
“师父,在我还没有回来之前,您能不能先不继续将后面的事啊,等我回来在继续,好不好?”
九叔看了文才一眼,眸中闪过一道危险的光芒,笑眯眯地说道:
“那我去倒茶,你坐在这给大家讲好不好啊?”
语气森寒。
文才打了一个冷战,急忙道:
“师父,我觉得倒茶这种事,还是弟子来比较好。”
说完拿着空茶杯逃也似的匆忙跑开。
九叔冷哼一声,转而继续道:
“方才我们说到天师道、东北张家、三丰真人之间的关系。”
看了看宁凡,继续道:
“这位小兄弟说的不错,他们之间的联系就在于他们都姓张。”
“说到此处,我们不免想到,既然他们都姓张,是否就是同一个家族呢?”
九叔看着若有所思的众人,停顿了一下。
这副神态,如此的断句,还真就像个说书先生。
只听他沉声道:
“不错,他们确实同属于一个势力,张家!”
众人一惊,这张家该是何等恐怖!
天师道,千年来道门的领头羊,道教还是天师道第一代天师所创。
三丰真人,一手创建武当派,影响深远,足可比拟千年不倒的少林。
东北张家如此神秘,他们不太了解,但就是张三链子一人就足够说明它也不是易于之辈。
三个庞然大物竟然同属一个势力,怎能不让人吃惊?!
仿佛没有看到众人的吃惊神情,九叔又放出一个大炸弹,道:
“不但如此,东汉末年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