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始皇给他们下达的是死命令,无论如何都不用顾忌国内,必须挡住所有异族,使他们不敢有丝毫进犯。
一统八荒六合的始皇帝就是这么霸气!
国内只要有他在,就乱不起来!
事实也正是如此,之后的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堪称炎黄史上农民的第一次起义;以及刘邦斩白蛇起义,项羽叔侄拥立楚怀王,都是在始皇死后才敢发动。
彼时,始皇已死,再加上统兵大将与继位的胡亥和弄权的赵高之间的矛盾极深,不从调令。
境内军队基本上去围剿已经成了气候的陈胜吴广起义军,章邯手上几乎没有真正的士兵。
古言称,一将无能,累死千军;但同样的,千军无力,再厉害的大将也是无可奈何。
章邯已经是极为出色的大将,但无奈手底下几十万大军都是刚扔下锄头的农民,战斗力十分低下。
就算他自己再怎么熟读兵法,深通军阵,可是手下听不懂啊,令旗一挥,所有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即便如此,章邯还是挡住了几乎所有的六国贵族起义军队,直到项羽的到来。
项羽所在的项家是旧楚大族,家仆私丁众多,又有着祖父项燕昔日所统帅的将卒后人支持,如此便有了八千江东子弟。
此时,项羽麾下的八千江东子弟已经经历过几场大战,又有着军人世家的雄厚底蕴,故而勉强算得上是精锐。
两相对比,章邯人数众多,但战力低下,军队听不懂指挥;项羽虽然麾下人数稀少,却个个都是精锐,算是旗鼓相当。
然后又有项羽的破釜沉舟,激发士气,江东子弟发了狠,嗷嗷叫地往上扑;章邯也想决一死战,但是刚穿上甲胄的农民被楚军其实吓怕了,丢盔弃甲,全数逃亡,才有了项羽的大胜。
这,就是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别。
至于蒙恬这个秦军大将,最后听闻大秦灭亡,自刎于北边的长城之下。
这是一个值得敬佩的将军!
自始至终都牢牢把守住北方边境,使得匈奴人秋毫无犯!
即便中原乱成一锅粥,匈奴人还是摄于蒙家军的威势,而不敢南下。
这才是真正有品格的将军!
兵者,凶器也,是为守护而来。
蒙恬牢牢记得这一点,哪怕他所效忠的大秦风雨飘摇,但他还是没有退后一步,让匈奴人得了便宜。
真正的军人,从来都是为守护家园而来,绝不插手内部争斗!
这种精神,对宁凡的守护之道非常有启发,更值得所有人敬佩!
这也是为何楚汉之争后,刘邦还有元气抵挡住匈奴的入侵;而三国之后,晋朝却挡不住五胡/乱华。
东汉末年,在曹操一统北方之前,北部边境的军队极为稀少,游牧民族经常南下打草谷。
西晋代魏之后,打乱了曹操的布置,中原又耗空了元气,故而惨遭入侵,炎黄文明几乎灭绝!
故而,即便没有小莲提醒,宁凡也在知晓身份之后,对蒙恬下不了杀手。
他召唤出帝皇战戟,流光一闪,出现在蒙恬身边附近,磕走那刺向少年的长矛,一把抓住少年便飞到空中,隐身而去。
蒙恬脸色凝重,看着一身黄金盔甲的宁凡突然出现,并救走少年,隐于虚空,自语道:
“异人出世,看来天下即将大乱,北境的匈奴可不要有什么动作才好。”
没管蒙恬这边怎么想,宁凡带着那少年远离出巡队伍与蒙恬之后,这才放他到地面。
那少年一落地,也没有好奇宁凡怎么会飞,便向他作揖道:
“在下张良,字子房,敢问恩公何人?”
宁凡一惊,道:
“你是张良?!”
少年点头。
宁凡又问道:
“那黄石公是你什么人?”
张良疑惑道:
“恩公也认识在下师尊?”
谋圣张良!
宁凡心中惊呼,汉初三杰之一啊。
(本章完)
第222章 黄石公是纵横家苏秦()
听到宁凡问他与黄石公的关系,张良十分疑惑,这个救了他的人怎么知道他和黄石公关系不简单的?
再仔细一看宁凡的装扮,想到刚才救他时的飞天,以及隐身神通,心中明了,这貌似也是一位隐士高人,认识黄石公好像没什么奇怪。
黄石公,秦末汉初五大隐士之一,相传为谋圣张良师尊,传授他《太公兵法》三卷。
宁凡心中一动,既然这少年是谋圣张良,那刚才他的作为……
他掀开铠甲面罩,向张良问道:
“年轻人,此地是否是博浪沙?”
他也不知道怎么称呼张良,好在他现在外貌看起来年纪很大,这么个叫法很合适。
张良恭敬应是。
宁凡脱口而出,道:
“那这是秦始皇第三次东巡,方才你是在刺杀秦始皇了?”
张良先是点头,后又警觉起来。
世人称呼嬴政都为陛下或者始皇帝,六国贵族更是直呼其名,这人怎么要称之为秦始皇?
难道……
张良再次作揖,对着宁凡道:
“先生可是后世而来?”
宁凡大吃一惊,他怎么知道?!
就算他是张良,是谋圣,也不可能知道这种神奇诡异的事情吧!
看到宁凡吃惊的神色,张良微微一笑,道:
“并不是在下神而明之,而是师尊告知我的。”
“此次刺杀始皇帝,临行之前,师尊告诫我;此行有大凶险,但也会逢凶化吉。”
“我会被一位从天而降的金甲神人所救,此人来自后世,穿梭时空而来,与我张家有大渊源。”
宁凡松了口气,原来是黄石公。
这等隐士高人,有什么神通异能也不奇怪。
神话原剧情中的崔文子不就是很快看出易小川与高要是后世而来?
而且,自己可不就是与张家有大渊源么,还是张良不知道多少世后代张三丰的徒弟。
张良又道:
“先生,师尊让我遇见你之后,请先生到师尊隐居处一叙。”
“他会告知先生一些有关盖世大妖魔的事情。”
“也好。”
宁凡点头,又看了看张良的实力,似乎与包租公当时给他的感觉差不多,继续道:
“你指路,我带着你飞过去。”
张良此等实力,他飞得慢一些,完全可以承受高空环境。
半日后,宁凡在张良的指引下,来到一处隐秘的山谷。
此山谷灵气浓郁,雾霭朦胧,飞鹤走鹿,很有一种仙境的感觉。
跟着张良的脚步,七拐八拐之后,宁凡才正式步入山谷。
刚才那似乎是一种隐匿护山阵法。
谷间白鹤七八只,药田五六亩,茅屋三两间,隐士只一人。
此人素白袍服,大袖飘飘,挽着发髻,插有一根木簪,鹤发童颜,神情气质很有一种飘渺之感。
正是黄石公。
张良作揖道:
“师尊,您让我请来的那位后世之人已经到了。”
黄石公微微点头,一捋银白色的山羊胡,对着宁凡笑道:
“小友,此地安全无虞,还请放下戒备。”
宁凡抱拳一礼,有一种奇妙的柔和力量令他放松下来,收回了帝皇铠甲。
他心中一惊,黄石公的实力这么强大!
只是说话间,便令他放松了戒备。
黄石公对着宁凡一伸手,道:
“请坐!”
面前便出现一张石台,两个石凳,二人分坐两端。
张良自觉地去为两人泡茶。
黄石公首先开口,笑道:
“小友就不好奇老夫请你过来作甚么?”
宁凡怔然道:
“不是要说一说盖世大妖魔的事情么?”
张良泡好了茶来,置于宁凡面前一杯。
杯子却是陶土制的,茶水清澈,闻之芳香。
黄石公做出请的手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之后,道:
“正是如此,但,也不仅如此。”
“老夫还要说一说张家的事,以及老夫自己的来历。”
张良眼睛瞪大,黄石公从来可没有对他说过自己的来历,没想到今日有幸听到。
只听黄石公悠悠道:
“老夫今年百余二十八岁,百岁之后又合二十八星宿之数,正是大限之年。”
张良一听,就急了,道:
“什么!”
“师尊,您大限已到?”
“不可能!”
“您还是如此健朗,怎么可能大限已到?”
少年已经垂下眼泪,也不管什么礼仪,跪倒在地,直接抓住了黄石公的衣袖。
黄石公伸出粗糙大手,抚摸着张良的头发,道:
“痴儿,人之寿命自有定数,为师大限已到,不用如此。”
“一百二十八载,为师已然活够了。”
又看向宁凡,道:
“同时代的人尽皆逝世,徒留我一人,便是为了等待后世之人的到来。”
宁凡并没有什么感觉,毕竟第一次见面,只是在心中盘算,黄石公到底是哪个时代的人。
一百二十八岁,现在是张良刺秦,秦始皇第三次东巡的年代……
如此一来,黄石公岂不是在孟子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是将近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了?
那时候正是合纵连横的时代,六国与秦国之间的各种远交近攻,外交、军事、政治手段层出不穷,是张仪和苏秦的时代。
宁凡刚想到这里,黄石公就已经安抚好张良,正在言道:
“老夫师从鬼谷子,与张仪乃是师兄弟,名讳苏秦。”
苏秦?!
宁凡大惊失色,几乎要从石凳上站起来。
没想到秦末汉初五大隐士之一的黄石公竟然是战国之时,赫赫有名的纵横家苏秦!
张良也是一惊,停下垂泪。
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师尊竟然会是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