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满东生的高大,又有些头脑、见过些世面,同行的人渐渐的以他为首。
而来到了小峪村的这些日子,满东也着实是个好“老大”,积极的为同伴们奔走,最后让所有跟着留下的人都有了一个安身的地方。
“也是个可怜人呐”村里听过满东故事的人如此感叹。
村民看他们大都用木板铺在地上,上面放上简单的床褥就睡了,虽然大棚里暖和,但终究太简陋了些。
于是,便有人自发的拿出家里不用的空床给他们用,大多都是最简单的铁架子床,一米五的宽度,几跟铁杆搭成的床架子,上面铺着木板,就像学校宿舍里住的上下床一样。
可这也比只铺个木板在地上强多了。
小峪村原来有个小学校,后来因为学生实在太少,并入了其他小学,小峪村小学从此就荒了下来。
屋里不少桌椅板凳都在,好多年也没人动。
村长看他们没床,就把这些桌椅板凳找出来,拼拼凑凑整了不少床出来。满东他们得了床,纷纷感激不已,平时除了看守大棚,还经常帮着做做地里的活计。
也有人觉得住在大棚里实在简陋,看到小学校的教室是空着的,提出和村里人商量商量搬去那里住,却被满东拒绝了。
当然他拒绝的理由也很说的通:教室里冷飕飕的,哪有大棚来的暖和,还不用自己烧火取暖,而且他们住在这本就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帮村民看守着,也算数各取所需。
要是搬了出去,不就成了白住吗?他们虽是逃难的,也希望不一味的靠着别人的救济可怜。
这话句句在理,搬出去住的话也就没人再说了。
陈念虽然自己家没有大棚,可也总想帮点什么。
和奶奶商量了一下,老人提议拿出家里用不上的棉被给他们送去。
这些棉被都是很多年前的了,有的是陈念爸妈结婚时做的,甚至还有奶奶陪嫁的嫁妆,陈家日子过的精细,棉被都是缝缝补补过来的,后来有了新的,便成了压箱底,虽然颜色旧了,却干净的很。
空间里倒是有新的,只是她一下子拿出这么多新棉被,不引人怀疑才怪呢。
将这些旧棉被翻找出来,又趁着天气好,在太阳下晒了两天,棉花便也蓬蓬松松的了,细细闻着,满是阳光的味道。
三人把这些棉被送去的时候,见大棚里吵吵闹闹的,以为大家伙凑在一块在聊天,也就直接进去了,不想却正撞上了一出官司。
满东正满脸怒容的扯着一个少年的手腕子,嘴里嚷嚷着“道歉”“见主家”之类的话
而少年一脸委屈害怕的躲在一位中年妇女的后面,那妇女期期艾艾的,好像在给满东说好话,哀求什么。
屋里人看到他们进来,一时也都愣住了,停下了手里的动作,齐齐向这边看来。
陈念有点尴尬,不过还是硬着头皮开口:“那个……天冷,找出了家里的几床棉被送来”
边说边走上前,把棉被放在这里唯一的一张床上:“都是洗干净的,大家伙自己分分。”
看到人家是好心送棉被的,众人也不好责怪他们的突然闯入,有好奇的上前查看,三大摞棉被,占了满满一床,少说也有十来条的样子。
虽然不少打着补丁,可却很干净,摸起来暖呼呼的,想必是晒过后拿来的:“这棉被真厚实,盖着肯定暖和”
周围的人听见这么说,也都纷纷上来摸摸,感谢的、开心的、夸赞的声音此起彼伏,这么一闹,屋子里的气氛顿时缓和了不少。
三人放完棉被,无意多留,正准备出去,却被满东叫住了:“这也没啥见不得人的,就是小孩子不懂事,偷了地里的菜,我正准备抓他去见主家呢”
从刚才的情形和几句零星的对话,陈念也大概猜到了,就是不想人尴尬,才紧着离开的。
只听满东又对一直拦着她的妇女道:“虽然地里这么多菜,丢了一个半个主家不一定发现,但我们做的就是我们做的,当初住进来的时候既然承诺了不要粮食吃食,就不能破例,况且是监守自盗呢?走,跟我去见主家”
说着,不顾妇女的阻拦,强拉着少年去见了大棚的主人。
陈念几个没有跟着,只是愈发觉得满东此人正直,行的端做得正,目光还很长远。
不说主家是否发现丢了东西,只是一旦开了先河放过这个少年,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小偷小摸,长此以往村民肯定会发现的。而一旦村民发现他们手脚不干净,只怕也不会放心让他们住在大棚里了。
他们是逃难过来的,能遇上小峪村这么个土地富足,还肯接纳他们的地方不容易,满东想的不只是在这里避过寒冬,还有未来更加长长久久的日子。
虽然没亲眼看到这件事的最后处理结果,但陈念从村里人的态度还能看出,大家对满东越来越接纳信任,而且自那以后,时常有心善的人主动送吃的给他们,虽然只是几颗小葱、一个番茄这样,但足见村人对他们的接纳程度。
不得不说,满东此人,末世前能当上老板,末世后能做难民的领头人,都不是全无道理。
第80章 祸起(上)()
渐渐的,这些外来人与小峪村村民越来越亲厚、契合,而村民们也慢慢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就连村长开大会的时候,也会叫他们派几个代表参加。
他们日夜睡在温室大棚里,有简单的木板床,有暖和的被子,有自己带的粮食,还有村民时时接济的蔬菜,便也逐渐安定下来。
满东已经和村里人商量好了,等开春就把村里无主的土地分给这些人,让他们在小峪村彻底扎下跟来。
而外面那些偷东西的人,知道有这些人看守大棚,也不敢再来。
可人活着总要吃饭,饥民们从这里弄不来吃的,就必须得想别的法子,因为长期吃不饱饭,这些人都很消瘦,没什么力气,抢是决计抢不过的,偷现下也不成了。
从前挨过饥荒的老人们是怎么过来的呢?很多人这么想,不就是啃树皮、挖草根、煮皮带么?现在的情况也差不了多少,难道他们就不能效仿效仿?
挖草根是铁定不行的,外面土都冻的邦邦硬,哪里有半颗草;皮带嘛,现在大多是人造皮革制成的,和从前的真正动物皮做成的皮带不可同日而语;至于树皮,这个倒是可以学学……
于是很多人将主意打到了山上,不下雪的日子,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结伴上山,期盼着能从大山里弄点什么吃的出来。
山上积雪厚厚的,人在这个时候上去,又不熟悉路,按理说是很危险的,可饿死也是死,摔死也是死,为什么不拼一把呢?
而得到的结果让许多人觉得,上山这个决定真是太正确了——因为他们在山上捡到了许多死亡的动物。
小的多是野兔、野鸡,甚至麻雀,大的有袍子、甚至野猪,这些动物大多被埋在雪里,第一个捡到的人本来觉得自己是上天眷顾的幸运儿,没想到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捡到。
饥民们都高兴疯了,日日食不果腹的人们,第一次吃饱了肚子,而且不是树皮、不是草根,是肉啊!实实在在的肉!
野兔野鸡稍微收拾一下,架在火上烤,只要撒上一点点盐,就是无上的美味,还能做肉汤,大冬天的喝一碗身上都暖和了。
野猪个头大,往往要好几个人合力才能弄下山去,皮毛坚硬、猪肉也老,根本不适合食用,可现在人们哪顾得了那些。
用刀砍、用斧子剁,弄下来的肉放在大锅里,结结实实煮上一天,再老的肉也炖烂了。一整只野猪,常常很快就被瓜分完了。
这可真应了那不识人间疾苦的古人之言:“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呢?”
就这样,上山找野味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只顾着高兴,老天爷终于不是全无怜悯之心的,到底给了他们活路,却始终没想过,末世之前,山上根本就没有这么多小动物,现在的这些都是哪来的?又为什么会死?
最初人们以为是冻死的,后来吃的多了,逐渐发现一些动物尸体上有腐烂的痕迹,猜测会不会是病死的。
而且越大的动物,腐烂的痕迹越明显,一片溃烂,看着触目惊心。
有些人看着,就不敢十分放肆的吃了,也劝身边的人别再吃,毕竟吃病死的动物,万一传染到人身上呢?
“不吃这些,难道等着饿死吗?”
“把烂的地方挖掉不就行了,只吃好肉呗”
“就算是病死的,用高温一煮,细菌也都被杀死了,都这个时候了,哪有那么多讲究”
“……”
大多数人还是抱着以上各种心态,继续吃着病死动物的尸体。不是他们不爱惜身体,实在是在不吃就会饿死的情况下,根本顾不了那么多。
小峪村也有山,山上也有野味,光村民们看见的就有好几拨人上了小峪村附近的山,下来时手里都提着东西。
看别人吃肉开荤,自己却只能守着大棚紧巴巴的过日子,吃的不过是土豆、玉米、红薯,不由有些动心。
于是不少村民也想加入捡野味的大军,找上几个同伴一起,想上山试试运气。
齐鹤水作为村里有名的身手了得,又是从山上救回来的,也算是熟悉地形了,自然有人上门相邀。
这事陈念也有所耳闻,想起之前他们在山上看到的小动物惨死的样子,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吃的,不知道过了这么久,山上怎么样了。
本来齐鹤水不打算去的,但看出陈念想上山看看,也就答应了。
陈念作为此行唯一的女人,跟着一行人慢慢摸索着往山上走去,上山的路基本已经快被饥民们踩出来了,并不多么难行。
也正是因为这样,众人走了一段路,仍旧一无所获
“近处的肯定有不少人找过了,不如我们往远处走走吧”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