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适合做当家主母,若是嫁到高门大户,又怕被婆婆妯娌欺负。如今这般正好,杜家门第不高,人口简单,也不是嫁去当主母,他们家就算是看在萧府的面上也比不会亏待我。父母都已为我如此操心,我还有什么课担心的?”
云曦很想告诉她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娘家的势力在强也不可能保她一辈子,更重要的是自己在婆家的经营,世上没有一个婆婆会毫无保留地接纳自己的儿媳。只是,话到嘴边,她又吞了回去,握住大姑娘的手,真心地说道:“大姐姐,你必定是个有福之人。”人还是存着点希望好,兴许大姑娘福泽厚,在杜家能一帆风顺也说不定,何必为了以后未必会发生的事而破坏眼前的安宁呢?
大姑娘回握云曦的手,也不无真诚地说道:“五妹妹,你是个有后福的人,从前的一切都过去了,往后必定能找到一位真心待你的夫君。”
云曦脸上回以微笑,心中不免泛着苦涩。不管今后如何,大姑娘至少还有大夫人尽心地谋划,婚后还有大老爷可以依靠。而自己呢?一无父亲,二无母亲在旁,只能靠着祖母那随时可能消逝的疼爱。若是祖母在她还未定亲时便撒手人寰,那么等待自己的可能就是巧姐的命运,更糟的是,她身边可没有仗义的刘姥姥来解救她。
杜老爷离开萧府后,大姑娘和杜二公子定亲的消息便迅速在府内传开了。几日后杜家请人来问名,八字合得十分顺利,于是择了黄道吉日前来纳吉和纳征,最后还请了京城有名的算命先生给两家择日。因为男女双方都到了适婚之龄,所以两家都想在今年完婚,而今年最好的日子便是八月十七。如今已经进入五月,算来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准备婚礼了。于是,从确定婚期那天起,整个萧府尤其是漠园,都开始为了大姑娘的婚礼而忙碌起来。只有清园还算清闲,太夫人还在经常高兴地笑道:“咱们家的第一朵花终于要盛开了。”
大姑娘和杜二公子正式定亲后,大姑娘便成了待嫁姑娘。为了避嫌,除非必要她都甚少离开淮园,自然也不再来池园了,只是一门心思在自己房里绣嫁衣。云曦知道大姑娘婚期紧,便很少去淮园打扰她和大夫人。
这日,云曦前去清园请安,正巧昨晚太夫人睡得不好,今日起迟了。待在暖阁处干等甚觉无聊,她便起身去了厢房寻林嬷嬷。
说起来林嬷嬷帮了云曦不少的忙,云曦一直想找机会谢谢她。但以林嬷嬷如今的年纪与地位,赠几个银两她不但会不在乎,而且可能会弄巧成拙。云曦在这件事上颇费了一些心思,最后决定为林嬷嬷亲手做双鞋,聊表自己的心意。
云曦到时林嬷嬷刚梳洗完毕,正要出门。看到云曦朝自己的房间走来,便笑着迎了上去,道:“五姑娘怎么到这儿来了,真是折煞老身了。”
“嬷嬷说得是什么话,你伺候了祖母几十年,算来也是云曦的长辈了。”
林嬷嬷料想云曦前来必定有事,便将她迎进自己的房内。进了屋,云曦接过桃舒手里的布包,拿出一双软底布鞋,笑道:“我知道林嬷嬷每日在府内奔波,想来腿脚每到晚上必定是酸痛不已,所以我做了一双软底鞋,还特意把鞋底加厚了,只是不知道合不合脚,嬷嬷若是不嫌弃就试一试吧。”
林嬷嬷双手接过鞋子,笑得合不拢嘴,忙道:“五姑娘如此费神地做鞋,不说合不合脚,就是这份心意也足以让人感动,就是太夫人知道了,也必定羡慕死老身了。”林嬷嬷虽然嘴上说着客气话,但言外之意却在提醒云曦别忘了太夫人的那份。
云曦立时就明白了嬷嬷的好意,庆幸自己早有准备,便道:“做孙女的怎会忘记祖母呢?我今日本就来给祖母送鞋子的,只不过她老人家还没起身,便先过来林嬷嬷这儿了。”
林嬷嬷听了这话,笑着点点头。
且说云曦和林嬷嬷回到太夫人的正堂,送了那双精心制作的锦缎绣花鞋,太夫人高兴得笑眯了眼,直说云曦人孝顺手又巧。
是时,三姑娘也正好过来清园请安。太夫人一手搂着云曦,一手搂着三姑娘,顿时心内难以意表的满足。不多时,一个小丫头来报,三夫人陪着沈夫人来了清园。太夫人闻言,松开两个孙女,让林嬷嬷去迎了两人进来。
云曦并不知道沈夫人是何许人,只当是太夫人的旧客。而三姑娘一听到沈夫人来了清园,身子便一僵,待起身后又神情复杂地看了云曦好几眼。察觉到三姑娘异样的云曦不禁暗想:自韩府宴会后,三姐姐对我莫名其妙的恨意,难不成和这位沈夫人有关?可是我并不认识什么沈夫人啊?
云曦的疑问在知晓沈夫人的身份后便有了清晰的答案,只是这个答案让她既觉得无辜又觉得无奈。当日在倚风亭,三姑娘对沈言枫的心思云曦都看在眼里。难道说三姑娘当时也发觉了她的失神,所以才会有如此的敌意。想到这里云曦不禁要叫屈,她不过是因为沈言枫而想到了孟潇,一时不察才会失态。事实上,她对孟潇本人谈不上多大的好感,充其量也只是欣赏他的气度而已。不想,三姑娘竟然把她当成了情敌。最糟糕的是,这种少女心事还不好拿到明面上来解释,看来只能希望三姑娘和沈二公子早日开花结果,方能消除三姑娘的疑虑。
然而,云曦哪里会知道,三姑娘对她的敌意,仅仅来源于沈夫人对于萧府三姑娘和五姑娘暧昧不清的态度罢了。
跪求关注,求推荐!
第十九章 普济寺(一)()
沈弘刚上京出任礼部尚书一职,在京城的根基未稳,做起事来难免会束手束脚。俗话说进庙要烧香,如今进了京,无论官职大小,都应该好好地与京里的“老人”沟通沟通,尽快融入他们的关系网。于是,作为贤内助的沈夫人一进京便辗转于各种大小宴会,打进各府夫人的交际圈。萧府是天朝内阁的首府,说得夸张一点是可以影响皇帝的某些决策的。即使是为了沈弘,沈夫人也必会过来认亲戚,更何况她心里还有别的打算。
沈夫人向太夫人委婉地说明了与三夫人的关系,顺道拉了几句家常,看太夫人的神色愉悦,便不着痕迹地把话题引到了两位姑娘身上。
“老太君真是好福气,瞧这您这些孙女,个个长得花容月貌,气质出尘,真真是寻常人家比不上的。”
沈夫人这话正好说到了太夫人的心坎里,如今她最为骄傲的就是这两个孙女,一个清幽高雅,一个乖巧淡然,着实让她喜欢得紧。她喜笑颜开,道:“不是我自夸,我这两个孙女就是放眼全京城也是出众的。”
沈夫人见机立时顺杆上爬,道:“这样出落的女孩,要是哪家娶到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啊!”
太夫人闻言,眼色微闪,随即笑道:“不怕你笑话,要不是怕女大不中留,留来留去留成仇的话,我还真想留她们一辈子呢。”
沈夫人也是个会看人眼色的,见太夫人对自己的话没多大兴趣,立马把话题带开。
是时,屋外传来几个丫头的声音,随即红衣便告罪走了进来。
太夫人眉头微皱,道:“有甚要紧事,没看见我这还有客人吗?”沈夫人见状忙说不打紧。而红衣看了看沈夫人,又见太夫人脸色尚好,便鼓起勇气道:“若是旁的事情,奴婢必不会来打扰太夫人和沈夫人,只是普济寺的了悟大师打发了一位小和尚来问太夫人一声,今年是否也同往年一样,五月十五那日会去普济寺烧香,慧静师太得了准信好提早做准备。奴婢想,这儿离普济寺路途较远,恐耽误小和尚回寺的时辰,便斗胆进来禀报。”
太夫人听罢,并未为难红衣,道:“你过去回话,就说今年我会带上几位姑娘过去,劳烦了悟大师多做些准备了。”
待红衣出去,沈夫人的心思早就转了好几圈,她状似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听说这普济寺香火旺盛,神明也灵验,只是我俗事缠身,进京几个月了都不曾去那儿烧香添香油钱。”她尴尬地笑笑,又道:“老太君,我有个不情之请,不知五月十五那日,我可否与你们一道过去烧香。”
“这样啊……”太夫人眯了眯眼,话语一顿。
沈夫人见状忙道:“老太君若是觉得不方便不必勉强,我也不过是顺道说说,改日再去也无妨。”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太夫人若是不答应就显得太不通情理了,传出去说不定就会变成萧府仗势欺人,阻拦刚上任的礼部尚书夫人前去烧香。太夫人笑道:“你这说得是什么话,那普济寺原本就是打开大门供往来的香客参拜的,你既然不嫌弃我这个老太婆,我自然是乐意的。”说着,她又故意敛了笑容,看了看沈夫人,又调笑道:“我话说在前头,这普济寺可是在郊外的英山之巅,山路崎岖颠簸,路途又远,那日不仅得早起,还要忍受颠簸之罪,你可得提前做好准备。”
沈夫人顿时嗔笑道:“既然老太君都能受得,我们这些做小辈的就算是咬碎了牙齿也定会坚持住的。”
屋内的气氛在两人刻意的调解下又渐渐回到了先时的融洽。
日头渐渐爬上了房顶,收获颇丰的沈夫人见时候不早了,便起身告辞。太夫人让三夫人代自己送客,三姑娘顺势跟着自己的母亲出去了,云曦略微坐了一会也起身离开了。一时间
屋内只剩下太夫人和林嬷嬷两人。
太夫人年轻时喜静,如今年纪大了,除了自己的儿女和那些个孙子孙女,也不大喜欢旁人来打扰,故而除了林嬷嬷和翠缕红衣二人,清园其他的下人很少进太夫人的屋子服侍。此时,屋子里静得出奇,只听得春风吹动窗纸的沙沙声。
半晌,太夫人突然出声:“还是让老大注意着那个沈弘吧。”沈夫人的意图已然很明显,太夫人浸润宅院多年,在她提到两位姑娘是就已经看明白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