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敛尸骨,与旧石器时代以来的红土、红敛葬显然有渊源发展上的联系,墓葬
一般有少量陶器、工具和装饰品等随葬品。除有冢墓外,该文化还见到无冢
墓的形式。此外,还出现了一种有冢二次葬的墓葬形式,如第聂伯彼得罗夫
斯克附近的“警卫墓”,是一种有冢的二次葬墓,该墓冢高达9米,墓内葬
3人,墓主为一男性,是第一次入葬的,另外2人是第二次葬入墓内的,该
墓还出土了一辆东欧迄今最早的双轮木车。
分布在伏尔加河下游和第聂伯河以东的黑海北岸一带的洞室墓文化。墓
葬也流行有冢的形式,并经常借用竖穴墓文化的旧冢埋葬;墓室为洞室结构,
洞室设置在竖穴壁的下部,用木料或石块封口,与之相对的穴壁作成斜坡或
台阶状;死者埋葬于洞室内,以赭红土裹染尸体,人架侧身屈肢,脸朝洞口,
常见流行二次葬,一冢之中主葬男子一名,另有一二名女子与之合葬,其余
死者则是后来陆续埋入,这是一种属父权制家庭的合葬墓;个别女子头部留
有击毙痕迹,表明其属殉人;墓内一般都有随葬品,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则
因墓而异。
东欧的木椁墓文化,也流行有冢的墓葬,往往是利用旧墓之冢。墓室结
构以用一或两排原木构成木椁为主要特点,但简单的竖穴墓也同时并行。墓
葬流行单人葬,葬式大多为向左的屈肢葬,头向不一,有的尸骨用赭色土裹
敛染色,随葬品有陶器、青铜器和食物等。有的巨冢内葬几十人,通常是围
绕一个老年男性埋成两圈,外圈为男子,内圈为妇女和儿童。出现明显的女
子殉葬现象。
意大利泰拉马拉文化则流行火葬习俗。
中欧和西欧地区的钟杯战斧文化,其遗迹便主要是墓葬。墓葬多见单人
竖穴式,墓主多是成年男性,流行屈肢葬,有陶钟杯、石战斧及其它日用工
具、武器、装饰品等等。钟杯战斧文化也见流行火葬墓。
早期铁器时代希腊的几何陶文化,主要遗存是墓葬,盛行火葬,土葬亦
见有市场,一般为单人葬。随葬品有陶器、少量铁器和装饰品和金、银工艺
品。贵族墓葬日渐豪华,雅典古市场址发现的一座贵族妇女使用的火葬墓,
随葬的珍贵装饰品和陶器数量达80件以上。
意大利微兰诺微文化,流行火葬墓,其形式与中欧的骨灰瓮文化相似,
其骨灰瓮顶部多为尖锥形。北方群墓葬多在骨灰瓮上覆陶碗,南方群则多覆
铜盔。在拉丁姆和罗马又流行一种茅屋形的骨灰瓮。墓扩呈圆形,上盖石板,
随葬别针、手镯、剃刀和武器等。
西欧和中欧的哈尔施塔特文化,墓葬流行火葬高冢墓,晚期开始出现四
轮战车葬,主要用于酋长首领和其它高级人物,随葬品多见武器、马具、饰
物等,但未出马骨。其中法国塞纳河上游维克斯墓的墓主为一女性,尸体放
在战车上,随葬品中的青铜罐高1。9米,重达250公斤,是古代欧洲最大的
铸器之一。另外,霍霍米哈勒墓冢高达13米,墓葬规模较大,随葬品类一般
也较为可观、悦目,出现贫富差别。火葬高冢墓代表了欧洲古代前期火葬习
俗发展的最高墓葬形式。
… Page 39…
三、西亚古代生活习俗
西亚,或称西南亚,其地域范围包括今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小亚细亚
和阿拉伯半岛,即东起伊朗高原,西抵地中海和红海,北起黑海、里海南岸,
南迄阿拉伯海。
西亚是古代东方的一个重要地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
古代西亚曾是塞姆语族、印欧语族和其它许多民族频繁活动的地区,他们分
别为西亚古代创造了非常优秀的物质文化和谱写了非常卓越的文明诗篇。古
代西亚的物质文化曾对邻近的欧洲、非洲地区予以重要的影响,其对世界古
代物质文化、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西亚古代前期生活习俗史的时限,可比勘现代考古学的分期。大体而言,
是从距今20—30万年的旧石器早期欧拜迪耶、巴尔特·巴尔卡、姆西欧、海
拉莱等文化开始,历经旧石器中期的卡尔迈勒山洞穴、瓦特洞穴、塔本洞穴、
斯胡尔洞穴、沙尼达尔洞穴文化和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纳吐夫中石器文化、
前陶新石器文化、有陶新石器和铜石并用时代文化,然后经历青铜器时代的
欧贝德文化、乌鲁克文化、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早期苏美尔城市、阿卡德
王国、乌尔第三王朝、古巴比伦王国、赫梯王国、腓尼基城邦、特洛伊城等
等时期,最后截止于公元前1000年至800年间的新亚述时期和耶路撒冷古城
时期。
西亚古代前期生活习俗史,亦可从日常用品制作与应用,早期性生活与
婚姻、饮食与穿戴、居住、交通和游娱、丧葬等五大方面来阐述和体现。
… Page 40…
1。日常用品制作与应用习俗
按质地划分,有石、木、骨、陶、铜、铁、金银制品和其它制品。
(1)石制品
石制品也是该地区发生时间最早、沿用时间最长的生活用品之一。西亚
的石制品,从加工方法而言,大致经历了打制→琢制兼压剥→磨制等发展程
序。制作和应用石制品的习俗,从旧石器时代直至青铜器时代都十分盛行。
所区别的是旧石器时代为清一色的打制品,中石器时代除打制品外,出现了
压剥琢制而成细石器制品,新石器时代则出现了磨制品,青铜时代除磨制工
具外,最重要的是出现和流行各种大型的或小型雕塑、浮雕制品。
①旧石器时代的石制品。西亚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主要有以色列
的欧拜迪耶、伊拉克的巴尔待·巴尔卡、黎巴嫩的姆西欧、以色列的卡尔迈
勒山洞穴群(瓦特、塔本和斯胡尔洞穴)、沙尼达尔洞穴等遗址。
欧拜迪耶、巴尔特·巴尔卡、姆西欧、海拉莱等遗址属旧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最早的年代上限约为二三十万年左右,这是西亚迄今所知最早的人类文
化。该时期流行的石制品,主要是靠剥片打制加工而成,器类有单、双面砍
斫器、多面体和橙形的石球、三角形断面的啄掘器、粗糙手斧、阿舍利早期
类型手斧、砾石器、剥片石器、阿舍利中、晚期类型手斧、圆形和梨形手斧
等等。
卡尔迈勒山瓦特、塔本和斯胡尔洞穴以及沙尼达尔洞穴的早期文化,属
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年代在五万年至三万年左右,流行的石制品有大量的
剥片石器、手斧、刮削器、雕刻器、石叶,欧洲勒瓦娄哇文化风格的石核、
盘状石核、三角形石片、勒瓦娄哇和莫斯特类型的石片石器和尖状器、刮削
器等等。
西亚旧石器晚期以伊拉克的沙尼达尔洞穴晚期文化为代表,距今年代为
3。5万年左右。石制品流行以燧石制成的石叶、石核、刮削器、雕刻器等等。
②中石器时代的石制品。西亚地区约从公元前1。5万年至前1万年,开
始了旧石器时代向中石器时代过渡。从公元前1万年至前8千年,进入完全
的中石器时代,其代表性文化是巴勒斯坦最早发现的纳吐夫文化。纳吐夫文
化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点在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以及阿拉伯半岛、
小亚细亚一带;纳吐夫文化的石制品以细石器为主,器类有半月形器、三角
形器、梯形器等细石器,并有锛、凿、镰、石臼、杵、磨盘、燧石镞、锥以
及尖状器、肩尖状器和小石刀等等。
③新石器和铜石并用时代的石制品。西亚的新石器时代可划分出前陶新
石器和有陶新石器阶段、有陶新石器文化与铜石并用文化往往穿插在一起,
故在叙述上往往相提并论。
前陶新石器文化即没有陶器出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其时代约在公
元前9000至前7000年,典型遗址有萨威·克米。此时期的石制品已使用磨
制技术,器类已有箭镞、镰、刻刀、凿、锛、掘土器、刀、钻器、磨石、石
锤、石杵、碾石以及饮食容器石盘、碗等等。
有陶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7000至前6000年,铜石并用时代
文化年代约在公元前6000至前4000年。这两种文化的分布地域与前陶文化
差不多,大致是在伊朗、伊拉克、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一带的肥沃
… Page 41…
的“星月形地带”。主要考古学文化或遗址有土耳其的哈吉拉尔、恰塔尔休
遗址、伊拉克的耶莫、两河流域的哈苏纳、萨迈拉文化、伊拉克、叙利亚和
土耳其的哈拉夫文化。此外,还有巴勒斯坦的耶利哥、扎格罗斯山南部阿里
库仆遗址、伊朗的雅亚、巴昆遗址。此一大阶段流行的石制品,均属磨制器。
器类有斧、锛、珠、石制容器、黑曜石制品、镰、玉髓珠串、绿松石饰、大
理石印章、石雕像、石叶片、刀片、臼、杵、手磨、雪花石碗、罐、瓶、石
制生殖器、碾磨、牛头饰、鸟形饰、双斧形垂饰、石珠、石环、石手镯、户
枢石、调色板、穿孔矛头、磨石等等。
④青铜器时代的石制品。西亚的青铜器时代,大约从公元前4300年始至
公元前800年前后止。主要考古学文化有欧贝德文化、乌鲁克文化、捷姆迭
特·那色文化、早期苏美尔城址、阿卡德王国文化、乌尔第三王朝文化、古
巴比伦王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