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海拉莱等遗址都发现了属距今25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早期文化。这些文化遗址
中的古人类,是以血缘家族形式为社会组织纽带的,故他们在性生活和婚姻
习俗上,也是流行着血缘群杂婚的习俗。这种习俗,显然是西亚现知最古老
的婚姻习俗。
(2)母系族外群婚
母系族外群婚习俗也是古代世界中一种通行的阶段性婚俗,在相当于旧
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的古人类,都流行这种婚姻习俗。
西亚地区属旧石器时代中、晚的人类文化遗址,主要有以色列卡尔迈勒
山的瓦特、塔本、斯胡尔和伊拉克沙尼达尔等洞穴遗址。在这些洞穴遗址中
生活的古人类,已进入母系血缘氏族社会的早期,他们在婚姻习俗和规例上,
获得了进步,已流行起母系血缘族外相互联姻的群婚习俗,限制和杜绝了同
一血缘母系族内性交和婚配的习俗。
(3)对偶婚
对偶婚也是具有世界性、阶段性原始氏族社会中一种通行婚制和婚俗,
大凡处在中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群,都流行对偶婚婚俗。西亚地区这
种婚俗的流行、上始于中石器时代的纳吐夫文化,下止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
铜石并用时代。
巴勒斯坦苏克巴洞穴发现的纳吐夫中石器时代文化,年代约在前1万年
至前8000年。此一文化的人类,是西亚地区最早实行母系对偶婚俗的人类。
在西亚前陶及有陶新石器和铜石并用时代文化中,现知的耶利哥、贝哈、穆
勒贝特、耶莫、阿里库什、雅亚、甘吉达雷、古兰、萨威克米·沙尼达、卡
里米·沙希尔、穆勒法特、哈吉拉尔、萨约吕、阿里克里休于、塞浦路斯、
基罗基提亚等前陶文化遗址、哈吉拉尔、恰塔尔休于、哈苏纳、萨达拉、哈
拉夫、阿里库什、雅亚、巴昆等有陶和铜石并用时代遗址等等,它们都处在
原始母系氏族发展和繁荣发达时期。故这些同一发展阶段而不同地缘的古人
类,都同时流行着母系对偶婚婚姻习俗。
(4)父系专偶婚和一夫一妻制婚姻
父系专偶或一夫一妻制婚姻,是建立在父系氏族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
… Page 48…
的。据考古资料观察,西亚地区父系氏族社会的发达繁荣,是从青铜器时代
开始的。
伊拉克欧贝德文化的埃利都遗址,在墓葬随葬品中发现一件男性裸体,
手执短杖的陶塑像,这一塑像的出现,显示欧贝德文化时期至少已进入国家
诞生前夕的军事民主制阶段,是时已出现父系家长 (或军事首领)专权的潮
流,父系专权反映在婚姻形式上便是父系专偶,一夫一妻。欧贝德文化时期
是西亚地区父系专偶婚的滥觞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婚制和婚俗也逐
渐朝成熟的一夫一妻制婚姻过渡。乌鲁克文化,捷姆迭特·那色文化、苏美
尔一阿卡德城市国家时期、巴比伦和亚述时代、古赫梯和古腓尼基、古特洛
伊和耶路撒冷城等等,都是正在发展和发达、非常发达的父系专权社会文化。
这些文化中的人类,在性生活和婚姻习俗上,除个别还残存一些母系的群婚
痕迹外,总体上是流行父系专偶婚,并正在过渡或过渡完成了具较严格意义
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当然这其中又同时衍变出如一夫多妻、买卖婚、掠夺婚
等等变异形式和婚俗。
… Page 49…
3。饮食与穿戴习俗
(1)饮食
西亚地区的饮食史目前最早仅可上溯至距今二三十万年前的欧拜迪耶等
旧石器早期文化。从旧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到青铜器时代晚期,此地区人类的
食物结构、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新石器时代以来社会生产力
的迅速提高,物质生产和文化发展的突飞猛进,使该地区成为遐迩闻名的富
饶之地,饮食文化跃居世界先进之列。
①旧石器、中石器时代的饮食。欧拜迪耶、巴尔特·巴尔卡、姆西欧、
海拉莱等旧石器早期文化、瓦特、塔本、斯胡尔、沙尼尔达等旧石器中、晚
期洞穴遗址,都尚处在狩猎和采集经济阶段,故野生动物和植物是主要的食
物,巴尔特·巴尔卡遗址所见的大象、犀牛等野生大动物以及小的水生动物
等,都是当时人类的美味佳肴,除猎食动物肉外,还利用原始的石器工具采
集野果、挖掘植物根块来充饥。茹毛饮血、生吞活咽是当时主要的饮食方法。
动物血水、河、湖、泉、溪等天然水,是当时最好的饮料。因尚未见到确凿
的用火痕迹,故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是否已发生熟食习惯还无法认定。但据欧
洲地区早在距今50—70万年的阿布维利文化时期已出现用火习惯的现象分
析,该地区旧石器时代也完全有可能学会用火,并利用火开始尝试最早的熟
食。
中石器时代的纳吐夫文化,其经济基础仍然是采集和渔猎,但开始出现
向农耕经济转变的因素。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的羚羊、野猪、山羊等野生动物
遗骨,显然都是当时人食用这些动物的特证,从石锛、镰、臼、杵、磨盘和
骨鱼权、收割刀、刮刀等工具出土现象看,当时已流行采摘、收割野生谷物,
加工野生谷物的活动和渔猎活动,野生谷物可能已成为纳吐夫人的主粮食
品。纳吐夫人已进入熟食阶段。而野生动物肉应是主要的熟食对象。山泉河
水则是主要的饮料。
②新石器、金石并用时代的饮食。前陶新石器文化时期,收集野生谷物
的活动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生产活动,开始出现小规模的作物种植。收集或
小范围试种的谷类作物主要有小麦、燕麦、大麦和豌豆、野豌豆、扁豆、小
黧豆、橡实等等,这些作物,经过用石镰、杵、臼、磨盘等工具收割加工和
火烤水煮,便成为当时人们的主粮饭食。该时期出现家畜饲养,家畜有绵羊、
山羊、狗等,为了获取更多的肉食,狩猎野生动物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生产活
动。狩猎而来的野牛、野山羊、羚羊、野猪、野驴、鹿、狼、野兔等和水生
动物鱼类等,加上饲养的家畜,都是前陶时期西亚人的主要肉食对象。此外,
还有软体动物蜗牛,也成为采吃的对象,另还出现采吃野生蔬菜的习惯。出
现石碗盘等饮食容器。
有陶新石器和铜石并用时代,农业和畜牧业已正式确立。农业作物已有
小麦、裸麦、大麦、豌豆和亚麻等,除亚麻外,这些都是当时的主要食品。
饲养的牛、绵羊、山羊、猪等,狩猎的野牛、野驴、野山羊、野猪、熊、野
兔、鸟类和鱼类等,是主要的肉食或副食对象。此外,当时人还流行采吃橡
实、杏仁、松子的吃俗。耶利哥遗址则开始出现制盐,吃用盐和出口盐的习
俗。
有陶新石器和铜石并用时代已普遍流行使用陶质饮食容器和其它质地的
饮食容器。其种类见有陶盘、碗、杯、罐、钵、瓶、壶、带流器、尖底瓶、
… Page 50…
酒杯、木碗、盘、盒、船形器、骨匙和石碗、罐、瓶等等。
③青铜器时代的饮食。从欧贝德文化时期始至公元前800年左右,西亚
地区已进入非常发达的文明社会,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无疑是当时
的主要经济支柱。随发达繁荣的物质生产而来的是发达富足的饮食文化。
西亚青铜时代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大麦、小麦,这些作物经加工后成为当
时人类的主食,从苏美尔古王朝时期海法吉遗址发现的面包加工场现象看,
青铜器时代的人们不仅发明了面包加工制作,而且这种制作和食俗在西亚地
区广泛流行。除粮食作物外,西亚青铜器时代的人类还流行种植葡萄、橄榄、
椰枣、无花果、石榴、桑树和苹果等等,他们不仅鲜吃这些水果,而且还利
用葡萄酿酒,利用橄榄制作香油,使饮葡萄酒的饮俗和食用橄榄油的食俗由
此开始流行。此外,还开始出现了挤取和饮用羊奶的习俗。
西亚青铜器时代饲养的家畜有山羊、绵羊、猪、牛、驴、山驴和野驴等,
这些家畜加上猎获而来的野山羊、鹿等,成为当时人类的最重要的副食,他
们将这些动物屠宰后加工成各种肉食制品或美味佳肴,以此满足当时人类对
高蛋白质食品的需求。捕鱼吃鱼的风气也与吃肉的嗜好不相上下,古文献记
载古苏美尔人吃用的鱼至少有50种以上,由此足见当时人类对鱼类食品也是
情有独钟的。从公元前2900年左右起,西亚人已开始饮用羊乳。牛乳,当时
的王族、贵族并流行以牛奶为医药饮品。
西亚青铜器时代的饮食容器制品,主要见有陶罐、碗、瓶、壶、酒缸、
大口杯、大酒杯、金银琥珀瓶和其它金银制容器和石制容器等等。
(2)穿戴
丛旧石器时代早期始至公元前800年左右的青铜器末期止,西亚地区的
古人类穿戴习俗文化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①旧石器、中石器时代的穿戴。与欧洲地区的情况大体相类,旧石器时
代早期,还未出现正式的衣着穿戴。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可能出现了简单
的披裹兽皮或植物叶的穿戴习俗。
中石器时代,开始出现简单的衣服缝制技术和最早的装饰品。此时期人
类开始穿着经缝制的兽皮衣服,并佩戴用兽骨、牙或石制的小型装饰品。
②新石器和铜石并用时代的穿戴。前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