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生活习俗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前;长江中游地区的湖南澧县彭头山、石门皂市、湖北城背溪等遗址,则 

发现了距今8000—9000年左右的陶制品。以上发现情况表明,中国陶制品的 

制作和应用习俗,至少在距今1万年前后便已发生并流行。中国古文献如《周 

书》“神农耕而作陶”,《世本·作篇》“昆吾作陶”,《吕氏春秋》“黄 

帝有陶正昆吾作陶”,《周礼、考工记》“有虞氏上陶”等记述,显然应是 

对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制陶习俗初现的一种拟写;新石器时代早期流行的陶 

制品主要是泥质和夹砂的红陶制品,灰陶制品极少,主要器形有杯、碗、盘、 

钵、三足钵、双耳壶、三足壶、三足罐、鼎、深腹罐、豆、盂、勺、支架、 

器盖、纺轮等等。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是陶制品蓬勃发展、广泛应用和流行的最重要、 

最鼎盛的时期,其质地和器形种类十分丰富多彩,制作逐渐精美,装饰工艺 

也十分发达。流行的质地品种主要有泥质和夹砂的器表饰以黑、红或白彩的 

 “彩陶”,泥质和夹砂的灰陶、磨光黑陶和蛋壳陶等等;器形种类很多,不 

同的遗址有不同的特色,概括而言,则主要有锉、纺轮、陶拍、环、网坠、 

球、尖底瓶、钵、碗、釜、灶、盆、鼎、豆、甑、罐、鬲、斝、А⒈B、鬶、 

尊、杯、盂、瓮、壶、瓶、背壶、匜、觚形杯、缸、盔形器、釜形鼎、器盖、 


… Page 98…

支座、觚、簋、器座、碟、勺形器、埙、陶祖和其它陶塑像等等。 

     从夏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文明国家阶段,据相当于此时期的二里头类 

型文化遗址的发掘成果看,当时尽管已出现了青铜制品,但制陶的习俗仍然 

风行并占据经济主流,陶制品仍然是最重要、最常见的生活用品。当时流行 

的陶制品主要是夹砂和泥质灰陶,器形种类主要有鼎、鬲、罐、簋、盆、研 

磨器、觚、爵、盉、尊、豆、澄滤器、缸、甑、斝、А⑷闩獭⑽汀⒑ⅰ�

角、杯、网坠、铃、埙、器盖、陶拍、动物塑像、陶范、坩埚等等。 

     商代、西周时期,是青铜制品的发达鼎盛时期,但陶制品在社会生活中 

仍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经济地位,制陶和用陶习俗依然十分盛行。据考古资 

料,商周制陶业除秉承以往的传统工艺外,还发展出釉陶工艺,白陶工艺则 

在新石器晚期和夏代的发展基础上,又上一台阶。商周时期的陶制品,除常 

见的泥质和夹砂灰陶外,硬釉陶、白陶制品尤为引人注目,白陶制品的流行, 

为商王朝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釉陶制品又称原始瓷,商代、西周均在致力 

发展,其为后来瓷器的出现奠定了重要基础。商周时期流行的陶制品主要有 

盆、甑、簋、瓮、鬲、АⅤ⒕簟⒍埂⒍Α⒚蟆⒆稹Ⅵ!⒗湣⒇铡小⒈B、 

罐、盘、角、盂、壶、瓿、陶拍、陶印模、陶水管、研磨盆、陶纺轮、网坠、 

陶刀、杵、研磨棒、陶范、板瓦、陶贝、筒瓦等等。 



      (4)玉制品 

     许慎:《说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德者”,现代地质学知识昭示: 

玉分硬、软两种,硬玉即矿物中辉石的一种,主要成分是硅酸纳和硅酸铝, 

硬度在7以上,比重3。3,如翡翠等;软玉是矿物中角闪石的一种,主要成 

分是硅酸钙,硬度在6—6。5,比重2。9—3。1,如碧玉或青玉、白玉等。古人 

所称的玉,基本上都属软玉范畴,中国远古暨三代的玉质出土品,都属软玉。 

     中国玉制品的渊源及用玉习俗的始兴,据考古资料,迄今可上溯到新石 

器早期阶段,内蒙赤峰敖汉旗兴隆洼文化遗址发现的玉玦、坠饰和锛形器, 

是中国现知最早的玉制品,其年代可上溯至公元前6000年左右。 

     浙江河姆渡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江苏、浙 

江的马家浜文化、良渚文化和南京北阴阳营文化、四川巫山大溪文化、广东 

曲江石峡文化、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等发现的玉制品,表明了新石器时代中、 

晚期,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地区都基本上普遍流行着制玉和用玉的习俗。玉 

制品在此时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日用制品。此时期的玉制品种类,已见有 

璜、玦、管、珠、铲、指环、臂环、笄、镯、环、琀、琮、璧、瑗、斧、坠 

饰、片饰、动物塑像等等。 

      《帝王世纪》“(禹)至于涂山之会,诸侯承唐虞之盛,执玉帛亦有万 

国,”《史记·殷本纪》:“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俘厥宝 

玉”,《淮南子·说山训》:“■(和)氏之璧,夏后氏之璜”,《淮南子·精 

神训》:“夫夏后氏之璜者,匣匮而藏之,宝之至也”。以上记述表明,夏 

王朝时期,不仅盛行制玉习俗,而且玉制品更是成为财富、礼品和信物的象 

征物之一。“夏后氏之璜”指的是玉璜,其在商周时期十分闻名,堪与稍后 

东周时期的“和氏璧”相提并论,是先秦时期人们梦寐以求的优质宝玉制品。 

经科学发掘的二里头文化遗址,曾出土较大量、精美的玉饰品,这些出土玉 

制品,以确凿的实物资料佐证了文献传说的一些真实成份。二里头文化所见 

的玉制品种类主要有柄形饰、戈、钺、刀、玉版、琮、柱、筒、玦、铲、圭、 


… Page 99…

璋等等,它们反映了夏朝时期玉制品流行器类的一般情况。 

     商朝的玉器制作和应用习俗,可谓比夏王朝有过之无不及,风靡至极。 

玉制品是商代奴隶主贵族十分珍视的贵重礼器和装饰品。以郑州二里岗、安 

阳殷墟为代表的商文化,迄今已发现数以万计的玉制品实物,这些出土实物 

充分说明了商朝玉制品手工业的发达和尚玉习俗的流行盛况。商朝人上至王 

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为显示权力、财富和炫耀华美,一般都佩戴玉制品, 

并流行将玉制品作为祭祀品和殉葬品的习俗。如殷墟妇好墓殉葬玉制品多达 

755件,其制品包括容器和各种仪仗器,还有各种人形、动物形线雕、浮雕 

和圆雕作品,选料精到,刻划细腻,雕琢适度,比例匀称,构思巧妙、刀法 

娴熟流畅,给人一种玲珑华贵、栩栩如生、美不胜收的质感,堪称商朝玉制 

品的杰出代表。妇好墓拥有的众多的玉制品殉葬,也深刻说明殉玉习俗在商 

代王族、贵族中流行的盛况以及玉制品在表彰商代礼制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殷墟发掘的数以千计的平民墓,以玉制品作殉的为数不少,这说明用玉、殉 

玉的习俗在商代全社会中都是风行的。《尚书·盘庚》:“兹予有乱政同位, 

具乃贝、玉”,《周书、世俘》:“商王纣取天智玉琰■身,厚以自焚…… 

焚玉四千……凡武王俘商旧玉亿有百万”,此两则记述从文献学的角度指出 

了商朝制玉和用玉习俗的流行盛况,与考古发掘揭示的情况基本相应。商代 

玉制品的种类丰富多彩,主要流行的器形有璧、瑗、环、璜、玦、琮、圭、 

璋、觿、管、珠、牌、琀、戈、矛、钺、斧、戚、刀、铲、簋、豆、盘、皿、 

尊、觯、俎,各种动物形雕像,人形雕像、磬、瓿、柄形饰、■(扳指)、 

调色盘、梳、耳勺、匕、笄、镯、坠饰、串饰、锛、凿、锯、镰、纺轮、小 

刻刀、镞、臼、杵、勺等等。 

     西周时期的制玉和用玉习俗,基本保持了商代以来的盛势。考古发掘的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曾发现玉制品数百件;山西天马——曲村西周晋侯墓 

地,近年发现成套、成组的玉饰制品;陕西宝鸡茹家庄墓地风行殉玉的习俗, 

据统计,仅茹家庄一、二号墓出土的玉石器就达1300多件。加上其它地区历 

年发现发掘的玉制品,西周时期玉制品的出土总数,可谓洋洋大观,与商代 

不相上下。如此大量的西周玉制品的出土,有力地揭示了西周时期用玉、制 

玉以及殉玉习俗流行的盛况。据文献记载,西周的制玉、用玉已形成一定的 

礼俗制度,《大戴礼·保傅篇》:“下车以佩玉为度,上有双衡,下有双璜 

衡牙,玭珠以纳其间,琚瑀以杂之”, 《诗·郑风·女曰鸡鸣》:“知子之 

束之,杂佩以赠之”,《诗·小雅·采芑》:“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 

葱珩”等,都是表述成套佩玉的,西周青铜器铭文所见相类记载和天马—— 

曲村晋侯墓地出土的成套佩玉情况,可与史藉记载互相引证。《周礼·春官·大 

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 

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这是表述玉制品区别身份等级。《尚书·金膝》: 

 “周公立焉,植璧秉珪,乃告大王、王季、文王”,这是表述周公用玉璧、 

圭祭祀周先公先王的事情。结合考古材料分析,西周时期以玉别等级、以玉 

祭祀的习俗已经发生流行当是事实。由此而知,西周的制玉、用玉习俗已开 

始渗透到属意识形态的礼制制度中,并形成了较严格的、较讲究的用玉制度。 

西周时期流行的玉制品种类也很多,主要有玦、璧、环、瑗、璜、圭、璋、 

琮、柄形饰、项链、板、璇玑、串饰、贝、匕、戈、斧、戚、刀、锛、钺及 

各种动物形雕塑等等。 


… Page 100…

      (5)骨、角、牙制品 

     骨、角、牙制品制作和使用的习俗发生时间很早,流行时间也相当长。 

     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曾出土了一件步氏真梳鹿的头盖骨,上面保存了 

左右两段鹿角,其中左角的一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