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标志,阿齐尔文化的出现同时又标志着欧洲中石器时代的开始,其年代约
当全新世之初,即公元前9000年末或8000年初,结束于公元前6000年—4000
年。欧洲中石器时代的下限年代,在一些区域是与新石器时代重合的。欧洲
中石器时代的最主要特征是流行微型的细石器。大体而言,欧洲细石器属几
何形细石器,形状多为三角形、梯形或不规则四边形,其主要用作箭头或嵌
入其它木、骨工具或武器的凹槽中作为刃口。由于地域环境与森林的密切关
系,除细石器外,欧洲许多中石器文化中都发现有石斧之类的较大型工具共
存,它们也都与木柄、骨柄结合组成复合工具。欧洲中石器时代文化分布地
域十分广阔,法国、西班牙、葡萄牙、丹麦、英国、比利时、荷兰、德国、
瑞典、挪威、前苏联的波罗的海沿岸、希腊、罗马尼亚、波兰等几乎遍及欧
洲的所有地区,都有中石器文化的存在。欧洲中石器时代文化的石制品情况,
我们或可从阿齐尔文化、塔德努瓦文化、马格勒莫瑟文化中窥其概貌。
阿齐尔文化因发现于法国南部阿齐尔而命名,相对年代约在公元前8000
至前6000年。在法国南部和西班牙的一些遗址中,阿齐尔文化与后期旧石器
时代的马格德林文化有直接的地层叠压关系,石器制作技术也体现了一脉相
承的特点,表明欧洲部分地区的中石器文化是直接诞生在旧石器文化基础上
的。阿齐尔文化的石制品,是以用压剥手法制成的微小型石片器即细石器为
主,并出现一些几何图形或人形图案的彩绘砾石,此外,也流行在岩壁上刻
划或绘制图画。阿齐尔石制品主要在西欧南部和南欧地区流行。
塔德努瓦文化因发现于法国北部的塔德努瓦而名。其年代约属公元前
6000年至前5000年,晚于阿齐尔文化。塔德努瓦的石制品也是以细石器为
主,细石器种类较多,常见者有刮削器、三角形雕刻器、长条形石叶等等,
从整体情况看,塔德努瓦文化的细石器在器体上较阿齐尔文化细石器更为细
小,一般长宽在2厘米以下。塔德努瓦的石制品流行的区域也主要是在西欧
南部和南欧。
马格勒莫瑟文化因最初发现于丹麦西兰岛穆勒鲁普城附近的马格勒莫瑟
而命名。年代约从公元前8000年至前4000年。马格勒莫瑟文化的石制品流
行有大量的细石器,另还有燧石钻、燧石刮削器、刻刀、穿孔燧石斧等,其
中尤以流行用于伐木的石斧为特色。马格勒莫瑟文化的石制品流行范围很
广,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德国、瑞典、挪威、前苏联等地区
均有分布。
⑦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品。欧洲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出现,迄今最早可上溯
到公元前7000年左右,其结束则最晚约在公元前2000年中期左右。农业、
畜牧业、磨制石器、陶器、纺织品等出现是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或标志。欧洲
新石器时代的石制品。经过旧石器、中石器时代发展酝酿,开始出现了新的
磨制技术。使石制品的实用功能和形体质感更趋成熟和美观。欧洲新石器时
代石制品流行的基本情况,主要通过下列诸种考古学文化来体现。
希腊半岛的前陶新石器文化,是欧洲地区迄今所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
化和农耕文化。这种文化的发生和发展均受到西亚地区前陶新石器文化的影
响,代表性遗址主要有塞斯克罗、苏夫利和阿尔吉萨,此三个遗址均在色萨
利地区,年代约在公元前7000年。各遗址发现的工具以石、骨制品为主。石
… Page 13…
制品多是用燧石或黑曜石制成的细小石片,一般长在2厘米以下,以作为镰、
锥、刮刀等的刃口或箭头,另有石臼等研磨器,并出现少量具进步特色的磨
制的鹰嘴锄和凿,此外,又发现少量类似人形,可能用于装饰或巫术的被称
为“耳塞子”的小石器。
继前陶新石器之后的希腊有陶新石器文化,年代跨度较大,从公元前
6000年始至公元前2800年止,经历了三千多年早中晚三个阶段的发展。属
早期的典型遗址新尼科门迪亚,年代属公元前6000—前5000年,石制品开
始流行大量的磨制石器,器类主要是石斧和石钵。在中晚期遗址中,石制品
的制作应用也大致与早期相类。
中巴尔干半岛的新石器文化时代也很早,发展水平较高。主要分布地域
是保加利亚、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南部、西部和匈牙利南部。南斯拉夫斯塔
尔切沃前期文化、保加利亚卡拉诺沃前期文化的年代,都可上溯到公元前
6000年后半叶,是该地迄今所知最早的农耕文化,斯塔尔切沃文化流行的石
制品主要有石镰、石斧,卡拉诺沃文化流行的石制品除多见用燧石制作的石
镰外,还有石臼、石弹丸等。发源于巴尔干半岛的印纹陶文化,年代大约在
公元前5400—前3700年,代表性遗址有南斯拉夫的茨尔韦纳—斯蒂耶纳—
斯米尔契奇和西班牙的阿尔科伊、科瓦—德洛拉等。印纹陶文化流行的石制
品主要是石镰、石臼、石斧等。巴尔干半岛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遗址是南
斯拉夫温查遗址,温查文化年代约在前4500—前3000年,其流行的石制品
以舌形和椭圆形手斧最富特色。
中欧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分早中晚三期。早期年代约在前5000年中叶
——前4000年前半叶,主要遗址有捷克的比拉尼、荷兰的埃尔斯洛、波兰的
桑博热茨等。因遗址出土陶器常见回旋、曲折、平行等线状刻划纹,故早期
文化又称为线刻纹陶文化,该文化中的石制品以流行一种磨光锛形石斧为重
要特征。中晚期的年代约在公元前3600——前2300年,代表性文化是从线
刻纹陶文化发展起来的漏斗颈陶文化。重要遗址见有德国的瓦伦多夫、雷特
费尔德、波兰的布罗诺齐茨、拉杰尤夫库亚夫斯基等。与早期的线刻纹陶文
化比较,漏斗颈陶文化最明显的一个特征便是石制品的种类增多、尺寸加大。
其主要器类有用燧石制成的石斧、石锛、石刀等,其中燧石刀片一般长约2
——6厘米,个别则长达25厘米。此外,还有石犁。
北欧、东欧地区的新石器文化主要有墓道坟文化、爱莱斯德—库库泰尼
—特里波利耶文化、篦纹陶文化、布格河—德涅斯特河文化、伏尔加河—卡
马河文化、第聂伯河—顿涅茨河文化、克里米亚文化等等。
墓道坟文化。是一种横穴式蒂巨石墓道的墓葬文化,其石制品流行打制
器,制作精巧。
爱莱斯德—库库泰尼—特里波利耶文化,年代为前4000年初至前3000
年末,主要分布于罗马尼亚东喀尔巴阡山至前苏联的第聂伯河中游。该文化
的工具制品以石制品最为流行,石制品种类有刀、镰、镞、斧、矛、凿、磨
盘、磨棒等等。
篦纹陶文化。普遍盛行于北方大森林地带,分布范围西起芬兰,东到俄
罗斯北部,南抵沃罗涅日河上游和顿河上游的森林草原地带。年代为前4000
年初—前2000年中叶。该文化发现很多石制工具,石制品多为打制、磨制和
压制兼施,种类有镞、矛、刮削器、雕刻器、刀、斧、凿等等。
布格河—德涅斯特河文化,主要分布在今乌克兰南布格河中游和摩尔达
… Page 14…
维亚德涅斯特河中游,年代为前6000年中叶至前5000年末。流行的石制品
主要是用燧石制成的石核、刀形细石片、梯形器、镰刀石片、菱形石镞等细
石器,此外还有石磨盘。
伏尔加河—卡马河文化,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中游及其支流卡马河沿
岸,年代约当公元前5000年末至前3000年末。流行的石制品均是使用压制
或磨制的方法制成,以燧石镞、刀、矛、斧、锛、凿较多见,并有石穿珠、
垂饰、手镯、网坠等制品出现。
第聂伯河—顿涅茨河文化,又称为篦纹—戳刺纹陶文化,分布于第聂伯
河中游、下游左岸及北顿涅茨河中游、白俄罗斯南部,年代为前5000年中叶
至前3000年中叶,流行的石制品均是燧石打制或磨制而成的斧、锛、镞、矛、
刀等等。
克里米亚半岛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年代在前5000年——前3000年,流
行的石制品主要是用燧石制成的细石器,种类有扁体石核、梯形器、半月形
器、叶形或菱形箭头,其它形状石核、刀形石片、短刮器等等。
⑧青铜器时代的石制品。青铜器时代的到来意味着文明时代的开始。欧
洲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是爱琴地区,欧洲的其它地区进入文明,都晚在本地
区进入铁器时代之后的一定时期。爱琴地区大约在公元前3500至前2600年,
各地都先后进入青铜器时代。爱琴诸岛最早,约自公元前3500年始,克里特
岛次之,约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希腊半岛最晚,约自公元前2600年左右
开始。爱琴文明是指以爱琴海为中心,从公元前3500至前1100年,在地中
海地区繁荣的青铜器文化。依传统习惯,爱琴地区青铜器时代各地均有专称;
克里特是借用神话传说米诺斯王朝之名;希腊半岛取名于希腊,称希腊底;
爱琴诸岛则按海上一个群岛基克拉泽斯之名代表。各地文化均分早中晚三
期。爱琴地区青铜器时代石制品的流行使用情况,可通过各地的考古学文化
来明了。
基克拉泽斯文化,分布于爱琴海中的基克拉泽斯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