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山东胶县三里河大汶口基地发现12座有饭含丧仪的墓例,所含者多是玉
质镞形器,个别口衔大骨针,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饭含实例。夏代的饭含习
俗,在考古材料中尚未见线索。商代是饭含习俗最盛行的时期,大凡属正式
敛葬者,都施用饭含丧仪。饭含物贫者为海贝、石饰,富者为玉饰,与文献
所载基本吻合。西周时期的饭含习俗,基本保持了商代以来的盛势,内容形
式也与商代接近。考古发现的饭含习俗,除可能具有文献所述的“不欲虚其
口”、“有益死者形体”的意义外,而据发掘所见的玉镞、骨针琀物看,可
能尚具有实际的镇惊辟邪、护体守灵的意义。
摔丧,摔是指摔碎、摔破一些随葬器物,尤其是陶容器。在敛葬死者时,
有意识地将某些器物摔于墓坑内使其破碎,这便构成摔丧习俗。这种习俗早
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已见端倪,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诸多遗址均有在墓葬中摔
碎陶器而葬的现象,夏商周墓葬中也屡见这种摔器而葬之俗,表明中国自新
石器中期始至西周时期,都不同程度地流行有摔丧习俗。新石器时代至西周
时期的摔丧习俗,无疑是后世摔盆习俗发展的根源。
⑥物殉。是指用各种质料的物品随葬,古人有很浓的生死相袭意识。故
物殉与生前的生活密切相关。中国物殉习俗源于旧石器时代北京山顶洞人墓
葬,从山顶洞人始至西周时期,中国古代墓葬物殉习俗是长盛不衰,持续发
展。用于殉葬的物,按用途区分有装饰品、生活器皿、生产工具、武器、礼
乐器等等;而按质地区别,则有骨、角、牙、介壳、石、玉、陶(含原始瓷)、
木 (漆)、铜、金、铅、锡、铁、琉璃等等。不同时代、不同族属文化一般
各有其物殉的习俗特点。
⑦兽殉。兽殉是指用动物作随葬品,中国最早的兽殉习俗,约始于新石
器时代中期,例见河南淅川下王岗殉狗墓、殉龟墓、陕西临潼姜寨殉猪下颚
骨墓,仰韶文化所见的兽殉,意义可能与护灵驱邪有关。新石器晚期如山东
大汶口、龙山文化等诸遗址泛见的殉猪习俗,其意义是象征生前财富。马家
窑文化、齐家文化的殉羊下颌骨、羊头和山羊角习俗,也是显示财富占有意
义。但新石器晚期至西周时期常见的墓葬殉狗习俗,则兼有护灵驱邪之意义。
⑧人殉。人殉是指用活人为死者殉葬。殉葬人一般生前与死者关系密切,
如妻妾、近臣内侍、亲属亲信、奴婢仆人等。中国最早的人殉习俗发生于新
石器时代晚期。甘肃乐都柳湾马家窑文化马厂期93号墓,墓葬上部填土发现
殉人一个。江苏新沂花厅北区大汶口文化墓葬,在8座墓中发现殉人17名。
齐家文化时期,也有人殉习俗。殉人习俗发展到商代可谓进入一个登峰造极
时代。殷墟发掘的大、中型墓一般都带殉人。如西北冈1001号亚字形大墓,
合计殉人达91人,武官大墓发现殉人45个,妇好墓发现殉人16个。由此可
见,商代晚期的殉人之风是十分惊人的。西周早期也有殉人的习俗存在,但
殉人数量最多一墓7人,一般多为一二人;至西周晚期,这种殉人例子在考
古材料中已经消失,反映了西周晚期可能已扬弃了这种不人道的殉人陋俗。
… Page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