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吧,难得你有这份孝心,我只不过随便问问而已。
看你身体好多了,是不是可以回宫了?不行的话,回去再让御医给你看看。”
不回去能行吗?慈禧太后把话已经说到这份上了。李莲英忙顺势回答:“谢太后关心,奴才身子已完全好了,本想明日回宫侍奉您老,没想到太后您亲自来了,奴才现在就收拾东西,等会和太后一起回宫。”
这还差不多,慈禧太后听了笑笑,随后又在李莲英搀扶下看了看这宅院,便喜气洋洋地回宫而去。
天渐渐的黑了,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空中,古老的北京城万籁俱静。长春宫东暖阁内,不时传出说话的声音,仿佛给这沉寂的夜晚增添了些活气。
“小李子,你这次病得可真不轻哪,足足休养了十多天。”
慈禧太后笑着说道。
“奴才,奴才……”,看着慈禧太后那张笑脸,李莲英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好。
“别给我找原因了,你脑子里想什么,我能不知道?你是我看着长大的,眼下你的本事也不比小安子当年差多少,以后还是咱娘们靠紧点,相依为命吧。”
李莲英本认为慈禧太后知道了自己装病,至少也要臭哭自己一顿,一听这话,觉着慈禧太后不但没生气,反而真有点给自己加官的意思,急忙竖起耳朵,想听听慈禧太后再说些什么。
看看李莲英没反应,慈禧太后略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
“现在这大清朝的皇宫里,并不风平浪静,我本想把你晋升为内廷大总管,可是,太后、亲王、大臣们,动辄就搬出家法来,迟早有一天我要把这烦人的祖宗家法全推翻,我要我行我素,不管他什么人都得听我的。不过现在,只能委屈你了。”
李莲英听了,虽说未能如愿以偿,但毕竟还是满心高兴,因为他知道那个内廷大总管的位子,迟早都是他李莲英的,就赶紧趴在地上磕头谢恩。
慈禧太后摆摆手说:“算啦,这是咱娘们的心腹话,不必这么客套,以后咱们跟他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说完,又赏了李莲英些东西。
窗外,月亮不知什么时候已退了下去,黎明的曙光划破夜幕,渐渐出现在东方。李莲英服侍慈禧太后睡下,轻轻地走出房门。虽说天还微微有些凉意,可李莲英内心却喜滋滋的,仿佛自己已经坐在了大清朝内廷总管的位子上。回到屋里,躺在床上,他久久不能入睡,他在想……》》
李莲英三、李莲英衣锦还乡
三、李莲英衣锦还乡
太监不许私自出宫,否则以死罪论处,这是大清祖宗订下的规矩。可李莲英不仅要衣锦还乡,而且一出京城就让手下扯起了一面大旗,上书八个大字——“大清内廷副总管李”!
回到房里的李莲英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不能入睡。他为自己能得到慈禧太后如此之恩宠而兴奋;他为自己不久的将来能登上内廷总管的宝座而激动。当初入宫之时,何曾想到会有今日之荣耀,忍不住内心一阵激动。只见他又下了床,戴上那顶四品官帽,穿上慈禧太后亲自赐与自己的长袍衬褂,对着镜子自我欣赏起来。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李莲英简直有点不敢相信这里真的,使劲用手捏了一下自己的胳膊,疼。这一切是真的,不是在做梦!转过身来,看着那宽敞的寝室,看着那满屋子楠木、紫檀做的用具,他禁不住一阵兴奋,一阵茫然,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和倒卖硝磺的日子,一时激情满怀,感叹万千。那时的我是何等的穷困潦倒,如同叫花子一样,有谁瞧得起我李莲英?可如今呢?哼,连王公大臣们见了我也要低三分。世事真让人难以捉摸呀!忽然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那么一大家子的事全靠她老人家一人操持。我现在也说得上是功成名就了,何不把母亲接到京城享几天清福?顺便也让那些家伙看看,我李莲英已不是当日的吴下阿蒙,而是堂堂大清朝的内廷副总管了。想到这里,急忙取来文房四宝,铺开红线信笺,给久别的母亲写起了信,禀告母亲,不久便接她老人家到京城来享福。信写好了,可又犹豫起来,自己刚刚回宫时间不长,现在就又想出去,太后她会答应吗?这……
阳春三月,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这日一大早,太阳就毫不吝啬地将光、热洒向人间,照得人暖烘烘的,人人都以为今天一定是个好天气。但日近正午时,忽然雾气四起,沙沙地下起了雨,天气亦骤寒,风声飒飒作响。正躺在床上悠闲品尝着碧螺春的慈禧太后听了,连忙下了床,推开窗了一看,下雨了,这简直太好了。别人都爱阳光灿烂,可慈禧太后不,在她看来,这样的天气只会使人懒散、意志消沉;她爱雨,因为雨能浇灭人心中狂躁不安的欲望,雨能给人以抚慰、柔情,更因为雨能使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因此每逢下雨,她都要出去游玩。今日当然也不例外,只见她大声喊道:
“小李子,小李子。”
李莲英听见,不知又发生了什么事,急忙跑了进来。
“快去准备一下,今天咱去御花园玩玩。”
“太后,外面正下着雨呢!”
“正因为下雨我才出去,不是给你说过吗,小雨初滴万绿如洗,景色之佳,以此为第一,难道你忘了?”
李莲英顿时恍然大悟,太后最爱雨中游,怎么今天自己竟给忘了,真是该死,连忙应了声又跑了出去。
烟雨迷濛中的御花园别是一番风景。那些刚刚绽开的花朵在雨水的洗涮下,更显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多么艳美,多么灵秀,慈禧太后看了,心情格外的舒畅,此时的她真是如醉如痴如梦如幻,任雨水浇在她的身上、头上。太监见了,赶紧为她撑开了伞,没想到竟落了番责备!
“多少回了,你们这些人呐,就不知道我好什么。”
“太后,奴才能不知道吗?雨中游走如沐春风。他们是怕您着了凉,万一把您淋病了,谁担待的起呀。”李莲英赶紧说道。
“春雨贵如油,先下牛毛无大雨,这些道理连小孩子都知道,你呀,糊涂。”
今天这是怎么啦,老说不到点子上,李莲英不由得对那些太监喊道:“还不快点躲开,别在两边碍手碍脚的添乱。”
看着雨中那些争奇斗艳的花朵,慈禧太后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候,只见她兴冲冲地走过去,摘了一朵花仔细地闻着,好香哪!忍不住又去摘,一朵,两朵……,不大会功夫,两只手就全捧满了花,于是转过身找李莲英,却看见李莲英呆立在雨中,雨水、泪水混杂着顺脸颊流下,急忙走过去问:
“小李子,怎么我说你两句就流起眼泪来了?”
“奴才怎敢生太后您的气,奴才只是看到这雨,不由得想到了家……。”
“有什么事吗?”
“昨日里奴才家里托人捎信说家乡遭了水灾,所以奴才……。”
“要紧吗?”
“奴才不大知晓,信里说挺严重的,死了不少人。奴才自小进宫,至今已十多年了,也没回过家里,如果太后您恩准的话,奴才想……想回去看看,顺便把母亲也接来。”
慈禧太后听了,长时间没说话。李莲英看到这种情形,急忙说:“太后需要奴才的话,奴才就不回去了,留下来服侍您老人家。”
“不,你回去。服侍了我这么多年,也难为你了,就回去看看吧。”
“可是慈安太后那……。”对于安德海的死,李莲英至今心有余悸,于是又说。
“你只管大摇大摆的去,大摇大摆的归!我倒要看看,他们哪个再敢像对小安子那样动你一根毫毛!”
李莲英刚回宫时间不长,说心里话。慈禧太后还真不想放他走。因为李莲英一走,就没有人能象他那样服侍自己了。
不过一想到慈安太后、恭亲王,她就来气。那次安德海私自出宫,结果让山东巡抚丁宝祯在慈安太后、恭亲王旨意下给处死了。慈禧太后虽说最后妥协了,可骨子里却把这二人恨的要死。这次李莲英一提要离宫返乡,她就马上想到了这事,她要报复,她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所以就爽快地答应了李莲英。
得了慈禧太后的恩准,李莲英回屋后马上拿出那封写好的信,看看没有什么疏露,这才叠好装入大红信封内,交与李三顺说道:“你马上骑快马出发,将此信交与我母亲,记着快去快回。”
打发走李三顺,李莲英就吩咐几个徒弟给自己筹措回家事宜。几天功夫,就备好了名贵的大叶蟒、多罗麻、优质棉纱、江绸等数百卷以及貂皮、水獭皮等东西。这些东西,除了慈禧太后赏赐的以外,多半是他依仗权势贪污受贿所得。为了显示自己的极权与富贵,他还特别准备了只有太后、皇上才吃得到的京白米以及猴头、燕窝等东西,足足装了四大马车。
这日里,李莲英穿戴一新,正吆喝着准备出发,忽然慈禧太后又派人来了。这又有什么事呀,我这已经准备出发了,可别又不让我走了。一听才放了心,原来慈禧太后又特意赐给他两匹御马,一挂一百单八颗的碧玉朝珠。这碧玉朝珠,只有那些二品以上的大臣才能佩戴,李莲英看了,赶紧叩头谢恩,旋即骑上那御赐的高头大红马,带着一大群太监、使女,押着四辆大车,浩浩荡荡地离开了京城。
一出京城,李莲英便让人扯起了大旗,旗上用隶书写着八个大字:“大清内廷副总管李”!在春风吹拂之下,旗子呼呼作响,好不威风。田野里一片绿油油的景色,道旁的树木也已长出了绿叶,几只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好象在告诉人们“春来了!春来了!”骑在那御赐红马上的李莲英更是神采奕奕,整天呆在宫里,没想到外面的景色竟是这么美,空气如此新鲜,禁不住深深吸了几口,好清新呀!
“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