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希幸依旧照常每天都给谢默东的微博留言。
谢默东几乎每天都会在微博上分享一首歌,有时是他自己的作品,有时是经典老歌,有时是极度冷门的小众歌曲。
只要他发了歌,李希幸就去听,听完了之后就写乐评。以前她的乐评会从方方面面来分析,最近她就只分析作品的编曲。自从和谢默东聊过之后,她对编曲的看法有了很多新的层次和认知,短短四五分钟的一首歌,光编曲她就能写出千字长评来。每回写完乐评,她就相当于重新整理了一遍自己的知识体系,收获不小。
前段时间她的微博被公司控制,因此有一段时间谢默东分享的作品她都没有听过。如今一有空,也将之前拉下的全都补上了。
她的留言,谢默东大多时候还是不理会的,偶尔会回复她,回复她的内容都是指出她乐评的不合理处和错漏时。一旦谢默东回复她,讨论结束之后,她都会厚颜无耻地再次发出请求。
“默东老师,能请您帮我帮我编曲吗?”
谢默东也一次都没有回复过她的这个问题。
普通人被这样婉拒了一次两次,也该识趣了,至多事不过三。然而李希幸的脸皮厚得够可以,她六次七次八次重复她的请求,只要谢默东没有把她拉黑,她就只当是她的请求谢默东没有看到。于是她重复重复再重复,然后被无视无视再无视。
=====
周六的大清早,李希幸起床后正刷着牙,忽然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
她盯着来电看了数秒,考虑是否应该掐断这通电话。然而鬼使神差地,她还是吐掉了嘴里的泡沫,按下了接听键。
“您好,哪位?”
“谢默东。”
“”
李希幸听过谢默东几乎所有的采访,在谢默东开口说第一个“谢”字——不,在谢默东发出第一个气音的时候,她就已经认出这个声音了。
她抓着手机,愣了整整五秒钟的时间,然后用一种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淡定的语气说:“默东老师,您好。”
“我现在在a录音棚,”谢默东说,“如果你有空,现在过来一趟,我们当面聊聊。”
李希幸:“”
公司的领导好像让她今天去公司开会来着。
“半小时!”她说,“半小时后到!”
——开会这种事情,见鬼去吧!
一挂电话,她头发也没梳,早饭也没吃,抓起一顶鸭舌帽往头上一扣,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奔出了家门。
a录音棚距离李希幸的住处大约八公里,她心算了一下把车开出停车场的时间,果断放弃,冲上马路拦了辆的士就走。城市交通拥堵,司机开到半路被堵在了路中央,前面排队的车辆一眼望不到尽头,红灯上的倒数计时从一百二十秒开始,还不知要等待多少个绿灯才能行驶出拥堵路段。
李希幸再次果断付钱下车,路边刷了一辆共享单车就走。
一路疾驰,耳边时不时传来路人的惊呼。
“我靠!那个人是不是电视明星?”
“怎么可能?你看错了吧!”
“我的妈!那个妹子长得好像李希幸!”
“哪里哪里?!”
到达录音棚,李希幸锁好车低头一看表:从她挂掉电话到现在,刚好二十九分钟。
她在门口花了一分钟的时间调整呼吸,然后走进了录音棚。
谢默东果然已经在里面等着她了。
谢默东虽然成就极大,年纪却不算很大。他成名极早,二十岁的时候刚一出道就轰动音乐圈,被人誉为“音乐鬼才”。如今纵横乐坛十几年,也就三十来岁。他的生活作息一向很好,没事就喝喝茶弹弹琴,到山里住上几月找寻灵感,跟古时候的居士似的,他一身儒雅气息,眼里透着精气神,光看他的精神状态,比二十几的年轻人还好不少。
“默东老师,您好,很高兴见到您。”
李希幸在打量谢默东,谢默东也在打量李希幸。
小姑娘二十出头,一脸朝气,却有着跟年纪不符的成熟和淡定。谢默东倒不是自大,但他对自己在音乐圈的地位还是有比较实际的了解的。一般做音乐的人,就算是红破天际的天王天后,第一次跟他见面都会很激动。倒不是说他有多值得别人崇拜,但就算是出于爱才之心,人也会发自内心地感到开心和亢奋。
比如说,他现在见到了李希幸,就觉得很高兴。
然而李希幸一脸淡然的微笑,居然比他还沉稳。
谢默东赞扬道:“小姑娘,很大气啊。”
“不是不是。”李希幸依旧保持微笑,伸出双手,要和谢默东握手,“老师,我这是在装逼。”
——明明内心已经山呼海啸,但是表面却如冰山一般巍然不动。这是母胎自带的装逼神技。还不是主动开启的,而是被动触发的那种。
谢默东下意识地伸手,跟她握手。
他握到了一只微微发抖的、掌心里全是汗水的手。
愣了数秒后,谢默东开怀大笑!
第十八章()
晚上,朱筱桐终于做完了一整套以李希幸为主题的挂历,发到群共享里。
刚上传完,她就收到了李希幸发来的私聊消息。她打开一看,李希幸发来的是一首歌曲demo,歌名是翅膀——她记得李希幸之前已经给她发过这首歌了。
她不明所以,打开播放器播放翅膀。
前奏一起,朱筱桐就立刻发现这首歌和之前听的时候不一样了。之前李希幸给她发的歌都是自弹自唱的,但是现在这首歌,已经经过了重新的、完整的编曲,听起来风格更成熟了。
原本她第一次听的时候,翅膀这首歌已经是非常动人的了,但其实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譬如有的地方歌词是很感人的,但在听歌的时候她的情绪却并没有被顺利推上高地。可因为瑕不掩瑜,而且朱筱桐不是专业的音乐人,她也说不出子丑寅卯来,所以什么意见都没有发表。如今再听一遍,她明显地发现这首歌比之前更有特色了。到了歌曲的高|潮部分,旋律、歌词以及李希幸那独特的复又磁性的嗓音,把这首歌演绎出了一种独特的韵味,简直动人极了。在旋律和歌声的撩拨下,她竟忍不住鼻酸,有落泪的冲动。
朱筱桐听完之后,忙给李希幸回消息:“这是?”
李希幸问她:“好听吗?”
“好听!”朱筱桐第一次觉得自己竟然那么词穷,“太好听了,真的!”
李希幸给她发了个笑脸。
“你自己又加工过了?”朱筱桐问她。
“不是。”李希幸说,“我找了谢默东老师帮我编曲。”
朱筱桐发了一连串的“!!!!!”过去。
朱筱桐虽然对音乐不是特别了解,她很难从专业的角度说出谢默东的才华到底有多出众,但是作为一个职业粉丝,她非常清楚“谢默东”三个字对与吃瓜路人来说意味着什么——高破天际的逼格!!!
所谓的逼格,就是电影圈的奥斯卡,是代言界的香奈儿,是杂志界的vogue。逼格这玩意儿无法用酬金来计算,甚至它非但不赚钱,有时候还要往里贴钱——有多少演员为了能拍一部有得奖希望的电影,一分钱片酬不收,为了凑上档期还推掉了许多赚钱的活动。
然而逼格这东西,所带来的收益是机遇与成长,是未来更大的发展平台。
“你怎么搭上谢默东老师的?!应该是你自己搞定的吧?!我不相信你们那破公司有这个能耐啊!!真的可以啊你!!”朱筱桐激动发了一连串的感叹号。
她一边给李希幸发消息,一边打开搜索引擎,在搜索栏输入“谢默东”三个字。越看越激动:谢默东参与创作的作品,几乎曲曲耳熟能详,全是传唱度极高又斩获无数奖项的金曲。李希幸能跟谢默东合作,就算最后没能成就经典,但在这个过程中李希幸也必然能够收获颇丰。她简直为李希幸而骄傲!
隔着屏幕,李希幸仿佛都能看见朱筱桐为她开心的样子。她笑着想了一会儿,对她是怎么搭上谢默东老师这个问题,她用了八个字来概括——
“死皮赖脸,软磨硬泡。”
朱筱桐失笑,给她发过去一连串竖大拇指的表情。
选秀出身的歌手和传统歌手不同的是,大多数选秀出身的人在参加比赛之前都是素人,因为选秀节目让他们迅速获得了很高的知名度,但却缺乏圈中的人脉。因为他们本身除了人气之外并无其他任何的资源可言,所以签约之后,公司愿意给他们什么待遇,他们也就只能受着什么待遇。他们没有权力指定什么样的团队来帮他们打造作品,甚至没有权力决定自己要走什么样的路线。
然而李希幸不同。她从来就没有任人摆布的打算。
她年轻又刚刚出道,和其他选秀选手一样,她在圈中也没有什么人脉可言。但她有两样杀伤力极强的武器——
才华和诚意。
就凭这两样武器,她能拿下朱筱桐,她能攻克谢默东,她也一定会有不可限量的未来。
“他听了我所有的作品,他答应帮我新专辑里的三首歌编曲。”李希幸告诉朱筱桐。
“三首!!!”如果李希幸在她面前的话,朱筱桐一定会激动地冲上去狠狠抱住她转几圈。
谢默东老师愿意给李希幸编曲,就说明他肯定了李希幸的才华。一张专辑十首歌,谢默东老师愿意承担三首的编曲工作,说明他大大地肯定了李希幸的才华!
那天李希幸和谢默东在录音棚见面之后,他们聊了几乎一整天的时间。
一个好的音乐人,倘若为别的歌手创作,他必须要先了解这个歌手本人,然后因材施教,而绝不是想当然地创作。
作曲者就像是作家,写出一本。而编曲者,则是编导,将这本改编成剧本,最后以另一种形式将作品展现出来。作曲者奠定了一首歌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