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我的?嘿嘿”老洪接过野鸡居然蹬着凳子放进房梁挂着的木筐里了,“正好留着过年吃。”
叶爹撇撇嘴,“你们大队过年不杀年猪啊。”
“杀啊,猪是不小,人也多啊,一家能分两斤不错了,你过来又想做啥了?”老洪知道叶老二找他没别的事。
“给我做四个小杯子,当牙缸子。”今天早上刷牙居然用的是他那个铁缸子,心疼坏了。
老洪摇头,“越小的玩意越不好做,你去买两个小陶罐得了。”
叶爹一想也是,“我开春盖房子了,做点家具,做两个小床,三个衣柜、两张书桌和配套的椅子,四个木箱子,两个梳妆台,一张长方形饭桌子暂时就这些,随时想到啥再告诉你。”
老洪啧啧出声,“你这做派,就是地主老财啊,在哪发财了?”
叶爹得意的哼了声,“你这没希望,谁让你没个好媳妇,还有两个打狼的大舅子。”
“黑牛屯那真打到狼了?听你这口气,不止一个吧。”一个四十来岁的老光棍也忍不住八卦。
叶爹向他挑挑眉,“问这个干嘛,你看我大舅子给我的野鸡,我给送你了,够意思不?”
老洪知道叶老二这是不想说了,不过他对猜测很是肯定,对妹夫这么大方,肯定没少赚啊,“够意思!”
“别的家具就用松木就成,我到时候给你找木头,就是我闺女那屋的家具,你给琢磨琢磨,弄点好木头。到时候我再给你整个兔子。”说完不自觉的开始唠叨,“我大舅家两个男孩,二舅家还没孩子,对我这小闺女儿比自家孩子还喜爱,小闺女的家具是他们专门出钱的。”
林大舅二舅等于专业背锅侠。
老洪仿佛知道了什么秘密,“放心,以前咱这可有大地主来着,后来被打到了,人很多都没了,可家具啥的还在,就是很多被砸了缺胳膊少腿的,我知道咱这的收购站里就有,路子我都搭好了,回头你再给我俩野鸡,木料钱就不用出了。”
叶爹高兴的拍拍他,“老哥,这事弟弟就拜托你了,过两天把野鸡给你送来,钱你算算多少,我把定金付了。”
叶爹心知肚明,给了钱人家才会动手,也会更上心。
第49章 包豆包()
第四十九章
过年家里穷不穷都要收拾房子的;木屋小也有小的好处;好收拾;叶冰娘手脚麻利加上两个帮忙半天就完事了。
被褥什么的都是搬家那会洗的;现在倒也不用了,大冬天洗被子实在太麻烦了;不但要烧水,就是洗干净了晒在外面也要冻冰的,好久才能干。
还有一些棉袄,两三年都不洗的;不是不脏,是棉花洗过之后就不那么保暖了,追根究底还是穷闹的。
不过叶家现在新做的棉袄都是可以把外罩拆下来的(这样费布),这样勤洗一洗也没什么问题了。
家里干的热火朝天,叶爹在外头也没闲着;和老洪商量价呢。
木料自己出,好木料两只野鸡搞定;他们只需要出点手工费;不过这次要打的家具有些多,所以即使只有手工费也不少。
费用一共是22块,叶爹给了五块定金;还掏了包大前门香烟。
这个大前门算的上上档次的好烟了,三毛六一盒。
现在农村人抽烟抽的都是烟丝;自己卷烟抽。
趁热打铁;叶爹之后又拿了个野鸡去了邹老头那。
“你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说吧啥事!”邹老头对于野鸡的喜爱溢于言表。
叶爹撇嘴,有了野鸡这态度就好了。
平时眼睛不是眼睛的,他家现在虽然有个牛叉的小猎户,也抵不住这么多人惦记啊。
叶爹本来就是求人的,所以将闺女的要求一说,“您说这房子怎么建呢?还有这洗澡的地方?”
对于小闺女的要求,叶爹记得非常清楚。
“这有啥难的,还是东西屋结构就成,把灶坑锅台移后面去。”邹老头害怕叶爹听不明白,还拿小棍画了个在地上画了个图。
其实就是把两个屋子变成了四个屋子,每两个屋子是前后结构,以前一进门就是锅台,现在把锅台灶坑移到后面小屋去。
走廊空出来,放个长椅,来个客人也能接待。
“如果觉得走廊太空浪费地方,可以把这后半段截成个小屋,当成一个小仓房,或者放张床夏天用来睡觉都不错,有过堂风凉快。”邹老头用小木棍在后面两个厨房门的地方划了一条线,这样走廊的后半段和墙就成了一个小房子。
“至于你想要的洗澡的地方可以放在这两个厨房,建议放东屋厨房,因为西屋会变成两个屋子,西屋厨房里的灶坑要给两个半铺炕供暖,得在中间。”邹老头将西屋一分为二,“你也知道咱这儿天冷得快,天冷的时候多,所以想洗澡的话就得放暖和点的地。”
叶爹点头,这老头子真不是个简单的,说的还明白,这只鸡没白送。
“看你这样也是不缺钱的主,所幸再修个仓房,放点东西也方便。”他是去过叶家的人,从一些小细节能看出来这家里根本就不缺钱。
不过他最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现在两个人处的不错,他才会开口的,“放在东边就很合适。”
叶爹认真的开始看图,想把这图纸记下来。
邹老头拍拍屁股站了起来,“我给你画下来,哪个屋都给你标记出来,到时候你也好和那些建房子的师傅们说清楚。”
叶爹更高兴了,“等我房子弄好了,找你去吃暖房饭。”
邹老头摆手,“还不如再给我个野鸡呢。”自己吃多消停。
换来叶爹的一个大白眼,爱吃鸡的馋老头。
拿着建房图纸,叶爹还想去大舅子那显摆显摆,可是打怵过桥,只能遗憾的交给媳妇,让她明天送去给大舅子们长长见识。
“明天准备熬豆馅呢,要包豆包。”叶冰娘还能不了解老公的幼稚。
包豆包是这边的传统,以前日子不好没办法,现在条件好了,家家都要做点的。
先把红豆挑一遍,把坏的扁的都挑出来,洗干净之后用凉水侵泡一晚上,放锅里煮,煮好后往里放些糖搓成小圆球,这馅料就做成了。
这豆却可分为三六九等,好过的人家用上好的粘面和富强粉做皮,条件不好的越往里添杂面和苞米面。
叶家当然是条件不错那挂的,叶冰娘不但糖没少放,也没往里头掺苞米面。
这边蒸豆包还有讲究,豆包底下要垫着紫苏叶。
这些紫苏叶是叶冰娘9月份的时候采下来晾干的,现在只要用温水泡一泡就能用了。
用紫苏叶垫底蒸豆包,不但味道特殊,好像还有一些医疗作用。
具体的她们也说不清,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规矩。
“好啊,等我和你一块包,我包的豆包可紧实了,吃着更黏糊。”叶爹自豪的道。
叶小哥哥也要帮忙,叶冰也有些兴趣,前两年没分家的时候吃的豆包也就那样,就是加了馅的玉米饼,今年她家条件不错,应该弄的更好吃吧。
第二天上午,一家四口在炕上包起了豆包,人多干活快,一锅的豆包四个人玩似的就包好了。
叶爹指着几个,“这几个肯定是儿子包的。”主要是露馅了,豆包都弄到皮上了。
这几个是叶小哥哥开头的作品,很快熟练了就包的很好了,一双小手搓圆(团豆包)很麻利。
叶小哥哥有些不好意思,“这几个我自己吃。”
“我给你们做个好玩的。”叶爹拿了个紫苏叶撕开,撕的细细小小的,然后往豆包上贴。
两个小眼睛,一个月亮嘴,就成了个小人脸。
叶冰挑挑眉,这个简单,她拿起个豆包,双手捏捏,拿着小手指头挑挑,然后学着她爹拿了两个紫苏叶。
叶小哥哥不知道什么时候凑上来的,“哇哇,这是刺猬对不对?浑身都是刺。”妹妹和他讲过的,他记得呢。
叶爹看看女儿的作品,再看看他的,好想藏起来。
“嗷嗷嗷”强调存在感的朱白。
叶小哥哥回头看了眼朱白,眼睛一转,“妹妹,你再做个朱白吧。”
叶冰也转头看看朱白,正仰着脑袋盯着她们呢,遂点头,这个又不难。
之后又捏了兔子和狗
“好了好了,要上锅了。”叶冰娘可不让他们在玩了,全赶跑。
“妹妹,我们去用香皂洗手。”叶小哥哥拉着妹妹走了。
有了香皂,叶小哥哥已经爱上洗手了。
“你去把给爹娘的过年礼送过去,还有几天过年了,今年年猪咋杀的这么晚啊。”叶冰娘盖上锅盖,和在烧火的老公说话。
“明天就去送。”他是打算先给队长送两包大前门(香烟)的,县官不如现管,队长给他家划的自留地比别人多不少,今年他家牲畜多粪多,好好上肥,明年的收成肯定不赖。
他现在是当家人了,不能像以前那样可以躲懒了,也得交好一些人,这样出事了才能有人帮忙。
虽然这样有些功利,也是没办法的事。
“估计今年糠啥的多吧,想晚杀两天让猪多长两斤。”这是叶爹瞎猜的。
没想到还真是这么回事。
叶冰娘一听就知道他瞎说,还斜了他一眼。
叶冰爹拿着兔子(野鸡最近用的比较多)和一斤槽子糕和半斤江米条(大概数)去了老家那边。
路上遇到人他就会停下来打个招呼说几句话,然后这话就会转到手上带的礼上去。
所以等他进了屋,半个大队都知道他大方了,拿了那些好东西给爹娘,可见是个孝顺的,当然也有其他的说法
“他哪敢不拿啊,这些说不定就是叶老婆子指定要的,上次我可是看到她拽着老二要养老钱,谁不知道老二家开春起房子还要借钱呢,要是疼儿子的哪能还要钱,不得掏空自己给儿子啊”
“老二是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