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宫妃媚乱:江山依旧-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茫茫的雪地间,两个人的身影一前一后,越走越远,可他们之间的距离却越走远近。

    慕飘羽始终离她两步之遥,便已再无法越池一步。

    夏澜玥仿若能感受到怀中那封诏书的温度,她的心有着对夙宸满满的愧疚,可她丝毫不后悔。

    这一生,她已是夙宸的妻子,是天佑的母亲,她便不能嫁给慕飘羽。

    所以她擅自保留下这封诏书,将它当作一个秘密,永远。

    ………………………………………………

    太后与皇上的相继离去,整个皇宫内笼罩着一片浓浓的哀伤气息,白幡依旧在宫中四处悬挂飘荡,宫人皆是素面白衣,而魏齐两国的战事依旧连绵。好在夙锦叛乱未果,也稳定了前线的军心,气势稍微振奋了许多,但皇上驾崩的消息让将士们陷入了浓浓的悲伤中,接二连三的败仗让宫中再次陷入一片焦虑中。

    如今前线大军已被齐军逼退了一百里,齐军人虽只有三十万,却好似越挫越勇,人数有四十万的魏军非但没有发挥上人数的优势,反倒是接连失利,几场战役下来损兵折将八万,齐军只损三万。

    气势上输了齐国一大截,李奉言想过要撤退,但无奈齐军穷追不舍,而他也不甘心,第一回领兵打仗,在人数上绝对占优势的情况下却落得个落荒而逃的笑名,这今后让他如何在朝中立足。想到这里,他便开始与齐军僵持不下,接连吃了败仗。

第223章 江山定,慕飘羽之忠(4)() 
朝中多数大臣有微词,纷纷想着让慕飘羽领兵前去支援,奈何如今新帝悬而未决,无人可以决断政事。

    前几日宫中已为夙宸葬入帝陵,才入葬,陈秉义便迫不及待的召集文武百官以及诸位育有皇子的妃嫔携皇子一同入朝,商议新帝之事。

    此时正值黄昏,殿内已燃起烛火,百官分立两侧,诸位皇子皆倚在自己的母亲怀中,如今的大皇子九岁,二皇子七岁,太子与三皇子同龄只有一岁,五皇子与六皇子尚在襁褓之中。他们皆是幼子,丝毫不明白如今的他们即将面临的将是何种场面。

    “如今唯有端妃之子年长,最有资历继承皇位,我想,就择个吉日登基吧。”陈秉义一副早已决策好的模样,悠然自得的说出自己的决定,他是端妃的姨夫,自然乐见端妃的孩子继承皇位,这对郑家,对他都是再好不过了。

    “看来陈大人已谋划好了,那我就恭祝大皇子荣登皇位,成为魏国新君。”慕飘羽的话脱口而出,还没让郑端妃与陈秉义反应过来,只见他从怀中取出一枚印鉴,这是大司马大将军的印鉴,双手奉于郑端妃:“微臣如今也算功德圆满,愿辞官归隐,永不理会这江山纷乱。”

    郑端妃与陈秉义相互对望一眼,未料到他会有此举,一时间有些捉摸不透其深意,便未发话。

    倒是在场大半官员见此情景,即刻跪地齐声道:“臣愿追随大司马大将军一同辞官。”

    一直稳坐在椅上的郑端妃见此情景即刻起身,怒道:“你们这是要做甚么,逼宫吗?”

    吏部侍郎冷笑道:“这魏国的江山是慕将军平定的,这半壁江山亦是慕将军守下的,如今李奉言率领大军在前线抗敌,连连吃败仗,只怕是再打个半年就要全军覆没了。”

    廷尉即刻附和道:“说的极是,这魏国若是少了慕将军,只怕是名存实亡,我们这些官员不如早早辞官了去,以免见到魏国没落。”

    “好呀,你们都要辞官,那本宫便准了你们!本宫就不信,少了一个慕飘羽,少了你们这些吃里扒外的东西,魏国就会灭亡!”郑端妃的字字句句响彻殿内,反倒是陈秉义许久都未发话。

    张角的额上一阵冷汗,赔着笑道:“慕将军何须如此,有话好说嘛。”

    慕飘羽依旧不依不饶,一副坚定的表情,似已铁了心要辞官,而他身后追随着的官员也毫不退让。

    “我知道慕将军你能征善战,手中握有十余万的精兵良将,此刻你便是要谋反夺取这皇位也是轻而易举的。你未有异心,只因不愿背负这谋逆的罪名,也想魏国的江山依旧繁荣昌盛,可你在此时辞官了去,还带着这样大一批官员走,你是存心想要看着魏国覆灭吗?你对的起先帝的在天之灵吗!”陈秉义终是起身,放下身段,软言规劝着。

    慕飘羽看着陈秉义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嘴角泛起冷笑:“陈大人说的好,先帝临终前留下的遗诏是要立太子夙天佑为皇,你却背道而驰,偏要立大皇子,你又何尝对的起先帝的在天之灵呢?”

第224章 江山定,慕飘羽之忠(4)() 
朝中多数大臣有微词,纷纷想着让慕飘羽领兵前去支援,奈何如今新帝悬而未决,无人可以决断政事。

    前几日宫中已为夙宸葬入帝陵,才入葬,陈秉义便迫不及待的召集文武百官以及诸位育有皇子的妃嫔携皇子一同入朝,商议新帝之事。

    此时正值黄昏,殿内已燃起烛火,百官分立两侧,诸位皇子皆倚在自己的母亲怀中,如今的大皇子九岁,二皇子七岁,太子与三皇子同龄只有一岁,五皇子与六皇子尚在襁褓之中。他们皆是幼子,丝毫不明白如今的他们即将面临的将是何种场面。

    “如今唯有端妃之子年长,最有资历继承皇位,我想,就择个吉日登基吧。”陈秉义一副早已决策好的模样,悠然自得的说出自己的决定,他是端妃的姨夫,自然乐见端妃的孩子继承皇位,这对郑家,对他都是再好不过了。

    “看来陈大人已谋划好了,那我就恭祝大皇子荣登皇位,成为魏国新君。”慕飘羽的话脱口而出,还没让郑端妃与陈秉义反应过来,只见他从怀中取出一枚印鉴,这是大司马大将军的印鉴,双手奉于郑端妃:“微臣如今也算功德圆满,愿辞官归隐,永不理会这江山纷乱。”

    郑端妃与陈秉义相互对望一眼,未料到他会有此举,一时间有些捉摸不透其深意,便未发话。

    倒是在场大半官员见此情景,即刻跪地齐声道:“臣愿追随大司马大将军一同辞官。”

    一直稳坐在椅上的郑端妃见此情景即刻起身,怒道:“你们这是要做甚么,逼宫吗?”

    吏部侍郎冷笑道:“这魏国的江山是慕将军平定的,这半壁江山亦是慕将军守下的,如今李奉言率领大军在前线抗敌,连连吃败仗,只怕是再打个半年就要全军覆没了。”

    廷尉即刻附和道:“说的极是,这魏国若是少了慕将军,只怕是名存实亡,我们这些官员不如早早辞官了去,以免见到魏国没落。”

    “好呀,你们都要辞官,那本宫便准了你们!本宫就不信,少了一个慕飘羽,少了你们这些吃里扒外的东西,魏国就会灭亡!”郑端妃的字字句句响彻殿内,反倒是陈秉义许久都未发话。

    张角的额上一阵冷汗,赔着笑道:“慕将军何须如此,有话好说嘛。”

    慕飘羽依旧不依不饶,一副坚定的表情,似已铁了心要辞官,而他身后追随着的官员也毫不退让。

    “我知道慕将军你能征善战,手中握有十余万的精兵良将,此刻你便是要谋反夺取这皇位也是轻而易举的。你未有异心,只因不愿背负这谋逆的罪名,也想魏国的江山依旧繁荣昌盛,可你在此时辞官了去,还带着这样大一批官员走,你是存心想要看着魏国覆灭吗?你对的起先帝的在天之灵吗!”陈秉义终是起身,放下身段,软言规劝着。

    慕飘羽看着陈秉义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嘴角泛起冷笑:“陈大人说的好,先帝临终前留下的遗诏是要立太子夙天佑为皇,你却背道而驰,偏要立大皇子,你又何尝对的起先帝的在天之灵呢?”

第225章 江山定,慕飘羽之忠(5)() 
陈秉义脸上涨红一片:“我也是为了大局着想,皇后是燕国人,她的儿子便有着燕国的血统,如此便没有资格继承皇位,天下百姓与文武百官都不会心服!”

    慕飘羽直了直身子,转身看着一旁静坐的夏澜玥,她的怀中正拥着还不懂事的夙天佑。

    “你又如何知道天下百姓不会心服?多年前,魏国侵占燕国,燕国多少无辜百姓流离失所,血流成河,这一直是燕国人心中的恨。即便这么多年过去了,虽魏国统治了燕国,可依旧是内乱不止,若是如今有着燕国血统的夙天佑成为了魏国的新君,这样便会让那些燕国余孽心服,魏国与燕国才能真正统一,终止内乱。”

    慕飘羽的字字句句说的在理,在场百官皆是连连点头,深表同意,倒是陈秉义的脸色更加难看。

    “陈大人你还说,满朝文武百官不会心服,那我倒要反问你一句,到底是百官不服,还是你不服?”慕飘羽咄咄逼人的将矛头指向陈秉义。

    还未等陈秉义开口,慕飘羽身后一众请辞的大臣皆齐声道:“微臣心服——!”声声撼动朝堂,逼得陈秉义与一小众人无话可说。

    夏澜玥看着眼前的情景,终是缓缓站起身,搂着夙天佑走至朝堂正中央,低声道:“本宫不愿争这皇位,但皇上临终托付,要本宫将天佑辅佐为一代圣君,本宫不能有负皇上所托。”

    “好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皇上临终前只见了你一人,谁都不知里边发生了何事,自然一切都任由你说!”郑端妃满心怒火,直指夏澜玥:“所有将士都在场,亲耳听见夙锦将你细作的身份暴露,你有何脸面登上太后之位!”

    “端妃,先帝都不曾计较皇后的身份,便也轮不到你来质疑!”慕飘羽厉声打断她的话,缓步上前,一把将夏澜玥手中的孩子抱过,大步朝龙椅上迈去。

    张角见此情景,大声喝止:“慕飘羽,休得放肆!”

    慕飘羽置若罔闻,径步走至龙椅,便将夙天佑放至龙椅上,对着满朝文武道:“夙天佑便是魏国的新君,而我会带着慕家军平定齐国之乱,守护魏国的百年江山!”

    字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