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印象洗脑术-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马来西亚的青蛙,看到苍蝇飞过时,会想:「妈的,这麽瘦的苍蝇!我不要!」(注:马来西亚的人民因常年受政府的「保护」,加上我们的经济还不曾跌到谷底,所以不见棺材不流泪。这里的服务态度还没「先致死地而後复生」,所以这里的计程车行业有四个创举:一,可以自已开价,不依计程表;二,计程车司机还会进行「面试」审核客户,若不想去你要求的地方,他会跟你说:「不去!不去!」三,如果当面威胁司机说要打电话去投诉他,他很无赖的说:「随便!」四,大部份的投诉部门其实都是公关部,他们最擅长应酬指责。)这位激励讲师的目的是想借中国的竞争力,来唤醒我国听众的竞争态度。
  「对比式激励」的特效是:当你在比较着两个相反的东西,资讯「的清晰感就会很强,(下几篇我们会解释为甚麽人类的头脑对这种对比会有清晰感)你的听众会很快的就有明明白白的感觉。
   权谋法则人类有「明白」的欲望,而「对比式」的沟通就能够满足这个欲望。
  一个威风的对比式激励我们也曾经在马来西亚一家书局做签书会时,分享了以下「对比式激励」的讯息:
  马来西亚人在八十年代一年只读两页的书,2000年後,我们的阅读率是一年两本,百分之四十八的马来西亚人一年还读不上一本书;台湾人一个月读两本以上,日本人则一个月读近四本。日本人和马来西亚人对比起来的话,马来西亚人每读一本书,日本人就读了二十四本,我们的竞争力何在?
  然後,我也告诉听众我在美国逛书店时,见过一对情侣讨论着他们要买哪一本书来渡过他们的周末。美国的情侣或夫妻,在约会时大家一齐看书,每人看一本不同的书,然後齐齐论书是很普通的。
  我也分享我在加拿大时,曾经在一间佛庙认识了一位光头洋妞(不是尼姑),後来才知道原来她的职业是在酒吧跳脱衣舞,她不单看很多书,她还着手写书,而且不是讲讲而已,我还看过她部份的稿件。
   同时又提到拳王泰森因强奸入狱,他虽只有小学六年级的教育水平,但却因祸得福在狱中发现了阅读的乐趣。他不但读文学巨着,如海明威和托尔斯泰的经典,还边查字典边读毛泽东、成吉思汗、马克思等着作。然而,让他受益最深的是意大利十五世纪的权谋大师马基维利(Machiavelli)的《君王论》和中国人的《孙子兵法》。
  我们还说在报章上读过,巴西最大的黑帮老大,在踢人进黑社会时,竟然例出一张阅读清单,要求入会者阅读。他要下属是个会思考的人,要他们读哲学家尼釆的着作,当然少不了还有《君王论》及《孙子兵法》。
  基本上我们在签书会上所带出的讯息是:「你看!在一个社会中,就连跳脱衣舞的,坐牢的,和黑社会,都阅读得很多书的话,这种社会才叫做智慧型社会。」我们的理念是:「这是签书会,就用这些资讯来让本地人知道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们也是用着好处和坏处的对比,告诉人不阅读的「坏处」和阅读的「好处」。那一次是我们讲得最爽、最痛快的一次,因为我们连珠炮般的抛出一个又一个「威风」的资讯。
  但是那一次的签书会,销书量竟然是最差的一次。
  到底我们做错了甚麽?
   我有上帝的怪习惯客户的真假感恩上一篇我提到我和一位销售激励讲师朋友出来喝酒,他是一位遵循「对比式激励」的讲师,常以最煽情的影射和明示的方式来「骂」醒马来西亚的听众。他还跟我说当他办免费说明会时,他注意到听众被激励(骂)到有很大的省悟,很多还在讲座过後前来跟他握手道谢。
  我一听到听众上来跟他握手道谢,据我做演讲销售多年的经验,我就知道有问题了‥‥我问他:「之後报名人数怎样?」他身体前倾的说:「这就是我想大家拿出来讨论讨论的事情。我的演讲应该是触动了这些观众,但肯付费报名参加我的正式课程的人数却不太理想。到底这是甚麽理由?」我相信他,因为我见识过他的演讲功力,台下观众的情绪和现场的气氛都被他炒得大热。当他揶揄马来西亚人的竞争力时,听众们也忍不住大笑,因为大家都已经见识过了。
  我跟这位朋友说:「听众给了钱、上完了课後,才上来跟讲师握手道谢是好事,这叫『客户感恩现象』;但,如果我办一个免费的讲 座会来推销我的课程,过後听众上来握手,就是凶相了,因为我知道这个跟我握手的人,有百分之九十的机会是不想报名上课的;如果有很多人来跟我握手的话,我心里面就会大骂了。」朋友迷惑的问:「为甚麽会这样?」权谋法则做销售的人,要得到「客户感恩现象」,而不是「准客户感恩现象」。
  我答:「在推介讲座会後上来握手的,他不是纯正的感恩,而是『亏欠感』;他觉得他受了益,但又还不至於推动到他想付钱投资,所以才很下意识的上来做做感恩动作,让你知道他不是那些受益後,就拍拍屁股扬长而去的人。」(他所面对到的问题,其实和我们签书会成绩最差一次的经验是「换汤不换药」的。)那一天我们签书会的成绩虽然不理想,但也不以为意,直到有一天,有两个人连续对我做「对比式激励」,我才领悟到原来「对比式激励」有反效果。
   我认为你讲得有道理,因为我本来就已经「做到」有一次我在一个演讲大会中听到两个讲师都用这种「对比式激励」演讲,一位就是我刚刚才提过的朋友,他讲中国对比马来西亚的竞争力;另一位讲师的讲题是《学校教不到的成功法则》,以「学校教育」来对比「市场教育」。
  权谋法则很多人喜欢用「对比式激励」,因为它的优点是,听众很快分得出甚麽是对,甚麽是错。
  两个老师都把他们的对比式内容设计得很精彩,但因为我连续暴露於两个「对比式激励」之下,因此马上看到当中的危险。
  听第一位讲师做竞争力对比时,我很认同;轮到另一讲师对比学校教育的漏洞和市场教育的实用性时,我也很认同,但是,就在那一刻,我警觉到:「是不是因为我本来就已经觉得马来西亚人没竞争力,我本来就觉得学校教育只会制造更多的机器人,所以才听得很爽?」(按:以我们的创意和才华,充分的占了马来西亚其他同行同业人的便宜;江老师大学还未读完,而李老师在中三就辍学了。简而言之,我们是「做到」了这两位讲师所说的。)我是否只是利用这两个对比来再度肯定自己的「做到」(看法)是对的?」 上帝的空虚如果我只是寻求外在资讯来肯定自己的信念是对的,我不就跟上帝一样吗?
  圣经里上帝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惯,理论上祂是创造了宇宙万物的无上之神,不过祂还要制造出人类来赞美祂,来肯定祂是创造宇宙万物的唯一之神。不知道是否上帝被肯定後,祂会觉得舒了口气:「呼!
  我原来还是创造万物之神。」若是这样,祂就是一个心灵空虚的神,就好像你那常问「你觉得我漂亮吗」的美丽太太般,她要你讲「你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女人」,她才开心。
  当外在资讯再度的加强我本有的信念,我就会更朝这方向发展下去。但是如果没有我这种看法的人,他们听到这种资讯即使有真凭实据,将会有甚麽反应?
  为了想深入了解,我特地打了个电话给李老师。後来,经我们一讨论,反而从我们自己的身上看到这个「对比式激励」的弊端。
  原来,我们两个都是「对比式激励」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施害者。
   卖不出的甜葡萄是酸的中文书和英文书的世界我和李老师都是爱书之人,不过他只能阅读中文书,而我本身虽能读中英二文,但会阅读较多的英文书。我记得好几年前,我们每次一见面就会提起最近所阅书类,一谈之下我们发现英文书的书类比中文书多。
  这也不难明白,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的华文剧,都离不开几个古装故事,诸如改编自金庸小说的《神雕侠侣》或《射雕英雄传》等连续剧,在香港过去就有好几个版本。金庸作品的电视剧,在台湾、香港、新加坡和中国大陆都被拍过很多次。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讲:
  「妈的,又一套甚麽雕或雕甚麽的雕剧!」总而言之,有个雕字的剧名,常常上中文电视。我们不得不佩服华人世界对古装戏的执着,也不明白华人导演的武侠梦。讲得好听一点就叫做文化情意结,不好听的话就叫做「创意残缺」。
  对比之下,西方的作家比较少文化包袱,所以他们写作时会比较敢写;况且以研究某门学问的投入和疯狂程度,西方会比东方更深入。
  权谋法则学问的深入和疯狂是造就天才的前提条件。
   李老师学英语的前因後果我和李老师做「对比式」检讨多次後,不久就感叹为甚麽中文书的世界还不能抛下包袱。我和他每见面一次,我就有意无意的做了「对比式激励」;基本上是说能看英文书有甚麽好处,不能看英文书又有甚麽坏处;而他就越来越感叹,结果就自己跑去学英语了。
  他不奢求能够学到以英语授课,但望能够起码看明白英文书。有时候还叫我用些简单的英文词句传短讯给他,也曾经叫我借些简单的英文书给他看。我就借了一本《The One Hour Orgasm》给他看(是每个男人都有兴趣看的书),还借了些英文漫画给他(容易看)。
  後来我向李老师提出「对比式激励」的概念时,就问起了他关於他当时学英语的过程。
  李老师说:「刚开始的时候,真的很感慨,又记起了台湾名人詹宏志的一番话‥‥」「看」与「跑」的方向话说某次詹宏志被一记者问起他有甚麽计画把华人的文化经典翻译成英文,推广到西方人的世界。(好一个文化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