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逍遥子的话倒是提醒了齐王,他想起来发动自己的侍卫们,立即捉拿田同,于是向他们下令道:“众侍卫,听我的令,一起上去捉拿反贼田同。”
侍卫们观察着大堂上的形势,正在紧张地待命,听到大王的指令,迅速拿起手中的武器,刀、枪、剑、戟等等,向田同扑了过去。
那田同却不等侍卫们近身,一扬手,竟有六柄柳叶飞刀,直冲齐王田辟疆和王后钟离春飞去,各三柄飞刀,接替而至,个个瞄准了他们的咽喉部位。
齐王和王后哪会武功,判断力也弱,由于田同的飞刀出手速度如同流星一般,他们两人简直连躲闪的反应都来不及做出。
苏秦发觉田同袖口抖动时,已然心头一凛,高度戒备,见田同飞刀出手,大吃一惊。
第272章 三绝之钢鞭()
那田同出手飞刀的手法,与逍遥子等人如出一辙,一看就是同门之人。只不过田同的飞刀力道和速度更为惊人,比之逍遥子只强不弱。
苏秦发现田同飞刀惊人绝技时,心念一闪:“坏了,以田同的功力,齐王田辟疆不死也伤。田同隐藏得太深太深,这么高深的飞刀功夫,他人竟然都茫然不知。”
苏秦乃是习武之人,自然面对飞刀来袭有本能的反应,尽管心头闪过惊悚,但手下却丝毫不闲着,他一挺青霜剑,舞动起来,要击落田同的飞刀。
然而,飞刀的速度实在惊人,苏秦拼着最快的速度,使足了十成的功力,也只击落了其中的四柄,其他两柄鞭长莫及。
苏秦心头难免有些灰心,闪过一念:“看来今日齐王田辟疆难逃一劫。”
可是就在他出剑击落田同飞刀之时,本来就在齐王身后的逍遥子出手了。
逍遥子的功夫本来就与田同类同,田同袖口一动,她当然知道田同要干什么,来不及先发制人的她,情急之下只能采取一个最笨的办法:将齐王和王后一人一脚,迅速地踹开。
齐王和王后被逍遥子的一脚踹得滚落在一边,身体十分疼痛,但是这救命的一脚又着实令他们感动。齐王此时又急又怒,直起了腰,大骂侍卫们:“一帮没眼力的奴才,白白养活你们了,还不赶快护驾。”
侍卫们一听,心想:“刚才你不是要我们冲上去捉拿田同吗?怎么又成了护驾。”
千钧一发之际,谁也来不及细想和仔细询问,齐王身边就近的四、五个侍卫连忙贴在他和王后的身前,将他们护住,其他的侍卫则继续去围攻田同。
田同的功夫也确实了得,他一出手六柄飞刀,将齐王一方的人马搅得乱成一团的,紧接着,他片刻都未停,右脚在当地使劲一跺,只听咔嚓一声,地上的一块木板竟然被他跺得碎裂开,田同随即弯身从裂口处取出一柄乌青色的钢鞭,竹节形制,长约五尺,粗重结实,鞭身闪着金属特有鲜亮的光泽。
苏秦一见此鞭,倒吸口凉气,这柄钢鞭是比较少见的一种竹节钢鞭,号为“猛虎”,无坚不摧,据说当年伍子胥就是使用这种钢鞭的高手,此鞭无坚不摧,所向披靡。以前听说过这种兵器,但真正见到,还是首次。
田同舞动猛虎钢鞭,只一扫而过,就将围上来的七、八个侍卫打得稀里哗啦。手中的武器不是被震掉,就是给生生折弯。苏秦见此情状,心惊不已。看不出田同这么文弱的一个人,竟然用的是这种偏刚猛一路的重鞭。
苏秦心想:“那伍子胥大概也不是特别健壮的汉子吧,竟然也用钢鞭。如此看来,使用这种重武器,不惟力量,还要巧功,方能将它的力道发挥到极致。”
他不禁留心起田同钢鞭出手的角度,击出的方位,发现田同使起猛虎重鞭,还确实不是一味地猛戳猛打,而是拿捏得恰到好处,无论是击打对手的兵器,还是身体,都是以鞭身为虚招,而真正的杀招确实钢鞭的尖头,总是发出足以致命的点杀。
齐王的侍卫都是从千人、万人中精选出来的佼佼者,他们本身有功夫,加之精熟于武功套路,没料到在田同面前竟然成了不堪一击的渣草。就连那贴身的四大武卫,包括最为强壮的颜遂,也很难在田同手下抵挡十招。
“怪不得田同如此自信,原来他自身就是一个顶级的武功高手,可惜自己竟然没有看出来。”因此,苏秦难免轻视了田同的能力。就凭他的功夫,要想单枪匹马地挑战齐王的侍卫,都是绰绰有余的。
想到了田同的可怕,苏秦都有点头皮发麻。此人能文能武,能耐的确在一般人之上。他要想早格杀齐王田辟疆,恐怕齐王的性命早不知在哪里了。
然而,以田同的性格,他必然要考虑到刺杀侄子后的脱身之策和齐国人的风评。所以不到万全之时,他不会轻易行动。这是他的长处,然而,又何尝不是缺点,因为即便是最周密妥当的算计,也有百密一疏的时候。人生岂是能计算出来的!
苏秦看着颜遂等四大武卫与田同过手五招之后,他们就只剩下招架之功,颜遂的左肩头已被田同的钢鞭击中,耷拉着膀子,献血染红了战袍,仍然右手持剑奋力搏杀,他抱着戴罪立功的心理,哪里还管什么危险。
如果就这么任由颜遂苦苦支撑下去,不一会儿,四大武卫也全得报销。苏秦见形势危急,于是高叫一声:“田同,你屡次加害于我,今日倒要向你讨个说法。”
随着话音,苏秦手中的青霜剑光芒一闪,立即加入了战团。那田同正在缠斗之中,却仍有余力回话,道:“要怪就得怪你自己愚蠢,你一个赵国使臣,却偏偏要参与我齐国的政事,不除掉你,我怎甘心。”
苏秦骂道:“你还狡辩,无耻之极,难道真欺我苏秦软弱可欺吗?”口中一声长啸,突然之间,先发制人,手中长剑化作数十道电芒,向田同腰腿处刺去。
田同灵活地稍向后移,刚巧到了青霜剑不及的距离,猛虎钢鞭一沉一升,由下而上往苏秦的面门撞过来。
苏秦冷冷一笑,青霜剑剑象由蛇洞窜出的灵蛇那样,贴着猛虎钢鞭擦身而过,依葫芦画样,挑向他的咽喉。
苏秦此招就是要借力打力,他早已看出,青霜剑刃口薄,偏于轻灵,而钢鞭厚重有力,如果仍使出平素里的削砍战术,只怕是自己的青霜剑还未削断钢鞭,反而被田同的钢鞭震落了剑身。
因此,他舞动青霜剑,剑走轻灵,以快打快,每剑必刺田同所必救之处。
目的就在于以自己灵动之长,抑制田同的重鞭进击,想要在快速搏斗中,消耗田同的体力,毕竟他使的是沉重的钢鞭,要吃力一些,耗费更多。
第273章 狂龙银枪()
苏秦身若游龙,以青霜剑的轻灵,克制田同重鞭的刚猛,寒光飞旋,人影几乎笼罩在一片光芒之中。
但田同不愧是经过长期苦练的顶级高手,刚才听逍遥子与他的对答,苏秦也知道此人受过名家指教,单单是一柄常人难以上手的重鞭,在他的手中收放自如,如同舞动一根木棍般轻易。
田同发觉苏秦的策略,他岂是甘愿受制于苏秦的,只见他鞭势没有丝毫停滞,反而加快了速度,一招接一招,一式接一式,无间无断,务必使苏秦来不及变招,减缓青霜剑的击出速度。
苏秦深知:自己遇到了出道以来最大的劲敌,田同与自己可谓棋逢对手,功力一点不在自己之下,反而是更加老练精纯。苏秦不断地提醒着自己: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战,全力以赴。
青霜剑寒光再长,天舞剑法中的“擎、击、揉、捎、合”的五种剑式,悉数登场,守势与攻势交替变化。脚下生风,步步紧凑,闪展腾挪,暗含八卦的方位。他哪敢怠慢,全心全意地与田同打斗在一起。
田同对于苏秦的武功也没有直接的了解,其人看起来也像是个书生,不似身藏绝技,然而,今天见苏秦猛然间使起剑来,手中剑如长江大河般连绵不断,一波接着一波地向自己汹涌而来,不禁喊了一声:“好!”
喊出来之后,他自己也觉得吃惊,因为是下意识的呼喊,也是给自己一个提示:集中全部精力,不能有任何的大意。
田同或直劈,或平刺,或斜挑,谨守住自己的门户,又不失刚猛凶悍,给苏秦带来很大的压力,他有时甚至感觉呼吸都随之抑制。
苏秦心中还有另外一层隐忧,那就是田同的飞刀绝技,时刻提防他趁着自己接招之际,以飞刀暗袭,田同的飞刀非同小可,深怕自己仓促间不及躲避。因此,苏秦的青霜剑始终黏着田同的猛虎钢鞭不放,以免对方腾出手来施放飞刀。
如此下来,苏秦的体力反而消耗得更多一些,两个人堪堪打斗了五十多招,彼此仍然谁都占不到便宜,形成了一个僵持不下的局面。
苏秦与田同相斗起来,两人招招快如闪电,令人眼花缭乱,那四大武卫都看得呆迷了,想帮助苏秦一下,但哪里能插得进手去。
这时,在一旁观战的张仪、宁钧、周绍等人都看不下去了,纷纷手握武器,跃跃欲试。到底还是宁钧抢先了一步,他手握一杆精光闪闪的锃亮银枪,一个箭步跨到堂中,挺枪便向田同刺去。
宁钧的银枪翻舞如飞,冷风嗖嗖,光芒毕露,万花缭乱。他这一路枪法大开大阖,敏疾异常,转动时如枪尖泛花,直刺时若蛟龙出水,攒刺、进击,提、挑、勾、扫,变化万端。
苏秦原来就知道宁钧戟法神勇,当年在黄河岸边,逆冲秦军箭阵,所向无人能敌。然而,不知什么时候,他竟然又学会了这一路变幻莫测的枪法。他衷心为朋友感到高兴,不由得高声赞叹:“宁将军,好枪法。”
苏秦尚且不知宁钧枪法的来历,谁知对面的田同却了然于胸,宁钧刚刚施出了三招,他脸色就大变,吃惊地问道:“你的这条狂龙枪是从哪里得来的,你师父在哪儿?”
宁钧凝神对战,不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