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就成了最大的弱点。
攻击敌方的弱点,以强势兵力迅速包围、击溃弱处的秦军,然后沿着官道向前,来个由尾巴向首段的横扫,如此则从薄弱环节入手,个个击破。
秦军尽管人数稍战优势,但是由于前方有三万赵军阻击,一时也分不出胜负,这样齐、魏联军就剪掉了秦军的尾巴,然后再吃掉秦军的中段,最后全部部队投入到围攻公孙延。
到那时公孙延的原本的一点优势荡然无存,而赵、魏、齐三国联军共同发力,谅他公孙延也无力回天。
所以,苏秦寄望于宁钧剪除秦军尾巴的速度要奇快,稳、准、狠,一击致命。果然,宁钧不负使命,他先是以羽箭密集射入秦军队伍,然后手提银枪,快速冲进秦军之中,他和自己率领的部队,宛如卷起的一阵阵狂风,霎时间席卷过了尾部的秦军部队。
而秦军则由于缺乏充分的准备,遭遇突袭,心理恐慌,又遇到羽箭如雨点般地密射,再加之宁钧所率领的相对优势兵力的迅猛。可怜队尾的一万多秦军,还未及拔出兵刃抵抗,在仅仅一刻钟之内,就被杀死杀伤大半。
宁钧见队尾的秦军已完全丧失了战斗力,也不去追击那些狼狈向回逃跑的秦国士兵,急转马头,向颜遂与秦军中段部队混战的地区杀去。
这时,苏秦向身后的军鼓手和令旗兵再做出一个新的手势,再一听鼓声的鼓点比先前更密集了一些,两短一长。山下的联军部队听到鼓声,呼喊声更起劲,斗志更盛。
因为这个鼓点声,就是表示尾段的战斗结束,联军已然取得小胜,将士们听到后,当然心中畅快。
颜遂率领的一万多齐、魏联军刚才从秦军中间拦腰冲插过去,将一万多秦军堵截在官道的中段,刚开始时,战事陷入了胶着。
但当宁钧率领的刚刚取胜的两万多联军加入战团之后。中段的战斗胜负立判。
三万多齐、魏联军对阵惊慌失措的一万多秦军,人数占优不说,刚刚加入战团的军士往往在心理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而秦军则立即胆寒起来。
两个因素叠加起来,所以秦军只招架了不到一刻钟,就土崩瓦解了。死的死,伤的伤,剩下腿脚健全的,玩命地向后撤退而去。
齐、魏联军也不去追击,随着高岗上传来的三短一长的鼓点声,他们迅即又向前横扫了过去,加入了围歼公孙延主力部队的行列。
公孙延刚刚与周绍率领的赵国军队接战之时,心中还不以为意,他大声叫喊着:“扬我军威,荡平敌军!”鼓励秦国将士作战。
可是当他发现后续部队并没有跟进后,心里开始惶急起来,他命令身边的警卫,向后方赶去,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
警卫快马加鞭地冲到了中段的时候,尾段的战斗已然结束,而中段的战斗也接近了尾声。警卫心急如焚,连忙调转马头赶了回去,向公孙延报告道:“大将军,我军后续部队被敌军围歼消灭了。”
第316章 决胜鼓声()
“什么,什么!”
公孙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照着警卫一马鞭抽了过去,骂道:“这才刚刚交战,你就胡说八道,乱我军心。”
那个警卫也不敢闪身躲避公孙延大将军的马鞭,马鞭抽在身上,疼得他一哆嗦,牙齿格格打颤。但是,他哪里敢隐瞒实情,继续禀报道:“小人所言属实,大将军不信可以再派人去侦察。”
公孙延气得吹胡子瞪眼,他恨恨地骂道:“一群酒囊饭袋,还是我亲自去看看吧。”
公孙延连忙自己骑马向后方赶去,可是他再次来到中段之际,那里的战斗已然结束。宁钧和颜遂率领着齐、魏联军正冲着他赶了过来。
公孙延望着密密麻麻的齐、魏三万大军,大惊失色,连忙调转马头再往回跑。可是,公孙延的踪迹已然落在了宁钧的眼里。
宁钧认出了公孙延,转头告诉身边的颜遂:“颜将军,你看,前方那个拨马往回跑的人就是公孙延,我要亲自去取他首级,齐、魏联军的指挥权暂且交予你。”
颜遂点了点头,两人率军马不停蹄向前赶,然而,宁钧鞭马快跑,一阵狂风一般向着公孙延逃窜的方向追了过去。
宁钧手执狂龙银枪,闯入了秦军的阵中,立即遭到了秦军的阻拦。宁钧将手中枪舞动得如同风车一般,快如闪电,游似蛟龙,三、五十个秦军军士都挡不住他的去路,他越来越接近公孙延以及他的中军卫队。
公孙延从后方跑了回来,心下惊觉自己陷入了苏秦设置的先弱后强,逐段围歼,各个击破的阵法之中,这个打法有如秋风扫落叶,将大地上散布的落叶一点点清理。
公孙延已经感到自己遇到了大麻烦,心中已将苏秦暗骂了无数遍,这时他再琢磨一番,马上明白了高岗上那一阵阵军鼓的用意,那里其实才正是三国联军的总指挥所在。
公孙延料定苏秦就在右侧的那处高岗之上,他仗着自己还剩有几万的部队,迅速作出了新的调整。
公孙延也非一般的无智识之人,情急之下,他用手中的马鞭指着苏秦所在的高岗,命令身边的秦国将军冯良,让他率领五千秦军,向那个地方迅猛发动进攻。
冯良呼喝着身边的秦军将士,不一会儿就聚齐了一队人马,他们呼喝着“进击”之声,要向苏秦所在的高岗处冲锋过去。
恰在此时,宁钧纵马杀到,只见他不言不响,挺枪便向公孙延刺了过来。
公孙延身边跟随着三十多个护卫军士,他们见一位白袍将军,威风凛凛,勇不可当,向着自家主将刺击过来。这些军士连忙使剑的举剑,使戟的挺戟,使枪的摇枪,上前格斗阻拦。
公孙延正在观看冯良聚集军队冲锋,猛然听到身侧的动静,转头看时,赫然发现宁钧将军势不可挡地冲了过来。
可怜他身边的护卫,哪里是宁钧的对手,宁钧此时枪式繁复变化,如同蛟龙出水、狂风掠过,护卫们连一个招式都未使出,就被他挑、刺、击、打,横尸一片。
公孙延见状,心中惊诧不已,一是不意见到了故人宁钧将军,二是没想到他的枪法有如天助,出神入化,足见武艺大大精进,今非昔比。
公孙延挂好马鞭,拔出佩戴的弯刀,以防护卫阻拦不下,宁钧冲过来时,自己毫无防身兵刃。他稍一用神去拔刀,再看周遭时,发觉身边的护卫已死伤大半,公孙延登时胆寒受惊,他也顾不得镇静地指挥秦军,拨马追随冯良的部队往高岗上冲去。
宁钧发现公孙延躲逃,哪里肯罢休,他不与剩余的护卫纠缠,纵马又向公孙延追去。
冯良率领的秦军都是十分精锐的骑兵,他们前后相继,仓促间就排出了冲击队形,向着高岗冲过去。
这个情景可把高岗上的陈需和赵希给吓坏了,他们身边几乎没有军力,只有二十多个贴身的侍卫,还有几十个军鼓手和令旗兵,面对着几千个秦国骑兵的冲击,哪里能抵挡得住。
陈需脸色煞白,他转头急着对苏秦说道:“苏丞相,你看这可如何是好,咱们还是先躲避一下吧。”
然而,此时苏秦却泰然自若,他当然知道自己的危险处境。但是,还有最后的一通鼓声未敲响,此时仓惶离去,下面的五、六万联军部队怎么能得到明确的指令。
如果此时出现了慌乱,战役的胜败仍然存在着变数,大好的局势葬送在这一刻之间。
苏秦眼睛一瞪,神色毅然,完全挺直起自己的身体来,他拔出了腰下的青霜宝剑,击打着秦军不断先行射向高岗的羽箭,然后,大声向军鼓手和令旗兵下达了最后的指令:
“给我击打起决胜鼓声,摇动起秋风扫落叶的旗语。让山下的健儿明确最终的命令。我来亲自为你们护卫。”
苏秦说着,将手中的青霜剑飞舞起来,身形展开,如同雄鹰掠长空,将一阵阵的羽箭,尽可能地击落在高岗的边缘。
受到苏秦以身作则的鼓舞,那些侍卫们也不顾危险,站在了最前沿,宁可身体受箭伤,也要将秦军的羽箭挡下。最后,连陈需和赵希也拔出了自己的佩剑,纷纷加入了战斗的行列。
此时,军鼓手和令旗兵都将吃奶的力气使了出来,一阵阵拖长的鼓音如同惊雷在半空中炸响,沸天震地,穿云裂石一般,震得山岗的土地仿佛在晃动,人的耳朵几乎听不到鼓声外的任何其他声音。
军旗翻飞,高高飘扬在山岗之上,如同怒放在山巅的春天的花朵,绚烂夺目,气势磅礴。
这喧响的鼓声和飘动的旗帜,在山下的秦军头顶像炸了个响雷,他们顿时觉得骨头都要给震碎了一般。特别是公孙延,惊讶得如一股凉气从脚心上往上直冲。握着弯刀的手臂也在不由自主地打颤。
恰在此时,宁钧又挺着狂龙银枪从身后杀到,他一招进枪式,枪尖冲着公孙延侧后方刺来。
第317章 坤阵陷敌()
公孙延身边的冯良大叫一声:“大将军小心!”同时,他也举起手中的宝剑,冲着宁钧劈刺过来,想要逼迫宁钧撤枪,救下公孙延。
公孙延听到冯良的提醒,他惊觉之下,猛转过头来,瞥见宁钧的狂龙银枪离自己仅有一尺之遥,顿时一身冷汗流了下来。
幸亏冯良来救,宁钧虽然也欲取公孙延的性命,但是却不愿自己也挨上了冯良一剑,他急忙撤枪挡住冯良的一击,银枪与宝剑“玎珰”一撞,冯良手臂一麻,宝剑几欲脱手,心想:“这位将军的银枪力道真是惊人。”
冯良心中骇怪,惧意陡生,担心宁钧顺势挺枪来刺,他自己决计是敌不过的。所幸的是,宁钧的目标根本就不是他,而是公孙延。他见公孙延往前逃窜,于是打马继续直追公孙延。
公孙延了解宁钧的精湛武艺,加之此人因魏卬之死,恨透了自己,今日看来是要找自己决一死战。公孙延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