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承担不起啊。”
苏父此刻也充分展开了自己的口舌,惟愿能说动魏佳,他话不停顿地说:“做人要善始善终,最忌始乱终弃,我想你也不希望季子做个无情无义的小人。季子是希望能够有个圆满的结局,迎娶你们两位同时做夫人,不分高低上下。”
魏佳一听,饶是她从小生活在底层,见惯了民间的私奔和偷情一类的事情,但是今天遇到的情形却是头一遭,她还没见过一个男人同时迎娶两位夫人的。她一时愣住,没有说话,心中在费神地思量着。
苏父发觉魏佳不置可否,心想:“只要魏佳不坚决反对,就有办法说服你,我不妨再来个激将之计。”
苏父说道:“季子起初和我提出这个想法,我也是坚决反对的,然而季子说了,魏佳姑娘是个识大体又不拘成规的奇女子,他说你一定会爽快地答应。我也了解你非那一般女子,岂会计较于什么正室、偏室的,更何况两位同为夫人,不分正偏的。”
魏佳心知苏父这番话语是要抬举自己,让自己无路可退。但是以她的心机,也深深地明白这件事如果自己不答应下来,恐怕苏秦、苏父和自己最终谁都下不来台。
魏佳想明白了,自然就不再坚决反对,她回道:“小女子愚笨,全凭老人家做主吧。只要能让苏家和和美美的,我就心满意足。”
苏父一听魏佳松了口,他高兴得差点跳起来,他手舞足蹈地说道:“哎呀,我早料到魏佳姑娘深明事理,又是那磊落大方的女人,季子娶到你,真是苏家之福。”
他说着,就冲着魏佳微微鞠了一躬,以示谢意。魏佳急忙说道:“老人家何必客气,我虽谈不上深明事理,但是一颗为大家好的心还是有的,切莫再抬举于我了。”
苏父笑着说道:“都现在,你也该改口叫我父亲了吧,还什么‘老人家’的,岂不是见外了。”
魏佳脸上羞红再现,她轻声地叫了一声:“父亲大人在上,请受小女子一拜。”说毕,她盈盈地施了一礼。
苏父高兴地答应:“哎!哎!”然后,接着又道:“以后都是一家子人了,再见到我,就不必总是行礼,尽管随便自在一些,我一点儿都不会挑理的。”
魏佳谢道:“父亲大人为了我和季子的事,奔波劳碌、操心费神的,我们当然要深谢才是呀!”
苏父听到魏佳每次回话都很得体,先前答应与孟婷同嫁,说是为了“大家都好”,现在又对老人的付出体察周到。他更是乐得合不拢嘴,更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极为正确的事:那就是促成了儿子与魏佳的婚姻。
第382章 新娘肚饿()
苏父怀着满腔的兴奋和喜悦,向魏佳辞行,他临行前嘱咐魏佳道:“你这段时间收拾一下自己的东西,我这就去安排你们的婚期,婚礼的一切都不需多想,自有我和季子来准备。”
魏佳点着头,也回说道:“如果需要我做什么事,父亲大人尽管吩咐就是了,怎好让你老人家跑来跑去的,你也需多多休息才好。”
苏父听了魏佳的话,心头更是舒服,他连连答应着,转身出了魏佳的房间。到了门外,他看到苏玉和苏瑞两个人正紧贴在屋门口站着,苏父心说:“这两个孩子,一定是关心自己和魏佳说什么,在门外留意听着呢。”
他心情大好,拍了拍孙子的肩膀,然后,喜气十足地离开了魏佳的住处。
晚上苏秦回到了府中,父亲就将自己说服魏佳的过程详细地告诉了他,他还一脸得意,说道:“都说我儿子雄辩之才,你老父亲我也不逊色吧,能说会道的,拿出去也不会丢儿子的脸。”
他心情愉快,竟然还感慨起来:“可叹啊,老父我现在年纪大了,如果再年轻一些,也去游说那诸侯,会不会也弄个什么丞相的当当。”
苏秦为了让老父亲高兴,也附和道:“老将出马,一人抵俩,没有你巧说合,哪里能将这么难成的事情圆满解决。”
苏秦也开老父的玩笑说:“当初你一直怪我不像兄长那样踏踏实实地做生意,惟恐游说诸侯没有前途,饿死他乡。现在你竟然也不服老,动了游说的心思。那你说究竟我的成就与兄长的相比,谁大谁小呢!”
苏父被儿子的玩笑给窘住了,他作意要举起拐杖打儿子,苏秦笑着往一旁躲开了。父子二人皆大欢喜,他们于是就着手准备起婚礼庆典。
苏秦决意要在明鉴园中举办婚礼,给两个新夫人一人一处院子居住。明鉴园里收拾停当,怎么也得一段时间,他恐怕双娶夫人之事节外生枝,所以决定五日之后举办婚礼。
故而,他当夜就返回了明鉴园,向吴景和一帮杂役、侍女们下达了紧急的指令,给他们增加报酬,让他们加紧整饬园中各个地方。
因为是第二次举办婚礼,苏秦本意是不想声张的,所以他只是邀请了自己的亲近随从,像宁钧、颜遂和周绍等人来参加,苏父又在客人名单中添加上了自己的亲朋好友。如此也就是二百多人参加而已。
尽管邀请的宾朋不多,但是婚礼的场面还是十分宏大的,婚礼当日,明鉴园中张灯结彩,连听风轩上也挂上了红红的彩带。佣人和侍女们来往穿梭,准备着婚礼的用具,整个明鉴园中热闹非凡。
新娘因为都非洛阳本地人氏,所以苏父就将她们一起安排在了苏府等待出嫁,婚礼当日,两辆披红挂彩的高大马车停在了苏府门口,苏秦骑着枣红色的高头大马,前来迎接新娘。
待魏佳和孟婷收拾妥当,戴上了大红盖头,被扶到了迎亲的马车之后,苏秦就在马车前面骑马前导,带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动身前往明鉴园。
苏秦骑在马上,尽量挺直了胸膛,他向两侧的街道望了望,发觉来往的行人都被这迎亲的阵势吸引,停下了脚步,目不转睛地观看。苏秦心中痛快,他笑哈哈地冲着人们拱手。
这两侧街道上的行人大多没见过苏秦,心说:“这个新郎喜气十足,高兴得忘乎所以了吧,逢人便喜气洋洋地行礼。”这些人也出于礼貌,摇手略作还礼。
当然也有那见过苏秦的人,他们不敢相信端坐在马上的人正是苏秦本人,还在愣怔着,过了一会儿,一个胖子商人与身边的高个伙伴交头接耳道:“那个新郎怎么特别像是苏家的季子?”
伙伴回道:“什么像不像的,我看就是苏家的季子吧。难道他又做新郎了吗?如果再做新郎,可真是喜上加喜,扬眉吐气。”
胖子商人也再说道:“咳,以苏季子如今的身份和财富,再结连理有什么难的。人穷时连发妻都留不住,富贵时则投还送抱者比比皆是。怪不得富贵皆人所欲也。”
这一胖一瘦的人半带着猜测,半带着感慨,唏嘘不已。苏秦也听到了他们的只言片语,他也不去多事,任由人们观瞧和议论。
苏秦将新娘迎到了明鉴园,天色还早,吴景于是安排侍女们把新娘迎入了听风轩下临时搭建的两处并排着的青色厚布围成的“青庐”之中,等待着黄昏时分的到来。
魏佳一早并没有吃多少饭,等待的过程漫长,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可也不好意思向身旁的侍女提出请求,让她们去找些吃的过来。
孟婷也是饥饿难耐,她可顾不得那么多,她大声向侍女说道:“你们去找些点心过来,我们都饿坏了。”
侍女们听到新娘子喊肚子饿,心中觉得可乐,但是不敢当面笑出,她们答应下来,出了青庐之后,便是一阵狂笑。其中一个绿色裙衫的侍女说道:“今天是大喜的日子,没想到新娘子竟也没能欢喜得忘了吃饭。”
她的同伴,一个身穿鹅黄色裙衫的接过话头,笑说道:“看来人人都非餐风饮露的神仙,一顿不吃都饿得慌呢。”
两个侍女去找了一盒点心,放在提笼中,送到了青庐之中,孟婷却吩咐道:“这盒点心你们先给隔壁的魏姑娘送过去吧,然后再给我拿一份过来。”
孟婷说话的声音很大,魏佳当然听在了耳朵里,她刚才听到孟婷要吃的,自己也嘴馋,跃跃欲试,也想来一份,可是孟婷要食物在先,自己随着她要,岂不是落后人一步。
心高气傲的她怎肯随便居于孟婷之后,因此上,她竟压住了食欲,强撑着不说。
没想到孟婷竟然将要来的点心先给自己送过来,她自己甘心再多等一会儿,魏佳心里感动,再一想:“当年毕竟是一同生活的伙伴,现而今又凑巧在一起,如果自己再揪着不放,耿耿于怀的,也显得小家子气,况且夫君苏季子知道之后,也会心里不快。那又是何苦呢!”
第383章 惺惺相惜()
魏佳既然感动于孟婷的先人后己,要把先送到的点心和香甜饵饼等食物送给自己,她也决心努力地大度起来,不再与孟婷一争短长,于是就开口向隔壁“青庐”内的孟婷说道:“感谢孟姐姐将食物给我,还是你先吃点吧,我再多等等也无妨。”
那厢的孟婷闻听到魏佳终于开了口,相让于己,她心中也欣慰了一些。其实孟婷一直不特别介意苏秦再娶魏佳姑娘,她自己早已非那守贞女子,何苦要求苏秦单守着自己一人,况且魏佳又帮苏秦照料家事,也该有个名份。
如果不趁着苏秦荣归故里的辉耀时刻,给魏佳一个交待,那一旦将来离开洛阳,再去角逐于征场,哪里还能再有合适的时机。故此,孟婷才一心要与魏佳和解。也加之当年两人搭档跳舞,彼此尽管有罅隙,可是自有惺惺相惜之意。
孟婷更坚定地要侍女将第一份食物送给了魏佳,后来在饥饿中又等来了第二份,她这才香甜地食用起来。
苏秦将新娘迎娶回来之后,就一直陪着宾朋们叙话,按照婚俗,他在黄昏的婚礼前不能再与新娘见面,可是心中又记挂着孟婷和魏佳的情况,心不在焉地与众人打着哈哈,魂不守舍,总是前言不搭后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