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两人接着上路,因为根本不知道自己成为追缉对象,所以他们一路悠闲自在,畅快自得。直到路过岐山脚下时,麻烦出现了。
岐山自古就是由西向东行进的必经之路,岐山脚下的大路上,当天摆下了大阵仗,等待着苏秦和史昌的马车。
当他俩懵懂不知,赶着马车走到阵中时,突然从大路的四面,四个方阵的兵士围了上来。
苏秦眼见他们全副铠甲,前排兵士手持长矛,后排兵士手执弩箭,朝着他们,严整地开拔过来,足足有五、六百之人。苏秦曾经在曲沃城下见过秦国军阵的作战能力,见此情形,知道今天如果不想个巧妙的办法,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
史昌是第一次见到真正的作战阵型,不由得惊慌失色,他急切地问苏秦:“这些人是冲我们来的吗?他们要干什么?”
苏秦听见他的提问,心中难免有些起急,想批评史昌几句,但想到老爷子那么大岁数,那么做不合适,所以忍住了怨气。
苏秦回答道:“这些人当然是冲着我们来的,一定是昨夜把守陇关的绿袍将军上报军情,所以,秦军在此设下埋伏,要捉拿我们。”
史昌顿时也傻了眼,直后悔昨天玩笑开大了。他再看看苏秦,发现他并没有太多的慌张,秦军的军阵反倒好像激起了他的干云豪气,心中又有了些底。
史昌小心地问苏秦道:“那我们怎么办?你有好办法吧。”
苏秦紧张地想了一会儿,回答道:“当今之计,我们必须使个声西击东的计策,我们先向后退,吸引四路秦军集中来攻,我乘机反向击溃东路秦军,你调转马头,向东随我冲出包围。”
到这个份儿上,史老爷子只有信任苏秦,他说道:“你尽管实施你的计划,我全力配合。”苏秦点了点头,但脸上忽然又流露出深深的忧虑之色。
史昌见到苏秦满脸的忧愁,忙问他为何又愁眉不展起来。
苏秦说道:“这次出击不同以往,我们面对的是事先已有准备的秦国军阵,我十分担心您在突围中意外受伤。”
史昌豪爽地长笑一声,回道:“我以为是什么难事,原来如此,我老人家自己尚且不怕,你担心什么?快快按计划突围吧。”
苏秦闻听史昌的豪迈话语,自己也昂首挺胸,仰天长啸一声,生龙活虎起来。
他们赶着马车假意向西回撤,秦国军阵立刻上前围堵,四面并进,完全切断了苏秦和史昌的去路。他俩即便是回头,也无路可走,秦军严阵以待,虎视眈眈,恐怕是一只飞鸟也不会放过。
苏秦募然拔出剑来,一纵坐骑,扑向西侧的兵士,他使出了天舞剑术中的攻势八式,只见青霜剑光芒闪动,刹那之间,秦国兵士们片刻之间倒下一片。
苏秦此时不敢再留地,手下不再容情,所击之处务求速战速决,只见西侧的秦军军阵被他冲击得稀里哗啦,乱作一团。
其它三个方位的兵马在一员虎将的指挥下,迅速向西靠拢过来,他们以为苏秦和史昌要后撤而逃,所以加紧向西路围堵,但因急速行进,他们的阵型难免松散起来,闪出了空当。
苏秦看准时机已到,立刻回转马头,史昌也紧盯着苏秦的动静,见苏秦依计反向突围,他也掉转车头,跟随苏秦向东驱驰。
那员虎将正在东侧的军阵中,他一马当先,从阵中冲出,举起手中长矛直取战马上的苏秦。
经过几次博斗,苏秦对青霜剑的锋利有了信心,他并没有立即躲闪,而是等长矛离自己还不到一尺之时,苏秦突然出剑,直削长矛的矛柄。
噌楞楞一声,长矛立断,苏秦顺势直取那虎将的右臂。片刻之间,那员虎将被连环急速攻击,长矛已废,想躲也来不及了,情急之下,他为了保住自己的胳膊,竟然一个骨碌滚下马鞍。
苏秦带着史昌顺势向着东侧军阵冲锋过去,兵士们还未扎稳阵脚,他们被苏秦的青霜剑接连削断兵刃,挑破盔甲,击伤身体,瞬时鬼哭狼嚎,狼狈不堪。
苏秦在前冲杀,史昌驾着马车在后,转瞬之间,就冲开一条空隙,向东夺路逃走。
那虎将步行着紧追几十丈,见苏秦和史昌已然脱离了包围圈,根本追不上了,泄气地停下了脚步。
这时四路秦军聚在一起,岐山之下的四面围攻,原以为布置得天衣无缝,但最终独独缺少了原本在包围之中的目标。
那员虎将气得直咬牙跺脚,大骂来敌诡计多端。他本以为五、六百名精兵捉拿一骑一车,简直是杀鸡用牛刀,不费吹灰之力,却没料到来人计谋变化多端,武艺十分精湛,又有神奇的宝剑在手,愣是毫发未伤地突围而走,就像高翔的大鸟,振翅飞出了秦军的军阵。
那员虎将自己也觉得败兴,他吹胡瞪眼地向兵士们喊道:“今日之事谁也不许给我向外乱传,只说我们来晚了,错失围堵的良机,让他们侥幸逃脱。”
他恨恨地发令道:“如果有哪个违我命令,我决不轻饶于他。”
兵士们表情木然地点头。战斗发生的太紧急,结束得又太快,人们还普遍没有缓过大闷儿来。
那虎将派人找到了自己的战马,气哼哼地骑了上去,领着人马回岐山城去了。
苏秦和史昌一路向前,狂奔了五十多里,才放慢了速度。
苏秦自己也是惊魂未定,他也觉得这次突围赢得实在侥幸,多亏秦军轻敌大意,又没有防备他们声西击东的突袭策略,再加上青霜宝剑的惊人威力,才让秦军措手不及,在未展开阵势之时,他们已然成功突围。
第68章 悠然南山()
接下来,苏秦可不敢再托大。他向史昌建议,二人扔下马车,骑马而行,改换装束,也改变线路。
不再沿着大道向东直奔咸阳,而是走小路向南,就近渡过渭河,再折向终南山。
史昌对苏秦的应变能力佩服万分,对他的安排一百个放心。
于是乎两个人就放弃了车辆,策马前驰,沿着乡间道路直奔史昌隐居的终南山中去了。
又走了两天,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苏秦见史昌隐居之处风景绝美,此地茂林修竹,溪水潺潺,山温水润,真是一个养生休憩的绝佳场所。
史老爷子的三间瓦屋,正坐落在溪水旁边,他本有一个女儿,已经远嫁到山前的沣邑,老伴儿已经去世多年,老爷子不愿呆在喧闹的环境里,乐得一个人深居山中,采猎耕作,自食其力,将冶炼和制作当成了业余爱好,每天乐此不疲。
苏秦一见此景,心中烦闷尽扫,他真想不问世事,忘掉情缘,和史昌长居此地。
史昌离家已有半年多的时间,院子里早已杂草丛生,两人竟然发现一只野兔藏身在草丛之中,推开屋门,只见里面灰尘扑面,苍苔横生。
史昌见此情景,慨叹连连。苏秦忙帮他扫除,打理杂务,半日之内,收拾妥当,两人于是摘菜、做饭、摆酒,准备好晚饭后,坐在席上,一边饮酒,一边推心置腹地叙话。
苏秦心生隐居之意,就向老爷子提出:“我干脆给你老做徒弟,我们二人就在这里住下去吧。只是不知你愿不愿意?”
史昌瞅了瞅苏秦,慢条斯理答道:“不是我不愿意,而是你怎么能甘心和我一个老人家耗费时光。我已老了,你还年轻,凭你的才智和能力,为什么不去做些大事,也好让此生不虚。”
苏秦以为史昌怀疑自己的诚意,急切地又说道:“什么做大事,我倒不觉得有何必要。这等悠闲自在的生活,多少人求之不得,我又何乐不为?”
史昌这回瞪起了眼睛,语气严肃起来,说道:“你年纪轻轻,心态怎么比我这个老人家都老。大丈夫生于世,不患身居何位,但愁才华湮灭无痕,我都七十三岁了,我有的经历你还没尝试,你怎能和我比较?”
苏秦见史老爷子发急了,有些莫名惊诧,冲着他笑了一笑,表示歉意,不再继续这一话题。
他觉得史昌的话确实也有些道理,只是胸中的豪情一时难以唤起,因情意失落而黯然神伤。
史昌看苏秦不再将隐居的话挂在嘴上,也不愿再与苏秦纠缠。他于是逗苏秦说起了这半年之中复杂的经历,因为是共同经历,两个人有说有笑起来。更晚些时候,史老爷子拿出了棋具,两个人又乐悠悠下起了棋。
苏秦在终南山中一呆就是半个多月,堪堪已是夏天将过,秋风渐起。由于两人十分相投,日子过得飞快。苏秦在这段快乐的日子里,心里灰心失落的情绪渐渐消退,对一切都重新有了新鲜感觉。
这一日的晚间,史昌摆好了酒席,和苏秦对酌。席间,史昌一本正经地对苏秦说道:“你小子在我这里呆的时间够长的了,不是我要赶你走,只是你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了结。你的相好、你的弟弟、你的师父、你的儿女,他们都等着你呢,你总要向他们有个交代吧。”
苏秦低头想了想,回道:“是啊,我在这里是很快乐,但身不由已啊。”
史昌望着苏秦,眼中流露出真挚的感情,说道:“你尽管去外面完成你该做的事,如果一切有了了断,你再回来不迟。将来我死了,此处也空着,你随时可以来住。”
苏秦听史老爷子谈到生死,心情感伤起来,眼中涌起泪花,说道:“我也怕此去再也回不来,不能再见你老一面,岂不是人生大遗憾?”
史昌伸手握住了苏秦的手,说道:“别把事情看得这么悲惨,纵然是生死离别,也是人生常事,我们都要经历的,真到那时,长笑几声,溘然而去,不也正是一大快事!”
苏秦听后,心说:“史老爷子真是天地间一奇才,其人之豪情常人不可望其项背。”
他欠起了身子,尊敬地冲史昌郑重地点头,深表赞同。
史昌这时却说着要再给苏秦送点礼物,他起身到院子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