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青儿有所不知的是,苏秦和张仪听出了鬼谷先生远遁世外,与他俩永诀的意思,他俩能不万分悲伤吗?
鬼谷先生见两个徒弟如此悲伤,心中也是不忍,但他主意已定,岂会再反悔。他劝解二人道:“你俩也别太伤痛难过,人生生离死别也是常事,即便不是这次,将来你们总有一天也要与我分别。这次你孙膑师兄先我而去,更让我看开了尘世间的一切。师父我归化心意已决,你们就别让师父为难啦。”
苏秦和张仪当然能明白鬼谷师父的心思,但所难过的是不能再与师父相见,相伴身边,聆听他的教诲。
他们听到师父所讲的“别让师父为难”的话,明白继续哭下去,只能增加师父的痛苦,因此,也就慢慢止住了悲声。
苏秦在两年多的游历中,见了很多惨不忍睹的场景,包括活埋几千名义渠俘虏,血腥的曲沃战场等等,他也经过两次刻骨铭心的爱,又都已失败而告终。苏秦的内心也曾经动过隐居的心,今天看到师父要远遁,苏秦的心里再次泛起了退出的心思。
第137章 以槐为化()
苏秦心念一动,忍不住就向鬼谷师父说道:“弟子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师父能否考虑一下。既然师父已经决定隐遁山林,我也不反对,弟子也正有此心,师父能否带着我一起走,咱们师徒远离尘俗,我又能不离师父身边,岂不是更美妙。”
鬼谷先生听罢,知道苏秦的心仍然被所经历的事情困扰着,他决心再点拨一下苏秦。
“富者赠人以金,智者赠人以言。”鬼谷子想用自己毕生的修为,化解徒弟内心的纠结,最后在扶他们一程。
他指着院子里的两颗槐树,问苏秦和张仪道:“你们刚才都看到了院子里那两棵槐树了,为师现在问你们,你们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张仪特意伸长了脖子,往院子里看了看,夜色下槐树的树影朦朦胧胧的,张仪想着两棵树木,一时想不起来它们有什么实质的区别。
他于是就说道:“弟子实在看不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如果从最明显的区别看,一棵老一些,更根深叶茂,一棵尚且小一些,还要多一些日子才能长大。”
张仪自己说出了表面的明显不同,又觉得有些肤浅,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苏秦也认为张师弟所说的太过浅显,然而,其中的深意,他又琢磨不出,因而紧皱眉头思考着。
鬼谷先生了解张仪比苏秦更直截了当的性格,他手抚胡须,笑了笑,说道:“仪儿不必害羞,你所讲其实正是两棵槐树最大的区别,也是为师问题的关键所在。世人往往把问题想得过深,心思过于缜密,反而会看不到最显著的往往也是最本质的东西。”
苏秦没料到张师弟所讲的话语竟然得到师父的首肯,很是诧异,但想想鬼谷先生的话语,却含着很深刻的道理:“可不是这样的嘛!有时自己殚精竭虑地想问题,却最后发觉往往想法过多,反而不如直接些更好。”
鬼谷先生接着说道:“那棵老槐树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经历了多少电闪雷鸣,但它一直坚忍地活着,每到春天来临,又是一树槐花,满院飘香。它在尽力完成着它自己的生命历程,过程虽然可能漫长,又很磨难,但只要生命常在,它就会绽放花簇。”
“那棵小槐树也有自己的生命之路要完成,它现在还小,所经历的风雨自然不及老树,但它终归也会像老槐树那样,长成参天大树。在这个过程中,它所经历的东西,自然也会和先前的老树有很大的不同。”
“表面看起来一致,其实内容并不一致。设想如果将来小树经历过一场地震的洗礼,而老树却没有呢,那我们还能说它们是完全一样的树吗。显然不能!”
“注定要经历的风雨,岂能躲避或替代,惟有默默地去承受,去迎接风雨后的阳光。”
苏秦和张仪认真地听着,用心地去领悟。苏秦明白师父是以槐树为喻,想要给徒弟留下珍贵的留言。那正是他毕生的体悟,此生能得到他的面对面的指教,何幸如之!
“你们都有你们自己的人生,切莫因为世途艰险而畏首畏尾,不管你们如何困惑,终归要老去,但是你们的人生又岂能与为师一样?”
鬼谷先生说了一大通话,嗓子有些干涩,所以就自己举起酒杯,饮了一口。他教诲徒弟,点到为止,让他们慢慢领悟一番,观察一下他们的反应再说。
苏秦和张仪却陷入到沉思之中,觉得师父的话还不是自己目前的境界所能够完全领悟的,但是师父的用心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要他们勇敢顽强地向前冲,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不是因为遇到一些困难,就要看破红尘。
鬼谷看出他们仍未即刻深入体察到其中的深意,就留下三句话说:“你们今后可能要有各自的人生选择,但是切记:‘道同一,非同道;谋所定,因势成;知可止,适而止。’”
鬼谷先生接着交代说:“你们的孙膑师兄留给我一些遗物,为师不偏不倚,交给你们谁都不合适。我把它放在了临淄城内的一处石室里。你们谁能见到它,都是缘分。如果让别人首先发现,也算是人家的福气,就随它去吧。”
苏秦和张仪流着泪水,不住地点头答应。师徒三人聊了很久,苏秦担心师父的身体吃不消,就建议早点睡觉。鬼谷先生也觉得两个徒儿旅途劳顿,三个人于是在前半夜的亥时收拾残羹冷炙,各自去睡觉。
此后的两天里,鬼谷先生又有意考查一下徒儿的学识,并及时指点一下。越是临近分手的时候,师徒越是不舍。苏秦和张仪都觉得两天的时间像白驹过隙一般飞逝而去。
第三天早晨,鬼谷先生早早起床,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然后让小青儿叫来了孙管家。孙管家已为鬼谷先生准备好了马车,正好前来询问鬼谷先生动身的时间。
苏秦和张仪其实起得更早,他们知道师父今天要走,所以生怕睡过了头,耽误了送别师父,他们看到师父已经起身,哪里还敢再睡。急忙穿好衣服来到院子里。
苏秦和张仪看到鬼谷先生准备得妥妥当当,真到了分别的时刻,难以抑制内心的悲伤,再次落下泪来。
鬼谷先生慈爱地拍了拍他俩的肩膀,劝说道:“再好的宴席也有散场的时候,你们就不必悲啼,还是振作精神,去做自己的事吧。我也没什么可以送你们的。该教你们的都教过啦,你们能干成什么样的事业,都是你们自己的造化。”
鬼谷先生说完,就和小青儿两人坐上了马车,苏秦和张仪仍然不舍,跟在马车的后面。鬼谷先生一再摆手让你们回去,二人就是难以割舍。
鬼谷先生干脆放下了车帘,吩咐车夫快快赶车走。苏秦和张仪一路追随着马车来到孙府门外的大街上,他们含泪目送着鬼谷先生的马车绝尘而去。
第138章 各归各家()
苏秦和张仪告别了师父鬼谷先生,怀着无限惆怅踏上了归家的路途。
两人从齐国起身,一路相随到了魏国的新都城大梁,在大梁,二人停留了一天,察看了大梁的周遭形势,也体验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苏秦已然看出:魏国的新都城大梁,尽管处于富庶的中原腹心地带,但是距离楚国、齐国、赵国、韩国等诸侯太近,特别容易腹背受敌。
定都于大梁,魏国得到了安享繁华的条件,但是失去了争霸诸侯的地利。
张仪的老家在魏国的旧都安邑,他见到魏国的新都,难免缅怀定都于安邑时的魏国,那时它怀有雄图大略,称霸诸侯,那是何等的威风!
今天的魏国空剩一夕晚景,在貌似的繁华中等待着其他超级强国的宰制。
苏秦和张仪在同一师门下,相处多年,彼此十分了解,关系也很是融洽,后来又共同患难,不舍不弃,二人之间的同门之谊自是非同一般。这种关系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兄弟之情。
苏秦与张仪一心要联合东方的诸侯合力击秦,力阻秦国的继续东扩。苏秦回想自己在秦国的遭遇,对于秦君嬴驷有十足的戒心,深知如果嬴驷得志,他的冷血将给东方各国带来的灾祸。
张仪则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魏国人,他看到魏国屡遭秦国欺辱,连几百年的国都安邑都被迫放弃,所以从感情上当下并不接受秦国。
在大梁的一家简易的客栈里,两人话别。张仪要北渡黄河,经上党地区回到安邑。苏秦则要沿着黄河一路往西,经过荥阳,回到自己的家乡洛阳。
因为同门情深,分手自是执手相看泪眼,难以割舍。他二人眼下都有家务要处理,不得不就此别过。张仪要给年迈的老娘尽一尽孝道,也要慰劳一下辛勤持家的妻子姚玥;苏秦要安顿一下自己的两个孩子,处理与前妻范菡之间的遗留问题。
苏秦和张仪此时不能一同游历诸侯,谋取功名富贵,于是就相约一年之后再次出山,先得势者,提携照顾后来者,苟富贵,勿相忘。二人割破了手指,将血滴到了酒碗里,歃血为誓。
苏秦体谅张仪家境不好,于是又将剩余的钱财绝大部分都交给了张仪,自己只留下购买食物的零散钱币。张仪一再推辞,苏秦将装着财物的包袱放在他手中,自己背起行囊,潇洒利落地径自前行而去。张仪望着苏秦的背影,感动得泪盈眼眶。
由于将钱财都分给了师弟张仪,从大梁到洛阳四百里路程,苏秦只能步行赶路,中途在农家借宿一晚,第二天早早地上路,到午时已赶回到了家乡洛阳。
进到城中,他左右看看,发现一切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洛阳城人们又管它叫洛邑,是西周开国功臣周公姬旦营建的,那时称为东都洛邑。
周公营建洛邑,一方面是为了让天下诸侯进贡朝廷距离大致相等,因为当时的都城镐京远在西陲,东部诸侯来往不便;另一方面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