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福宫。
“这福王还真是果敢,平日里不见他有什么建树,倒是在人命关天的大事上,毫不含糊。”雨倾由衷地赞叹道。
“朕也觉得这次四弟很勇敢,只是四弟别被传染了才好,天花的传染性极大,而且不好医治,历史上的英国女皇曾经的了天花,虽然举国力医治,但痊愈后的她头发早已脱落,脸也溃烂不已,一生都用假发遮丑。”上官珏忧心忡忡。
“英国?英国是什么?”雨倾明显对上官珏的话有些迷茫。
“哦,那是一个离锦乐和大梁很遥远的国家。”上官珏解释道,也许根本不在同一时空。
雨倾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上官珏嘴里总能蹦出一些奇怪的词语来,她早已见怪不怪。
“对了,我在大梁的时候有一年也有天花泛滥,但当时,好像是有一种药可以预防和控制疫情。”雨倾回忆着,“那药,好像是叫奎宁。”
第136章()
“奎宁?”上官珏突然记起来,对呀,古代也有西药啊!“可是据我所知,锦乐现在最多有一百多块奎宁,而且此药从遥远的西方运来,或是由传教士带来,价格昂贵,怕是民间普通百姓担负不起啊。”
“这也是很棘手的问题之一,但依我所看,先将这些奎宁投至京城救济堂和隔离区以外的井中,让百姓去那里喝水。这样也许会有点效果呢。”雨倾分析道。
“也好,现在只能用这个法子解燃眉之急了。”
第二日,几百枚奎宁就按点投入井中,京城的疫情确实得到了些许控制,可不过三天,又恢复到先前的样子,每天还是有很多人被传染,死亡。
福王连续几封奏折,将他在救济堂观察到的患者病情上书给上官珏。在书中称,据观察,得了天花的患者起的痘通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顺痘,一种为逆痘。
顺痘色泽鲜红,内有脓包,高高鼓起,逆痘呈平滑状或凹状。从外形上来看顺痘比逆痘狰狞些,可是起了顺痘的患者往往会康复,而起逆痘的患者却大多死亡。
这给了太医院太医很珍贵的一手资料,锦妃也不再永福宫了,因为大梁医术较发达,又盛产药材,加上雨倾略懂医理,便去太医院同太医一起研究方法。
“既然奎宁有效果,我们就该顺着这个方法去找。”锦妃对张太医说。
张太医扶着胡须点点头,“可是娘娘,如今奎宁已全部用尽,要想再找奎宁,怕是怕是比登天还难”
“既然没有奎宁,就用中草药吧。而且一定要做好隔离工作,最重要的是患区卫生一定要做好,常换被褥,防止生疮。”雨倾缓缓道来。
“最重要的,有些已治愈的患者往往出现复发症,依朕看,一定要等痂盖完全脱落后,观察七到十天,才可以出去。”不知何时,上官珏也悄悄走进了太医院。“最近宫中也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朕已通知皇后,后宫中,无事尽量少出行,各宫主子待在宫中便好,要多开窗通风透气,饮食卫生也要注意。”
这一夜谈到快子时才结束。上官珏和雨倾回到永福宫时累的连话都不想说,头一粘枕两人便都睡了过去。
第二日天还没亮,就听得李公公低声唤着皇上,上官珏睁眼起身,出了帐子。
第137章()
李禄达连忙过来,低声道,“皇上,华美人宫里的杏儿昨夜高烧不止,今早再看时,眼角溃烂,口喷臭气,太医去看说说是天花。”
李公公也是老人儿了,每次民间有瘟疫宫里都是避之不及,但这瘟神往往是防不胜防,终究还是将疾病带到宫里来了。
“什么时候就发现的?怎么现在才来报?”上官珏眉头紧皱。
“昨晚杏儿就已经有症状了,但是华美人舍不得杏儿被接出宫去,二来也是心存侥幸,以为杏儿着凉发烧而已,就瞒着没报。”李公公说的很快很急,“直到今儿早上,华美人也感到不是,宫里的小太监忙去唤了太医,才发现的。”
“还愣着干什么,找宫里最偏僻的地方,设疫区,将华美人同她宫里的人全部送过去。谁都不能接近。每日送饭者和守护的侍卫必须喝汤药增强免疫,宫里日夜熬醋,将病发点降至最低。”李公公小心地听着,不管听懂没听懂,连忙跑去太医院一字不差地转告给张太医,才长叹一口气,“天灾做人,天灾做人啊!”
如今单靠药汤子也不是万能之策,雨倾和上官珏每日与太医院的太医们钻研着药方子还是没有结果。
后宫里也有逃跑的丫鬟,因牵挂着宫外的家人,深更半夜的翻墙而逃。御林军尊皇后旨,凡是逃跑者,一律射死。
因着瘟疫泛滥,各宫争风吃醋的劲头倒压下去不少,尤其是董婕妤,如今有孕在身,可千万不敢染上天花。
又过了三日,上官珏突然觉得喉咙肿痛,说不出话来,到了下午时分,更是觉得头痛难耐,待到晚上,已经发起了高烧。
雨倾自然一刻也不敢耽误,太医从中午守到夜间,见皇上脸上,背上都出了疹子,立刻断定皇上也染上了天花。
皇后听闻立刻从长春宫赶来,站在永福宫门口,也不去计较锦妃得宠了,连忙派人进去问皇上病情。
雨倾带着众人出来迎驾,也不敢靠近,脸上带着帕子,远远行了礼。
“锦妃,皇上可好些了?”皇后关心地问道。
“回娘娘,皇上傍晚出了疹子,这会子正烧着呢。”雨倾如实禀报。
“既然如此锦妃,过来进一步说话。”
锦妃同太医和紫萱一同上前,在离皇后十步之遥的地方站定,皇后深明大义道,“如今皇上这般,得有个人贴身伺候才行。平日里,你侍奉皇上时日最多,妹妹你看”
第138章()
“皇后说的是,况且如今皇上得了天花,臣妾虽然无大碍,但是之后几天会不会传染还不好说,与其让别人来照顾皇上,还不如让臣妾来照顾皇上呢!”雨倾说的正中皇后下怀。
“妹妹。这次一进去,不知深浅”皇后说的极为动情,眼中甚至泛着点点泪花。
“皇后说的这是什么话,这次臣妾有幸侍驾,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雨倾的话让皇后听得甚为满意,只见安思涵目光中神色不明,又担心皇上出了什么事,又怕万一到时候皇上好好的同锦妃出来,那锦妃的前程就是平步青云了。
可眼下自己又不敢豁出去侍奉皇上,其他几个宫里的人,连影子都没见到,如今倒好,都是各扫自家门前雪,难怪锦妃心甘情愿站出来,也没辜负皇上平日里疼她。
“那好,本宫在这里先谢过妹妹了。”
“既然要建疫区隔离,皇上也不例外,从今往后,只需将每日的汤药和膳食送进来便好。其他事情,无论巨细,都由妹妹来操持便好。”锦妃开口不紧不慢地说,想来是已经有了计划。
待皇后走后,雨倾又单独在永福宫见了张太医。如今能自由进入永福宫的,除了张太医,别无他人。
“张太医,宫外的病情控制丝毫不能放松,皇上这边有本宫好生照料着,本宫小时候出过天花,硬是挺过来了,只是现在本宫在想一种法子,最好是能够让没有得病的人通过什么方式先接触一下天花,产生抗体,这样一来,便能有效控制发病率了。”
“娘娘所想正是老夫所想,但如今皇上得了天花,皇上的病情也不可怠慢啊。”张太医善意地提醒道。
又过了一日,上官珏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而且还有加重,雨倾悉心照料了一夜也不见好转,高烧不退,就连后背处也起了疹子。
无奈之下,雨倾只好再次将张太医宣来,“如今皇上病重,你且都愿意听本宫的。”
“只要娘娘是为皇上好,老臣在所不惜。”
“那就好”,雨倾一边说着,一边将一张写好的方子递给了张太医,“拿去抓药吧。抓两份。”
“额娘娘这”行医五十载的张太医自然认得眼前这方子,这是江湖上消失许久的新华方。
一代医圣张新华,开出的药方也极为有特色,但凡药材都有独门符号来表示,偷方盗方者往往得了药方也不知所云。
第139章()
后来医圣病逝,新华方连同符号也消失不见。
如今时隔二十年,竟出现在锦乐后宫,锦妃娘娘手中!
张太医仔细端详着眼前的药方,各类所需药材及用量已被锦妃悉数标出,只是失传许久,凑不凑效,谁也不敢保证。
锦妃看着张太医半晌不肯开口,心中自是知道他所想。
“本宫也不敢保证这方子究竟如何,但如今皇上已这般,总不能坐以待毙不是?你且放心去抓药,煮药,出了事,大不了本宫陪葬。”锦妃发了狠话,张太医也觉得还不如放手一搏,兴许拼出一线生机呢。
“老臣遵命。”张太医颤颤巍巍的手拿着药方子退下。
而此时的储坤宫,皇后,灵夫人,薛修容和董婕妤分坐在太后两侧,已经泣不成声了。
皇上要真出什么事,改朝换代,国将不国不说,皇上的这些妃子们也将被送到青庙庵里,背着太妃的名号,日日夜夜与青灯黄卷为伴。皇上在的时候她们受的圣宠本就不多哎可怜见的,与其说在为皇上哭,倒不如说在为自己渺茫的前途哭罢了。
这些人里哭的最厉害的当属董婕妤,可怜她独自里的孩子,或许连阿玛都不曾见到过
皇后今日晌午从张太医那里得知,皇上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加重。如今已经过去四天,听太医说皇上腰间也已经出了疹子,如此这般,怕是凶多吉少。
太后心神不宁,手里不停地滚动着佛珠,皇上出了事,谁的下场都不好过。
“好了好了,都别哭了,现在还没到你们哭的时候呢。”太后终于张口说话了,几位也抬头看向太后,一夜,太后竟像苍老了不少,“不论怎样,且再过一晚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