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着有意思吗?想想陶小霜都觉得心累。
见陶小霜神色有些不好,张可茜才恍然想起多年前她和倪爱蓉之间的关系。
得岔开话题,她就说道:“……记得以前我们上学的时候,贾老师特别喜欢倪爱蓉,经常叫我们向她学习。有一次,他让倪爱蓉在班会上发言,倪爱蓉就念了她写的日记,我记得她在日记里说——她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当时,我觉得她好有理想哦,结果她是这么个奋斗法……”觉得自己简直无法直视这8个字的张可茜不由摇着头叹了口气。
“哈!你这贫嘴!”陶小霜都被她逗笑了,笑完,她想起另一个人来,“对了,怎么没听你提起曼红,她也没去吗?”
“别提了!”说到张曼红,张可茜是真的要叹气了,“……曼红现在哪里有精神去参加同学聚会!”
“她发生什么事了?”虽然这么问,但其实不问陶小霜也知道张曼红肯定是又被她家里人欺负了。
张曼红是79年回的上海,本来她可以早一年就返城的,可她家里人怕她把户口迁回来后会和她的两个弟弟争房子,就一直不同意帮她在上海这边跑手续,直到她签了放弃房产的切结书才得以回了上海。可回了上海,她家里早就没了她的落脚之地,她的两个弟弟都接了婚,大弟的儿子都两岁了,家里挤得腾不出她睡的地方来,连二层阁都没她的位置。
至于工作,张曼红的两个弟弟都是顶替张家爸妈才进的厂,到了张曼红这里,只能她自谋出路了。而这几年上百万上海知青都在返城,沪上连个扫大街的临时工的工作都紧俏得很,张曼红刚回来那一阵只能去街边的煤站守库房,她甚至不要工资,就图晚上有个睡觉的地方
陶小霜知道这事后,就给她找了一个‘工作’:帮自己和孙齐圣管理房子收租金。
他们的那6套房子过了明路后,现在都在出租。因为分布在几个区里,而且这时的租户大都是外地人,一般只租一两间不说,退租频率也很高,还容易发生纠纷,所以需要一个管理人,本来陶小霜和孙齐圣是想找一个身强力壮兼不怕事的男人来做这个活的,但两人商量后,决定让张曼红试一试。
每个月两人准备给管理人36块的工资,如果出租率高——9成以上,还会按租金比例发奖金,管理人还可以住在其中一套的一个单间里。
说了这些优厚条件后,陶小霜就把做管理人的繁琐和辛苦和张曼红说了,原本还觉得很不好意思的张曼红立刻就点了头——这样更好,她不怕吃苦,但真不想被人施舍,哪怕是朋友。
这一年多来,张曼红的工作一直完成得很好,每个月她都能拿到比工资更高的奖金。不用再做农活,又能天天吃肉,张曼红黝黑的肤色开始变白了,气色也好了很多,似乎一切都在好转,但有一次陶小霜无意中看到她妈妈哭着来找她要钱……
张可茜没好气的道:“他们给曼红介绍了个对象,是闸北电厂的一个电工,说是工资高,好像一百出头,还有两室一厅的公房,可那人都40出头了,还有两个孩子!”
“曼红没同意吧?”
“当然没有,可现在她妈她爸一天到晚都缠着她,非要她答应不可。他们说这都是为了曼红好,什么她都28岁了,又长得乡下女人一样,又黑又显老,也没个稳定工作……”张可茜咬了下嘴唇,“小霜,你说怎么有这么狠的父母!”
陶小霜也觉得心情沉重,她想了想道:“他们这是习惯了……”
万有引力带来的惯性似乎作用在一切事物上,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张家人和张曼红就是这样:自从那年上山下乡张曼红为了弟弟牺牲了自己后,张家人就习惯欺压她了——也许他们是觉得大女儿/姐姐都牺牲这么多了,九十九步都走了,干嘛不把最后一步走完成全大家呢!
而张曼红也很难挣脱这种惯性。怎么挣脱呢?那是她全部的亲人了。
陶小霜不由想到了自己,当年高家人不也是习惯了欺负自己吗?妈妈不也是习惯了忽视自己吗?不在意了,不代表她就忘记了……
这样想着,陶小霜决定再帮帮张曼红。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有点晚了,不过字数还是么么哒!看清爽的就到【顶点网 o】
第212章 做客()
恋上你看书网 a ,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
既然决定了; 陶小霜说干就干; 第二天一早; 喂完自家的两个大胃王,她就去找了张曼红。乐—文
“让我去广州?!……小霜; 我行吗?”张曼真红没什么自信; 让她一个种了8年地的中学生和一群香港人一起工作,她能行吗?
“准确的说是去深圳。”
陶小霜笑着给她鼓劲; “怎么不行,你以为香港人就三头六臂呀,说到这内地的事; 他们懂得还没你多了!而且做销售也不像你想的那么难,就和你管这几套房子是一样的。
你看——为了把房子租出去; 你得先去房屋市场和火车站找租客; 然后说服他们,带他们来看房子; 接着要收房租; 租出去后还要时不时的查看和满足他们的一些要求; 这就不是一种销售吗?等到了深圳; 你把你要卖的东西看成是这些房子就行了!”
“……”张曼红想了想,觉得是这样的话自己可能还真行; 但她还有一个问题:“小霜,你给的工资是不是太高了!每个月300块钱,都能请6、7个人呢!”
张曼红给陶小霜两人做房屋管理员,基本工资加奖金; 每个月差不多能拿到7、80块钱,这已经让她很满足了——当年幸运地留城的那些人好多工作到现在也才这个工资而已。而现在,陶小霜居然和她说,等她去了深圳,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就是300块,还能按销售业绩拿提成!
“情况不同……”陶小霜解释道:“你要去做销售的公司是我和孙齐圣刚开的贸易公司,它不卖我们自己生产的收音机,它主要的业务是做中转商,联系并销售香港的其他牌子的小电器。所以,公司里的员工需要频繁地在香港和深圳之间往来——没办法,现在两边的通信还很不方便。你们这些做销售的也得经常去香港那边,这样的话,工资给低了,你在那边的时候,只要连饭都吃不起!”300块一个月,这还是内地员工的标准,香港人的话,基本工资得开到1500港币。
“那边东西那么贵呀!”张曼红听得直咂舌头。
“嗯。在那边随便吃一顿早饭就是3、5块钱,那里一个大饼就是5毛。”而上海这边的大饼咸的4分,甜的5分。
张曼红惊道:“天呀,一个大饼都卖这么贵,那些香港人怎么吃得消呀?”
“那边的工资也高呀,一个卖早饭的推车仔只要手脚勤快些,一个月下来至少1300港币的收入。不过,那边的日常消费更高,只挣1300的话,在香港岛只能一辈子住屋村了。”
张曼红都听愣了,她无法想象每个月能挣1300块钱还是穷人是什么样的一个情景,而穷人都这么有钱,那香港得繁华成什么样!
震惊之余,她的心里又不禁生出来一种渴望,去了深圳,她也不求什么1300,只要能进一个单位,能有个稳定的工作,她哪里都敢去!小霜说了,她的那个贸易公司是和深圳的一个大厂一起合办的,是那什么中外合资公司,所以只要是贸易公司的员工,那个厂就会给一个编制。
80年代初,说到儿女的工作,无论是在机关在厂矿还是在街道在里弄,最基本的就是要有个编制,哪怕是扫厕所的工作,有编制的都比没编制的强——有编制就有级别,就有福利,没编制,上面一句话你随时都得走人;而像张曼红这样,给私人而不是单位做事的,哪怕工资再高,也遭人瞧不起,还没开窍的阿拉们觉得这哪里保险!
而这也正是张家爸妈义正言辞地要求张曼红赶紧嫁人,找个长期饭票的最大理由!
张曼红其实很不想离开上海,她都离开8、9年了,这才回来多久呀,清晨时分黄浦江的浪潮声她都还没听够了,可一想到自家爸妈的那些念叨,再一想到两个弟弟和弟媳的嘴脸,她就什么犹豫都没有了,她冲着耐心等待自己的陶小霜一点头,很慎重的道:“小霜,我去深圳了!我知道你是想帮我——再留在这里,我非得被家里人缠死拖死不可!”
陶小霜笑着点点头,“曼红,你能想通就好。”等曼红去了深圳,她就不相信张家人还能跑到深圳去纠缠她。
就这样,两天后张曼红就坐着火车去了深圳。离开前,她答应她爸妈,以后每个月给家里寄50块钱。自那以后,果然每个月都能收到50块钱汇票的张家爸妈感觉很舒心,他们以为自己还把女儿掐得死死的呢!却不知道女儿的工资从一开始就不是80块而是300块,而这还不包括提成。
于是,等到3年后张家人接到张曼红寄来的喜帖,匆匆赶到深圳时,他们惊讶地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张曼红——时髦漂亮得活像个香港女老板!而她要嫁的人则是当地一家大机械厂的青年干部。那人叫段克亚。个子虽然不高,但长相端正,举止斯文,前途一片光明不说,年纪还比张曼红小了一岁!
张家爸妈,张曼红的两个弟弟还有他们的老婆是瞪着眼珠子参加完她的婚礼的!而在那之后,靠着自己的奋斗和努力,渐渐成为陶小霜得力助手之一的张曼红让他们惊得直瞪眼珠子的时候还多着了!
至于,张家爸妈那偏到天边去的偏心眼,有大好的事业和美满的家庭的张曼红还会在乎吗?
……
时间回到1980年。
过完端午节后,程家迎来一个蛮特殊的客人。
已经25岁的迎国刚谈了两个月的女朋友潘颖来龙泉里12号做客了。
潘颖也是虹口区人,她比迎国小两岁,个子高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