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母听了大梅的话信誓旦旦的说起来:“大妹子,大兄弟,这你们不用担心,孩子妈狠心把这孩子扔下就走了,肯定不会去找,就算找你们也不让看就是了,至于俺们周家肯定不会去找孩子的,脱附给你们就是你们的孩子的,那还能往回要,那不是缺德嘛。你们尽管放一百二十个心,我们不能那么干,再说了,我儿子不可能光棍一辈子,带着孩子也不好找对象,等新媳妇有了孩子更是,哪还会顾得上这个孩子啊。”
一番话说得季学礼和大梅心里有了些底,这时候季学礼从口袋里拿出200块钱,准备递给周正,毕竟不能白白领了孩子,但是周正并没有接过来,而是示意季学礼将钱收好。“大哥大嫂,我不能要你们这个钱,那不成了卖孩子了,以后我怎么抬头做人,这钱你们留着吧,以后哪都需要用钱,我姑娘是清明那天的生日,剩下的就拜托大哥大嫂了。”周正看着季学礼怀中的孩子,流露出不舍的神情。
除了裹着孩子的小毯子,周家还为孩子准备了一个小布包袱,包袱里放着几件小衣裳,和几块戒子布,这是孩子的全部“家当”。周家客气的挽留季氏夫妇吃个午饭再回去,季氏夫妇拒绝了周家的盛情邀请,路程遥远,回去也需要时间。就这样季学礼抱着孩子带着媳妇跨出了周家的大门。周正看着他们远去,心中五味杂陈,而周母为了感谢豆腐西施,在她离开之前偷偷给她塞了20块钱,豆腐西施心里美滋滋的,她甚至认为牵线抱养孩子就像做媒人一样,可能成为一条新的来钱道。
回到家里,季学礼和大梅才发现,家里还没来得及准备孩子吃的东西和吃穿用度,季学礼听了房东小两口的话赶紧出去购置了许多孩子用的物品,大梅扯了自己的旧衣服给孩子又做了几件衣服,剩下的边角料凑一凑给孩子做了戒子布。
房东媳妇看到孩子可怜,喂饱了自己的娃娃,便给新到来的宝宝喂起了奶,那是周家孩子出生以来第一次尝到母乳的滋味,也许是饿坏了,也许因为母乳味甘,孩子竟然食不知饱。季学礼赶紧出去给孩子买了奶粉,那时候一袋奶粉要5块钱,这对于原本收入微薄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为了能够增些家用,季学礼除了做豆腐,还报名去了附近的矿上挖煤,除了照顾孩子,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大梅除了照看孩子,也开始干一些如糊灯笼之类的手工活计,小两口的日子突然变成三口之家。
孩子在来到这个家里之后,便再也不是乖巧的模样,简直如同一个小恶魔,时不时地啼哭不止,声嘶力竭,夫妻俩甚至常常怀疑,女儿是不是当初抱回来的那个。夫妻俩每天忙前忙后,脚打后脑勺,经常弄得疲惫不堪,却也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踏实,心里更有了盼头。
在经过一番思量之后,季学礼给孩子起了一个名字:季春生。大梅也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名字,给孩子取了名字之后,两个人商量着过一段时间,等孩子恢复了体力,变得更健康的时候,便带回家上户口。
可能因为春生子出生以来长时间的饥饿,加上营养不良,导致了春生没有饱腹感,季学礼和大梅初为父母,经验尚浅,虽然发现孩子喝起奶粉没有节制,但并没有过多制止,单纯的以为孩子没吃饱,结果导致了孩子积食腹胀。肚子鼓鼓的硬硬的,孩子开始不吃奶粉,只是一味的哇哇大哭,没办法,两个人只能将孩子抱到镇医院看医生。
医生责备了两夫妻,但听了大梅向医生叙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又对两口子照顾孩子的事感到哭笑不得,同时不仅发自内心的佩服这对夫妇,虽然二人生活的清贫,但是对孩子的这份爱心和责任毋庸置疑,医生耐心的给夫妻两人讲了一些喂养孩子的基本常识,给孩子开了些消食的药。
从医院回到家里,小春生的病已经好了许多,当爸爸问她肚子还疼不疼的时候,还咧着嘴笑一笑表示回应。这是房东媳妇却走了过来,神色紧张地看着了眼孩子,让季氏夫妻俩也莫名紧张起来。
“季大哥,嫂子,这孩子毕竟是要来的,要我说你们快走吧,换个清净地方,我听说最近有人在打听谁家抱养孩子呢,说不定是孩子啥亲戚,后悔了回来要呢,这些日子我看你们两口子这么精心照顾着孩子,肯定是舍不得让人再要回去吧。”
听了这番话,夫妻俩简单商量了一番,觉得还是应该回老家,安顿下来,如今有了孩子,总在外漂泊也不是办法,回去给孩子上个户口,添人进口,对于家族来说也是一件大事。
收拾行装,背起小春生,三口之家向着心中的小希望进发。
而就在季家搬走一个月后以后,书凤带着二妹和本家的长辈找到了季氏夫妻租住的房子,门开着,书凤几个人走了进来,只见一个和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媳妇正坐在屋子里哄着的孩子,看到摇篮里安睡的孩子,书凤发了疯似的,扑到孩子面前,喊了一句“妈的心肝儿啊···妈可找到你了。”将小媳妇吓了一跳。
“你是谁,进来干什么。”小媳妇警惕地说着,推开了书凤。
被推开的书凤定睛看了看,收住了眼泪,“这,这不是我的孩子,这不是我的孩子。”书凤看着妹妹书阳说着。“你是姓季吧。我的孩子哪去了,你把她藏哪了。”书凤转过身质问眼前的小媳妇。
“这都哪跟哪啊,谁知道你你说的是谁,我们家姓张,这根本就没有什么姓季的,你们有毛病吧,无缘无故闯进我家,小心我告你去啊。”小媳妇听出了几个人的来意,故意打着马虎眼,心里在暗暗祈祷着,季大哥夫妻千万不要被找到。
再次扑空,失魂落魄的书凤走出了屋门,心里唯一的烛光被熄灭了,她径直倒了下去。
第18章 “枣”生贵子()
红灯高挂,红布挂满了门院,喜字贴满了门窗,鞭炮的红纸铺满了院门口,院子里摆满了桌子和凳子,桌子上摆着一碟瓜子、一碟糖块、一碟喜烟,每个碟子用喜字铺底,院子当中红毯铺地,满院子的人进进出出,院门口用帆布搭了一个棚子,棚子里坐着乐队,唢呐锣鼓吹吹打打,热闹非凡,专门请来了走野场子的二人转表演,两个演员曲目轮转,好不卖力。相比于书凤嫁入周家时的光景,有过之而不及。
在传统的观念里,“二婚”在伦理层面上,似乎是无法饶恕的。而周家却大张旗鼓,将儿子的婚礼办得声势浩大,十里八村人尽皆知。
而周正赢取的正是小枣,小枣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了,她不在乎嫁给“二婚”的男人,挽着丈夫的手,向所有列席的人报以灿烂的笑意,更像是一种宣示,宣示此时此刻的胜利与获得,享受着终于臣服于自己裙下的“革命果实”。
举办婚礼之前,应小枣的要求,周家将房子翻修了,书凤用过的所有物品、家具全部换新,这个家里已经没有一丝一毫关于过去的痕迹,每个人的记忆仿佛也被清除了一般,这场婚礼是周正的新婚,是小枣的新婚,是周家的大喜事。那些过去曾经议论周家无情的人也早已转了风向,夸赞着周正的魅力,周家的实力,和新娘子的美丽。
新婚之夜,对于周正来说已经轻车熟路,小枣并未等到她所期许的浪漫与缠绵,全家其乐融融的晚饭过后,关了灯便睡下了,直到鸡鸣拂晓。
小枣醒来时已经日上三竿,全家已经出去干活了,只是桌子上还摆着半盆馒头,咸菜和一小盆米粥,用纱笼罩了起来,在她的设想里,醒来时自己应该躺在丈夫的怀里,丈夫柔声细语地将自己叫起来,晨光伴着早餐,惬意舒适。然而并没有。
就在小枣刚叠好被子洗漱完准备出去找寻丈夫时,婆婆从外边走了进来,“小枣,你已经是我们周家人了,有些规矩还是要守的,今天是你进门头一天,咱们就不说了,打明儿开始,你得开始给家里做三顿饭,收拾屋子,往后啊,很多活呢,你作为周家的儿媳妇,哪一摊活都得拿得起来,知道不。”
小枣听了婆婆的话,点头示意答应。“当然了,作为周正的媳妇,最重要的是为我们周家传宗接代,你两个小叔子媳妇不争气,全是丫头片子,俺们啥也不图,你要是能生个大胖孙子,我也就知足啦。”婆婆嬉笑的嘴脸让小枣顿感厌恶。
然而,小枣并不愿意做守着脏兮兮的锅台、蓬头垢面、终日游走在地垄沟的贤妻良母和家庭主妇,需要的是浪漫的享受,尊严和自由。小枣的母亲是城里下乡的知青,为了能够争取到返城的名额献身给了村支书,后来她真的回了城里,给村支书留下了小枣,小枣的母亲虽然有了家庭,但偶尔也会回来看她,后来还鼓励她上大学,真是万万没想到,考了大学的小枣,再次回到了农村,只为了那位已经结了婚的青梅竹马。
所以,即使小枣出于尊重听了的婆婆的话,也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习惯和追求。打麻将,串亲戚,晚睡晚起,经常到镇上赶集,吃穿戴一样不落,偶尔会给公婆买一些礼物,但是公婆并不高兴,最终花的还是周家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每到这种时候,周母心里隐约总会想到书凤的好来,这个小枣绝对不是什么勤俭持家的料,再这样下去,仅有的家底恐怕也会被败光,但是小枣对待公婆非常的圆滑,经常一张巧嘴哄得公婆晕头转向。
不出所料,没过多久小枣果然怀孕了,全家像对待国宝一样宠着她,伺候着她,盼望着周家能够一举得男。有孕的小枣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婆婆为了能够有个孙子,特意请来了一尊送子观音,每天香火供奉,念念有词,三拜九叩。周正每天去供销社给小枣买各种营养品和小灶爱吃的糕点零食,村里的人都在传,周家人为了个儿子通通魔怔了。
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孩子的第一声啼哭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