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姚爷爷还活着的时候,姚爷爷觉得大梅命格不好,偶尔会带着大梅到一户跳大神(萨满,满族驱鬼驱邪的一种舞蹈)的神婆家里,让神婆给大梅“驱鬼”,神婆神神叨,经常会给大梅将一些的传说故事,因此大梅倒是继承了不少的,例如《人参娃》《鬼画报恩》《白蛇报仇》等等各种各样的鬼神传说。
因为春生过于调皮,大梅常常用那些老故事吓唬春生,希望春生能够变的乖巧一些,虽然春生没有因此变老实,这些故事却打开了春生想象的思维。
小孩子对整个世界都充满好奇,春生自然也不例外。春生最喜欢模仿爸爸妈妈的样子,拿着抹布跟着妈妈擦桌子,尽管越擦越脏;学着爸爸的样子煞有介事,挥舞着一把小锄头锄草,尽管菜苗也被铲个精光。
有一次,春生看到爸爸为邻居称高粱米,只见爸爸将一小袋大米放在秤盘上,一只手提着秤杆上的提手,一只手不停的扒拉着秤砣,“10斤高高的,只多不少。”季学礼抬起手,只见秤杆的尾部稍稍高起,又迅速扶着秤杆,将高粱米倒进一个小袋。
春生觉得十分新奇,在爸爸送邻居出门的时候,自己拿起了称,将秤砣挂在秤杆尾部,将铁青蛙(绿色青蛙模样,上了发条能够跳动的玩具)放在了秤盘里,一切准备就绪,正当春生提起称的提手时,秤砣唰地从秤杆上滑落,结结实实地砸到了春生的脚趾,一阵刺痛,春生将秤盘扔在了地上,哇的大哭起来。
听到哭声,季学礼赶忙冲进屋里看个究竟,秤砣已经滚落到一旁,血殷透了春生的鞋,季学礼赶紧将春生抱在怀里,脱下春生的鞋,春生的脚趾已经变得青紫,还在流着血。
季学礼虽然嘴上不停责备着女儿淘气,心里却心疼得很,他先用棉花沾了白酒给女儿擦拭伤口,再将家里的螺旋霉素消炎片用擀面杖碾成药粉,在将这些药粉撒在纱布上,给女儿的脚趾裹上纱布。
那时候药品的种类和购买途径都有限,人们最常用的便是罗红霉素片、去痛片、安乃近等,几分钱一片,普通的农村百姓都吃得起。哪里磕破了摔坏了,简单擦一些白酒,涂一些消炎药就算处理完毕。如果感冒了,便是一大碗姜汤奉上,再将厚厚的被子捂在身上,发一发汗也就好了。那时候大人们整天忙着庄稼地的活计,照顾孩子难免有不经心的时候,那时的孩子也禁得起摔打,抵抗力强,不似当今那样弱不禁风,养孩子如同伺候祖宗一样金贵。
对于那时农村的孩子来说,折个纸飞机能开心的玩好久,水枪已经算得上玩具中的“奢侈品”,快乐就是如此简单直接。现在,即使拥有满屋子的玩具和零食,孩子也不见得感到多幸福。是人们真的对幸福的要求变高了,还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纯真的快乐已经被遗落在旧时空中?
春生家后院有一位老人,带着女儿生活,那位老人的儿子考了大学,在上海娶了媳妇落了脚,老人曾经带着女儿在上海那边待过一段时间,但是因为老人和儿媳妇着实相处不来,加之带着一个“拖油瓶”,与大上海的生活更是格格不入,无奈被儿子赶了回来。儿子每个月会寄一些生活费,两个人的日子过得倒也稳当。
春生最喜欢到后院找那位大姐姐玩耍,大姐姐画画非常漂亮,宣纸上盛开的牡丹仿佛真的一样,她还经常给春生讲许多闻所未闻十分有趣的故事,每次听故事的时候,春生总是全神贯注,竭尽所能想象故事中的场景。
一次,大姐姐送给小春生一本故事书,封皮已经被撕掉了,不知名字,书页泛黄,偶尔还能看到底在上边的油渍,应该已经被翻阅了无数遍,内页只有一些简单的黑白简笔插图,整本的文字,大姐姐将里边的故事一遍一遍的读给春生,春生妹妹总是听得津津有味。
后来,大姐姐将这本故事书送给了小春生,春生独自在家的时候便会拿出来翻看,并且按照记忆中大姐姐所读的内容和书上的字相对应,没想到,春生竟然认得了一些简单的反复出现的文字,虽然不会写,也不能完全掌握,但是通过这种方式,春生对学习获得了认知,并且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那时候她甚至不懂什么叫做“上学”。
多年以后,当春生再还乡时,她还特意到大姐姐家,却没想到大姐姐已经不见了。据邻居说,是因为父亲认为她是个小姑娘,上学也没有什么大出息,于是不允许大姐姐上学,更不允许她学画画,结果导致了大姐姐长期抑郁,最终精神失常,某一天趁着父亲不注意,离家出走就再也没有回来。村里的人都觉得姑娘漂亮而且有才华,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十分可惜,同时纷纷指责当父亲的不负责任,竟然逼疯了自己的女儿。
春生知道了大姐姐的遭遇后,感到非常难过,春生将买给她的画板放在了大姐姐家的门口,她原本还想着亲手送给大姐姐,画板里还夹着一幅素描,那是春生凭着模糊的记忆为大姐姐作的画像。春生想要告诉大姐姐,是因为她春生才喜欢上画画,喜欢上读书,喜欢上写作。在春生心里,除了父母,大姐姐是她学习道路上非常重要的启蒙老师。
站在大姐姐家门口的一刻,春生才发现,自己甚至已经忘记了她的名字。再见来不及握手,原来,当大姐姐送给春生故事书时,已经成了永别。
我们总以为还有再见的一天,可是,谁也不知道那一天究竟何时来临,究竟是否存在。正因我们都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世间才有那么多遗憾的擦肩而过。
第28章 病床之友()
吃过晚饭,春生的父母和爷爷坐在院子里纳凉,忽然听见屋里传来春生的哭声,三个人赶紧跑着进了屋,“爸,我肚子疼,我,我肚子疼。”只见正春生捂着肚子在炕上来回的打滚,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流,春生疼得哭了起来,不停地喊着爸妈。
起初,家里人觉得孩子可能是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只是给春生拿了杯水,再给孩子吃了片消炎药,以为第二天就会好了。春生因为肚子疼闹着不肯睡觉,大梅好不容易将孩子哄睡了,谁知半夜十分春生又哭了起来,直喊肚子疼,季学礼无论怎么样也哄不好好,当问到女儿究竟哪里疼的时候,春生也说不清楚,只知道肚子疼。
无奈之下,季学礼夫妻连夜将孩子送到了镇医院,镇医院里只有护士值班,没办法诊断,但是看孩子痛苦的样子,护士觉得孩子有可能是得什么严重的病,但是镇医院条件有限,建议夫妻两人将孩子送到市里的大医院,但是夜半三更,去市里也没有交通工具,只能等到天亮。
转过天,天刚蒙蒙亮,夫妻二人带着女儿赶到了市里的医院,经过一番检查,市医院初步诊断春生极有可能患了肾结石,需要讲解时通过手术取出来,但是当时的市医院卫生和技术条件有限,手术技术刚刚引进,对于大人来说可以进行,但是春生年龄太小了,手术是有风险的,于是医生建议,将春生带到北京治疗。
孩子需要到北京治疗,需要一大笔费用,无奈之下,季学礼夫妇只得回到村子里四处借钱,季老头也拿出了多年来的积蓄,并亲自到大儿子和女儿的家借钱,虽然百般不愿,但是谁也不好违背老人的心意,最终还是借了,虽然七拼八凑,也只借到了几千块钱,季学礼觉得远远不够,除了住院、手术,至少三口人在外的生活费也是要有的,于是,季学礼偷偷的到镇上的医院卖了血,还将自己家的地包给大哥一家。
凑够了钱,夫妇俩不敢怠慢,带着市医院医生的介绍信,买了去北京火车票,13个小时的路程,为了给孩子省钱看病,除了车上提供的免费热水,两个人一路上什么也没吃过。
找到医院后,赶紧为春生办理了住院手续,开始了各项指标的检查。最终确诊,春生果然得了肾结石,而患病的根本原因在于奶粉,由于喂奶粉不当,加之奶粉中含有一些有害物质,造成了结石的形成。
查明病因,春生开始住院排队等着手术。季学礼夫妻并不知道肾结石是怎样一种病,听到医生建议手术时,已经被吓得三魂不见了七魄。在他们的印象中,“手术”就等于“开膛破肚”,可是了不得的事情,以前曾听到老人说过,“开膛破肚”如果缝不好,肚子会漏的,但那都是谣传,毕竟孩子是真得了要命的病,医生的话总要听,虽然内心十分恐惧,但季学礼夫妇并没有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两人轮流日夜守护着春生,内心不停地祈祷这一切赶快过去,女儿能够安然无恙。
与春生同病房隔壁床的还有一个小男孩,比春生大一些,入院早一些,经过两家人的聊天才了解到,那家人姓李,是北京人,那个孩子也在排队等手术。于是,春生和那个孩子成为了病友。
一次,春生的父亲出去给孩子买一些换洗用品,母亲被叫到医生办公室商谈手术的事情,将春生一个人留在了病床上。突然春生又觉得肚子疼,看着春生在病床上翻来覆去哇哇直哭的时候,旁边的大哥哥走到春生的床边,“小妹妹,别哭了,你要是疼的难受就紧紧抓着我的手,这样就不会疼了。”
“是真的吗?”春生泪眼汪汪地看着说话的大哥哥。
“我没骗你,是真的,我在头疼的时候,就会紧紧抓住妈妈的手,这招百试百灵,非常管用。来,不信你也试试。”说着大哥哥将自己的手伸了出来,春生半信半疑地握住了大哥哥的手,大哥哥的手掌温暖而舒服,好像传给了她很多的力量,春生感觉似乎真的不那么疼了。
“还疼吗?”大哥哥关切的问道。
“好像真的不太疼了,谢谢你,大哥哥。”春生和大哥哥相视而笑,这一幕被大哥哥的父亲用照相机记录了下来。
春生觉得药很苦,每次吃药的时候十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