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堂上,刚刚踏入十三岁的元善见看上去比实际年龄稳重成熟。一见高欢得胜归来,踏入大殿,立即从龙椅上下来,命侧殿里一直恭候的内侍鱼贯而入,呈上自古以来皇帝给大臣最高的奖赏——九锡。
九锡在周朝便有这种说法,齐桓公曾经接受过当时周天子的两锡。自汉代以来,就真正成为象征皇帝最高敬意的最高礼节。一锡车马,再锡衣服,三锡虎贲,四锡乐器,五锡纳陛,六锡朱户,七锡弓矢,八锡斧钺,九锡秬鬯。这些物件通常是天子才能使用,赏赐形式上的意义远大于使用价值。
“皇上万万不可!”
高欢一见那些东西,连忙单膝下跪,请元善见收回成命。
“丞相,您为我东魏,立下这许多汗马功劳。而今又连连几年新年伊始,仍要背井离乡为国征战,保证东魏和平。您当之无愧!”
元善见见高欢跪下,慌得脸色惨白,跪也不是扶也不是。
“皇上言重了!为我东魏,高欢心甘情愿!”
高欢还是执意不起,元善见在文武百官面前,变成是自己在一厢情愿了。
“皇上,丞相谦虚,您就不要勉强丞相了!”
司马子如上前帮高欢解围,也跪在地上。刘贵、孙腾等人也纷纷下跪,让元善见脸上更加尴尬。
“既然这样……那,那这些礼物朕只好先收着,待……待日后丞相立功再赐……”
艰难地收回成命,元善见第一次发现自己在朝堂上的孤立无援。高欢,已经把持了朝政,更控制了文武百官的舆论导向。
“皇上不必如此见外,日后皇上亲自执政了,定要吸取刘禅后主的教训,论功行赏,天下才能真正归顺啊!”
高欢这才缓缓起身,如一位宽厚的长者,当着众大臣的面下元善见的脸。
没多久,诸大臣也没有什么需要禀告的,元善见的贴身内侍才在高欢的示意下喊退朝。
“主公,幸好您曲突徙薪,否则今天您要接受了九锡,日后定被这盛名所累,不堪重负啊!”
回到丞相府密室,司马子如抹了把汗,庆幸地发表想法。
“王莽接受九锡,不久篡位夺汉;曹操接受九锡,不久挟天子以令诸侯。历史上无论是孙权、司马昭、司马伦还是司马囧、石勒、石虎……所有接受过九锡的大臣,无不篡位夺权。元善见是要告诉天下,我高欢也是那种准备篡位夺权之人,陷孤于不仁不义之地啊!若不是娄妃在孤刚刚班师回朝时及时提醒,我们未雨绸缪,只怕被元善见弄个措手不及,定祸起萧墙!”
高欢难得在众大臣面前长篇大论,说得他们纷纷点头称赞。
“可是父亲,您真的就不打算自己当家作主吗?”
高澄渐渐被高欢接纳进他的密室会议里,他总有个疑问,高欢为什么就对权力没有那种自行操控的欲望呢?
288崭露头角()
“父亲,儿臣想要到国都邺城去辅助处理朝中的政务,求父亲准许!”
这天下朝,大家在晋阳密室里聊完国事后,高澄突然下跪,求高欢准许他上朝堂。
“你才十五岁,孤春秋鼎盛,就不怕皇帝看了觉得你碍眼,对我们高氏不利?”
自古物极必反,高欢自知他在朝堂上的势力已经够强盛了。若将接班人高澄过早送上朝堂,只怕会被那些汉人大臣借机攻击,两人必有一人得退出。
“父亲!儿臣定不会在朝堂上拖您后腿!”
高澄跪着不起身,态度很坚决。
“大行台,不要这样为难丞相嘛!日后的朝堂还不是您的?何必急于一时?”
贾显度看着站起身也不过刚到自己胸部的高澄,有点取笑高澄太过猴急的语气。
“丞相,微臣不是为了权力,而是为了能为您分忧!”
高澄双眼饱含泪水,看上去情真意切。
高欢看着地上的高澄,眼神复杂。可以看出,高澄这么提出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看他这么坚定的样子,又是没有和娄昭君做过任何报备的。
儿子在长大。听说高雅生了个儿子,现在当彭城妃当得很投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除了大节日,一般也没什么机会回娘家了。
这高澄,看来是受了元仲华的鼓动,才会利欲熏心,急着建立自己的势力。朝堂不比普通公堂,一着不慎,不仅自己人头落地,还会连累家族。那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他居然抢着要冲进去!他以为是集市吗?那可是一旦踏进就万劫不复的地方啊!但,看着高澄眼中的殷切,高欢实在不忍心泼他的冷水。
“容孤再想想。”
他的确得慎重考虑,衡量得失,甚至要历经考验,才能让高澄真正踏入朝堂。
“谢谢父亲!”
高澄眼中射出迷人的光芒,天地为之失色。
司马子如等人一直在一边冷眼旁观,见事情告一段落,纷纷告辞。果然除了自以为帮丞相教训了儿子的贾显度,很多人都得到高欢的目送。
“说吧,真真实原因是什么?”
高欢故意留在最后,就是知道高澄还有话没说。
“听说元善见在您上朝时赐您九锡,还好您反映迅速,这才避免了被元善见的手下群起而攻之。加上汉族大臣与鲜卑大臣有那么大的矛盾,您虽然征战前已经给了汉族大臣一个教训,可如今司马子如等鲜卑大臣因为贪污和飞扬跋扈,已经激起民愤。您是他们一起出来打拼的兄弟,若拿他们开刀,兄弟们定然会寒心。但近期若不快速颁布一些法令遏制这些强取豪夺的行为的话,我们刚刚大战赢回的战利品,还不够他们这样贪污下去。”
高澄不慌不忙,分条缕析地道出自己的真实原因,让高欢另眼相看。
“没想到,经常跟在你母亲屁股后撒娇的你,如今也开始崭露头角的啊!”
看着眼前有着雄心壮志而且跃跃欲试的年轻男子,高欢突然发现当年那个想要独当一面的男人的影子。
“父亲,儿子真的只想为父亲分忧,不会取而代之的!”
高澄重新跪下,郑重请求。
“我安排一下,你就试试看,如若不行,别怪我不留情面!”
这是个鲜卑烂摊子,从尔朱荣时代遗留至今,他倒要看看,高澄能不能破除非汉族统治无法长远的魔咒。
289功过参半()
“你说,澄儿要协助你处理朝政?”
娄昭君有些惊奇,没想到高澄有如此雄心。
“是啊,他没和你提过吗?”
高欢故意选择这次去晋阳的丞相府密室相谈,就是因为邺城这边太让人瞩目。一旦他们被举报并非普通聚会宴饮,而是密谋朝政,当皇帝的元善见就可以借此在政局上扭转败势,获得一些汉人大臣的支持。
“没有。我突然有种我家有子初长成的感觉啊。”
因为高澄另立府邸,又是在晋阳,娄昭君很少能见到他,不知道他的近况也正常。
“那我明日就安排一个手下出来替他说话,就给他的舞台让他上去转转,权当积累经验吧!这样也好!有什么事我还可以帮他兜着,总比以后一切都要自己面对的好。”
高欢心里过滤了一下人选,这才确定了人物。
“你想请谁?若是鲜卑大臣,只怕日后知道高澄上来是要拿他们开刀的,一定会给澄儿难堪!”
娄昭君心细如发,遇见到可能发生的意外。
“嗯,我挑了个汉族的。我赢了。”
高欢落了个黑子,整个局面陡然一转,他一颗颗地将被围住的白色棋子拈起。如今,两人对弈,高欢不再是胜少赢多了。
“你能成为常胜将军更好!”
娄昭君也开始计算自己的目数,研究自己棋路的破绽。
“臣恳请皇上能让大行台辅助处理朝政!以保魏国千秋万代!”
丞相主簿孙搴在第二天的晋阳密会结束前,突然大声请求高欢允许高澄协助处理朝政,吓了司马子如等鲜卑大臣一跳。
“这……”
高欢佯装犹豫,看着那些鲜卑大臣。
“求丞相给高澄一个机会!”
高澄也跪下,大声请求。
“丞相,既然大行台有如此殷切之心,就让他试试吧!”
李元贵作为高澄的老师,看时机成熟了,自然也开口请求。
“是啊,那就让大行台试试吧!”
一直帮助高澄的司马子如看高欢的神色有所松动,自然也推波助澜。
“那好吧……”
高欢装作考虑了很久的样子,好像是勉强答应了。
“其实呢,这个孙搴,是我西征时发现的人才。”
晚上,高欢和娄昭君躺在床上,娄昭君问起孙搴的来历时,他稍作介绍。
“是吗?怎么个人才法?”
娄昭君还有一个多月就要生产,今年的天气特别寒冷,天总是灰蒙蒙的,让人感觉很压抑。她也莫名地感到提不起兴致,但是事关高澄,她还是会在意的。
“当时我要李义深、李士略写西征檄文,两人都推辞,请孙搴去写檄文。我就亲自为他吹火,孙搴泰然自若,提起笔来,很快一篇美文就写出来了。我十分高兴,任命孙搴为相府主簿,专们掌管草拟文书。孙搴还通晓鲜卑语,兼管宣传号令,担当十分繁重的任务,我很赏识他。我将韦氏赐给孙搴,韦氏是士人家的女子,再加上美貌,当时的人都很认为他很荣耀。不久授人左光禄大夫,平时兼任主簿。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我叫他做什么,他都不会问为什么。不过,他还是功过参半啊!”
高欢叹了口气,一边摸着娄昭君圆滚滚的肚子一边感叹。还好这次战役速战速决,能赶回来等着第八子出生!
290焚琴煮鹤()
“怎么说?”
娄昭君生怕高澄以后会因为孙搴的功,而不得不忽略他的过。
“那是我的问题,不会影响到澄儿的。去年,也就是我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