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罗辑思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叫量子跃迁?就是突然发生一个断点、一次突变,这个由56亿人形成的脑就会醒过来。

    当然,拉兹洛的看法比互联网进化论更深了一层。他的意思是,我们进入了另外一种进化的历程。要知道,进化之路永远是凶险之路,它是一道窄门,有的物种过得去,有的物种则会活活地死在这道门前,恐龙不就是没进化过来吗?所以在这个裂变、这个起点到来的时刻,人类有没有可能通过连接,通过重建一种伦理观,进入一种全球脑的量子跃迁状态呢?有可能,但是需要我们做出各种各样的努力,这就是这本书的大意。

    但是再回头来看我们今天这个主题,人类有没有可能像单细胞动物进化成多细胞动物那样,通过互联网变成一个全新的物种呢?广义进化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佐证。

    人工智能不会是人类的敌人

    前面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人类和互联网未来的猜想,它不是科学,它不可以证实,也不能证伪,就是一个假设。正如一个科幻故事的标题所起的那样——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在互联网的介入下,人类文明正在面对一次突变和转型,前方是沉沉的黑夜,完全没有路标,没有过去的任何经验可供我们学习。怎么办?

    我们这个时候的处境就有点像1492年的哥伦布,他老人家带领舰队从欧洲的海港出发的时候,心中只有一个欲念,那就是:我坚信地球是圆的,我坚信往西走能到东方。哥伦布多么希望手里有一张海图,哪怕是张错了的海图啊。可是没有。

    现在我们比哥伦布幸运得多,我们好歹有一些猜想。这些猜想在实践的过程中会得出一些推论,我们可以不断地去验证这些推论,反过来再来丰富这些猜想。这就是所谓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人类进步的步伐不过如此。

    接下来,我们把互联网进化论作为一个猜想,来做几个推论,看能不能说服你,有没有道理。当然,我事先声明,它不是真理,它是推论。如果前提错,后面推论全错。

    我们先说第一个推论:某些科学家正在致力研究的人工智能是一条绝路。就是试图靠电子元器件、靠人类的鬼斧神工代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生造出一个拥有人脑那样高级智慧的机器来,这个思路是绝路。

    为什么?因为这个机器排斥了人本身的存在。我们是试图用人的智慧代替几十亿年的生物进化史,代替那种自然选择造成的鬼斧神工的结果。而按照互联网进化论,结果可能是另外一种,那就是人工智能本身就包含了人,人只是人工智能当中的神经元,而互联网仅仅是连起它们的神经。

    这可是两种不同的人工智能,前一种人工智能,不仅科学家信,很多电影导演也很喜欢。比方说美国电影终结者就在猜想,未来某一天,一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人工智能防御系统自我意识觉醒了,突然活了,一看人类好不顺眼,就想把人类弄死,控制全世界。这个猜想的前提就是互联网智能的觉醒是脱离人而存在的,所以成了人类的敌人。

    而按照后一种人工智能的说法,那就不是这样,如果人类参与其间,扮演着神经元的角色,那么我们和未来的人工智能是两个层次的存在,而且我们是同舟共济的,我们好,它才好,所以不存在这种竞争。

    就像生物学里提到的“领地”的概念,很多生物都有领地的习性。领地是特指同物种的问题,跨物种没有这个问题,一只蚊子和一只老虎,既不是食物链关系,也没有领地冲突。

    我们和未来的人工智能也是这样,所以不存在未来觉醒的人工智能反过来灭杀人类的问题,这是第一个推论。

    你是促进了连接,还是阻碍了连接

    第二个推论就更有趣了,如果互联网真的要拼接起一个大脑,那在这个进化的历程中,这个物种最大的利益实现方式就是:我们要连起来。那也就可以判定,在所有的互联网商业实验中,有些互联网实验注定是要失败的,而有些注定在进化的主过程中,会走向进一步的成功的。怎么分别呢?用这个词来分别:连接。

    刘锋老师在互联网进化论这本书里,就提出了互联网进化的九个规律,其中第一个规律就是连接规律。他说人类的进步就是其若干运动和感觉器官不断延长和连接的历史,未来人类与互联网的连接将会更加紧密,这就是进化的方向。换句话说,所有互联网商业要判断自己有没有未来,就是看你是促进了连接,还是阻碍了连接。

    举个例子讲,三星手机note3推出了一种智能手表。智能可穿戴设备现在很热门,科技界的人天天都在讨论这个话题。可是什么智能穿戴设备会有未来呢?applewatch(一般称iwatch)手表会不会有未来呢?如果仅从互联网进化论来推论,它没有未来,为什么?因为它阻碍了连接,它的屏幕太小。也许刚开始很时髦,很多人会买。但是由于更小的屏幕阻碍了连接,所以它会被进化的洪流淘汰掉。

    而另一种可穿戴设备——谷歌开发的googleglass(智能眼镜)就非常有前景,因为它把屏幕放大到了足够大,可以覆盖人的整个视野,加速了连接,让连接的成本更低、连接的通道更宽。这就是我对这两个产品的商业前景的判断。

    有人说雷军创办小米,有过三次变卦,都是关于小米手机的屏幕。小米刚推出来的时候,是4英寸屏,雷军解释说,东方人手小,西方人手大,4英寸最好。小米手机第二代的时候,却变成了4。3英寸,雷军解释说,4。3英寸是我们测算之后最合适的尺寸,再大就不好了。小米三代的屏幕达到了5英寸,说明此前雷军讲的都是牵强附会。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现阶段人们是通过屏幕驳进互联网的,所以更大的屏幕就意味着更快、更低成本的连接。我自己就有一个体会,iphone6没出来之前,我一直都用苹果手机,可是当我用了一次5。5英寸大屏的三星的note2手机之后,我发现我再也退不回去了。我仍然觉得ios系统真好用,但我真的接受不了小屏幕了,我已经习惯了通过一个大的屏幕和互联网连接。这不仅是我个人的体会,很多朋友也这么说,可见连接这事有多重要。

    知识精英们不要一天到晚嘲笑互联网,不把你们所掌握的宝贵的知识资源放到网上供人们连接。你们不要再抱残守缺,守着你们那个精英的头衔嘲笑互联网了,人类是坚定地要走连接的道路的。所以,互联网进化论其实也可以指导我们的具体行为。

    终极的连接,就是隐私的完全丧失

    第三个推论就更有意思了,关于信用问题。互联网一直存在一个问题——隐私。我记得20世纪流传着一句话:在互联网上,你永远不知道对方是不是一条狗。这几乎成为互联网的公众形象了,互联网不安全,对方是杀人越货的盗匪还是一个丑八怪,你都不知道,怎么信任互联网呢?所以互联网不靠谱。

    可是我要告诉你,在互联网的前方,当连接成为所有人行动的一致方向的时候,隐私会不存在的。这可能有点儿令人大跌眼镜。没有隐私怎么活?没有隐私照样活。

    我们来做几个论证。第一,有隐私,大家就会不方便,不方便就阻碍了连接,对吧?举个例子,你进了地铁站,正好口渴了,想通过自动售货机买一罐可乐,可身上没有钢镚,纸币塞进去又不认,怎么办?微信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功能:二维码支付,扫一扫,后台直接支付,“咣当”就滚出来一罐可乐。好用吧?但你在这个地铁口买了一罐可乐这个信息和你的手机号、你的微信号是捆绑的,理论上是有可能被追溯的,没准儿你乘地铁是准备去小情人家,没准儿你老婆天天制止你喝可乐,你现在不就暴露了吗?所以,要方便,就没有隐私。

    所以,终极的连接,就是终极的隐私的丧失。

    你说不行?社会会强制到你说行。比方说,你买了辆车放在地库里,这是你的隐私,没人知道你买了什么车。上路之后,按照起码的交通规则,你不能遮挡号牌,你必须信息透明,因为你进入了连接,进入了网络,会跟他人产生互动,你的行为必须可追溯,就这么简单。所以在路上遮挡号牌,这是个巨大的交通罪过,警察一定不会饶了你。

第93章 互联网进化论(7)() 
我们还可以把这个道理说得更深一点儿。我屡次在节目里推广过一部,叫“三体”。“三体”说的是外星人。三体人就有这个特征,一个个跟虫子一样大小,而且智商也不高。但是他们有一个特征,就是没有隔肚皮的话,一个人的想法,瞬间所有三体人都会知道。不仅仅是隐私,很多自私的一闪念,全体三体人都会知道。

    所以三体人就特别不理解地球人,说你们地球人每个人的想法都在自己脑子里,你们这文明怎么可能长大呢?不可能的呀。我们且不说协作的力量,就说一个近在眼前的威胁吧。等你们科技稍微发展一点儿,某个恐怖分子在自己家研制出一枚原子弹或者氢弹,然后制造一个恐怖事件,那人类文明就毁了。

    没错,当个人的力量可以让整个文明毁灭的时候,我们如果还想再发展,必须要做一件事情:让每一个人的想法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没有任何隐私。这就是互联网进化论的未来,你可能无法接受,但是它就是推论之一。

    互联网社会中的新型伦理

    前不久,我读了一些城市社会学的书,读到芝加哥学派的一个结论,觉得特别有意思。什么是城市的最终产品?城市的最终产品就是由城市塑造出来的新型人格。就是说,当人连接起来、互动起来之后,就会产生一种新型的人格。和新型人格相匹配的就是新型的伦理。

    按照传统社会的伦理,首先你得善,然后才是真。可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