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跟廊桥遗梦差不多,故事梗概就是一个叫朱丽的贵族女孩爱上了她的家庭教师,但是父母嫌贫爱富,把朱丽嫁给了一个高帅富,家庭教师一气之下就当兵去了。他本来以为朱丽不会幸福,几年之后回来一看人家很幸福,于是特别忧伤。朱丽临死之前给他写了一封绝笔信,告诉他:“我还是爱你的。”故事到此结束。
故事虽然狗血,但这种全新的、饱含情感的、题材别致的新文学一出现,在巴黎就炸开锅了。它的读者并不是那些大人、先生们,而是那些情感在闺房当中已经被束缚、压抑到极致的贵妇们,还包括一些情感丰富的男人。
18世纪的整个社会氛围都是冰冷的,不像19世纪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而19世纪的浪漫主义气氛,其实正是靠卢梭这样的先行者酝酿出来的。所以很多18世纪、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家,都尊奉卢梭为他们的前辈。
在当时的巴黎,卢梭这本书一时间洛阳纸贵。有一个神父给他写信,说你这本书我每读一遍就哭一遍,我跟我的朋友们把你写的每一个自然段都连读了十遍,满屋子人哭得就跟在灵堂一样。还有人给他写信,说读这本书对我太有好处了,因为我痛哭流涕,结果把感冒给治好了。还有一个退伍军官给他写信,说最后那封绝笔信我一直不敢看,我不知道看完之后是否还能受得了,我下了三天决心,才决定要看。
这就是一个全新的市场,结合今天来看,有一些人已经在做示范了。杭州有一个人叫陆琪,是新浪微博大v,影响力非常大。如果作为旁观者,会觉得陆琪一个大男人天天说的都是女孩子们爱听的话,太没有追求了。但是有市场就有需求,有需求就有供给,人家提供的是市场极其饥渴的需求,凭什么不能暴得大名?凭什么不能挣钱?
所以,勇敢地摆脱原来的知识分子生态,找到自己的市场,这就是卢梭的绝招。除了写爱情,卢梭还有别的办法——在找到全新的市场、全新的客户的同时,他还把自己对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式的、精英式的严肃思考灌输进去。
这就得提到卢梭的另外一本书,叫爱弥儿。
这套书讲的是家庭教育——怎么带孩子。伏尔泰关心的是什么?教士多么无耻国王多么黑暗,等等。他整天惦记的都是怎么用最后一个教士的肠子勒死最后一个国王。但人家卢梭却踏踏实实地写了一本怎么带小孩的书。
可是就在这本书里,夹杂了很多卢梭作为一个冷静、严肃的思考者的私货。他告诉我们什么叫人性,人性应该怎么培养,等等。他的很多属于那个时代的精彩思想,全部灌注在这本书里面了。这本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这本书里面提倡母乳喂养。这个概念是卢梭最先提出来的,这导致法国当时很多贵妇人都把奶妈给辞退了,自己坚持母乳喂养。信卢梭得永生,这就是当时法国贵妇的心态。
更神奇的是,当时还是王子的路易十六,读了这本书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卢梭这本书里有个重要的观点:人一生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混得有多好,哪怕你是国王,都应该有一门手艺,这是人生立定根基最重要的基础。路易十六就想,学点什么手艺呢?想了好久,他学会了修锁。路易十六之所以会成为一个技法很高超的锁匠,就是因为看了卢梭这本书。由此可见,卢梭在当时的影响力十分大,而且这种影响力并不完全是媚俗,他在媚俗的著作当中还能够灌注冷静的思考。
实例分析:怎样借鉴卢梭
以上,我们基本上把卢梭的活法给大家解剖了一下,再讲一下如何从卢梭的故事中得到启示,还是以李源同学为例。
当时他就是这样,第一,利用手艺,当每个月200块钱补助养不活自己的时候,就靠做点翻译来生存;第二,会抓机会。有一次罗辑思维节目组要招暑期实习生,大家一起来死磕读书,李源马上就报名了。我们一看这小伙子不错,读书读得多,是罗胖今后做罗辑思维重要的助力,马上就招进来了,所以人家机会抓得也好。
但是招进来之后,我就跟李源同学讲,你不能一辈子靠替我找资料、整理文案过日子,这种生活不属于你。属于你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用你的生命去蹚开一条血路,为那些研究高大上学问的读书人找到一个新的活法。
我给他做了这样一个设想:这个社会有很多人想读书但没时间,于是就看罗辑思维,我说什么,他们就只能听什么。那我们可不可以搞一个读书定制呢?比如说你很有钱,上面有老爷子老太太,下面有几个孩子,一家三代人,能不能搞一个读书会,指定一本书,让李源同学事先读好,然后利用周六下午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来主持这个读书会。你再顺便赏我们一两万块钱,让知识分子也挣点生活费,李源同学不就找到了自己的全新市场了吗?
当然,这个市场还可以再想,很多公司的老板经常给员工买书学习,可员工哪有时间读书啊,文字阅读时代都过去了。我们能不能趁一次全员开大会的时间,抽出一个小时,让李源给大家讲讲这本书里大概讲了点什么,把老板买书的这笔钱变成给李源同学的酬劳,这不也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吗?我个人坚信,这个市场在未来一定会发展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讲卢梭,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罗辑思维自己。我原来也是吃公家饭的人,出来以后发现学郭德纲,在前门搭一个摊说相声,凭三寸不烂之舌,靠这个手艺我可以活下去。而且优酷、土豆大整合以后,中国最强大的视频平台出现了,这个机会我抓住了。
但是,我能不能找到一个新市场?比如那些电视台拨给娱乐公司的市场,等等。最关键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在大家有辨识能力的情况下,我有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很多想法告诉大家的内在冲动。如果这几条做到了,我不也是卢梭300年后的一个好学生吗?没准儿我也能做出一番自己的事业。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卢梭,老先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一辈子除了抄乐谱,也没参加过什么劳动,国王给的年金他不要,跟意见领袖又闹翻了,请问他是怎么活下来的呢?他的财富是从哪儿来的呢?
卢梭还有一个办法,靠“包养”。如果你觉得这个词不好,那我换一个词,靠供养。谁的供养?读者、粉丝、受众,他有他自己打开的全新的市场。
就像我们刚才讲的,伏尔泰撵着他在欧洲到处流亡,哪儿都不要他,哪儿都撵他走。虽然他的心情是落寞的,但是每到一处住下来,马上又感觉不错起来,为什么?因为当地的读者,包括一些贵妇人纷纷登门求教,甚至有人非要拉他到自己的庄园里住上两天。他这一生就是这么过来的,到处都有人捧他,他吃自己受众的百家饭,挺好的一生。
再说到我们罗辑思维,我要想蹚出一条读书人的新活法,就必须和原来读书人的活法一刀两断,我不去读什么博士后,不去跻身什么教育系统在高校里面谋得一官半职。我就在街头搭下一个说书的摊子,靠大家供养。2014年8月,5个小时内我们收到了160万元的会员费。我其实也知道,大家交会员费凭的不就是一份爱、一份信任吗?
第113章 怎么做个明白人(1)()
在这个时代你会发现,过去的经验没用了,对未来的预测基本都是瞎扯,基于原来人际关系获得的所有巧妙几乎也都失效了。那怎么办?在这里我们其实就提供了一个方案:学习李鸿章,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当下,不管过去,不管未来,不管周边,做当下最该做的事。
01不敢犯错的loser:嘉庆
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有一个毛病,就是经常会出现大段大段的断档,整整几十年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记载。比如说整个东汉历史,刚开始记载的是刘秀夺了天下,然后一竿子就插到了三国,没人告诉我们中间这200年发生了什么。
再比如说唐朝历史,安史之乱结束后,就一竿子插到了五代十国,这当中有100多年,发生了什么?历史教科书用四个字——藩镇割据——来概括。好像那100多年,只有一些诗人活跃在历史舞台上,政坛上发生了什么,则模糊不清。
再比如说清代,大家都对“康乾盛世”津津乐道,可是乾隆皇帝去世是1799年的事,然后历史教科书一竿子就插到了1840年,这当中足足有41年的空白,发生了什么呢?
这期间清代还有两个皇帝:嘉庆皇帝和道光皇帝。道光皇帝因为鸦片战争还比较有名,最倒霉的,就是嘉庆皇帝了。
嘉庆当皇帝当了20多年,但是好像只给大家留下了一句话:“和梗吻斐员ァ!彼坪跽飧龌实墼诹紊献20多年,就只是在捧着一个大“棒棒糖”边舔边吃。这棒棒糖是从和锍吹模运苄腋!5牵吻旎实壅娴亩裙诵腋6叩侥尬诺囊簧穑
这不符合常理。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会试图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光辉灿烂的一生,更何况是一个手握大权的君王呢?所以嘉庆皇帝一定做了些什么事,而且在整个中国历史这个大坐标当中,他一定有着什么意义。
当然,对嘉庆一朝的研究,在历史学界也不是什么显学,所以没什么人搭理这20多年。直到我看到一本书,是历史学家张宏杰先生的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这本书的最后一章写的就是嘉庆皇帝。
你看嘉庆皇帝多悲催,他的故事是附在他老子那么厚一本书的最后一章,作为一个配角出现的。可是这一章的题目,我觉得太有意思了,叫作英明伟大到一事无成。
一个皇帝如果一事无成,他怎么可能英明伟大呢?如果他果然英明伟大,又怎会一事无成呢?
乾隆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