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19岁的黄口乳子,就这样坐到了罗马共和国最高执政官的位置上。但他的权力基础是那样地薄弱,他简直就是个泥足巨人,这是他的起点。可是他的终点又是多么辉煌啊,屋大维不是别人,就是后来的奥古斯都大帝,是罗马元首制的创始人,是事实上的第一任罗马皇帝。
一次成功的政治体制改革
屋大维是怎么完成这个转化,推动这一次巨大的政治体制改革的?让我们回到起点,看看屋大维到底做了些什么。
第127章 好牌和烂牌,看你怎么打(5)()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掉极左和极右势力,否则这个国家将永远不得安生。在这里我要提到一本书,是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秦晖写的共同的底线。这本书里讲了一个概念:中国其实缺好的左派和好的右派。什么叫好的左派和好的右派?就是双方能够按照共同认定的游戏规则在一起博弈,别动不动就掀桌子,动不动就打翻狗食盆,让大家都吃不成。只有大家坐在一起,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商量好,是要更多的福利还是更多的自由,最后达成一个妥协,也叫共同的底线,这样才会诞生国家的长治久安。
屋大维当年也是这么想的,元老院和军阀双方杀来杀去,到哪年才算个头?这样吧,我来操刀,剁手行动就此开始。
他先是以为凯撒报仇为名,冲到元老院,将所有向凯撒动刀的人挨个儿诛杀。元老院其他人就没有嫌疑吗?当然有,屋大维就阴森森地围着元老院转,看谁不顺眼就剁谁。据史料记载,屋大维看见一个法官腰里别了个东西,觉得很可能是把剑,就把他宰了。后来证明这个法官其实什么都没有,当时屋大维在元老院是制造了一点点对极右势力的恐怖主义的。
反过头来,他又往极左这边看。就是军阀这一帮,他们总是替平民说话,跟元老院那帮贵族不是一伙的。领头人是谁?安东尼,就是凯撒留下来辅佐屋大维的大将。可安东尼心里不服,自己岁数又大,辈分又高,却要来辅佐你一个黄口乳子,扯什么呢!你又不会打仗,又没有军功。
屋大维确实不会打仗,前面我们说过,他一生就打过一次胜仗,而且据说有一次在打仗的时候,竟然因为睡着而忘记发命令了。后来安东尼一见到屋大维就拿这件事来嘲笑他。
屋大维心里暗暗憋了一股气,通过十几年的博弈,才终于把安东尼和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七世的联军灭于亚克兴海战之中,从此左派也老实了。
但这还不算完,因为军阀不是单指哪一个人,它是一派势力,只要土壤还在,它随时会滋生出来,下一个滋生出来的会是谁呢?屋大维盯上了一个人,这个人叫阿格里帕,也是凯撒留下来辅佐屋大维的,是一位战无不胜的名将。从史料上看,屋大维对这个人好得不得了,俨然是一辈子的好基友。可是从史料的蛛丝马迹当中也能看得出来,屋大维一直在防着他。
比如说罗马军队将领经常会欢呼“战友们”云云,但是屋大维就不许阿格里帕这么喊,他只能喊“战士们”。再比如说,屋大维和阿格里帕是同年,可是我们如今看到的罗马塑像里面,阿格里帕被雕刻成一个50岁开外的老人,而屋大维则被雕刻成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可见他想给罗马公民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跟我干吧,我年轻。其实他的身体远远不如阿格里帕健康。
他还生生逼阿格里帕离了婚,然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其实阿格里帕的前妻也是来自屋大维家族的,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屋大维的意思是我现在是你的老丈人,你若生下儿子,那就是咱俩共同的继承人,你也就不会惦记我的位置了。就这样,屋大维死死地把阿格里帕绑在自己的战车上,从此消灭了军阀对于执政官以及罗马现行体制的威胁。
屋大维上台之后,先打了这套组合拳,对极左、极右势力一个都不饶,先剁了再说。说白了,这一步就是告诉大家,要玩就把桌子支起来好好玩,别动不动就掀桌子。
第二步,咱们玩什么?过去都是争上游,谁有钱、谁有权、谁有拳头谁就赢,赢家通吃。现在咱们不能那么玩,咱们得玩麻将。我打一张,我才能吃一张;我吃一张,我得打一张。跟元老院之间,得有进有退,好商好量,大家都觉得合适了才能玩得下去,最后谁和牌呢?咱们慢慢凑,不着急。这就是屋大维主张的游戏法则。
安东尼死了之后,屋大维就跑到元老院去,跟大家商量一件事——恢复共和。屋大维可不想像凯撒那样最后被捅死。元老院说,被你们一家子欺负了这么多年,你还想共和?那我们欢迎。不过咱们也得给你个东西。三天之后,元老院封了屋大维一个“奥古斯都”的称号。奥古斯都后来变成了皇帝的代名词,但这时候是什么意思呢?在拉丁文当中,大概就是一个厉害的人、一个神圣的人的意思。
但是屋大维不能退让的是什么?是军权。“枪杆子里出政权”。军权虽然在手,但是怎么才能让别人心服口服,这就要动心思了。屋大维就说现在国内已经很安定了,但边疆还是有战乱,所以我们军人就得去打仗。这样好不好?咱们把所有的行省分成两类,富庶、安定的地方归元老院,你们派总督去管;所有边疆地区,战乱频繁、刁民又多,这些地方归我,我去征战四方,给你们提供安全保障。元老院说,那太好了。屋大维说,行,我来保障大家的安全。
罗马当时有几十个军团,都是皇帝在管。这一管,就管出了一个确定无疑的军事权力。边疆你们不要,那归我好了,边疆也没别的事,征不上来税,又没什么财富可贪污,只剩下打仗了。打仗我负责,给我军队就行。所以这一招就等于是屋大维给元老院钱和安定,元老院给屋大维军权。就这样,元老院心甘情愿地把军权交给了屋大维。这就是麻将的打法,我给你个东西,你也给我个东西。
其实屋大维在这里面还做了很多事情,下面要说第三步,麻将怎么打的问题。既然是打麻将,就要定规矩,是按北京打法还是四川打法,是血战到底还是带混儿?这得事先讲清楚。屋大维就开始了定规矩的过程,这其中就包括很多内容了,讲一个简单的,就是遗产税。征遗产税是最不得人心的,人家刚死,亲戚还在痛哭呢,你就上门要钱,好意思吗?所以这种税是很难征上来的。
屋大维说这样吧,我们让富人把钱交在明处,你不是在交遗产税,而是在养常备军,这下钱不就归我了?而且你们钱不够的时候可以找我要。因为打下来埃及之后,是屋大维的私有领地,还有很多人给他捐赠,他变得很有钱,于是率先做出表率。
在屋大维执政的过程当中,很多事解决不了的时候,屋大维就动用私人财产来解决,搞得贵族也没办法,只能跟着掏。
总而言之,他所有博弈算法的基础,就是明确,包括他在各个行省设税务官,其实就是为了治理贪污腐败,让富人心甘情愿地掏出钱来去养活这个国家,去养活所谓的常备军和边关的将士们。
除了定规矩,屋大维还干了一件事情,就是搞好氛围。既然是打麻将,就得把张太太、李太太、赵太太请到家里来,打的时候虽然暗藏机锋,都是实实在在的钱的输赢,但是桌面上大家家长里短都聊得很高兴,打得晚了主人还得端上一碗热汤面来。
前期的屋大维和后期的屋大维对于元老院的态度截然相反。前期凶横得很,可是等到他真正执政了,对元老院却温顺得像小绵羊似的,经常在元老院发表演讲。他这个人口才不怎么样,元老院的人经常就跟他咋呼起来,说要一条一条地反驳他,有时候把屋大维气得拂袖而去。
屋大维的继任者叫提比略,是他的继子。提比略有一次给屋大维写信说:“您怎么能容忍这帮王八蛋呢?他们对您太无礼了!”屋大维说:“这个氛围已经不错了,他们只要不掏出剑来对着我,跟我剑拔弩张,我就知足了。”总之,屋大维把牌局的氛围搞得很好。
等把这四条都凑齐,元老院突然发现,原来赠送给屋大维的那些自以为不值钱的东西突然升值了,什么东西?就是那些虚名。元老院原来觉得,你反正是一个独裁者,你还一点儿权力回来,我给你一点儿虚名,什么奥古斯都、第一公民,最后连“国父”这顶大帽子都给他了。可是等屋大维先把实地占好之后,元老院这帮精英们突然发现,原来给的高帽子现在全用上了!因为在罗马的政治生态当中,只有屋大维一个人拥有人民的拥护和元老院的尊重,这些高帽子叠起来就是一面旗帜,所有人能够看到的罗马的第一人就是屋大维。屋大维是道德表率,是经过元老院所有人认可的利益平衡点,是解决所有矛盾的最终仲裁者。
为什么元首制后来会演化成帝制?就是因为屋大维用这种非常柔和的方式和一种尊重共和的姿态,拿到了所有实际的权力,又拿到了皇帝应有的声望。而这声望是谁给的?就是元老院原来三文不值二文地给他的,所以他就成了皇帝。
我们再复一下盘,看看屋大维前前后后都干了些什么事。第一,把牌桌支好,大家不准掀桌子;第二,确定玩的内容,不玩争上游,而是玩麻将,打一张吃一张;第三,定规矩,是玩四川麻将还是北京麻将;第四,搞氛围,大家融融洽洽,和气一堂;第五,等你们把所有高帽子都给我戴上,每个人都愿意到我家来打麻将的时候,对不起,我就要坐庄了,而且是连庄。我就可以把这个职位一代一代地往下传了,罗马帝国就此建立。
说完了屋大维的这一套组合拳,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一套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型和成功是多么不容易啊。它至少需要这么几个条件:第一,明确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