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要面对的也许是一扇窄门
在这本书的最后,吴晓波老师提出了一个结论,他说这可能是一个保守的结论。
他说:“中国式改革在可见的未来,是一个以自由市场经济为导向,以统一文化为边界,在民主法制和中央集权体制之间找平衡点的非西方式改革。”
这段话的每个词都很重要,“在可见的未来”,太久了咱们说不清,至少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生命历程当中可以看到;“以自由市场为导向”,这个大政方针已定;但是底线和前提是“维持统一和坚定、强大的中央政府”;然后平衡点很重要,在“民主法制和中央集权之间找平衡点”。
最重要的是最后一个词,“非西方式改革”。中国这头大象冲进了全世界体系这个瓷器店中,没有任何条条框框能够框定它的未来,这就是中国人要面对的局面。传统的风险我们今天仍然在面对,现代化的机会我们也正在接纳。
关于中国的未来,有很多极左和极右的说法,我们不去理会,它们只是配饰。但是对中国的未来,有两派观点。
一派是历史学家唐德刚老先生提出来的,老先生认为,中国历朝历代的体制大概分三种,第一种叫封建,第二种叫帝制,第三种叫作民制。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型用了300年,从商鞅变法一直到汉昭帝时期。第二段,从帝制到民制需要多少年?说白了,就是中国全盘西化需要多少年?老先生说,大概要200年,就是从1840年到2040年。他说这一段叫历史三峡,是剧烈的动荡期。到2040年前后,中国如果运气好就冲过去了,从此变成自由、民主、富强、法制的国家。
这派说法充满了诗人般的浪漫主义的气质,其实也没什么依据,凭什么上一次转型用了300年,这次一定要用200年?它的前提是,中国一定会变成跟现在世界主流国家一模一样的国家,至少基本的内核是一样的。
另外一派是费正清老先生提出来的,费正清是美国学者中到现在为止研究中国成就最高的。他曾经在中国各地行走了十几年,对这个国家的了解非常深。1948年他写了一本书,叫美国与中国,他在这本书里讲了一句话,也是吴晓波老师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费正清说:“中国可能做出的选择,中国一切历史事件可能流经的渠道,也许是一条比我们可以轻易想象的更窄的路。”
中国人面对的一定不是一条宽广的大门,我们必须自己去探索一条通向一扇窄门的道路。
也许费正清是对的。
03是非功过说泡沫
经济不能没有泡沫——从荷兰“郁金香泡沫”说起
“经济泡沫”这个词大家都很熟,它指的是人们追逐某一个商品或者投机机会,导致它的价格虚高;而这种价格又和它真实的价值完全背离,这个泡沫破灭之后,导致经济受到巨大损失,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经济泡沫。
很多年前,我听一个经济学家讲过一句话,他说经济不能没有泡沫,经济有点儿像啤酒,没有泡沫反而不好。说实话,我当时并不理解。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琢磨泡沫这个概念,那么泡沫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它发生的机理是什么?它产生的后果又是什么?
我今天就回到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而且很有名的经济泡沫,就是发生在1637年的荷兰郁金香泡沫说起。
第48章 看不懂的中国经济(5)()
1637年是个什么年头?搁中国来说就是崇祯十年,这个时候大明王朝已是风雨飘摇,张献忠起义就发生在这一年。从全球范围来看,当时中西两种文明可以说是此消彼长,中国渐渐地衰弱了,西方正在完成一次又一次的大国崛起。
整个17世纪,西方社会最强的是哪个国家?就是荷兰。当时仅仅一个东印度公司,贸易量一度就占到了全球贸易量的一半。而且,荷兰人在17世纪侵占了中国的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就是从荷兰人手里收复的。可见,它的足迹、它的商船已经遍及当时已经开发的文明地区的所有角落。所以荷兰有一个名字,叫“海上马车夫”。
荷兰人的故事我们先搁一边,我们来看看郁金香泡沫是怎么回事。
讲一个简单的例子,1637年1月,有一种郁金香的球茎只能卖到20多个荷兰盾,但是到了2月,已经被炒高到了1000多个荷兰盾,比现在我们看到的任何一次大牛市的股价的涨幅都要高得多。当时最名贵的一种郁金香的球茎的价格已经达到了5000,甚至是6000荷兰盾。这是什么概念呢?当时一个富有的荷兰商人投资一船货,运到远洋去贸易,大概也只需要一万到两万荷兰盾,换句话讲,几乎是用半船货来换一朵花的球茎。可见这个价格已经疯狂到了什么程度!
这个故事的后半段是什么呢?当然就是泡沫破灭。到2月的时候,价格开始狂跌,一下子跌去了近乎99%,很多花的球茎只值原来1%的价格。据说对当时的荷兰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这就是“郁金香泡沫”的一个大体的状况。
因稀缺而引发的泡沫
现在我们来看看其中的细节,有哪些值得我们反思,供我们琢磨。
郁金香这种花为什么会被炒到这样?所有能被炒高的东西一定是稀缺品,如果是欧洲人满地都在种的玫瑰花,一定不会被炒成这样的,对吧?
郁金香的原产地不在欧洲,而在中国的天山地区以及中亚一带。现在中国新疆有些地方,每年还要搞郁金香节。当年郁金香就顺着丝绸之路这个中亚的贸易路线,一路向西传播,传到了土耳其;然后通过一些住在土耳其,也就是奥斯曼帝国的那些大使,渐渐地送到了维也纳,最后抵达了荷兰,所以这个传输过程非常长。
现在全世界还有三个国家以郁金香为国花,第一个是荷兰,因为它有郁金香培育的技术,种植量很大。第二个是土耳其,第三个就是新疆西边的哈萨克斯坦。这三个以郁金香为国花的国家,基本上也显示出了郁金香的传播路径。
郁金香为什么很名贵呢?跟这种花的生长机制有关系。郁金香的培育方法大概有两种,第一种就是下种子,这跟我们种韭菜、种花菜是一样的。但是,从一颗种子落地到培养出一个能开出艳丽的花的球茎,大概要7~15年,所以这个方法太慢,太不靠谱。现在只有那些专业的园艺师,会用这种方法培育郁金香。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球茎。郁金香一年开一次花,开完之后,它的球根就会分裂一次,1个变成2个;第二年,2个变4个;第三年,4个变8个。把球茎栽种下去,然后再长出郁金香,相对来说就比较快,一年就可以见到花。
但问题在于,这种种植方法虽然来得比较快,但并不是每一代分裂出来的球茎都能拿去种花,多少会损失掉一批。而且这种方法还有一个天然缺陷,就是花形会衰竭。原来一朵花形状特别好看,颜色特别鲜艳,但是种了几代之后,美人迟暮,就变丑了,又得从头再来。大家想想,郁金香的原产地在中国的新疆和中亚地区,那是什么地方?少雨,干旱。可是荷兰背靠大西洋,湿润、多雨、多风,所以郁金香到了这个地方那叫背井离乡,多少是有点儿水土不服的。再加上它比较名贵,名贵就会比较柔弱,有点儿像林黛玉,动不动一个病毒来了,一死就一大片。
所以郁金香就符合所有能被炒上去的产品的特征——稀缺。什么东西会引发泡沫?往往都是一些原材料,比如说石油、铁矿,经常会有泡沫。为什么?就那么多,它是稀缺品。
包括现在的农业,最近几年中国的投资业就特别看好农业。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不是说农民伯伯不挣钱吗?为什么资本家还看上这个行当了?农业和工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工业来说,只要这个产品适销对路,马上上产能,就能迅速扩张,所以它就炒不起来。可是农业不一样,一旦一个产地、一个品种被垄断之后,只要把营销做好了,它的供应量就那么多,价格就容易上来。就像“罗辑思维”之前卖的柳桃,就是联想投资的佳沃农业生产的。这家公司大量买进来自世界上很多原产地的物种,把货源给控制住了,只要营销做得好,这个公司肯定挣钱。
所以有的时候投资农业跟投资矿产是差不多的道理,这就是资本家会为农业这种明显不挣钱的行业疯狂的原因。
很多企业家都在讲,我们为客户创造价值,这没有错。但问题是,仅仅有价值是没用的,价值不见得能在市场上兑换为价格,不见得有真实的交易产生。为什么?缺了一个因素,就是稀缺性。
给大家举个具体的例子。对我们人类来讲,最重要的生活物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当然是空气,缺了空气里的氧气,我们几分钟都活不下来,所以它非常有价值。但它不见得有价格,因为太多了嘛,在真实场景当中,谁能靠卖空气谋生呢?
如果是在外太空,那就不一样了,空气变得很稀缺,商人要什么价钱,你就得给他多少钱。郁金香也一样,正是通过它的稀缺性,完成了成为泡沫的第一个因素。
被行为赋予的价值
但是这还不够,毕竟还得有价值,哪怕这个价值是假想的。就像私人游艇、直升机,虽然我们老百姓用不上,但是这个东西总会有傻子会接最后一棒。所以我们在前面可以尽可能去倒手,最后让富人去接盘。
郁金香的价值在哪儿?作为花,它只有观赏的价值。这个价值是怎么形成的呢?首先得有高品位,说白了,就是异国风情。
17世纪的时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可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一个庞然大物,而且它代表的是东方式的生活方式。欧洲人那种平民都是皇帝的奴仆,没有自由的生活方式,土耳其人是看不起的。但是有一条,东方贵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