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起西华-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中原鏖战方兴未艾,但是比原来历史进程要快一些,由于贵州北伐军、四川北伐军、云南北伐军分担了湖南省、湖北省和江西省的北洋军阀,南路北伐军在贵州北伐军率先攻占福州,消灭周荫人部后顺利通过了福建,提前进入浙江。唐生智趁孙传芳不备,江浙的军队大部分都在北方对付南方北伐军,突袭浙江一路挺进,顺利地夺取杭州、上海等重要城市。

    南路军的胜利给北路军方面制造了良好的进攻机会,趁孙传芳回军抵挡唐生智兵力虚弱时发起猛攻,兵锋已经抵近南之京。

    孙传芳连遭失败,求援于奉军张作霖,联合组成安*,张作霖任总司令,孙传芳和张宗昌任副司令。孙传芳在江浙发起反攻,张宗昌率直鲁联军接防苏、皖北部,配合孙传芳反攻江浙。孙传芳收集残部八万余人,部署在沪宁铁路(上海-南京)沿线及皖南地区,抗击南方北伐军的进攻。

    为肃清长江下游之敌,南方北伐军总司令部于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下旬决定数路进军会攻南之京。

第九十章 中华帝国成立() 
赶在年底前,浩仁这一家子连老带小一起搬到了昆明。他的府邸是私宅,由自己的公司建设。府邸借鉴了古建筑的南北风格,既有北方对称庄重的风格,又有采用诸如拙政园、留园等南方的风格。他对后世的火柴盒子,高楼大厦不感兴趣。八十年代基层建筑开始活跃,建筑设计比较稚嫩。特别推崇外国思想

    。什么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好的坏的统统引进,拿来主义泛滥。某人到朋友家拜访,以前来过以为能找到,结果悲剧了,怎么找也找不到。怎么着,原来所有的房子都一个样子,第一次来的那点印象全模糊了。

    有条件府邸当然要讲究怡情、利于修养。府邸配以大量的园林、庭院。分化院宇,大小不拘;曲径通幽,更觉柳暗花明;连续庑廊,曲径随意,高低蜿蜒,宛如冈岭起伏。低处凿池,面水以筑榭,高处堆山,居高以建亭。植树叠石,取景优雅。有以山为胜,有以水为主,亦有山水混合布景。多无定制,各随所宜。以建筑为主体,以花木为陪衬,有天然之真趣,给人以舒适陶醉之感觉。

    临近年底特别繁忙,有政府事务,有军事、还有经济事务,总之是一个字:忙。中华帝国正式成立你说能不忙吗?所有的大事、要事还不得他拍板吗?所以忙的是一塌糊涂。

    十二月二十五日,南方前线蒋百里副总参谋长来电:西华军与发军会师,南蛮剿匪行动胜利完成。双方顺利交接,西华军回归自己的防区巩固地方。

    为什么这么快匪徒就被剿完了呢?南方数股势力中他们西华军的独立团就占了大部分,大军开进时他们早就得到指示全部隐藏起来了。剩下那点反叛力量,再加上精确的情报,那扛得住强大的炮火摧残,推进的速度当然快。西华的目的有二:一是顺利完成剿匪,给发国人一个交待;二呢,显示力量,你发国人被人整得够惨,瞧瞧我们西华军力无比强大,小子,老实点,以后别给自己找不痛快。

    阴国人也看到了,觉着这个法子值得商榷。他们那儿的情况和发国人差不多,只是没有发国人那么惨,毕竟阴国人的地盘靠近阴度,有军事力量做后盾有保障。但是,土匪和你捉迷藏,大军有力量也没处使呀。看来西华还是有办法子滴,商量商量吗,于是,双方开始就此事接触。不过双方的要求相差太大,谈判很艰难,恐怕要经历一个漫长地过程。

    一九二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上午,在北方的段祺瑞策动下,胡惟德政府突然发出全国通电:北方的北洋政府已经名存实亡,而西华府却统一了十几个省,已经是国内最大的力量。为尽快实现全国统一,为民族大义计,本政府自即日起归附西华,原北洋政府就地解散。

    通电发出时,段祺瑞、胡惟德等一干人马已在前往西华的路上。而北洋政府所在之处已是人去楼空,一片清冷。

    即日下午,西华府发出全国通电:西华府欢迎段祺瑞等人的大义之举,西华府将在一九二七年一月一日正式成立中华帝国。希望国内各方为民族大义计,放弃内战,加入新政府。西华府将竭力避免内战,尽量以和平方式统一。名义上黄河以北的河北等地区自即日起已收归西华,望各方势力或归附西华,或退出此地区。

    段祺瑞,一八六五年生人,原名启瑞,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后世华国时期政治家,北洋三杰之一。皖系军阀首领。他帮助袁世凯练北洋军,而后纵横政坛十五载,一手主导了袁世凯死后北洋政府的内政外交。有三造共和的美誉,又因被直系击败而下野,曾借助与张作霖和孙中山的三角同盟而短暂复出。但因失去实际权力而成为摆设。一生清正耿介,颇具人格魅力,号称六不理总理,他还是中国现代化军队的第一任陆军总长和炮兵司令。担任过中国第一所现代化军事学校-保定军校的总办。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一日,段祺瑞胃病突然发作,急送上海宏恩医院救治,二日在医院病逝,终年七十二岁,段祺瑞在弥留之际,还心系国事,留下亲笔遗嘱,向政府提出“八勿”之说,作为国家的复兴之道:“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行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应该说段祺瑞是中国近代史上少有的人物,其美德让人称颂

    。尤其是临终遗嘱当是真知灼见,令人敬佩不已。

    两则通电天下震动,各方反应不一。南之京方面心急如焚,北方政府异常愤怒。其他小势力虽恐惧西华的强大,但是要让他们放下手中的权利那是不可能滴。人家不是说了嘛,以和平方式统一,让他们等着吧。

    南方政府采取的措施一是加快战争步伐,二是尽快派人前往西华府秘密谈判,经过若干轮密谈,达成什么秘密协议不得而知。以北方势力为主的抗议,舆论,西华府一概不做回应,沉默应对,做自己该做的事。

    一九二七年一月一日,中华帝国在云南昆明正式成立。

    大皇帝浩仁,三军统帅,授大元帅。

    中华帝国政务院总理:童毅公。

    副总理:段祺瑞,刘其祥,王新国。

    财政部部长况海斌,商务部部长王君,外交部部长施肇基,工业部部长孙崇起,资源部部长郭勇……

    云南省长潘文华。

    广南省省长龙云。

    贵州省省长袁祖铭。

    四川省省长刘湘。

    陕西省省长杨虎城。

    山西省省长阎锡山。

    河南省省长吴佩孚。

    广西省省长刘文辉。

    新疆省省长杨增新。

    ……

    大元帅府下设:总参谋部,总参谋长长蒋百里,副总参谋长崔彪,副总参谋长鲍勃,副总参谋长吴佩孚。

    第一野战军军长林野,第二野战军军长张德建,第三野战军军长王之江,第四野战军军长李志清。第五野战军军长薛坤忠,第六野战军军长卫定一。

    常规军第一军军长范哈儿,第二军军长李家钰,第三军军长王铭章,第四军军长卢汉,第五军军长傅作义……炮兵司令赖心辉。

    海军司令张基伟,政委陈磊,

    空军司令刘磊,政委王伟,副司令卢宇晓。

    守备军司令范腾。警察总署署长张殿明。建设兵团司令路合同。

    最高法院、检察院、各监督部门等一系列部门相继产生……

    由于有了北方若干人员的加入,人员配备还将进一步调整,但是,大的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府院开始正常运作。相关法律法规将相继颁布。中华帝国成立后也只有和兰和德国与之建交,阴、发两国本来还想谈一谈,看看能不能在其中搞点利益,见德国率先与之建交,也只好停一下再观察一下再说。中华帝国政府对于这些也不是很在意,反正我不会去求你们,爱来不来。

    历史走进了不一样的一页……

第九十一章 西华战略在外不在内() 
一九二七年一月一日,笼罩在华夏大地的惊雷终于炸响,中华帝国的成立让许多人的野心一下子破灭,中华帝国的势力太大了,地盘足够广阔,不是谁说推到就能撼动的,人家不来灭掉你就算是烧高香了,各方势力都在心里开始打着自己的算盘。

    冯玉祥的西军曾经领教过西华军的威势,华北已经是是非之地不久留。别看西华现在说得好,什么避免内战,尽量以和平方式统一。说的是尽量,没有说一定。再说了,中华帝国已经声明河北名义上是中华帝国政府的地盘,谁知道那一天从北面或是西面杀过来?离得远一点好,早走早安全,一路杀向山东西南,原来的历史又拐了个弯

    。

    奉军没有和中华帝国的军队打过仗,从心里讲并不害怕中华帝*队。但是,中华帝国实在是太大了,真要是打过来够吃一壶的。于是,奉军开始收缩兵力,有备无患吗。

    奉军的举动减轻了南方的压力,南方的攻势也变得轻松一些。然而,南方政府的心理压力更大,比任何的势力都大,万一哪一天西华军发了神经从北面、西面大兵压境,南方将腹背受敌。那时想不悲剧都不行了,尼玛,精神要崩溃了。于是,抓紧时间拼命地进攻,要在的时间内攻占剩下不多的城市和地盘。

    中原的乱局中华帝国不感兴趣,发展是目前的第一要务,有那个精力还不如多干点自己的事情。中华帝国的原班人马对大帅,现在叫大皇帝的决策已经佩服到骨子里去了。你发话我们干好事情就行。但是,新来的北洋政府这些人对此很不理解,他们大部分是北洋一帮子老人,争霸天下,逐鹿中原的思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