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打不垮的硬汉-海明威评传-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愕迷对兜模挥幸桓鋈松斐鲈帧:C魍敛挥淘サ刈呱锨叭ィ称鹚叱龀嫡荆土艘涣境鲎獬担巡∪怂徒艘皆海⒂伞缎潜ā犯读怂械囊搅品延谩6遥馕淮蠓虻亩踊固匾庵龈莱鲎獬邓净ㄒ樗云到邢尽�

  海明威在学习写作的同时,关注并向往着欧洲大陆上烽火连天的战争,他的兴趣始终在于如何杀上前线去。然而,视力不好始终是海明威赴欧参战的最大障碍。他在给姐姐玛丝琳的信中写道:“我们都像母亲,眼睛有毛病。”但接下来他又写道:“不过,即使这样,我还是一定要到欧洲去。我不能因为眼睛有毛病,就放弃我去欧洲的愿望。”

  机会终于来了。海明威从 《星报》的一位年青同事那里,找到了参军的途径。这位二十二岁的黑发青年叫赛奥多·布伦伯克,上大学时,一个高速飞行的高尔夫球打中了他的眼睛,使他的一只眼睛变成了玻璃做的假眼睛,但他成功地应征参加了美国陆军,并在法国战场上度过了极富传奇色彩的四个月。他的办法是参加红十字车队,因为车队对救护车司机的视力要求不高。海明威立即效法布伦伯克,报名参加了陆军的红十字车队,成为一名救护车志愿司机,对他来说,虽然当司机不如操枪冲锋陷阵过瘾,但毕竟可以赴欧参战了。

  海明威兴高采烈地盼望着奔赴战场。有一天晚上,他喝着红葡萄酒,捧着勃朗宁夫人的诗集,兴致勃勃地朗诵了一个通宵。在这种兴奋难耐和狂热的等待中,海明威对父母玩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幽默。他在家信中宣布自己与有名的电影明星梅·玛莎订婚,声称玛莎答应等他从战场上归来后就结婚,这个消息使海明威的父母非常伤心,他们没有想到海明威在婚姻大事上不与他们通气便自作主张,而且他们担心这位电影界的女妖会毁了海明威一生的幸福。后来,海明威的解释是,这仅仅是一次幻觉,一个玩笑而已。这次幽默造成的震荡在其父亲埃德的信中可以看到:“你半小时前来电话解释这只是开了一场 ‘玩笑’,我听到后,得到了安慰。你这个小小的‘玩笑’,却使你母亲和我连续五个晚上失眠。我希望你尽快给你亲爱的母亲写信,安慰她破碎的心。”

  穿着高领高襟上衣和灯笼裤,戴着军帽,衣领和帽子上缀着红十字徽章,身上佩挂着少尉军衔的海明威,在志愿军行列里接受了威尔逊总统的检阅之后,奔赴欧洲,踏上了法兰西的土地。七个多月之后,当他的父亲和姐姐流着眼泪高兴地在芝加哥火车站迎接他归来时,海明威已经大不一样了:穿着军装,披着意大利军官的黑色斗篷,领口扣着银色花钩,脚蹬西班牙式高统皮军靴,带着几十个伤疤,带着残留在大腿上的碎弹片,带着三枚银十字军功章,带着缴获的奥地利钢盔、左轮手枪和信号弹枪,活脱脱一个从战场上凯旋归来的青年英雄形象。稍为不如人意的是,因为伤痛未完全康复,走起来两腿硬梆梆的,而且一步一瘸。

  在意大利战场上负伤后载誉归来的海明威,受到了家庭、亲友和新闻界的热烈欢迎。堪萨斯城《星报》、《美洲芝加哥报》、《奥克帕克报》、《纽约太阳报》都详细地报道了海明威的战功、受勋、康复以及他回到家乡的情况。为了表示对这位仪表堂堂、高大魁梧并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青年英雄的感激和景仰之情,芝加哥的一些意大利籍的社团成员,为他组织了两次聚会。一些学校、俱乐部和教堂纷纷请他前去讲演,而每次讲演,在血迹斑斑、弹痕累累的裤子和战利品的烘托下,均能赢得热烈的欢迎。

  激情总是短暂的,欢迎的热潮过后,海明威感到了莫名的孤独。从前的朋友们都各有各的工作,他就好象“被关在一只密封的大匣子里的人”(玛丝琳语)一样,依靠朝天打照明弹来驱散无聊的感觉。随着爱情的失落,海明威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受到了严重的挫伤。

  海明威受伤后,在米兰的战地医院治伤和疗养期间,和护理他的护士阿格妞丝建立了爱情,尽管他只有十九岁,而阿格妞丝已经二十六岁,他们还是真诚地相爱了。但海明威回国后,情况就变了。刚回国时,他们的通信还情意绵绵、缠绵悱恻,但不久阿格妞丝就来信说她与一个那不勒斯的美貌青年相爱了。那是一位富有的公爵继承人,自然比“毛头小伙子”海明威更适合于托付终身。

  海明威愤恨、恼怒、惶恐不安,直至持续高烧,大病一场。对他来说,女人的背叛是无法容忍和接受的,而解除痛苦,恢复精神的办法除了不停地喝酒之外,就是打猎和创作。

  打猎总是狂放不羁的,而海明威的狂放中,又常常被抹上了一层与法律开玩笑的色彩。一次,海明威和同样是从前线归来的詹金斯以及另外几个朋友一起去北部森林狩猎。他们带着从奥地利人那里缴获来的卡宾枪和足够的子弹,开着一辆破旧的旅行车,按计划钓鱼、打猎、露营、野炊、喝酒抽烟、放声高歌。或许是太兴奋了,在经过波恩镇时,海明威出了一个有趣的馊主意。当汽车开过路灯下时,开枪把灯泡打碎。在卡宾枪的狂扫下,有五、六个灯泡在子弹的呼啸声中碎裂了。不久,他们就受到了从后面追来的警察的盘问。幸亏警察没有发现他们就是灯泡事件的主角,否则,海明威恐怕又得上法庭。

  这段时间,海明威创作了 《匹克斯·麦克卡蒂冲过去渥皮安的道路》、《滔滔双心河》、《结局》、《风,刮了三天三晚》等各方面都稍嫌粗糙的小说。与创作有关的一个重要事件是,海明威于1920年1月中旬应邀到多伦多一位商店经理的家中做了一段时间的家庭教师,辅导一位瘸腿的孩子。这家的主人拉尔夫·康纳布尔和《多伦多之星周刊》的主编克兰斯顿等人非常要好。在他的引荐之下,尽管克兰斯顿并未感觉到海明威“有可能发展成为不平凡的人物”,但还是安排他在周末娱乐版写一些通俗人情味的小说,每篇稿酬最高十美元。到夏天海明威返回沃伦湖畔时,海明威一共发表了十一篇小说。后来,海明威1920年10月搬到芝加哥独住,一直至1921年12月赴欧洲大陆为《每日星报》作记者时为止,他又在《多伦多之星周刊》上发表了二十二个短篇。其中涉及的题材有出租绘画作品、走私威士忌酒、野营、钓鱼、拳击、小偷、饲养狐狸等等。较为成熟的作品有 《大二心河》、《野蛮的西部也来到了芝加哥》等。

  伤愈后的海明威一如既往地追求着各种各样强烈的刺激。克兰斯顿发现:“仅只为了好奇兴奋,海明威是无事不可为。在吃的方面,他也是为了尝尝味道,什么都可以吃,他吃过鼻涕虫、蚯蚓、蜥蜴以及世界各处野蛮部落的奇珍异馔。”有一次,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敢和脚板厚实,他故意从一些碎玻璃上走过,即使脚上割破了好几处,他依然若无其事,而且下次照干不误。

  显然,海明威并不是个循规蹈矩的青年。或许正因为这一点,他与父母亲的关系破裂了。海明威的父母亲,特别是母亲格莱丝,认为海明威除了写作以外别无雄心,而且懒惰、贪图享受,极为乐意接受家庭的供养。他们开始不满海明威的种种表现,厌烦情绪与日俱增,终于因一件小事而导致了关系的破裂。海明威刚刚过完二十一岁生日的一天晚上,海明威的妹妹和邻居家的女孩策划了一次在湖边树林里的半夜午餐会,邀请海明威和另一位男青年参加,他们假睡骗过家人之后,半夜爬起来,跑到沙地高坡处狂欢,两个男孩子还搂着女孩子在角落里亲吻。这在当时看起来是一件不可原谅的事情。一个女孩的母亲跑到海明威家里闹翻了。痛骂海明威勾引女孩子组织了这次放荡下流的半夜聚会。早已心怀不满的格莱丝和儿子彻底摊牌了:

  亲爱的厄内斯特,我的儿子,你如果还不醒悟过来,停止过那

  好吃懒做的浪荡生活,停止靠他人为生的生活,大吃大喝,赚多少

  吃多少,挥霍浪费,停止用所谓俊俏的脸蛋去勾引容易上当的姑娘

  或者你仍然对救世主上帝、耶稣基督不虔诚,不尽教职。一句话,你如果不自觉到自己已长大成人,应该有男子汉的堂堂气魄,那你

  将一事无成,招致自我毁灭。我对你的爱和耐心完全被你给夺走

  了……

  格莱丝的最后决定是:“只有你学好了,不再给妈丢脸了,才能再进家门。”

  海明威能够毫不畏惧地面对奥地利人射来的子弹,却没有勇气应付母亲的谴责。他收拾好随身用品,带上他那台老掉了牙的打字机,走向外面的世界,尽管前途吉凶未卜,但他坚信自己将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

  巴黎是流动的宴会

  海明威从家里搬出来后,先是寄居在一个朋友的大套间里。这时,失业的海明威日子过得很不景气。他后来曾不无苦涩地回忆说:“那个战后的夏天我穷困潦倒,寄居在供膳宿舍或经济公寓内。酷热的夜晚,我沿湖漫步。有了一点钱,就跑到中国餐馆大嚼一顿。这样穷对付的日子实在熬不下去了。”不过,这种状况并没有持续多久。海明威找到了一份给《全国互助合作》月刊当编辑的工作,周薪四、五十美元,而且和朋友们一起分租了一套公寓房子。

  在芝加哥,海明威认识并爱上了比他大八岁的漂亮女郎伊丽莎白·哈德莉·理查逊。1921年9月3日,他们在密执安州的霍顿湾的一个卫理分会教堂举行了婚礼。海明威从哈德莉那里获得了阿格妞丝未能给他的一切——一个美丽的女人的爱情和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哈德莉有一小笔信用基金,每年大约有二、三千元钱的收入,结婚后的一个月,她的叔父去世,她又意外地获得了一笔八千美元的遗产。用这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