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3]钻皮出其毛羽:比喻对所好者不择手段地进行粉饰,无中生有地加以美化、赞扬。
[24]绝崄:陡峭高危。崄:同“险”。靡缘:没有机缘、缘分。句意为其道路绝险,不可攀援。
[25]“九重”二句:言君门森严既不可通,许多奸邪小人又像狗一样在门口狂吠。九重,指君门。楚辞九辩:“君之门以九重。”启:打开。狺(yin)狺,犬吠声。
[26]“安危”句:言危亡就在旦夕之间,犹安然而处。
[27]肆:放纵。嗜欲:贪欲。
[28]奚(xi):何。柂:同“舵”。
[29]薪:柴草。贾谊新书数宁:“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
[30]荣纳:受宠幸而被采纳、重用。闪榆(shu):邪佞貌。
[31]蚩:同“媸”(chi),面貌丑陋。妍(yán):美丽。
[32]法禁:法律禁令。屈挠:屈服。埶族:有权有势的豪门贵族。埶,同“势”。
[33]恩泽:皇帝的恩泽。逮:及,达到。单门:无权无势的孤门寒族。
[34]乘理:坚持真理,按真理办事。
[35]违义:违背正义。匪存:不存在。此相当于说“死去”。
[36]秦客:与下文“鲁生”皆辞赋中通常采用的假托人名。赵壹为秦人,“秦客”有可能是自指。
[37]河清:喻政治清明之时。河,黄河。相传黄河一千年清一次。左传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38]靡:倒仆。
[39]“伊优”二句:上句言谄媚之人为当权者所亲,故得升堂。伊优,卑躬屈节,谄媚貌。北堂,在北的厅堂(面南之堂),尊贵者所居。下句言刚正之人被疏远排斥,故倚于门边。抗髒(zong),高亢刚直貌。
[40]系:接续,接着。
[41]“埶家”二句:言有权势的人家干什么都被认为适当,说什么都被视为珠宝。
[42]“被褐”二句:言贫贱之人即使有很好的才德,也受到鄙视,如同兰蕙被视为刍草。被褐,指穿粗布衣的穷人。“被”同“披”。褐,粗布衣。怀金玉:指品质高尚。老子七十章:“夫惟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意思相同。兰蕙:都是香草。刍:喂牲口的干草。
[43]所困在群愚:被愚蠢的人群所困。
[44]分(fèn):名分,位分。
[45]驰驱:指为名利奔走。
评
本篇如题目所示,主旨在于讥刺世道的黑暗腐朽,憎恨政治的混乱邪恶。是对东汉末年腐朽政治的揭露。作者对春秋以来文治的评价是:“宁计生民之命,唯利己而自足。”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与揭露更为尖锐激烈,表现了坚决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叛逆精神。这不仅在汉代为独一无二,在整个赋史上也是罕有其匹的。文心雕龙才略云:“赵壹之辞赋,意繁而体疏。”它一方面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谠言警句,密如连珠;另一方面形式上不遵矩度,随意变化,有似庄子之文。如其句式以不带“兮”字的骚体句式为主(六言,第四字为虚词或意义较虚之字),有一段则全为四言;其骚体句式有时为抒发情感之需要,也带“兮”字,有的句子长达九言。篇末系诗为五言诗,又托为秦客、鲁生之感叹,可谓出人意表。因此在艺术上也很有特色。赵壹赋是汉末文风、赋风转变的一个标志。
(赵逵夫)
第116章 述行赋(1)()
蔡邕
蔡邕(132—192),字伯喈,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人。少博学,性笃孝、好辞章、数术、天文,精通音律,是东汉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书法家和音乐家。桓帝时,曾以其善鼓琴征辟,称疾不就。建宁三年(170)始应司徒桥玄的召辟,甚得敬重。后为河平长、郎中、议郎,并曾校书于东观。熹平四年(175)参与校正六经文字,并亲自书于碑,使工而立于太学门外,一时轰动士林,后世誉为“熹平石经”。熹平六年(177)因弹劾宦官权贵,获罪入狱,受髡钳刑,流放朔方。遇赦后,五原太守设宴饯别,亦不为礼,但畏惧权贵馋害,又亡命江海,远至吴会,积十二年。献帝时,董卓专政,慕名召辟,为祭酒,甚得宠信,补侍御史、转持书御史,迁尚书,“三日之间,周历三台”,后迁巴郡太守。初平元年(190),拜左中朗将,从献帝迁长安,封高阳乡候。次年董卓被诛,王允以“怀卓”之罪收付廷尉,后死于狱中。蔡邕一生著述甚多,后人辑有蔡中郎集,四库全书四部备要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等大型丛书皆有收录。其赋今知见十六篇,另有释海吊屈原文亦为赋,惜多已残缺。
蔡邕赋作多为抒情短赋,述行赋即其代表。据赋序,作于延熹二年(159)。此赋对魏晋以后抒情小赋写作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大的启迪和推进意义。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1]。是时梁翼新诛,而徐璜、左悺等五侯擅权于其处[2]。又起显阳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命者甚众[3]。白马令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罪[4]。璜以余能鼓琴,白朝廷,敕陈留太守发遣[5]。余到偃师,病不前,得归[6]。心愤此事,遂托所过,述而成赋[7]。
[1]延熹:东汉桓帝年号(158…167),其二年为公元159年。霖雨:久雨,俗称连阴雨。逾月:超过了一个多月。据资治通鉴记载:当年秋,京师大水。
[2]梁翼: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其两妹为顺帝、桓帝皇后。继其父梁商为大将军,专断朝政近二十年,骄奢横暴。顺帝死,与妹梁太后谋立冲、质、桓三帝,质帝只说了他一句是“跋扈将军”,就把质帝活活毒死。梁太后、梁皇后先后死后,桓帝与宦官单超、具瑗唐冲、左悺、徐璜等五人密谋,诛灭梁氏。八月,梁翼自杀,籍其家产,值达三十多亿,相当于当时王朝所收租税的一半。而单超等五人,因诛灭梁氏有功,同时封侯,依然专擅贵宠,作威作福,世称五侯。于其处:意指五侯接替梁翼,同样专权恃宠。
[3]显阳苑:宫苑名。不得其命:死于非命,指被征调修筑显阳苑的百姓多因冻饿、劳累而死。
[4]白马:汉县名,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北。县令李云上书朝廷,说五侯无功,不应封侯;五侯当政,是“官位错乱,小人谄进”。结果触怒桓帝,逮捕入狱,并让宦官审理拷问,遂被杀。鸿胪:即大鸿胪,掌管朝祭礼仪的官职。陈君,指陈蕃,字仲举,以反对宦官著称。桓帝时官至太尉,灵帝时为太傅,与外戚窦武谋杀宦官,事败被杀。抵罪:治罪。
[5]白:报告。敕:皇帝的诏书、命令。陈留:郡名,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为蔡邕的本籍。发遣:派遣。
[6]偃师:县名,在今河南西南部,洛阳市之东。病不前:因病不能前行。其实,偃师距东汉国都洛阳近,回陈留远,病不前乃其托辞,后汉书本专亦说:“邕不得已,行至偃师,称疾而归。”
[7]愤:愤恨,愤慨。托:寄托、依据。过:经历。
余有行于京洛兮,遘淫雨之经时[1];涂迍邅其蹇连兮,潦汙滞而为灾[2]。乘马蟠而不进兮,心郁伊而愤思[3];聊弘虑以存右兮,宣幽情而属词[4]。
夕余宿于大梁兮,诮无忌之称神[5];哀晋鄙之无辜兮,忽朱亥之篡军[6]。历中牟之旧城兮,憎佛肸之不臣[7];问宁越之裔胄兮,藐髣髴而无闻[8]。经圃田而瞰北境兮,晤卫康之封疆[9];迄管邑而增感叹兮,愠叔氏之启商[10];过汉祖之所隘兮,弔纪信于荥阳[11]。降虎牢之曲阴兮,路丘墟以盘萦[12];勤诸侯之远戍兮,侈申子之美城[13];稔涛涂之愎恶兮,陷夫人以大名[14]。登长坂以凌高兮,陟葱山之峣崤[15];建抚体而立洪高兮,经万世而不倾[16];回峭峻以降阻兮,小阜寥其异形[17]。岗岑纡以连属兮,谿壑耍滂泌ぃ18];迫嵯峨以乖邪兮,廓岩壑以异嵘[19]。攒棫朴而杂榛楛兮,被浣濯而罗生[20];菼薁与台莔兮,缘增崖而结茎[21]。行游目以南望兮,览太室之威灵[22];顾大河于北垠兮,瞰洛汭之始并[23]。追刘定之攸仪兮,美伯禹之所营[24];悼太康之失位兮,愍五子之歌声[25]。
[1]京洛:东汉建都洛阳,故称京洛。遘:遇。淫雨:久雨。经时:历时很久。
[2]涂:道途。迍(zhun)邅(zhān):处境困难、停滞难行。蹇(jiǎn)连:行走艰难。潦(lǎo)汙:积水。滞:积留。
[3]蟠:盘曲的样子。郁伊: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伊”作“悒”,郁悒今作郁抑,心情不畅的样子。愤思:内心愤愤不平。
[4]聊:姑且。弘虑:打开思虑。存古:怀念古昔。宣:抒发、宣泄。幽情:幽深的思绪。属(zhu)词:作文。
[5]大梁:战国时魏国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诮(qiào):谴责、责备。无忌:魏公子无忌,号信陵君,以善养士、解赵危而闻名于当时。称神:被时人推崇为神明。
[6]哀:哀伤、可怜。晋鄙:魏将。公元前257年,秦军围赵,危在旦夕。赵求救于魏,魏王派将军晋鄙救助,晋鄙将兵持重,畏秦不敢进兵。赵平原君赵胜又求救于无忌。无忌廷侯嬴计,窃得魏王兵符,并由勇士朱亥椎杀晋鄙,夺得兵权,并从而击退了秦军。无辜:无罪。忽:“四库”本、“百三家”本作“忿”,恨。篡军:篡夺军权。无忌救赵事,见史记信陵君列传。
[7]历:经过。中牟:县名,在今河南中牟县境。佛(bi)肸(xi):春秋晋国赵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