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悲士遇赋直面“士”的生命存在价值问题,“悲”是文章主旨。刘熙载艺概赋概云:“司马子长悲士不遇赋云:‘没世无闻,古人唯耻。’此即述往事思来者之情可见古人言必由志也。”
悲夫![1]士生之不辰,[2]愧顾影而独存。[3]恒克已而复礼,[4]惧志行之无闻。[5]谅才韪而世戾,[6]将逮死而长勤。[7]虽有形而不彰,[8]徒有能而不陈。[9]何穷达之易惑,[10]信美恶之难分。[11]时悠悠而荡荡,[12]将遂屈而不伸。[13]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天道微哉!吁嗟阔兮,人理显然。[14]相倾夺兮,好生恶死,才之鄙也。好贵夷贱,[15]哲之乱也。[10]炤炤洞达,[17]胸中豁也。[18]昏昏罔觉,[19]内生毒也。我之心矣,哲已能忖。[20]我之言矣,哲已能选。没世无闻,[21]古人惟耻。[22]朝闻夕死,[23]孰云其否。[24]逆顺还周,[25]乍没乍起。[26]理不可据,智不可恃。[27]无造福先,无触祸始。[28]委之自然,终归一矣。[29]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中华书局影印本)
[1]夫:句末感叹词。
[2]不辰:即生不逢时。辰,时。
[3]顾:回看。
[4]恒:经常。克己复礼:论语颜渊有“克己复礼为仁”的话。克己,指约束自我的言行和私欲等,使之合乎某种社会伦理规范。
[5]志行:志向与操守。易升彖:“南征吉,志行也。”本意指得行其志。
[6]谅:推想。韪(wěi):善。戾(li):乖张、违反。
[7]逮:及。
[8]彰:彰明、显明。
[9]陈:陈列。
[10]穷达:指人生的通达与窘穷。
[11]信:确实。
[12]悠悠荡荡:飘忽不定。
[13]屈伸:弯曲与伸展。
[14]微:幽深。吁嗟:感叹词。显然:显明的样子。
[15]好(hào):喜好。夷:傲慢。
[16]哲:哲人。乱:混乱、混淆。
[17]炤(zhāo)炤(zhāo):明显。炤,同“昭”。洞达:通达、透彻。
[18]豁:开阔。
[19]罔(wǎng):无,没有。
[20]忖:忖度,思忖。
[21]没(mo)世:终身,一辈子。
[22]耻:以为耻。
[23]朝闻夕死:语出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意谓早晨参透大道,傍晚死去也心甘情愿。
[24]孰云其否:谁说它是不对的。
[25]逆顺还周:逆顺的周而复始。
[26]乍:忽然,猝然。
[27]据、恃:均为依凭义。
[28]无造福先,无触祸始:指按老子“祸福相依”的辨证观点,不去主动追求所谓福,也就是避开了祸。
[29]委:委弃。
评
赋以沉重的悲叹“悲夫”带起,指证“士”之生不逢时,只能顾影独存、羞愧难耐这种悲剧性生存状态。对于“士”来说,“惧志行之无闻”是“恒克己而复礼”的精神动力;“恒克已而复礼”则是为了使自己的“志行”“有闻”,能够为世所用。但是,现实社会中“世戾”却与“才韪”形成巨大的矛盾冲突:越是致力于才学追求,越会得到“逮死而长勤”的徒劳结局。“有形”却无法彰明,“有能”却难以施展,正是社会给予“士”的最不公平的待遇。社会用人制度往往颠倒美恶、穷达标准。所谓“使公于公者彼我同兮,私于私者自相悲兮”的天道公理,只是“士”们的迂阔幻想罢了。人性的弱点是势利相争,好生恶死,好贵夷贱。只有参透这人世本相,“士”才不至于因“昏昏罔觉”而“内生毒也”!既然“理不可据,智不可恃”,“士”当何以自处?文章认为,应该建立有效的心理平衡机制。一是“没世无闻,古人惟耻”,仍应以积极的态度努力修德明道,“朝闻夕死”可也;二是人生逆顺浮沉不定,祸福相倚,功名富贵未必是福,应以“委之自然”的达观态度看待人生。
从悲士不遇赋看,它一方面杂糅了儒家积极用世与道家委任自然的思想;另一方面,对不合理的世道人情颇多指责。与董仲舒士不遇赋相比,容量更大,感情力度更强。联系司马迁的不幸人生遭际,可知他的写“士”亦是写自己,故能有强烈的打动人心力量。
就表现技巧而言,本赋说理抒情相间,不重夸饰;仿效骚体,不全用“兮”字句法,且有成段的四言句,与当时风行的大赋体式不同。
(刘志伟)
第40章 洞箫赋[1]()
王褒
王褒(?—前61),字子渊,西汉蜀郡资中(今四川资阳市)人。精通音律,善为歌诗。宣帝时,欲兴六艺,倡歌诗,以宣风化于百姓,征召天下高材,益州刺史王襄荐之入都待诏,诏褒为圣主得贤臣颂。褒等数从帝放猎,所幸宫馆,辄为歌颂。议者多以为淫靡不急,帝以辞赋“尚有仁义风谕、鸟兽草木多闻之观,贤于倡优博弈远矣”解释之。因擢为谏议大夫。太子苦善忘不乐,诏褒等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疾平复。后因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宝,帝遣褒前往祭祀求取,竟病殁于途。汉书卷六十四下有传。
王褒系宣帝朝最著名的辞赋家。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十六篇,今已不全。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有王谏议集。
洞箫赋是一篇咏物赋,所咏对象虽然只是古代最普通的乐器,但是作者排列铺陈,细致描写,从而规模恢弘,辞采飞扬。据汉书王褒传载,太子非常喜爱洞箫赋,“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文心雕龙诠赋指出“子渊洞箫,穷变于声貌”。
原夫箫干之所生兮,于江南之丘墟[2]。洞条畅而罕节兮,标敷纷以扶疏[3]。徒观其旁山侧兮,则岖嵚岿崎。倚巇迤,诚可悲乎!其不安也[4]。弥望傥莽,联延旷荡,又足乐乎!其敞闲也[5]。托身躯于后土兮,经万载而不迁[6]。吸至精之滋熙兮,禀苍色之润坚[7]。感阴阳之变化兮,附性命乎皇天[8]。翔风萧萧而迳其末兮,回江流川而溉其山[9]。扬素波而挥连珠兮,声礚礚而澍渊[10]。朝露清泠而陨其侧兮,玉液浸润而承其根[11]。孤雌寡鹤,娱优乎其下兮,春禽群嬉,翱翔乎其颠[12]。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玄猨悲啸,搜索乎其间[13]。处幽隐而奥屏兮,密漠泊以猭[14]。惟详察其素体兮,宜清静而弗喧[15]。幸得谥为洞箫兮,蒙圣主之渥恩[16]。可谓惠而不费兮,因天性之自然[17]。
于是般匠施巧,夔妃准法[18]。带以象牙,掍其会合[19]。锼镂离洒,绛唇错杂[20]。邻菌缭纠,罗鳞捷猎[21]。胶致理比,挹抐捻[22]。于是乃使夫性昧之宕冥,生不睹天地之体势,暗于白黑之貌形[23]。愤伊郁而酷,愍眸子之丧精[24]。寡所舒其思虑兮,专发愤乎音声[25]。故吻吮值夫宫商兮,和纷离其匹溢[26]。形旖旎以顺吹兮,瞋以纡郁[27]。气旁迕以飞射兮,驰散涣以逫律[28]。趣从容其勿述兮,骛合遝以诡谲[29]。或浑沌而潺湲兮,猎若枚折[30]。或漫衍而骆驿兮,沛焉竞溢[31]。惏栗密率,掩以绝灭[32]。霵晔踕,跳然复出[33]。
若乃徐听其曲度兮,廉察其赋歌[34],啾咇而将吟兮,行以和啰[35]。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36]。翩绵连以牢落兮,漂乍弃而为他[37]。要复遮其蹊径兮,与讴谣乎相和[38]。故听其巨音,则周流泛滥,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39]。其妙声则清静厌瘱,顺叙卑迖,若孝子之事父也[40]。科条譬类,诚应义理[41]。澎濞慷慨,一何壮士[42];优柔温润,又似君子[43]。故其武声,则若雷霆,佚豫以沸[44]。其仁声则若风纷披,容与而施惠[45]。或杂遝以聚敛兮,或拔以奋弃[46]。悲怆怳以恻惐兮,时恬淡以绥肆[47]。被淋洒其靡靡兮,时横溃以阳遂[48]。哀悁悁之可怀兮,良醰醰而有味[49]。
故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怼[50]。刚毅强虣反仁恩兮,啴唌逸豫戒其失[51]。钟期牙旷,怅然而愕兮[52],杞梁之妻不能为其气[53]。师襄严春不敢窜其巧兮[54],浸淫叔子远其类[55]。嚚顽朱均惕复惠兮[56],桀跖鬻博儡以顿[57]。吹参差而入道德兮,故永御而可贵[58]。时奏狡弄,则彷徨翱翔[59]。或留而不行,或行而不留。愺悺铰鲴钍С耄60]。薄索合沓,罔象相求[61]。故知音者乐而悲之,不知音者怪而伟之[62]。故闻悲声,则莫不怆然累欷,撆涕抆泪[63]。其奏欢娱,则莫不惮漫衍凯,阿那腲腇者已[64]。是以蟋蜶蚸蠖,蚑行喘息[65]。蝼蚁蝘蜒,蝇蝇翊翊[66]。迁延徙迤,鱼瞰鸡睨[67]。垂喙转,瞪瞢忘食[68]。况感阴阳之和,而化风俗之伦哉[69]。
乱曰[70]:状若捷武,超腾逾曳,迅漂巧兮[71]。又似流波,泡溲泛,趋巇道兮[72]。哮呷呟唤,跻踬连绝,淈殄沌兮[73]。搅搜捎,逍遥踊跃,若坏颓兮[74]。优游流离,踌躇稽诣,亦足耽兮[75]。颓唐遂往,长辞远逝,漂不还兮[76]。赖蒙圣化,从容中道,乐不淫兮[77]。条畅洞达,中节操兮[78]。终诗卒曲,尚馀音兮[79]。吟气遗响,联绵漂撇,生微风兮。连延骆驿,变无穷兮[80]。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中华书局影印本)
[1]洞箫:乐器名,由十六至二十三支竹管排列而成,因为底部不封,所以称为“洞箫”。洞,通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