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代赋评注-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3]亲:亲近。妒异:嫉恨与己意见不同的人。

    [14]独:唯独、独自。耿介:正直而有节操。

    [15]憙(xi):古”喜“字,喜悦。

    [16]沮:败坏。成论:犹定论。

    [17]藐(miǎo):陵越,小视。正字作”nfea3“。

    [18]忽:忽视。珍丽:宝贵精美的东西,指美德。

    [19]务:从事,引申为营求。乐耽:快乐。耽:犹乐。这几句是说时人背弃先贤道德,营营于富贵安逸。

    [20]遵:遵循。

    [21]履:履行。孔德:犹言大道,此指孔老之论。窈冥:幽深莫测的样子。

    [22]眩:眩目,迷惑。

    [23]孰:谁。无形:指大道。老子认为大道无形无名。

    [24]劲直:犹耿介。离尤:遭殃。离,通”罹“,遭遇。

    [25]羌:发语词,无实义。

    [26]惭:惭愧。定志:坚定志趣。

    [27]党:遵循,法式。唐虞:指尧舜。

    [28]愍:哀伤。愁勤:愁苦劳碌。

    [29]荡:涤荡。忧心:指怀才不遇之心,生不逢时之心。

    [30]往者:指尧舜。攀援:追随。

    [31]期:等待。一说与期即预期。

    [32]病:忧虑。没世:终身。此句出自论语卫灵公:”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33]横逝:漫游。由:途径。

    陟雍畤而消摇兮[1],超略阳而不反[2]。念人生之不再兮[3],悲六亲之日远[4]。陟九嵕而临嶭兮[5],听泾渭之波声。顾鸿门而殻ъべ猓6],哀吾孤之早零[7]。何天命之不纯兮[8],信吾罪之所生[9];伤诚善之无辜兮[10],赍此恨而入冥[11]。嗟我思之不远兮[12],岂败事之可悔[13]?虽九死而不眠兮,恐余殃之有再。泪汍澜而雨集兮[14],气滂浡而云披[15];心怫郁而纡结兮[16],意沈抑而内悲[17]。

    [1]雍:县名。故城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南。畤(zhi):秦汉时祭祀天地五帝祭坛。右扶风有五畤,位于雍地者为雍畤。消摇:即”逍遥“。

    [2]超:过。略阳:略阳道,西汉时设,属天水郡,故城在今甘肃秦安县东北。

    [3]不再:一去不返。

    [4]六亲:指夫妇,父子,兄弟。

    [5]九嵕(zong):山名,在陕西醴泉县东北。有九峰高峙,山的南麓即咸阳北阪。(zhàn)嶭(niè):艺文类聚作”嶻“。山名,位于陕西三原县境内。

    [6]顾:回看,环视。

    [7]吾孤:即上文所说”元子“。零:凋零,引申为死亡。

    [8]天命不纯:天命无常。楚辞九章哀郢:”皇天之不纯命兮“,刘永济注:”纯,常也。“”不常,反乎天道也,犹言失常道也。“

    [9]信:实在。所生:产生的原因。

    [10]辜:罪过。

    [11]赍:怀着。入冥:进入幽冥阴间,即死亡。

    [12]嗟:哀叹。我思之不远:我思考的不够长远。

    [13]败事:指早年与外戚交结,几遭杀身之祸,结果免官归里。

    [14]汍澜:泪流满面的样子。雨集:泪下如雨。

    [15]滂浡:即”磅礴“,广大貌。此喻指胸中愤懑郁积的状态。披:应作”被“,覆盖。

    [16]怫(fu)郁:又作”沸郁“,愤懑。纡(yu)结:屈曲交结。

    [17]沈抑:低沉压抑。

    瞰太行之嵳峩兮[1],观壶口之峥嵘[2]。悼丘墓之芜秽兮[3],恨昭穆之不荣[4]。岁忽忽而日迈兮[5],寿冉冉其不与[6];耻功业之无成兮,赴原野而穷处[7]。昔伊尹之干汤兮,七十说而乃信[8];皋陶钓于雷泽兮[9],赖虞舜而后亲[10]。无二士之遭遇兮[11],抱忠贞而莫达[12]。率妻子而耕耘兮[13],委厥美而不伐[14]。韩卢抑而不纵兮[15],骐骥绊而不试[16]。独慷慨而远览兮,悲庸庸之所识[17]。卑卫赐之阜货兮[18],高颜回之所慕[19]。重祖考之洪烈兮[20],故收功于此路[21]。循四时之代谢兮[22],分五土之刑德[23]。相林麓之所产兮[24],尝水泉之所殖[25]。修神农之本业兮[26],采轩辕之奇策[27]。追周弃之遗教兮[28],轶范蠡之绝迹[29]。陟陇山以踰望兮[30],眇然览于八荒[31]。风波飘其并兴兮[32],情惆怅而增伤。览河岳之泱漭兮[33],望秦晋之故国。愤冯亭之不遂兮[34],愠去疾之遭惑[35]。

    [1]太行:即太行山。嵳峩:或作”嵯峨“,山高峻的样子。

    [2]壶口:山名。在今山西省境内,古属韩地。冯衍远祖冯亭为韩上党守,后降赵,封三万户,号华阳君,死后葬于上党西。望壶口,指遥望远祖之陵墓。峥嵘:山势险峻深邃的样子。

    [3]悼:哀痛。芜秽:杂草丛生。

    [4]昭穆:这里泛指宗族。荣:昌盛。

    [5]忽忽:迅疾的样子。迈:去,流逝。

    [6]寿:犹言年岁。冉冉:慢慢而去的样子。与:给,待。

    [7]穷处:犹言穷居。

    [8]伊尹:商汤名臣,名挚,是汤妻陪嫁的奴隶,后为汤之阿衡(宰相),佐汤灭夏桀。干:求取,谋求。七十说(shui):传说伊尹七十岁时说汤而始得信任。

    [9]皋陶:传说是虞舜的司法官。雷泽:即雷夏,古泽名,在今山东省菏泽东北,现已淤塞。

    [10]赖:依靠。亲:亲近,指得到信任。

    [11]二士之遭遇:指伊尹、皋陶早年不得志(一个做奴隶,一个为陶工)的经历。

    [12]达:得志。

    [13]率:带领。

    [14]委:委弃,搁置。厥:其,此处为自指。伐:显露,彰明。

    [15]韩卢:战国时韩国的良犬。抑:抑制。纵:放。

    [16]骐骥:泛指良马。绊:羁绊约束。试:任用。

    [17]庸庸:平庸之人。

    [18]卑:鄙视。卫赐:孔子的学生,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人,故称卫赐,善于经商。阜货:多财。

    [19]高:赞美,看重。颜回:即颜渊,孔子的学生,能够安贫乐道。

    [20]重:尊崇。洪烈:伟大的事迹。

    [21]功:功业。此路:指安贫乐道,独善其身之路。

    [22]循:遵循。代谢:交替。

    [23]五土:周礼以山林、川渎、丘陵、坟衍、原隰为五土。刑德:古人以刑为阴克,以德为阳生,此指以土性土质的不同特点而用刑德。

    [24]相:观察,审度。林麓:山林。

    [25]尝:品尝。所殖:所生长的物产。

    [26]神农:神农氏,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作耒耜,教农稼穑;又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人治病,是农业生产的创始者。

    [27]采:采取。轩辕:即黄帝,传说中的古帝王。奇策:指黄帝关于农业的策略。李贤注引大戴礼云:”黄帝时播百谷草木,节用水火财物,人得其利。“

    [28]周弃:即周部族的祖先后稷,原名弃,相传为帝喾之子,为姜嫄所生,年幼时即好农桑之事,及成人,率领周人大兴农业,帝尧闻之,举为农师。

第65章 显志赋并序(2)() 
[29]轶:超越。范蠡:春秋战国时南阳人,事越王勾践,辅越灭吴雪耻。之后,以为大名之下不可久处,乃携其私属,泛舟而去,隐姓更名,适齐称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世称陶朱公。绝迹:绝远之迹。

    [30]陇山:六盘山南段的别称,又称陇坻、陇阪,在今陕西陇县至甘肃平凉一带,山势险峻,为陕甘要隘。踰望:遥望。

    [31]眇然:远视的样子。八荒:八方荒远之地。

    [32]兴:起。

    [33]泱(yǎng)漭(mǎng):广大无边貌。

    [34]愤:气愤。冯亭:战国时韩国的上党守将,秦攻上党,冯亭以上党降赵,赵封为华阳君。后秦破赵于长平,冯亭战死。遂:通达、顺遂。

    [35]愠:怨恨。去疾:即冯去疾,为秦丞相,胡亥元年,为赵高所杀。遭惑:遭受蛊惑。

    流山岳而周览兮[1],徇碣石与洞庭[2];浮江河而入海兮,泝淮济而上征[3]。瞻燕齐之旧居兮[4],历宋楚之名都[5]。哀群后之不祀兮[6],痛列国之为墟[7]。驰中夏而升降兮,路纡轸而多艰[8]。讲圣哲之通论兮[9],心愊忆而纷纭[10]。惟天路之同轨兮[11],或帝王之异政[12]。尧舜焕其荡荡兮[13],禹承平而革命[14]。并日夜而幽思兮,终悇憛而洞疑[15]。nfea5高阳其超远兮[16],世孰可与论兹[17]?讯夏启于甘泽兮[18],伤帝典之始倾[19]。颂成康之载德兮[20],咏南风之歌声[21]。思唐虞之晏晏兮[22],揖稷、契以为朋[23]。苗裔纷其条畅兮[24],至汤武而勃兴。惜三后之纯粹兮[25],每季世而穷祸[26]。吊夏桀于南巢兮[27],哭殷纣于牧野[28]。诏伊尹于亳郊兮[29],享吕望于酆洲[30]。功与日月齐光兮,名与三王争流[31]。

    [1]流山岳:浪迹山岳之间。流,流连。周览:遍观。此句李贤注:”衍既不同流俗,情多愤怨,古假言涉历江山周流河海。“

    [2]徇(xun):巡行,巡视。碣石:山名,一般指今河北乐亭县西南的大碣山,今不存,相传已沉入海底。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

    [3]泝(su):又作溯、遡。逆水而上。上征:上行。

    [4]瞻:仰望。燕齐:春秋战国时的两个诸侯国,分别都于蓟(今北京)和临淄(今山东淄博)。

    [5]历:游历。宋楚之名都:宋都睢阳(今河南商丘市)、楚都郢(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