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了,就算周少华再混蛋,再自私,他也不会真的拿这张银行卡去还利息的,只是当时的情形,不拿这个银行卡,白晓绝对不会答应的,所以,现在的这张卡,还完好如初的放在周少华的钱夹里,原本是想找个机会还给她的,现在看来,这个机会是没有了,他想了想,决定还是亲自见一下白晓的母亲,当面给对方,也好趁机打探一下白晓去国外真实的目的。
“周董,一楼有您的客人,说是您的朋友。”周少华正想得出神,秘书敲门进来请求道。
“我的朋友?”周少华茫然的看着秘书问道。如果说是自己的朋友,不可能不跟自己联络就直接找上门来的。
“是的,周董,对方说是北方厂的,叫赵明理。”秘书赶紧说道。
第468章:暗度陈仓(十八)()
周少华没有想到赵明理会不打招呼直接过来。毕竟是北方厂的老同事了,如果拒而不见,这要传出去,显得自己太小气了,影响也太坏。投标的事已经让圈内人误解了,他可不想再给自己增加点负面新闻。
“下午的会几点开?”周少华看了一下手表然后问道。
“大会还有二十分钟,然后是各直属部门的专题汇报。”秘书赶紧说道。
“安排到几点?”
“五点半。”
“好,把一楼的客人请上来,开会时间不变,到时间叫我一声。”二十分钟就二十分钟吧,否则整个下午,直到下班都没有时间。
对国际集团,赵明理并不陌生,自己在京城区域担任老总的时候,来过几次。但那时接触的领导最大的只能算做是中层干部吧,对于高层,他还真没接触过,更没见识过这些高层的办公场所。所以,当一楼的引导小姐带着他们俩,走专用电梯,一走进高层办公的楼层,交给比这位引导小姐更漂亮、更有气质的秘书时,赵明理和王胜努力了两、三次,还是没能把因为吃惊而大张着的嘴闭严。
“两位好!这边请。”可能这种场面见得比较多了,所以,小秘书早就见怪不怪,只是莞尔一笑,在前面引导着。
周少华的办公室,在吴曼莉的隔壁,虽然面积上比她的小点,但格局还是一样的:外间是一小会客厅,有百十来平,会客厅里摆放了一圈高档沙发,格调有点与中南海里经常出镜的会客厅相近,古色古香,主位后面是一个镂刻的红木屏封,红木屏封很大,高最少有三、四米左右,宽足能有七、八米,正好把通往里面的办公室的门给挡住。
赵明理曾经在红木展览馆看过这种大屏障,他还记得自己偷偷的数过标价上的那些零,只是数完之后,竟然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当然,当确认自己并没有数错后,他还是趁着没人注意,用手轻轻的摸了一下:一个屏封,一千多万,他还是感受一下。
“两位这边请。”赵明理正呆呆看着这个大屏封,小秘书轻声提醒道。带着他们俩个人,绕过这个大红木屏封,走进周少华的办公室。
办公室比会客厅小一些,但看上去,也有七、八十平,一张大得有些夸张的办公台,占去了整个办公室的四分之一。
赵明理是识货之人,搭眼一看,就知道这个办公台也是红木的,应该跟那个大屏封一样,都属于南方特有的那种小叶紫檀的材质,现在这种材质的红木,据说要是按克来计算,比黄金还要贵。办公桌的后面,是一面白墙,墙上挂上一幅徐悲鸿大师的骏马图。虽然赵明理对字画不是很了解,但这么大的画幅,又是徐大师的力作,如果用价格做比较,应该不比那个屏封差。
办公桌的右手边,是一面落地窗,左手边,是一排红木的书柜。两组书柜之间,摆放着一个长长的条案,条案之上,是一对大大的、摆成牛犄角形状的象牙微雕。
赵明理在京城当了这么多年的区域总经理,也去过一些老板的办公室,见过拿象牙做装饰的,但还从来没有看过么多长、这么光洁、漂亮的象牙射雕。因为现在国际公约已经禁止捕猎大象,禁止公开交易象牙,所以,这一对应该是有些年头的东西了,现在已经无法用钱来估价了,因为就算你再有钱,已经买不到了。
办公台上到是很简洁、干净,除了一些办公用品和资料外,并没有更多的摆设。办公台的对面,是一套红木硬背椅。
周少华一看两个人进来,忙从办公台后面站起身来,十分热情的走前几步,紧紧的握住赵明理的手:“真不好意思,不知道赵总光临,有失远迎,得罪得罪。来,王胜,快坐,别站着呀。”周少华一边跟两个人握着手,一边把他们让到红木椅子上坐下。
小秘书十分乖巧的给冲了两杯咖啡,给周少华的杯子里加了点热水,然后看着周少华,轻声的说道:“周董,您们先聊着,还有二十分钟开会,人到齐后,我来请您。”
“好,这里没事了,您先过去吧。”
“少华,一会您还要开会?”听小秘书这么一说,赵明理有些紧张的问道。平时跟周少华在一起,从来没有这种感觉,只是一进到这栋楼后,不知不觉间,后背的汗就下来了。
“唉,没办法的事,年终岁尾,就这样,您不也没闲着,跑到京城来坐镇了吗?”周少华并不避讳什么,看着赵明理直接说道。
“呵呵,我哪能跟您比呀,我们只是小家小业。少华,不看不知道,国际性大公司,就是跟国内的企业不一样,您看这摆设,这派头,我我真的没想到啊。少华,我知道您忙,所以我也就长话短说,直奔主题了,反正您也不是外人。”赵明理清了清嗓子,把身子坐直了继续说道:
“我这一次过来,一是想看看您,毕竟是老同事了,上一次您回厂里,没能好好的聚一聚,我心里一直过意不去,所以,看您有没有时间,要是有时间,晚上咱们出去坐一坐。二是您可能也听说了,厂里这段时间资金非常的紧张,下周又是开薪的日子,您能不能帮北方厂这些兄弟姐妹一把?”
“谢谢赵总您还想着小弟。说心里话,您这么一说来看我,我心里还真的挺感动的。只是您也看到了,现在的时间不由我安排。老总去国外了,这么一大摊子全都扔给我了。您也知道,要说技术上的事,我不用谦虚,毕竟是科班出身,又工作这么些年了,还是有点体会的,但管理上面,对我来说,真的是赶鸭子上架。我可不敢辜负了老总的信任呀。您不是在电话里说过,要在京城住一段吗,只要我这边一有时间,我就给您打电话。
第二件事吗,您还真找错地儿、找错人了,这些话,您应该跟您们的董事长闫旺说去,他可是北方厂这万十来名兄弟姐妹的当家人呀,是北方厂的父母官。我已经被厂里开除出来了,不是北方厂的人了,找我,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
第469章:暗度陈仓(十九)()
赵明理没有想到,周少华一开口不但把自己给顶了回来,而且顶得自己一点的脾气也没有,连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
周少华说的有道理,他已经被北方厂挤兑出来了(自己说是被开除了,其实北方厂并没有开除他只是给了他一个处分,是他自己主动辞的职。)跟北方厂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了,而闫旺才是北方厂的董事长,是老板,正像周少华说的那样,他是北方厂的父母官,不管北方厂是好还是坏,他都应该担着,员工开不出来工资,那是他的事,是他管理不行,怨不得别人。再说了,北方厂从建厂之日起,几十年的光景,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呢,闫旺来了不到一年,就开不出资来,三岁的孩子也能看明白是谁的责任了。
“少华,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想说,不管怎么样,这个时候,不能让北方厂的一万来人拿不到工资吧,他们大多数人都指望着工资生活呢。”赵明理也不知道怎么说是对的,只是有些固执的解释道。
“赵总,您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有句话,也许您不喜欢听,但我还是要告诉您,那就是北方厂之所以有今天,是闫旺造成的,这只是其一;而更为关键的是,这只是个开始,就算我这一次出手相救,那下个月呢?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还有一点,我不知道你注意没注意到,也许现在北方厂这个形势,有人希望看到。”
“少华,您您这么说是什么意思?”赵明理明显的一愣,看着他追问道。
“赵总,您也算是北方厂的老员工了吧?”
“那当然了,从参加工作就在北方厂。”
“那您听说过,竟然把投标这样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当儿戏的吗?没有吧?那我再问您一下,这么大的责任事故,对责任人,竟然不痛不痒的只给了一个处分就了事,什么责任也不追究,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您说这是不是有意的放纵啊?所以我说,这只是才开始,以后这种情况,还会发生的。员工开不出来工资,将会变成常态。
现在你明白我为什么说有人希望看到北方厂这种形势了吗?”直到周少华把话说完,赵明理还瞪着那双眼睛,直呆呆的看着他,一时间任何反应也没有。
“您您是说,是有有人有意这么做的?”足足过去有一分多钟,赵明理才口吃般的问道。
“我什么也没说,只是根据事实帮你分析一下。”周少华刚把这句话说完,小秘书就走了进来。
“周董,开会的人已经到齐了。”
“好,我马上过去。赵总,王胜,真的不好意思,我要过去开会了,您们俩要是没什么事,先在办公室里喝茶。”周少华起身拿起自己的笔记本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
“不用了,少华,我们下午也有事,还要出去跑一跑,这样,您有时间给我打电话,下周之前,我哪也不去,就在京城呆着等您。”赵明理随着周少华边走边说道。
“那也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