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荣耀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秘书风流情-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502章:鹬蚌相争(二)() 
如果有人问,时下在华厦大地,官场最热的一个词是什么,大家一定会说:是招商引资。

    资本和项目就像少男和少女,会发生相互选择的冲动,相互结合时只要有一方不负责任,就会酿成苦果。如今第三者金融危机的出现也使得信用危机加剧,使得本来就浮躁的婚姻多了许多出轨的机会。出轨也好,苦果也罢,许多人将此归结为贪婪和信息不对称;也就是欺骗。

    有好的项目,但是缺少资金运作,这是时下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让很多企业处于被动的地位,甚至有时候存在病急乱投医的现象,这就给了很多所谓的投资商机会。

    招商一方在招商引资的整个过程中普遍缺少主动权,按理说双方是权力对等的,但是目前对这个认识存在着误区:认为投资者是主动的,投不投,完全掌握在投资方手里。确实;由于金融危机,现在的招商引资变得更加困难;地方政府为了刺激经济,求资心切,处于双重被动的地位的政府就更加容易上当受骗。

    相反的,有资金的一方由于心情浮躁,耐不住资本流动的冲动,对一些被包装得很好的项目诱饵,经不住诱惑,埋下苦果。

    所以,时下的招商和引资,真的是布满了陷阱和阴谋,这些绝对不是耸人听闻。

    有这么几个真实案例:某无业人员纠集10余名社会闲散人员以“寰宇香港投资有限公司的名义”,伪造企业营业执照、银行资信证明等,利用地方招商引资的急迫心切进行诈骗,诈骗活动涉及内蒙古、陕西、甘肃、浙江等数个省市区,共作案50多起,诈骗各级政府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当然,被坑的不只是政府。

    位于西部某地的一家企业因缺乏技术和资金,再加上管理不善,停产歇业。经该县开发区管委会招商引资,招来了江苏与河南的两家企业,共同投资数百万元,组建了新的公司对有效固定资产进行整体租赁经营。然而当客商刚刚将租赁设备进行了改造和维修,生产步入正轨时,原企业看到该产品市场形势不错,又想单独生产盈利,便通过当地政府单方面强行解除租赁合同。为了进一步逼迫外商解除合同,又找到了一些社会闲散人员进厂“巡逻”,摆出“地头蛇”的架势,阻止生产运营。正当外商诉诸法院等待判决的时候,当地企业又采取不正当手段恶意向法院申请破产,该县法院竟然裁定该厂进入破产程序,使外商的500万元投资“打水漂”。

    其实,这些利用招商行骗的伎俩并不难辨认:

    假编特殊身份、显赫荣誉,让你上当。

    骗子公司一般都具有合法的外衣,他们的所有手续都是合法的,让你找不到漏洞。

    他们头顶着非“外商”即“明星”的“光环”,并且都有与党政领导在一起的合影。他们在一些把关不严的媒体上花钱大肆宣传,沽名钓誉,将自己伪装成知名企业家、社会慈善家,给自家企业罩上耀眼光环。所以,一旦有人说自己背景深不可测,你一定要小心了。曾经有这么一个典故:一位京城的骗子,对一位煤老板说,只要你给我一百万,在京城,没有我办不成的事。煤老板一听他这么说,把桌子一拍道:我给你一千万,你把我老爸的照片挂在天安门城楼正中间。结果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了。

    有点实力的骗子,钻优惠政策空子,倒卖土地

    他们以上项目为名,低价甚至无偿征得土地,然后打“空手道”“炒地皮”转手赚取巨额差价,规避国家税收。

    有点智慧的骗子,借机骗贷。

    他们常先期投入少量资金,大张旗鼓地搞生产经营,时机成熟后,以流动资金困难为由,请地方政府帮助申贷,政府岂能袖手旁观?而一旦骗贷得手,便销声匿迹。这种类型最具迷惑性。

    还有一种,就是设法延长优惠年限

    就拿地方三年免税优惠政策来说,某镇某企业在享受了三年免税后,又以该厂新产品重新立项,再次申请享受三年免税优惠,这年头项目相对紧缺,各方诸侯虎视眈眈,僧多粥少,所在地政府又怕“鸡飞蛋打”,只能点头同意。

    当然了,既然被称之为骗子,那就不是一眼就能让你看出来的,都有着自己的一套骗术,有一个行骗流程。

    首先,他们会主动的给招商单位发来投资洽谈邀请函,有些是很正式的会晤,这让很多招商方感觉自己的项目是有价值的,觉得己方受到了尊重,更加对项目充满信心。一般的招商公司都会主动邀请他们来当地考察。事实上他们的“项目经理”天天就负责全国各地出差,考察。

    其次,通过简单层面的沟通,他们一般都会对需要引资的项目表示极大的兴趣,一系列磋商之后,待时机稍微成熟,他们会给你发一个邀请函过来,要对项目进行考察是正常的投资程序,肯定了对项目的考察。

    第三,搞个很正式的座谈,招商公司就安排公司高层和这些人进行谈判,洽谈,他们进一步装模作样的了解招商公司及资源和项目,最后的结果一般都大有可为,值得他们投资。

    第四,一般他们会告知招商方工作流程:1)他们通过考察,发现资源很好;管理、营销都不错,可以投资。

    2)下一步要由专业的项目评估公司来进行项目评估,拿出一个报告,然后由他们提呈他们的董事会研究讨论,如果好的话,董事会的董事还会亲自过来。

    最后,对于评估费国际惯例是,由招商方出钱,然后投资成功后,作为新成立的公司的成本。但是“投资商”一般会说由他们来聘请会计师来评估,其实找的评估公司都是他们早就有协议,长期合作的单位。报告结果一般都是,你的这个项目不符合他们的投资要求,最后的结果就是被骗了。

    当然,对国际集团来说,他们的实力,他们的项目,绝对是货真价实的,所以,这也吸引大家眼球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503章:鹬蚌相争(三)() 
对地方政府来说,招商的项目很多。那些形形色色的投机者、还有骗子,把他们精心炮制的项目,进行精心的包装,然后犹如大街上发小广告似的,发给那些急于找项目的各级政府,这些政府官员每天都会接到很多这样的信息,但如国际集团这么靠谱的、货真价实的并不多。

    当听到周少华说这一次国际集团要在国内投资六十多亿,龙副市长可就有点坐不住了。

    这么大个项目,在北方厂谈那是绝对不合适的。毕竟是自己从机场把国际集团接过来的,这个项目的优先权就应该是自己的。任何人都不想给它人做嫁衣,更何况这个项目关系到自己和身后利益集团的政绩,关系到在仕途中的走向。

    所以,龙副市长趁着没人注意,给坐在身旁的市招商局长一个暗示。

    能得到市长的青睐,绝对不是个笨人。招商局长一看龙副市长的暗示,马上站起身来,拿出电话,非常严肃的“嗯嗯”的两句,然后煞有介事的上前一步,在龙副市长的身旁,轻声汇报道:“龙市长,市委办来电话,问我们什么时候到,书记刚开完会,正等着我们呢。”

    “书记正等着我们呢?好,你马上回话,我们五分钟之内就到市委。闫董事长,实在不好意思,本来想让您们老朋友之间叙叙旧,看来您只好另找时间了。周董,我们这就得走了,不能让书记等太久了。”龙副市长站起身来,也不管有没有反对的,直接说道。

    周少华到没有什么,反正自己也没想过来。所以,龙副市长这么一说,他来了个借坡下驴,马上跟着站起来,与在座的这些老领导道别。

    闫旺本来还在纠结龙副市长与周少华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只是听周少华这么一介绍,精明的闫旺马上明白过来:原来这位龙副市长看中的,是这个犹如唐僧肉一般的项目。如果自己猜的不错,龙副市长跟周少华私人之间应该没有太多的关联。

    弄明白这个问题,让闫旺放心不少。但一听周少华这一次是代表国际集团来考察、落实项目的,闫旺心里也是不由得一动。

    自从到任北方厂后,企业的经营形势急转直下,这是闫旺没有预料到的,他已经意识到,如果再这样下去,北方厂有失控的危险。

    没到北方厂之前,通过各种关系,凭借着自己在省厅的地位,闫旺对北方厂的实际情况,还真的下了一番功夫,做了一番调查,基本把企业的家底摸了一遍:十几个亿的资产,每年利润七、八千万,亚洲最大的造纸企业。这么丰厚的家底,就算自己对企业管理不是十分内行,但只要不出大格,吃老本挺个三、五年还是不成问题的。别说是三、五年,只是挺上两年,那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也正是这种自信,才让闫旺下决心来北方厂的。

    可能是心里太有底了,所以,来厂后,闫旺并没有把全部的心思放在生产经营上,而是把绝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扶植自己的亲信、培养自己体系上了。因为在这方面,对他来说,那可比研究生产经营省力得多,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自己的老本行,因为在机关的这些年,早就对于这一套了然于胸,做起来也如鱼得水。

    只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企业与机关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在机关,只要你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对同僚和下属说得过去,不要太恶,做事别太黑心,就算你无能,你也可以高枕无忧。

    当然了,在机关,只要手中有点权力,来巴结你的人绝对不会少的。旱涝保收,还能弄点灰色收入,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只要你收钱办事,别惹众怒,并能适当的把好处分流一下,对上有表示,下对有说法,民不举官不纠,这样人的在机关,绝对算得上好官、好人了。因为无论是上级,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