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政府间的纷争,无所谓谁对谁错,对我们来说,也没有谁近谁远。别看他们之间纷争的时候,打得不可开交,一付你死我活的样子,可一旦休战,他们还是一伙的。你要是不小心陷进去,最后的结局,两面不讨好,吃亏的一定是你。
其二,之所以有纷争,无非是为了一个利字。而对于我们这些企业也好,公司也好,政府为什么要拉拢我们?就是因为在我们身上,他们有利可图。换一句话说,他们也是想在我们身上得到利。所以,就算你帮了一方获胜,最后为了这个利,它不会放过你的。那你说说,我们是不是得不偿失了?真正的商人是不会做这样的买卖的。
其三,政府间的纷争,看起来有胜有败,实际追究起来,并没有真正的失败者。在这方面失去的东西,更上一级政府,一定会在另外一方面给予补偿的。它们的上级,既不想看到自己下面的各级政府同流合污,也不会喜欢它们兵刃相见。它要寻求的是一种平衡,一种便于上级掌控的平衡。绝对不会允许外界任何力量来破坏这种平衡的。从这方面来说,你的介入,是不是正在破坏它们的上级保持的这种平稳呢?任何企业和集团,绝对不想与政府为敌的,更何况是更高一级政府了。
其四,帮着一方打倒另外一方,你认为倒的那一方真的倒了吗?不会那么简单的。华厦有句古话说得好,秦桧还有三个朋友呢,更何况是一级政府了。不管谁胜谁负,只要你卷入纠纷,就等于埋下一个祸根,给自己树起了一堆对手。我们是商人,精力都用在了经商上,但这些政府的工作人员就不一样了,别看他们干正经事儿不行,但下个绊子,倒个鬼,我们绝对不是对手。你要是真的以他们为敌,你的日子就别想过安稳了。因为他们有的是时间对付你。我说了这么多,你现在明白了吧?”
“嘿嘿,没想到,吴董,您年龄不大,明白的还真不少呀。我怎么没想到这些呢?”
“切,您以为我这个总经理只是个花瓶吗?你呀,要学的东西多着呢。”吴曼莉娇媚的瞪了他一眼说道。
闫旺并没有直接给周少华打电话,毕竟他一时半会的放不下领导的面子。
周少华接到李季电话的时候,刚参加完省招商部门组织的座谈会。
“什么意思?闫旺要跟我在省城见面?为什么在北方市的时候他不说呢?现在在这里,我就是想跟他见面,怕是也没有机会呀,你不知道,今天一整天都安排满满的,明天一早我就去外省的分公司。你看这样好不好,你就直接问他有什么事,要是能直接答复了,不见面不是更好吗……”毕竟是李季的电话,周少华还真不好拒绝。
“是这样的,闫董事长想跟您谈一下入股北方厂的事。”李季马上说道。
“入股北方厂的事?什么意思?他不会是想让国际集团入股北方厂吧?”周少华有些吃惊的问道。
“就是这个意思。你知道董事长为什么这么急着来省城吗?是到省有关部门报批北方厂股份制改革方案来了。具体方案是什么内容我不太清楚,我只是知道要实行股份制。我估计是想拉你们国际集团入股吧。”李季据实说道。
“原来是这样呀。”周少华沉吟着说道。他只知道闫旺到省城一定要有什么动作的,并不知道动作会这么大。现在上面对股份制是情有独钟,这个闫旺还真抓到了点子上了。只是不知道他这个股份制的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这个股份是怎么划分的,有没有国有股份参杂到里面?都邀请了哪些公司参股?有没有他自己的公司参与?
“李季,你马上告诉闫董,二十分钟后,在省委宾馆对面的经典咖啡厅见面,我带集团法律中心的于主任过去,订好位置后,再打电话告诉你。你跟他说,我们只有半个小时,因为下午主管招商的副省长要接见我们一行。”为了弄清情况,周少华还是决定与闫旺见一面。
放下李季的电话,少华忙把几位手下找了过来。
“周董,我们要不要准备个意向书?”听完周少华的介绍后,于主任马上说道。
“于主任说的对,应该准备个意向书,毕竟是我的老领导,虽然不能给其实质性的答复,但有个意向,总会好看点吧。对北方厂有个交待。”周少华一听于主任的提议,马上同意。
“周董,我看这样,等情况摸清楚之后,你找个借口就退出来,然后让于主任跟他们周旋,这样咱也好有个回转的余地。”分管分公司的副总说道。
“好,那咱们就这么定了。于主任,有一点一定要记住,就是对北方市和北方厂,我们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保持中立。这样无论最后那方胜出,我们都会是既得利益者。”周少华吩咐着说道。
“其实,最好的结局是双方两败俱伤。”招商办吴主任沉思着说道。
“怎么讲?”周少华反了一句。
“如果两败俱伤,那我们就可以渔翁得利了。大家想想,就目前来看,北方厂不管是股份制改革,还是产权变更,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这种局面一定是保不住了。如果两败俱伤,最后上面一定要考虑政治格局和平衡,毕竟双方实力相当,背景又错综复杂,所以,极有可能选择第三条路的。”吴主任老辣的说道。
第521章:渔翁得利(一)()
虽然吴主任职位不高,但绝对是集团智囊之一,加之在招商办主任的位置上多年,对华厦官场了解的十分透彻,深得集团领导的信任。
“真别说,让老吴这么一分析,还真是这么回事。”分管分公司的刘副总想了想后高兴的说道。
“嗯,你分析的有道理。您看这样好不好,您马上着手起草一份有关收购或者入股北方纸业的方案,原则吗,以全资收购最为理想,实在有困难,那就用参股的方式进入,但我们一定是大股东。先这亲准备着,以备不测之用。”周少华赞成道。
“周董,我已经拟了一个框架,什么时候有时间,跟您汇报一下。只是里面的内容需要丰富一下,而最关键的是,在评估价格上,我们如何定位。”
“评估价格上先空着,等我与北方厂的人见面后,看能不能探探底。刘副总,您先看一下,帮着把把关,等晚上有时间,咱在一起碰个头。我和于主任马上要出去。”周少华吩咐完,带着法律中心主任,两个人奔着对面的咖啡厅走了去。
李季并没有跟闫旺来京城,而是在厂里给少华打的电话。
与周少华他们见面的,只有李洁和闫旺两个人。
这一次闫旺大概是真的着急了,双方一见面,也来不及客气,就直接让李洁把打印好的有关北方纸业改革方案递给了少华。
“少华,我们的关系我就不多说了,知道您时间紧,所以,先把北方纸业的股份制改革方案给您们看看。简单的说,这一次股分制改革,我们准备邀请最少三家有实力的集团公司入股,股份分配按四三三制,细节可以商定。国际集团是出版印刷行业的老大,又有少华老弟的加入,所以,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您了。您是从北方厂出来的,知道厂里的实力,目前在整个亚洲,别的行业不敢说,造纸业老大的地位还没人能撼动,我想这对您,对国际集团或许是一次机会。”
“闫董事长,首先要谢谢您这么瞧得起国际集团,瞧得起我。您知道,我到国际集团的时间短,虽然现在坐在这个位置上,但涉及到大事,最后的决定权,在董事局。所以,我恐怕无法马上回复您的这个盛情邀请。
不过,您的这个邀请,对我们国际集团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既然是老领导,我也不必对您隐瞒什么了,这一次,集团借着总部东移的机会,还真有进军造纸业的打算。
这样,方案我们先拿着,回去后好好的研究一番,另外,我能问一下,除了我们国际集团外,闫董,另外两家公司也是从事这一行业的吗?”周少华飞速的浏览了一下方案,在邀请入股公司处,除了国际集团外,另外两家公司自己并没听说过,所以,少华试着问了一下。
“这个吧,等您们国际集团决定要入股后,再详细的告诉您的,请您们能够理解。”闫旺到也不忸怩,直接说道。
“理解,理解。对了闫董,北方厂的资产我还是有所了解的,只是不知道将来如何评估呀。”周少华接着问道。
“资产评估方面,您不用担心,一定会让您满意的。”闫旺马上接了一句。
“嗯,这是最好的了。您也知道,这一次国际集团准备扩张的资金有六十亿,已经到了集团的极限,所以,每一分钱对我们来说,都要精打细算的。老领导,您也知道,北方市对我们的项目也是非常的感兴趣,在来省城之前,与市里签署了一个意向性协议,我不知道这个意向性协议有没有用,如果北方厂也需要,意向性协议,我们到是马上可以办到。”周少华有意的抛出这个橄榄枝来,以显示自己对闫旺提议很感兴趣,同时稍事着用北方市对闫旺加加压。
“国际集团与市里签了意向协议?如何您要是方便,我们还真需要签一个,一定会对股份制改革有益的。谢谢少华呀,关键时候没有忘记北方厂。现在我真有点后悔了,不应该这么早放您走,不过,现在也好,有您掌管国际集团,相信我们一定会合作成功的。”闫旺真诚的说道。
“老领导,您先别夸我呀。我跟您说实话吧,进军国内造纸业,是国际集团既定方针,只是还没有最后确定落在哪里,但有一条,那就是哪里的条件适合,对今后发展有利,我们就选在哪里。当然,我们也会考虑优惠条件的。这一点还请老领导您理解,毕竟我们是商人,一切要以自身的利益为标准的。”周少华看着闫旺,斟酌着说道。
“我明白,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