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就别安慰我了,您应该都知道了,罢了,这样我也是有法子照顾的。”舒萍说道。
她恨死了那两个念了什么离魂咒的僧道,可是现在胤禛已经被念成了植物人,她就算是用刀砍了那两个,胤禛也醒不过来了。
再怎么都是饿不死的!家里没了顶梁柱,那她就自己来,左右是饿不死的!
舒萍和王嬷嬷两人正说着,就听外面脚步声音,一行人走过,王嬷嬷开门往外看去,是康熙与德妃回来了。
“福晋,万岁爷摆驾永和宫了,您快些收拾收拾,准备接驾。”王嬷嬷说着帮舒萍自己查验,看看仪容是否整洁。
舒萍用手随意拢了拢发丝,而后起身
看来是最后的审判来了。
大门打开,王嬷嬷扶着舒萍出门,康熙与德妃站在偏殿门口,舒萍下了台阶,缓缓行礼,口称皇父,道了个万福。
“德妃,老四在里面呢,你去看看吧,今儿个朕就歇在永和宫了,你先进去,朕还有事。”康熙看了舒萍一眼,而后镇定地说道。
德妃早就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只是一直碍于身份,不敢做逾矩之事。这会儿得了康熙的旨意,匆匆行了个礼,便小跑进屋。
王嬷嬷跟在德妃身后,想上前搀扶,却愣是没有跟上。
夜间的春风,虽是清凉,但站久了还是会觉得冷,舒萍穿着厚重的朝服,又忙了一天,加之此时腹中还有孩子,身子累加上心累,恨不得马上躺在床上。
可是这里不是四贝勒府,这里是皇宫,眼前是这个地方最有权力的人,她还要等待这个人给自己的惩罚。
“丫头,随朕散散心吧。”康熙看了舒萍一眼,轻声说道。
舒萍抬头,有些不解。
“呵,你是皇家上了玉牒的福晋,是朕的儿媳妇,虽说此时已经是夜深,但只是在这院中走走,还是可以的,这里都是朕的心腹,说什么,别人都听不到的。”康熙说着,背着手,在前面走着。
“您还认吗?”舒萍小声问道。
她这身份,这离奇的经历,皇家,还会认吗?
康熙停住脚步,转身看了看舒萍,见舒萍眼中小心翼翼,身子有些怯怯地颤抖,不禁想起嫁到蒙古的女儿们。
“李德全,去把四福晋的披风拿过来。”
李德全忙去拿披风。而康熙和舒萍面对面站着。两人互相看着对方,若是从前,舒萍绝对不会用这样的眼光看着康熙,但是此时,却觉得没有什么可怕。
皇帝,其实也只是个人而已。
很快,李德全便取来了披风,舒萍披好觉得暖和了许多,而刚刚康熙的态度,也让她心里有了底儿。
两人一前一后相隔半米在不是很大的院子里面绕圈子,李德全等人则是站在两米开外的走廊中,只要康熙一个手势,就可以往前走,而这个距离也听不到康熙说话。
“老四的年号是什么?”走了一会儿,康熙忽然问道。
“雍正”
“在位多少年?”
“十三年,具体是十二年零八个月。”
“继位者是谁?”康熙再次问道。
“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生于康熙五十年,生母,雍亲王潜邸格格钮祜禄氏。”
“弘晖呢?”
“夭折了,康熙四十三年的事情,那年,钮祜禄氏进府。”
就像是在叙述别人家的事情,又像是在说话本,两人不带一丝感□彩,就像这些事情,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似的。
“那个弘历,是老四的第几个儿子?”康熙继续问道。
“第四个,前面李氏生的弘昐未序齿,同母所出弘昀早夭,三子弘时忤逆,过继给廉亲王胤禩,后早亡,老五弘昼荒唐,办生丧,后来有个进府的侧福晋年氏,生了三个儿子,福沛,福宜,福惠,没有一个长大的,再后来,有一个儿子叫弘曕,过继给了胤礼。至于女儿,长大的那个,嫁人了,可是却没有熬到父亲登基,剩下的,都没站住。”
“那乌喇那拉氏……”
“除去弘晖,一生无子,雍正九年九月乙丑,崩于畅春园,谥号,敬。至于其他,我都不知道,因为史料上留下的,就只有那几笔。”舒萍淡淡地说道,这是孝敬宪皇后的一生,如果她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也许这个世界真的会像历史上那样,按照既定的轨迹走,走过康雍乾,迎来船炮舰,一次次千疮百孔。
“你那个时代,女子能读史书?”康熙好奇地问道。
“九年义务教育,最基本的,每个人都要读书,不分男女,初中之后,中考,上高中,三年后,高考,上大学,然后四年,毕业,工作,恋爱,结婚,生子,没有这里简单,但是却过得充实,历史,是肯定要学的,而那百年的屈辱史,是肯定会考的。”舒萍依然十分淡定,在回想到曾经的那些岁月,那些已经有些遥不可及的记忆,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笑容,而眼角,也划下一滴滴泪水。
“想回去吗?”康熙问道。
舒萍抬头,泪水模糊了双眼,眼前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
舒萍闭上眼睛摇摇头,泪水落下,眼前清晰起来。
“再也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这一世,许是上天怜惜,合着我命不该绝,亦或是,忘川河边,被曼珠沙华迷住双眼,将那孟婆汤偷偷倒掉。在这里,我有父母,有兄弟姐妹,有需要我照顾的夫君,有尚在襁褓的孩儿,还有一大家人要照顾,我有我的责任,前世种种,记住了,还能拿出来回忆,就是最大的幸福。人生在世,不可苛求太多。前世,我是在浴室失足摔倒,既然魂已归此处,那边就肯定是……”
说到最后,舒萍没有再说,那是心中结痂的疤,不可触碰的记忆,更是内心深处的希冀与奢望。
她不想承认,自己在那里,已经死了!
眼泪止不住地流着,舒萍用帕子擦了,然后依旧缩在披风中。
康熙转身,看着舒萍眼睛红红的,知道她是哭了。
“为什么动那令牌?你可还记得朕说得什么?”康熙说道。
“记得,正是因为记得,才要弄明白,弄清楚,皇阿玛可还记得太皇太后临终留下的手串。当时,太后还说了一句话。”
“什么?”康熙问道。
“十八子,线相连,皇家子,骨肉情,打断骨头连着筋。也许,那个时候,老祖宗,就都知道了。留着这手串,也就是希望,有一天,儿媳能在关键的时候,说出这句话。皇家,真的要凉薄如斯?”
作者有话要说:一章完毕!
第141章 守护()
“或许;我就是个守护者;守护着一个人,一个世界。”
一下子;舒萍觉得自己瞬间高大上起来。
“也许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地方,也会有像我这样的人出现,只是他们不安于现状;迫切要去改变。”
“还有和你一样的人吗?”康熙问道。
舒萍摇摇头;继续说道。
“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测罢了,出生后;我就养在府中,和一般大家闺秀一样;学规矩,学管家;学女红,学语言。很充实,只是不甘心。知道了历史的走向,尤其在知道自己可以改变大方向,越是接近,就越不甘心。”
“不甘心安于现状?”康熙反问道。
“哈……如果我不甘心安于现状,只要按照历史的发展去走就好了,九子夺嫡,我只要冷眼看着就好,反正最后做皇帝的是我男人,没儿子我也能做皇后。还有什么,比母仪天下更好的呢?”
“但是这些不是你想要的。”
舒萍说话的时候,康熙一直看着她的眼睛,虽然灯光昏暗,但舒萍不管是在说做皇后还是其他话的时候,眼睛里面都是很纯粹的,康熙从舒萍身上并未看到任何的对权力的渴望。
“皇阿玛,您觉得,一个时代,是由谁来做主导?”舒萍见康熙看着她,主动迎上他的视线。
“百姓……”康熙想都没想,直接脱口而出。
“聪明!”舒萍笑着拍了拍手,这个答案她很满意。
“虽说皇阿玛熟读经史子集,但能给出这样的答案,实在是让人刮目相看。”
“为什么?”
“因为以前就有皇帝觉得自己是时代的主导,制定一堆律法,企图造出一个在他制定的规律中生活的天下。可是到最后,还是被时代所淹没。夫君者舟也,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可知也。事情都是有两面的,但是偏偏大部分人看不透。难得的是,皇阿玛现在还是看得透的。”舒萍不以为然地说道。
“现在?”康熙反问道,莫非以后他就看不透了?
“那可说不准,这历史上的太子,大部分都是被亲爹玩儿死的。当君主的权力和储君的权力产生冲突的时候,亲父子也会反目成仇?所有的温情脉脉。都可以在一夕之间,化为乌有。”
康熙闻听此话,不由得冷汗涔涔,不得不说,舒萍真的说到了点子上。
要说这话,其实是非常大逆不道的,但是舒萍现在就是什么都不怕了,从穿越之初,她就存了一个念头,改变这个世界的现状,哪怕只是一点点。只要转一丢丢的头也好。
“九子夺嫡?”康熙想到刚刚舒萍说的那话。
“也有说九龙夺嫡,不过这九龙是谁,我也就不说了,估摸着,您心中也有几位人选了,我和妯娌的关系都还是不错的,往后还得继续处下去,都是一家人么。”
“你真的就没有动过做皇后的念头?”康熙问道。
舒萍摇头,十分坚决。
“我才不要,我就是一个庸俗的小女子,最重要的是,我不想眼睁睁地看着他累死!后世存有的汉文奏折35000余件、满文奏折6600余件,共41600余件,在位12年零8个月,实际约4247天,平均每天批阅奏折约10件,批语有的竟多达1000多字,按照每天八件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