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多年里,总是你在保护我,照顾着我。”
唐韵曦无法否认,时至今日,回首往事,那些曾经的美好,并没有因为后来的变化而蒙上尘埃。只是,剩下的或许还有那段友情,可是两人间曾萌生的那份懵懂的羁绊,却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逝,直至荡然无存。
而在之后漫长的岁月里,一点点建立起的,却是自己与另一人更深的羁绊。唐韵曦低下眼眸,便有文景年眉目精致,漆黑的双眸仿佛天上繁星般的模样浮上心头。唐韵曦的面容沉静如水,衣袖中的手却不自觉攥紧……她该把所有的一切都告诉她,即便后果是自己无法预料的,唐韵曦默默咬了唇,心中叹了口气。
季池瑶心绪复杂,嘴角强自勾起一抹苦笑,从小对唐韵曦处处用心是真,可是不知何时起,自己对她早已不是单纯的友情。年复一年,这个自己从小伴着长大的人儿,不知不觉中,眉眼间的倾城之色,愈发超凡脱俗,她温婉善良,轻灵动人,眉目含笑时,犹如春风拂过心间,让人情不自禁醉在其中。
听唐韵曦娓娓陈述过去,她心中却油然而生一种难以启齿的羞惭感,那些掩盖在照顾和爱护之下的无法启齿的暗生情愫,让原本的温暖变得不再纯粹,甚至……季池瑶不禁闭眼,当年若不是自己有意或无意地引导着,唐韵曦也许不会喜欢上她,也就不会在之后被自己狠心伤害了。
无论是否身不由己,背叛是事实,每每想及此,季池瑶都在深夜痛地难以入眠“曦儿,是我对不住你……”
唐韵曦却摇了头,面色平静道:“往事已逝,过去我欠你许多,如今能够偿还的也只有一命了。”
季池瑶所有的力气都用来抑制红起的眼圈,她维持着最后的一丝镇定,才鼓起勇气去看眼前人。唐韵曦神色平静,看着她的眼神里有着淡淡的暖意,却没有一丝心爱之人的情意。方才的回忆,仿佛是唐韵曦对过去的一种告别,季池瑶只觉手脚冰冷,心如寒冰似的往下坠,甚至生出一种错觉。仿佛过往的一切,甚至昨日唐韵曦为了救她,流露出的最后那一丝久违的温柔和担忧,都是自己自欺欺人的梦,如今梦醒了,现实就显得分外惨不忍睹。
唐韵曦的话,仿佛一个锤子砸在季池瑶的心上,一字一字,将心房敲出一个个血洞。季池瑶的手攥紧了身旁的床单,无尽的苦涩只能往肚里咽,可以还的只有一命了,呵,这比明白无误地告诉她,她们之间以后再无瓜葛,还要更让她痛不欲生。
面对杀伐决断的皇帝时,季池瑶大义凛然,无所畏惧,可是如今面对唐韵曦,她却受不住心口的绞痛,黯然垂下头去,自己的情绪翻江倒海,唐韵曦的目光却一片清明,季池瑶忽然觉得心中一阵彻骨的心冷,笑自己方才竟还有过那不切实际的想法。
室内无声沉默,却不知何时雷鸣大作起来,门外也是一阵喧闹,似有太监那公鸭嗓叫起来的声音,唐韵曦眉头微蹙,正欲查看,便听门外一阵敲门声,凌雪华一走进来,目光便往唐韵曦望去,后面还跟着一脸急促的文竹。
“雪华,何事?” 不等她出言,唐韵曦便有种不好的预感。
“刚刚乾清宫传来消息,”凌雪华有点担心唐韵曦接下来的反应,顿了下道:“皇上淋雨昏倒了。”
即便是做了心理铺垫,凌雪华还是眼睁睁看着唐韵曦顷刻间苍白下来的脸色,和忽然往后倒退了一步的模样。不及凌雪华上前去扶,唐韵曦便提着衣裙跑了出去。
大厅里紧接着传来文竹一声惊呼,“娘娘,外面下着大雨呢!” 外面宫人简直乱做一团,喧哗之声四起,等凌雪华匆匆才室内出来,就见文竹带着几个宫人,提着伞一边遮头,一边咬牙冲入了瓢泼的大雨中,后面还跟着一群抬着凤栾的太监。
“怎么回事?”
“郡主,”小碧走过来,脸上仍带着懵然,指着那黑蒙蒙的倾盆大雨,忍不住往后退了几步道“方才皇后娘娘,就这么,就这么冲进雨里了。”
凌雪华蹙眉看着眼前已如天上断了的帘子般的黑雨,夹着簌簌的大风,冰雹般的雨珠刮到脸上都生疼,心里不由一沉,这雨太大了,人转眼就看不到了。
乾清宫此刻灯火通明,人影幢幢,宫门口的太监正惶惶不安,却见一群宫人打南边过来,他疑惑地张望了会儿,依稀瞧见了是八抬明黄的凤栾,赶忙跑到宫内去禀告。
只片刻功夫,外头已然跪了一地的太监宫女,小德子匆匆出来,见了来人从头到脚仿佛从水里捞出来似地,嘴都张大了,饶是他老练也惊得腿软,忙跪下掩去了脸色:“奴才叩见皇后娘娘。”
唐韵曦身子抖得厉害,微颤着唇道:“皇上如何了?”
小德子哪敢耽误,忙回道:“禀娘娘,皇上还没醒,太后娘娘正在里头。”话音刚落,唐韵曦便转身进了殿,身后的文竹还有几个宫人穿着油衣,虽也是湿漉漉的,比起来却是好了许多,只是全都气喘吁吁的。小德子瞧这阵势,往殿里张望了眼,倒是一句多余的话也不敢问,他摸了把脸上飘到的雨珠,只在心里暗惊。
乾清宫本是极清净之地,但此刻却是人影幢幢,底下十几个太医跪着低声交谈,一个有些年纪的女医官在龙榻前小心诊脉,太后则一脸忧心忡忡地坐在旁边,见了唐韵曦进来,便招手道:“皇后来哀家这边坐吧。”
女医官刚诊好脉,起身向太后和皇后行礼道,神色谨慎道:“臣观皇上脉象,平日里劳累过多,心神耗损地厉害。”
太后听了,甚是担忧,皇帝勤政乃社稷之福,可若熬坏了身子,可就是天下之不幸了:“要紧吗?”
“虽过多劳累,落下些病根,但皇上正值英年,如朝阳升腾之时,尚不畏耗损,只要好好修养,自会恢复如初。”女医官似斟酌着用词,微提醒道,“皇上平日身体康健,应是不易察觉,可近日似心有郁结横亘其中,无法疏通,皇上又是一味硬撑,才导致一气发作出来。”
太后听皇帝能恢复如初,松了一口气,合掌喃喃了几句佛语,对女医官后面的提醒,显得有些茫然。
唐韵曦却是脸色更差了,手不由紧紧攥住了衣袖,她衣着单薄,又被雨淋得浑身冰冷,那女医官抬头见她这般神色,惊了一跳,手一搭脉就皱起眉头道:“娘娘这是受凉了,需赶快驱寒,否则恐要生病了。”
太后先前一心挂在皇帝身上,如今近看皇后脸色跟白纸一样,也是大吃一惊,不由心疼起来,忙吩咐宫人,人一急躁,语气里不免带了丝迁怒:“还愣着作何,快带皇后回寝宫换衣驱寒,好生歇息。”
两侧宫人吓得唯诺,忙躬身上前来扶皇后,唐韵曦却摇摇头,虽浑身寒意冰冷,却撑着摇摇欲坠,勉力一字一句说得清楚:“请太后让臣妾留下照顾皇上。”
面对太后和女医官的劝告,唐韵曦却只深深向太后行了一礼,不肯离开一步。皇后平日素来温和有礼,此刻却是态度坚定,让太后最后也不得不让步,毕竟把皇帝交给皇后照顾,也是最让她放心的,只是叮嘱宫人留心,一旁好生伺候。
夜色渐深,太后看了一眼不依不挠的皇后,便领着一干太医都退了出去,殿内只剩下唐韵曦和皇帝两人。
唐韵曦轻轻掀开帐帘,文景年在玉枕上沉沉睡着,落在明黄的宽大龙榻上,她的身形显得格外瘦弱。只是几个时辰不见,她的脸色竟白了许多,唐韵曦目光专注,一瞬不瞬地看着她,心口却像被什么扯住了般的生疼。
文景年的眉头皱得紧紧的,额上满是虚汗,显然睡的十分不安。怕惊扰了她,唐韵曦径直跪在床榻边,心疼地轻轻拨开她脸上的发丝,替她拢在耳后,擦拭去她额上的汗水。
文景年嘴唇微动,像是嘟囔着什么,唐韵曦附身去听了一会儿,声音若有似无的,像是此刻的主人一般没有力气。可她还是在那唇间听清了,两个字,轻轻软软的,却仿佛落到了她心里去,让她不禁咬住了自己微颤的唇。明明心里是欢喜的,不知为何,下一刻,泪滴就从脸颊边滚落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女医官是玉妃留下来给景年的,也只有她一个人专为景年诊脉,其他太医只能看看。
第90章 暖汤()
第九十章
文景年是先皇最宠爱的皇子; 自小又长在皇后身边,其身份精贵程度; 甚至不逊于曾经的太子,生活起居更是由皇后亲自派了身边品级最高的嬷嬷精心照料,向来是谨小慎微地郑重对待; 从小到大身体都很康健; 不要说生病,就连个头疼脑热都是少有的。也许正应了那句,越是少生病的人,一旦生起病来; 便是病来如山倒。
原本算不上严重的风寒; 可是文景年当天夜里却发起低烧来,一直昏昏沉沉烧了整整三天。即便有太后坐镇,这几日后宫里蔓延的焦虑之态几乎都掩不住,连太监宫女都暗地里唉声叹气的。
更别提承乾殿的满朝文武,接连三日早朝都不见皇帝的踪影; 这宫里传来的消息更是虚虚实实; 免不得捕风捉影。听说皇帝是在后宫处理了一些事后淋雨昏厥,朝野上下猜测不断; 这群泡在经史子集里的老臣们一心扑在治国献策上; 对儿女情长之事; 大多不甚在意。
皇帝自登基以来一直勤勉,主政严谨果断,赏罚分明; 广招天下良士,知人善用,已然颇有一代明君的风范,朝野上下也呈现一派欣欣向荣之状,如今哪个要让他们换个皇帝,他们这群臣子们绝不肯答应。
没想到,如今在边境战事吃紧的关键时刻,皇帝竟因后宫之事忽然病倒,堆积的国事紧急尚且不说,自古这帝王多情,天下可是要大乱的啊。大臣们曾有多欣慰,如今便有千百万倍的惶恐不安,尤其是那些数十年来对皇室一直忠心耿耿的范仲等老臣,如何能眼睁睁看着这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