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边总得有个得力的人照料。于是,老爷又派出一个丫头、一个护卫,还有田御医与小的,一行五人,辰时出,不可耽误半刻。”
“去哪里?”沈月然问道。
“不知道。”姚进谦道。
“去多久?”沈月然又问。
“不知道。”姚进谦又答。
“无论去哪里,去多久,小的想此去都事关重大,于是特意来带沈小姐去见主子一面,不枉沈小姐在卫府门外守了三天三夜。待会儿主子会先被抬上马车,小的趁机引开老爷和夫人,沈小姐赶紧地去见主子一眼。”
姚进谦计划着,沈月然道谢,应允。
“进谦,秀儿是不是快要生了?”
沈月然想到姚进谦的家事。
姚进谦略一迟疑,不置可否,“沈小姐不用为进谦担心,进谦早就安顿好秀儿。”
沈月然“哦”了一声,当是应答。
到了卫府,沈月然隐在一角,果然看见蒙蒙晨光中,卫府人进进出出,搬运行李,卫中鸿与刘惠琳并肩立在门鼓处,卫中鸿指挥张罗着,刘惠琳不停地拭泪。
过了一会儿,几人抬着一副单架走出来,卫中鸿夫妇指挥着将单架放入马车,二人也随之进入马车。
过了约一盏茶的功夫,二人才从马车里出来,刘惠琳眼睛更加红肿,卫中鸿脸上也有了些泪痕。
这时,姚进谦喊了一句什么,卫中鸿夫妇走进卫府,沈月然知道时机已到,闪身钻入马车内。
只看了一眼,沈月然就潸然泪下。
马车里宽敞、明亮,温度宜人,布置奢华。他只着中衣,静静地躺在雪白雪白的貂绒上,面容苍白,两颊凹陷,唇色暗淡,耳边还有淡淡的水渍,想来是方才卫中鸿夫妇留下的泪痕。
这是他吗?
她记忆里的他总是英姿勃,神正眸清。
她到现在还记得,文池初遇,他立于马上,逆光而立,那样的他,简直太迷人,仿若天神降临,不可轻亵。
七夕那一晚,夜空中的星星有多么地璀璨,他就有多么地活跃,他见缝插针,替她美言,不顾形象,放开胃口大快朵颐……
沈月然再次悲从中来,一只手抚上他的脸庞。
“对不起,全是我的错,全怪我,全怪我……”
这时,车外现出一阵骚动,只听姚进谦大叫,“好了,好了,来了。”
她心里一咯噔,这就要走了?
等了四天四夜,终于与他相见,却不过眨眼的时间!
她从怀中掏出一缕青丝,双手飞快,打下一个同心结,塞进了卫奕的手中。
“绾作同心结,一心盼郎归,我等你。”
她说得飞快,俯身在他干涸的双唇上印下一吻,然后跳下马车,重新躲到巷子里去。
也就前后脚的功夫,姚进谦与一个老者、一个强壮的护卫、一个丫头相继上车,在卫中鸿夫妇的目送下,马车一路向西。
沈月然失魂落魄,双手紧紧抠住墙壁,才忍住了追赶马车的冲动。
“我等你……”
她喃喃低语,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这三个字。
******
“回去罢。”
卫中鸿长叹一声,揽上刘惠琳的肩膀。
刘惠琳顺势靠进卫中鸿的怀中,痛哭不已。
“奕儿,我的奕儿,为何会这样,为何会这样……”
那一晚,她实在是惊吓过度。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会亲眼看见奕儿七窍生血的模样。
她到现在还不敢回忆,也不许身边的丫头再提及七夕那晚。
太可怕了,太可怕了,她根本没有办法面对。
卫中鸿轻轻抚背,道,“放心罢,田御医既敢向皇上开得了这个口,就是有十成的把握的。奕儿定会没事,相信我。”
刘惠琳呜咽,“就算奕儿无事,经过此祸,也会大伤元气。究竟为何,汴京府的人可查出奕儿为何中毒?”
卫中鸿垂下眼皮,看了看刘惠琳因为伤心哭泣而不断抖动的身子。
“没有。”他回道。
慕容晋将怀疑的目光投向补汤,并非没有道理。
奕儿生活简单,除了公务,极少在外地流连,所以,除了刘惠琳的补汤,他想不出来还有其它的东西可以把毒根种在奕儿体内长达三年之久。(。)
第二百零四章 王妃()
那一年太后寿辰,他与刘惠琳也在受邀之列。席间,刘惠琳与六王妃安氏相聊甚欢。安氏询问奕儿可有婚配,刘惠琳答无。安氏便拿出一纸配方,塞到刘惠琳的手中,道此方乃天家祖传之方,可补男子精血,调和阴阳,只要长期服用,保管令奕儿成亲后一索得男。刘惠琳闻之大喜,深感六王府中六子七女,的确可以算得上子女成荫,想来是这方子之效,于是拿回卫府,为奕儿每天熬制。
若奕儿此次中毒当真与六王妃的方子有关,那么,此事至少有三个疑点。
一,六王妃为何要害奕儿?卫府与六王府向来无怨无仇,毫无冲突,六王妃动机何在?
二,六王妃如此行事,六王爷可知情?
三,最为令人难以捉摸的一点是,早在两年前,六王妃就已经得急症而亡。
六王妃一死,方子就是死无对证之物,若想通过下毒人找到解药更是无稽之谈,所以,慕容晋才不顾已是致仕之年的年纪,外出找寻毒物来源。
他与慕容晋都觉此事深不可测,像是一个无底深渊。
六王妃的死,究竟是巧合还是必然?
奕儿的毒,究竟是巧合还是必然?
是有人在操纵这一切,还是一切全是一个巧合?
此事,身为人父,他自然要彻查到底,还奕儿一个公道,可是,却不能大张旗鼓地查。
体恤到刘惠琳的情绪是其一。她若知道奕儿是喝了她熬制的药,怕是承受不住这个打击。就算奕儿康复,她也无法面对这个结论。
六王妃病逝两年是其二。面对一个已经过世两年的王妃,若无确凿的证据,冒然追究,只会令自己被动,毫无胜算的可能。
所以,他与慕容晋商议,此事只可暗中进行,绝对不可对外人泄露。
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多,只会招来更大的祸患。
刘惠琳想起什么,道,“那晚奕儿吃了好多那个沈姑娘做的瓜宴,是不是那瓜宴有何问题?”
卫中鸿拍拍她道,“没有,瓜宴没有问题,沈姑娘我也派人早就送出了卫府。你就莫要胡思乱想,安心养好身子。待到奕儿返京,时时处处都得需要你这个娘亲照顾呢。”
刘惠琳只得不再多言,抹去眼角泪水。
转眸间,却见巷角隐着一个纤细的人影。
隐忍,悲恸,侧面向西,目光痴缠。
是她?
刘惠琳暗自下了决心。
******
姚进谦虽未明说,沈月然不能当作不知道。
她当天没有回到京郊,而是打听到了姚进谦的住处,买了一篮鸡蛋,前去探望。
算着日子,张秀儿分娩在即。姚进谦情义不能两顾,只好舍弃了张秀儿,选择追随卫奕而去。
将心比心,她自然要替姚进谦担负起照顾张秀儿的重担。
好在,张秀儿虽然不能言语,却是个心地颇善之人。听闻沈月然简单地将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便指着自个儿的大肚子,连连摆手,又向西方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沈月然了然,张秀儿的意思是说姚进谦做得对,不用顾念自己。
沈月然十分感动,问了张秀儿的分娩日子,张秀儿比划道,两个月后。
两个月后,便是九月中。
沈月然思忖片刻,与张秀儿打起了商量。
姚进谦此行不知何时能归,张秀儿独自一人挺着大肚子住在京城,没有个照应。而她又身在京郊,不能做到每天往返。不如让张秀儿跟着她一起去京郊住下。回头无论是临盆,还是侍候月子,她都可以帮得上忙。
张秀儿原本是拒绝的,一直摇头,意思是说不敢,不敢打扰。
沈月然道,既是快为人母,一切就要以腹中孩儿为重。只要对孩儿好的,就无所谓讲究和忌讳。万一有个闪失,谁都不愿意看到。
张秀儿动了心思,踌躇片刻,答应下来。
当天午后,张秀儿随着沈月然一道来到京郊。沈月然腾出自个儿的房间让秀儿居住,自己则与绿苏共挤一处。白天,她与绿苏分工,一人上午去饼铺,一人下午去饼铺,总之,总得有一人在家中照料秀儿。
沈月然时常坐在庭院中的秋千架上呆,每到这个时候,绿苏与秀儿就会心照不宣地躲到一边。二人虽不清楚究竟出了何事,也能猜到,定是与卫大人有关。
张秀儿曾经在绣坊做过绣娘,精于女红。绿苏以前常缠着沈月然教她,如今张秀儿来了,又常缠着秀儿教她。每当饼铺收工后,三个女子共聚在庭院,围桌而坐,同桌而食。吃过饭后,一起刺绣,聊天,平淡而温馨
进入伏天,一天比一天炎热,沈月然逐渐从之前的不安、忐忑和紧张中冷静下来。
正如姚进谦所言,无论去哪里,无论去多久,卫家人不放弃,她就不能绝望。
临别时,虽然匆忙,当她的手指碰到他的脸,当她的双唇印上他的唇,还是感到了他的温度。
淡淡的,弱弱的,很微弱,却依然能够灼痛她的心。
他不放弃,她就更不能放弃。
她说过,她会等他。他也说过,要与她成亲。
她相信自己,也相信他。
在不知道尽头的等待中,她先等来的是刘惠琳。
“月然。”
时隔半月,刘惠琳仿佛苍老了十岁。两鬓斑白,皱纹丛生。
“月然,你瘦了。”
就算刘惠琳曾经说过嘲讽、奚落她的话,沈月然对这个慈眉善目的妇人也气不起来。
是卫奕的娘亲是其一,总能感觉到她对卫奕的宠爱则是其二。
她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