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自己的资金被套,而在弱势市场,资金一旦失去了流动性,就意味着完全失去了主动权。因此,我们必须要学会克制、忍耐和冷静地分析,重反弹行情的质而不是量,提高操作的准确率。这不仅对资金的安全有好处,也不容易打乱操作的心态,从而影响到后续的操作。
3.狠。狠主要是对自己而言的,核心要求在于“空仓”和“止损”。在弱势市场中,想要保持主动性,实际上就是保持资金的流动性,而想要在一个大方向向下的市场中保持资金的流动性,就意味着绝大部分时间要保持空仓的状态。空仓,说起来简单,但大多数参与股市的人却办不到,这就如你怀里揣了钱在超市里闲逛很难不买东西一样,所以股市中有句谚语:“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会空仓的是师爷。”能够克制自己的欲望,学会默默地空仓等待最佳机会,不为错过一些机会而急躁,就是对自己最大的“狠”。
由于弱势市场大方向向下,因此一旦反弹操作失败,就会立刻面临着资金被套的风险,因此保存资金的有生力量始终是首要任务。我们必须要勇于面对判断失误的现实,实际上在做出反弹操作之前我们就应该要有承担操作失败责任的心理准备,此时长痛不如短痛,危难之时壮士断腕在所难免,这是另一种“狠”。不过由于是弱势的抢反弹行情,原本止损位就不能定得太远,一般有个5%也就足够了。
世界上的事都是依自然规律变化着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股有涨跌起落,都是自然而然的事,并非人的主观意愿所能左右的。智者顺应潮流,取得当手段,善于保护自己,讲究一点防守的技巧和艺术,那么在不远的时候,面包会有的,机会会有的,一切一切都会有的。
股市如战场,要会进攻,还要会防守。攻防兼备才能成为股市中的真正赢家。
第41章 凡事先考虑风险()
投资股票,一定要先评估你可以赔得起多少钱。操作的正确观念是“风险”重于“利润”,如果能够把风险摆在第一优先考虑的位置,那么操作的风险就可以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赢家和输家最大的差异就是观念的不同,简言之,输家的观念是先计算将赚多少钱,再计算将赔多少钱。而赢家的观念是先计算赔多少钱,再计算将赚多少钱。
投资者一定要对赔钱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有的股民在买入股票之前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在少量亏损的时候尚不认赔,随着股票价格越跌越低,心里也变得越来越脆弱,最后几乎成了惊弓之鸟,当终于有一天承受不住股价进一步下跌的时候,就会在极低的价位卖出股票,从而造成巨额亏损。
如果你在用自己输不起的钱冒险,那么你在交易中干傻事最正常不过了。赔钱是市场交易的组成部分,关键是要有补救的后续措施。再没有比害怕赔钱更容易赔钱的了。如果你经受不住这种损失,要么你以血本无归而告终,要么你以丧失赚钱机会而结束,因为任何一点小的波动都足以使你前功尽弃,与成功无缘。
可以说,每个投资者进人证券市场的目的都是为了赚钱取得收益,但事实证明,过高的赚钱欲望是造成亏损的重要原因,赢利的冲动会让人忘记风险,最后导致严重的损失。
风险是股市的最基本特征。无数次惨痛的教训证明在股市中控制风险是第一位的,而收益是第二位的。从某种角度讲收益是风险控制的副产品,只有控制和远离了风险才有赢利的可能。另一方面讲,如果没有风险意识,即使短时间取得了暴利,那迟早也会变成亏损,甚至严重亏损。
那么,在股票投资的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才能控制风险呢?
1.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几乎所有的投资者在投资股市之前,总是认为自己会取得成功,然而,事实却往往并不遂人愿,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投资者自我认识和评价上出现了偏差。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关键是要客观地分析自己以下几方面的准确情况:一是投资动机;二是资金实力;三是股票投资知识和阅历;四是心理素质。这四个因素综合在一起,决定了投资者是否该参与投资活动以及对投资风险的承受能力。
2.充分及时掌握各种市场信息。信息对股市的重要性就如同氧气对于人一般,充分及时掌握各种市场信息是投资成功的法宝。掌握信息的关键在于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涉及股市的信息范围非常广,有反映系统性风险的宏观信息,如总体社会政治、经济、金融状况信息,以及反映系统性风险的微观信息,如上市公司经营状况信息、股市交易与价格信息、成交量的变化信息、证券管理信息等。
收集到各种信息以后,投资者还应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判断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可能对股市产生的影响。最后,利用已掌握的信息,作出自己的投资决策。
3.培养市场感觉。所谓“市场感觉”是指投资者对股票市场上影响价格和投资收益的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以及正确判断这些因素变动方向的“灵感”。市场感觉好的人,善于抓住战机,从市场上每一细小的变化中揣摩价格趋势变动的信号,或赢利,或停损;市场感觉不好的人,机会摆在眼前,也可能熟视无睹,任其溜掉,甚至于因此而蒙受经济损失。要培养良好的市场感觉。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逐步积累经验并加以灵活运用,同时要有耐心,经常进行投资模拟试验,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总之,投资者进入股市首先要深刻认识到风险的存在,在这个基础上再去作判断和操作。这样才会坦然地面对亏损,不会因亏损而惊慌失措,从而出现操作失误,遭致更大的亏损。
炒股一定要有强烈的风险意识,投身股市就必须要有这样的心态,要从最坏处着想,向好的方向努力。
第42章 规避羊群心理()
股市的历史一直表明,“大多数人的期待往往是错误的”。也就是说,股市往往逆大多数人的意愿而行。例如,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达到6124点的时候,可以说大多数人并没有认为6124点是顶,而是认为2007年的行情会上升到7000点、8000点,会跨年度,可是行情就是在6124点逆转了。再比如人们空前一致地看好2008年上半年的行情,认为2007年10月后的调整为2008年上半年的行情预留了空间,2008年奥运会前一定会有大的行情,但2008年上半年就是没有行情,反而是一跌再跌,跌破了3000点,跌了50%以上。这也使机构们年底年初对2008年的行情在4500点至8000点的预测成了笑谈。所以,在股市中要有逆向思维,要有自己的主见。
为什么股市常常会逆大多数人的意愿而行呢?股市的运行、涨跌是和人心、人气以及由此带来的资金进出等紧密相关的。股市看涨的人多,资金就流入得多,股市就一涨再涨。相反,大家情绪低落,你看跌我比你更看跌,股市就会一路下滑。虽然从宏观上来说,股市的走势应该和国民经济的走势相一致的,但从一定的阶段来说,股市的走势并不和国民经济的走势相一致,这是由投资者当时的情绪等因素决定的。而情绪和看法都遵循着物极必反的规律,就是情绪高涨带来股市的大涨,但过于高涨又会转向低落,股市下跌;情绪低落得久了,股市跌得太狠了,情绪又会高涨,股市又会上涨,这就造成了涨久必跌、跌久必涨的规律。
运用这种逆向思维我们就可以判断股市行情。成交稀疏,人气极度低迷,有可能就是股市的阶段性大底;成交量高,人气旺盛,有可能就是阶段性高点。我们不要看股票价格的涨涨跌跌,只要看人,就行了。
最佳的买入时机,是证券公司人员稀少,你周围的朋友要么离场,要么深度套牢,要么凄惨割肉,再也不玩股票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没有人敢于买入股票,因为买入就会套牢,已经看不到丝毫的希望。这个时候,你要站在大多数人对面,勇敢地买入并坚决持有,因为这个时间才是你买股票的时候。
什么时间卖股票呢?当市场人气高昂,周围朋友都赚钱,证券公司开户都排不上队,人群汹涌,你劝告朋友要离场,但无人理睬你,这个时间,就是你卖股票的时候,离场不再做了。
和尚买股票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有一得道高僧在人人都疯狂抛售股票时,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心态去接手,不料峰回路转,高僧买的股票在谷底反弹,获利颇丰;而当人人疯狂买入股票时,高僧又大发善心:我卖了吧,要不别人买不上了。但最终高僧顶部逃生,众人却皆被套牢。最后,高僧看着大众的亏损而自己赢利的结局,而无奈地吟诵:“罪过,罪过。”
其实,和尚买股票就是一个逆向投资的典范。在实际投资过程中,逆市而动,抛开一些沉淀的旧思维,规避盲目跟风的“羊群心理”,才会避免损失,提高收益。如果跟着大多数投资者走,往往会成为亏损一族。
例如股民小刘,在经历惨痛教训之后,才知道炒股要逆向思维,不要按套路出牌。
“第一次教训”发生在轰轰烈烈的中国石油上市时。眼见着中国神华这只“肥鸭子”没有吃到嘴,中国石油不能再错过了。“同志们,机会来了!”随着这一声呐喊,小刘义无反顾地倾己所有冲了进去,并激动地期待持续涨停板的出现。实际的情况却是,中国石油连续8根阴线,股价迅速缩水30%,和众多散户一样,小刘也被跌得“晕头转向,眼冒金花”。看到股价还在往下跌,最后小刘忍痛割肉,损失了一大笔。
“第二次教训”发生在2007年的8月7日。那一天,小刘突然灵机一动:8月8日是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