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带着紫砂壶,姜山犹豫了。他没法向局长把壶说贵了,也怕好东西送出去,局长不知道,把好东西糟蹋了。
就在犹豫之中,姜山不由自主地到了徐小贵的茶馆处。徐小贵老远从窗子里望见姜山驾驶的那台车,就早把茶泡好,把沉香燃上。左等右等,还不见姜山进来,徐小贵就打了电话,问姜山把个破车停了路上做什么?
姜山接了电话,就只好进来。他这阵子忙活得,真有很长时间没找徐小贵品茶了。他进门的那一瞬间,下定了决心,把事情前因后果向徐小贵说明,让他帮着想想法子。
这些年,徐小贵玩茶和壶,也加上了字画。县里很多领导也有同好,经常请徐小贵帮着鉴赏一下,或者让徐小贵帮着收藏一些他们看不准的好东西。
姜山边品茶,边把事情与徐小贵说了。当然,他只是说了需要给他的上司表示一下,以防关键时候不帮着说话,让到手的鸭子飞走了。特别是县里领导,他姜山是背着猪头找不着庙门。
徐小贵表示了理解,并心照不宣地安慰姜山,“能够放下固然是好,但真正的大悟还是入世随俗,做个通达之人。机会并不是每个都有,也不时时有。该抓住时就要抓住,你不去把握住,让无能之人拾了去,也是你的不对了。”
茶品的差不多时,眼见到吃饭的点了。徐小贵故做神秘地向姜山说“你命里合着有贵人帮,中午一起吃饭,你见着的人就是你的贵人了。”然后,找出两把用锦盒装着的秦权样式紫砂壶,外带着证书。
他交给姜山,说“上在标着价,不欺客。过几年肯定会升值的名品,当作国礼送过外宾的。你用给我半价,明算帐好弟兄,情也留着,你也不用欠债。”
姜山打开一看,原来还真是名家名品,那器具拿在手上也是让人喜欢,那手工那包浆,绝对一流。标价八千八,算是物有所值。
姜山跟着徐小贵没少学习这么多年,他爽快地接受了。徐小贵又给分别包上外包工装,装进礼品袋里,叮嘱姜山“放了车上一个,给你们头吧。你今天中午提上一个,吃饭时,你送给请我吃饭的那个领导。没别人,你去正好。”
姜山听话地照做了。中午,请徐小贵吃饭的竟然是县****,原来的县委副书记,他最近请徐小贵帮着他给他的女儿在北京拜师学艺。徐小贵基本搞定了,那可是个大师,因为喜欢玩紫砂和泥塑,与徐小贵成了莫逆之交。他答应收****的女儿为他的博士研究生,留在北京他的工作室里工作。
这事大了去了。姜山没想到徐小贵还有这等造化。他跟着徐小贵到了一个从来没去过的企业建设的古宅里,那儿仿照古代四合院的样子,建设了亭台楼阁,里面清一色的明代家具。全是名贵木材,徐小贵说“光这些家具,得这个数。”他伸出五根指头。
姜山小志猜测“五百万?”。“后面再加个零。”徐小贵回到。
进了屋里,企业家在那里喝茶,见了徐小贵很熟的样子,问候着互相握了握手。徐小贵就给企业家介绍姜山。
姜山认识这个企业家,当年他的大儿子还上幼儿园时,被他加工厂里的一个远房亲戚骗出来绑架了。当时,他的加工厂还是个作坊式的,那个作案人在厂里留纸条“要十万元现金”,把交钱地址定在他老家的河道里的一座桥洞里。
姜山当时刚到刑警大队,带队办案的是另一个副大队长,他跟着协助配合。由于报案及时,又从字迹认定,确定了犯罪嫌疑人,马上进行围捕。当犯罪嫌疑人拉着诱骗的小孩赶到那条河道时,被擒获了。
人质解救,案件破获。当时那名企业家全家敲锣打鼓、燃放鞭炮到公安局送锦旗来。
姜山虚心地握手见过面,接了企业家随手递过来的名片。上面印着政协常委、大成粮油集团公司总裁及一大串协会理事什么的,名字叫郑海南。
姜山坐下喝茶,发现这儿的茶具和茶都和徐小贵那儿一样的,名贵不俗。
一会,院子里跑进来一个办公室人员模样的,向屋里直喊“郑总,郑总,黄主席来了。”
郑海南与徐小贵连忙从屋里出来,迎到大门口,姜山跟在后面。
他看见大门口处进来的是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县****黄志东,高高胖胖的透着和善,双手捧着个突出来的肚子。进门时,向迎接他的人自嘲了句,“这人未进门,肚子先进来。”
第26章 得助如愿()
黄志东边打趣,边把他肥厚的手伸向郑海南和徐小贵,“还是郑老板会养生啊,吃遍天下美味,休型保养的这么好。”
逐一握手后,黄志东也把手伸向姜山,但有些迟疑,看着郑海南和徐小贵。
徐小贵赶紧上前,向黄志东介绍双手握住他大手的姜山,“小姜,姜山,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我的铁杆知己。还是大才子。”
姜山跟着笑脸相向,“黄书记好!前几年,您还给我颁过奖呢。”
黄志东把手拍着姜山的肩膀,“是啊,怪不得面熟。我说,还是姜大。”
姜山离开黄志东一步远的距离,在他侧后面跟着,略微躬着腰,做出些拥着黄志东走的样子。
郑海南在前面早把门打开,他的四合院子里除了客厅,其它的都是附属的厨房什么的。
黄志东意犹未尽,想起了他分管政法时的那些事,向姜山问起了一些人和事。
姜山一一作答,显得十分拘谨。这不是他的风格,但他也感到这样子好,能够表现出他对黄志东的足够尊重。他也知道,自己这是心有些求的原因,难以无欲则刚。
席间,黄志东带着他的秘书,加上郑海南、徐小贵和姜山,总共六人。另外一个是郑海南的助手,跑前忙后差不多了才坐下。
这是黄志东最喜欢和讲究的格局。他凡事求顺,喝酒也以六次为限。敬酒进行间,黄志东喝过一小杯茅台酒后,然后喝的是拉非红酒。
姜山听着,头都大了。他不敢喝多了酒,因为下午还要到局长那里汇报。但他看黄志东那份高兴劲,又不好把自己外出来。
姜山硬着头皮陪喝陪吃,因为有事求人,菜的味道也没有吃出来好。
轮到姜山敬酒时,郑海南建议用大杯,因为他用的大杯。姜山望望黄志东,黄志东笑容满面,充满了鼓励与期待。
黄志东先端起了杯子,“好几年没和公安的基层一线同志喝过酒了,有些官僚啊。来,小姜,喝个高兴。干刑警的就是得有股杀气。”
姜山把一大杯白酒干了,幸亏徐小贵给他倒上些低度的。他猛喝了一大口水,才把口腔里面那股冲劲压住。
黄志东看着,夸奖到“好样的,有狠劲,干什么都行。”
徐小贵见状就起身,端着酒杯走到黄志东跟前,向姜山使个眼色,“黄主席,我和姜山兄弟俩共同敬您个酒,他还给您带了个见面礼呢。”
敬过酒后,又逐一喝过初次认识酒。姜山与黄志东的秘书王友顺也互敬了一小杯,黄志东提议并特批的“你们互相多联系,年轻有为就要互帮互助嘛。”
徐小贵把姜山带去的壶拿给黄志东,共同鉴赏了一番。“这是孤品,一窑紫砂总共做了99把。”
黄志东笑哈哈地让王友顺拿了,临走时与姜山握手的力度比刚见面时大了许多。
事后,徐小贵向姜山说“有戏,他答应了。他和你们市局的局长是铁杆同学。”
姜山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回到局里,他先回自己的办公室呆了会。把徐小贵交给他的壶,换了个材料袋装了。
他还是头一次这样子送礼,他从前只不过送些家庭生活用的新鲜瓜果、新奇特的日用品。这么贵重,别被拒绝了,那脸上可就挂不住了。
姜山等脸上的红褪下去了,喝了一阵子茶后。他先打电话给办公室的老同事,问明了局长正在办公室没有事。
姜山手里拿着笔记本,提着村料袋,看上去就是汇报工作的样子。
姜山到了局长办公室,案子汇报简单,只不过把抓捕过程描述了过程。他提出了需要去感谢当地警方,还有一些友邻县市区的案件顺便带破后,需要市局协调查证。
局长表扬了姜山,要求他再加大工作力度,要勇于担当,知难而进,作为局党委是支持和培养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的。只要为了工作,遇到任何困难都要相信组织是坚强后盾。
姜山表示了感谢局长的鼓励与支持,他会加倍努力回报组织的信任。他把茶壶交给局长时,却轻描淡写地说朋友送的,让局长百忙之中也学着喝喝茶,养养生。
局长让姜山把东西放在他办公桌的一角上。他找出一份邀请函,递给姜山,“这是在公安部在广州举办的打黑除恶刑事侦察工作理论研讨班。你去好好学习一下,也顺便休整一下。接下来的任务不轻,上级给了指标,实行一票否决。”
姜山高兴得出门时向局长敬了个礼,“是,服从命令。”局长举了举手,“你小子,还是一片玩心。回来有你受的。”
姜山收拾好行李,早就向分管局长和大队长汇报好了,也给手下交待了任务。他连来带去一个周左右的时间,跟着市局的分管副局长,还有支队的副支队长马明。
姜山把行李箱里装上马明爱吃的咸菜,南方的甜食吃不惯,到时就是好东西。把这层关系搞好了,今后真要担起大队长的重任,离不开师兄的支持。
姜山带足了钱,他回来时需要给兄弟们带回点纪念品,当然还要向领导汇报,也不能两手空空的。
姜山想到这些,真心实意感到人情世故麻烦人,真不如不去,也少了这些烦人事。这钱也不是个小数啊。
姜山去广州学习的消息让郑海南知道了,他找徐小贵请了姜山到他那个四合院里吃饭,算是送行。
郑